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120例健康组的血尿酸水平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异常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尿酸异常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发生率比正常组明显增高,血尿酸异常组较正常组入院第21天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急性脑梗死疾病患者7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全血黏度和红细胞比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2.86%)显著低于研究组(94.29%)(P0.05),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全血黏度、红细胞比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日一次口服、低分子肝素钠200 IU/kg体重,每日一次皮下注射及普萘洛尔20 mg/日3次口服等常规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实验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滴注,每日二次,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心率变异性中SDNN、SDANN、RMSSD、PNN50%变化。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血浆脑钠肽(96.72±19.43 ng/L)较对照组血浆脑钠肽(147.53±26.89 n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中SDNN、SDANN、RMSSD、PNN50%各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并显著改善心率变异性各项参数,从而可能有助于改善记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斑块及梗死分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ACI患者200例,依据牛津郡社区卒中研究分型(OCSP)标准将患者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组,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组、后循环梗死(POCI)组和腔隙性梗死(LACI)组;依据斑块性质将所有患者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分析不同梗死分型和斑块性质患者血UA水平差异。结果:TACI组与PACI组、POCI组与LACI组组间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ACI组和PACI组均高于POCI组和LA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水平与OCSP分型存在相关性(r=0.237,P=0.001);无斑块组UA水平与稳定斑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UA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水平与不同斑块性质分型存在相关性(r=0.356,P=0.000);ACI患者总体OCSP分型和斑块性质存在相关性(r=0.334,P=0.000)。结论:血UA水平与ACI患者颈动脉斑块及梗死分型存在相关性,应重视ACI患者UA水平的检测,以预防脑梗死。 相似文献
5.
人类脑血管疾病中约有 2 5 %是脑梗死 ,而脑梗死更是老年人常见病。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老年期 ( >60岁 )是老年前期 ( 4 5~ 5 9岁 )的 3.5倍。由于脑梗死的发病会不同程度地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甚至因此而致残 ,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造成老年人脑梗死的高发病率的危险因素很多 ,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肥胖、血液粘度增高等。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群体中 ,发生脑梗死的病人与非脑梗死的病人 ,在血脂、血糖与血尿酸的生化结果上有无差异 ,及其在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观察组)176例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对照组)75例,观察组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斑块形成组(113例)、内中膜增厚组(63例),根据颈动脉斑块稳定程度分为不稳定组(106例)、稳定组(70例),比较各组血清UA水平,根据UA水平不同分为高UA组(134例)和正常UA组(117例),进行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斑块形成组和内中膜增厚组血清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斑块形成组和内中膜增厚组血清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稳定组血清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稳定组(P0.05),而稳定组和对照组血清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正常UA组和高UA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UA水平可以作为表征急性脑梗死患者伴随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生物学指标之一,此外,血清UA的水平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和不稳定者表达更高,但血清UA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降纤酶治疗,监测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方法 采用美国库尔特公司200型血凝仪检测凝血指标。结果 降纤酶可以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P〈0.05),对其它凝血指标有影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低纤维蛋白原是降纤酶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且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肝硬化病人在保护肝细胞、肝纤维化及血流变的影响。方法: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后缓慢滴注,每天一次;对照组38例,以甘利欣、Vitc、肌苷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同时口服水飞蓟素,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胆红素和转氨酶复常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级,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检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部分项目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对肝功能、肝纤维化及部分血流变项目有改善。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波立维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波立维75 mg口服,1/d,共30d;治疗组,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mL静滴,1/d,同时给予波立维75 mg口服,1/d,共30 d.治疗后观察并比较患者的病死率、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病死率方面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波立维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降低神经功能损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共144例,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差异。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3.01±1.40)显著低于对照组(3.96±2.1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4%vs.86.1%,P0.05)。两组间治疗前各指标水平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全血还原黏度(whole blood reduced viscosity,WBRV)、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PV)和红细胞聚集指数(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EAI)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各个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与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CEC)计数显著降低,而一氧化氮(nitrie oxide,NO)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 TM)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NO及sT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on time,APTT)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DD)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PT和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粘稠状态,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丁苯酞和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抗血小板制剂及活血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甘酯进行治疗。采用NlHSS评定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定残障水平,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与m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及mRs评分较治疗前均获得改善,治疗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61%;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7%。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的NIHSS及mRs评分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生理盐水100 mg静脉滴注,2次/d;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g+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滴注,2次/d,14 d为1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NIHSS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9、VEGF水平以及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9、VEGF水平以及NIHSS评分均较低(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这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米洛利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ox-LDL、炎症因子及MMP-9水平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阿米洛利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ox-LDL、炎症因子及MMP-9水平,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ox-LDL及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洛利能够降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ox-LDL、TNF-α、IL-6、hs-CRP及MMP-9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MMPs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Ox-LDL,MMP-2及MMP-9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Ox-LDL,MMP-2及MMP-9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能够降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使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HCY,CRP及FIB的水平以及颈内动脉粥样狭窄程度的变化和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HCY,CRP及FIB水平均显著降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均好转(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HCY,CRP及FIB水平较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较轻(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积的临床疗效,并能够降低患者颈内动脉粥样狭窄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HCY,CRP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