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LC-MS/MS)法检测人头发中利培酮(RIP)及其代谢物9-羟利培酮(9-OH-RIP)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同位素内标氘4-利培酮(RIP-d4)及氘4-9-羟利培酮(9-OH-RIP-d4),流动相A为10 mmol/L醋酸胺溶液(甲酸调p H值为4.0),流动相B为乙腈,A/B=70/30,流速为0.3 m L/min,等度洗脱4.00 min。色谱柱为安捷伦Zorbax SB C18(2.1×50 mm,1.8μm),柱温30℃。准确称取20 mg丙酮清洗过晾干剪碎成粉末的头发样本,加1N氢氧化钠(Na OH)超声2 h,等量酸中和后,加200μL1N氢氧化钠溶液及5.0 m L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提取涡旋1分钟,3000×g离心5 min后取上清液在40度水浴下氮气吹干后用100μL流动相复溶,进样2μL经LC-MS/MS检测。MRM监测离子对:RIP:m/z 411.2→191.0,9-OH-RIP:m/z 427.2→207.1,RIP-d4:m/z 415.2→195.2,9-OH-RIP-d4:m/z 431.2→211.1。结果:利培酮及9-羟利培酮线性范围分别为0.5-25 ng/mg,0.0025-0.15 ng/mg,提取回收率均70.0%,方法回收率均在85.0%-115.0%之间,线性r均0.999,精密度和重现性RSD均1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采用LC-MS/MS法检测人头发中利培酮及9-羟利培酮含量的方法,该法快速、简单、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胃内容物中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卡西酮的LC-MS/MS检验方法。方法:以双苯戊二氨酯(SKF525A)为内标,Column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8μm, 100 mm×3 mm)为固定相,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3m L/min,进样量为1μL。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利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结果:胃内容物中甲卡西酮检验方法线性范围为1-5000 ng/g,标准曲线方程Y=0.026X+0.4501(R2=0.9998),检出限为0.5 ng/g,定量限为1.0 ng/g;卡西酮的检验方法线性范围为2-5000 ng/g,标准曲线方程Y=0.0099X+0.1576(R2=0.9997),检出限为1.0 ng/g,定量限为2.0 n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较高,可用于甲卡西酮中毒案件胃内容物中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卡西酮的检验。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鉴定光合蓝细菌中的各种代谢物,需要对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本研究选取了24种涉及中心碳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代谢物作为LC-MS的检测目标,获得了每个代谢物的最适色谱分离条件和质谱参数;同时以光合蓝细菌Synechocystis sp.PCC6803为主要对象,针对性地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条件,结果显示适当延长梯度洗脱顺序表的时间并将流速设为0.2 m L/min可以得到最佳的分离效果,同时选择80%(V/V)甲醇(-80?C)作为代谢物萃取剂。分析结果证明这一代谢组分析技术可以成功地应用到光合蓝细菌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液质联用方法定量比格犬血浆中去甲文拉法辛,并进行比格犬体内富马酸去甲文拉法辛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与琥珀酸去甲文拉法辛比格犬体内药代参数进行对比。方法:样品处理采用叔丁基甲醚进行液液萃取,液相分离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1 mm×100 mm,3.5μm),以乙腈-乙酸铵缓冲液(1 mmol/L)(体积比80∶20)进行等度洗脱。采用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试验进行比格犬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定量下限(0.5 ng/mL)高于文献报道。液液萃取的样品提取方法简便,液质联用分析时间相对较短(3 min)。结论:此方法可成功地应用于比格犬血浆中去甲文拉法辛定量分析。比格犬体内富马酸去甲文拉法辛的药代参数(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试验)与对照品琥珀酸去甲文拉法辛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玛咖中酰胺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玛咖酰胺测定方法,测定不同产地玛咖切片中玛咖酰胺含量。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为Sepax Sapphir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A)-0.05%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5 min,90%~95%A;15~50 min,95%A。检测波长208 nm,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酰胺1、酰胺2、酰胺3分别在0.88~132μg/m L、0.85~128μg/m L、0.96~144μg/m L线性关系良好。酰胺1、酰胺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1%(RSD=1.64%)、98.59%(RSD=1.75%)。不同产地玛咖中玛咖酰胺含量差别较大,建立可靠、准确、重复性好的检测方法,有利于评价不同产地玛咖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于2011年7月(丰水期)和12月(枯水期)分别对广东省13个水库的入库河口进行调查,使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水中N2O的浓度并用Liss&Merlivat公式估算出入库河口向大气释放N2O的水-气交换通量。结果表明,河口丰水期N2O溶存浓度范围为15.37~175.22 nmol/L,平均值为(73.77±43.58)nmol/L;N2O水-气交换通量范围为0.26~5.40μmol/(m2.d),平均值是(2.53±1.94)μmol/(m2.d)。河口枯水期N2O溶存浓度范围为44.26~366.11 nmol/L,平均值是(126.61±102.74)nmol/L;N2O水-气交换通量范围是0.86~21.88μmol/(m2.d),平均值是(7.50±6.65)μmol/(m2.d)。河口丰水期N2O溶存浓度和水-气交换通量明显低于枯水期。与其他研究相比,本研究区N2O溶存浓度和水-气交换通量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雷诺嗪缓释片在比格犬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并与参照制剂比较,为其是否具有缓释特征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建立血浆中雷诺嗪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方法,并考察方法的专属性、准确度、日内日间精密度、回收率、线性范围等。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12只比格犬随机分为A、B组,每组6只,分别服用1片雷诺嗪缓释片(500 mg/片)和1片参比制剂雷诺嗪片(500 mg/片),均于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已建立的液质联用方法检测血样中雷诺嗪的血药浓度,计算2组比格犬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组和参照组半衰期t1/2分别为13.3±8.3和2.36±0.92 h,峰浓度Cmax分别为923.9±340.5和3205±1314 ng/m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6±0.38和0.88±0.14 h,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6252.1±2860.3和9916±4305(ng·h)/mL,清除率Cl分别为11.3±9.8和6.39±3.95 L/(kg·h)。受试制剂雷诺嗪缓释片和参比制剂雷诺嗪片的药代特征和血药浓度-时间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受试组血药浓度缓慢上升和下降,峰值较低;而参照组血药浓度峰值显著高于受试组,有明显的突释效应。结论:液质联用检测方法准确可靠,适合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与参比制剂雷诺嗪片相比,受试制剂雷诺嗪缓释片符合缓释片的基本药代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56例绝经后女性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n=102例)和非高血压组(n=354例),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血清25(OH)D水平分为四组:即25(OH)D≥30 ng/m L组(n=50例)、21~29 ng/m L组(n=110例)、10~20 ng/m L组(n=240例)、25(OH)D10 ng/m L组(n=56例);比较各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血清25(OH)D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在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SDP)、雌激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血清25(OH)D[14.56±3.21(ng/ml)]低于非高血压组[19.89±4.75(ng/ml)](t=10.649,P0.001);在血清25(OH)D10 ng/m L组中,SBP和SDP值、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25(OH)D≥30 ng/m L组、21~29ng/m L组(n=110例)、10~20 ng/m L组(P0.05);血清25(OH)D水平与绝经后女性发生高血压呈现负相关(P0.05)。在血清25(OH)D不同分组中,从25(OH)D≥30 ng/m L组到25(OH)D10 ng/m L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值依次增加。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绝经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血清25(OH)D水平的逐渐降低,高血压发生的风险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血清中miR-222、miR-21水平含量变化及其与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诊断的老年癫痫患者47例(癫痫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对象47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miR-222、miR-2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癫痫组的血清miR-222(1.2941±0.2751)、miR-21(2.1176±0.3382)、血清TNF-α(4.78±0.96)ng/m L、IL-2(4.37±1.12)ng/m L均高于健康组(0.6674±0.129)、(0.7314±0.1162)、(1.33±0.42)ng/m L、(8.96±2.77)ng/ml(P0.05);癫痫组的CD8+(28.92±3.16)%高于健康组(26.60±2.45)%(P0.05),CD4+(39.54±6.81)%、CD3+(57.18±7.44)%、CD4+/CD8+(1.37±0.20)均低于健康组(50.63±7.21)%、(69.25±6.81)%、(1.90±0.27)%(P0.05);癫痫组血清miR-222、miR-21与CD4+、CD3+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性(r=-0.312,r=-0.381,P0.05),与患者的血清TNF-α、IL-2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496,r=0.338,P0.05)。结论:老年癫痫患者血清中miR-222、miR-21水平显著的升高,并且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有关,可能参与患者炎症反应及免疫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氯雷他定固体自乳化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及其在比格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氯雷他定固体自乳化制剂与市售片剂的体外溶出曲线;采用LC-MS/MS测定市售片剂和氯雷他定固体自乳化制剂在比格犬体内的血药浓度,考察氯雷他定固体自乳化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以0.1 mol·L-1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的体外溶出结果表明,氯雷他定固体自乳化胶囊与市售片剂30 min时均可以溶出80%以上;比格犬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固体自乳化制剂比市售片剂最高血药浓度显著性增加(P0.05),Cmax=1.79μg·L-1,而市售片剂Cmax=0.67μg·L-1;AUC(0~t)提高了149%(P0.05)。结论:固体自乳化制剂可以显著提高氯雷他定的体内吸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泌乳素水平对泌乳素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垂体腺瘤切除术且术前测得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术后行病理免疫组化染色的垂体腺瘤164例,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PRL水平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通过Kappa值判断PRL水平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采用ROC曲线获得PRL水平最佳临床诊断临界值。结果:(1)164例垂体瘤患者中,病理诊断单激素PRL瘤25例,主要表现为男性性功能低下及头痛、头晕,女性月经紊乱、闭经、泌乳;(2)术前PRL水平与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与肿瘤大小呈中度正相关(r=0.530,P0.05);(3)以正常范围上限值(23.3 ng/m L)为基线,分别以PRL23.3 ng/mL(1倍)、46.6 ng/m L(2倍)、69.9 ng/ml(3倍)、100 ng/mL、150 ng/m L、200 ng/mL为诊断标准,与病理免疫组化的一致性分析显示PRL69.9ng/m L作为诊断标准时符合率和Kappa系数最高,分别为82.3%和0.533;(4)以病理免疫组化作为诊断金标准作泌乳素瘤ROC曲线,以血清PRL为69.785 ng/m L作为诊断标准时,曲线下面积最大,此时符合率和Kappa系数分别为82.3%和0.553,灵敏度49.1%,特异度98.3%。结论:泌乳素瘤血清学诊断与病理免疫组化诊断一致性较高,血清PRL水平69.9 ng/mL(3倍于正常上限值)是诊断泌乳素瘤的最佳参考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测定荷瘤裸鼠血浆中和厚朴酚脂质体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法,并进行荷瘤裸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YMC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B为0.025%氨水乙腈,A为0.025%氨水,在线脱气,流速0.8 m L/min。梯度洗脱:0~2 min,B相85%~85%;2~4 min,B相85%~10%;4~6 min,B相10%~85%;6~8 min,B相85%~85%,柱温40℃。进样量10μL。质谱条件:离子源电喷雾电离源(ESI),负离子电离模式,扫描方式多级反应监测(MRM),监测离子对m/z和厚朴酚(265.0→223.0)和内标(253.0→225.0)。结果:血浆中无干扰测定的内源性物质,每个样品的分析时间为8 min;和厚朴酚在0.500~1000 ng/m 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下限为0.500 ng/m 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低、中、高3种浓度的提取回收率64.71%。稳定性实验中,在各种贮存条件下血浆中和厚朴酚均较稳定。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和厚朴酚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Ig G抗体定量ELISA,用于人血清中12F、19A、22F及33F型Ig G抗体的检测进行初步验证。方法以不同生产企业相同型别的12F、19A、22F及33F型荚膜多糖为包被抗原,用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Ig G抗体定量ELISA,对人血清中12F、19A、22F及33F型Ig G抗体进行定量检测,并对该方法的线性、检测限、检测范围、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进行初步验证。结果该方法检测13份质控血清的12F、19A、22F及33F型Ig G抗体的范围分别是0.02~4.38 ng/m L、0.14~34.68 ng/m L、0.10~25.20 ng/m L和0.12~29.78 ng/m L,r2均0.99,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35 ng/m L、0.37 ng/m L、0.44 ng/m L和0.88 ng/m L。准确度为71.15%;试验间CV值均20%;特异性均85%。结论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Ig G抗体定量ELISA,用于人血清中12F、19A、22F及33F型Ig G抗体的检测,需对准确度、精密度和特异性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氢化可的松处理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gland epithelial cells,BMECs)增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AG)合成、脂滴的形成以及乳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实验设计,以不添加氢化可的松组为对照组,处理组的氢化可的松浓度分别为1、10、100、1 000 ng/m L。各组细胞处理24 h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thiazoly blue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利用试剂盒检测胞内TAG的含量;使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细胞内乳脂球的合成;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乳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氢化可的松处理对BMECs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 ng/m L氢化可的松组能够显著提高TAG的合成量、增加胞内脂滴的形成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的基因表达(P0.05);10 ng/m L和100 ng/m L氢化可的松组能够显著上调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iacylgycerol acyltransferase,DGAT)的基因表达(P0.05);1、10、100 ng/m L氢化可的松组能够显著上调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基因表达(P0.05),且1 ng/m L的促进效果最明显,而1 000 ng/m L则显著抑制了FASN的表达(P0.05)。该研究结果说明,氢化可的松能够促进BMECs乳脂肪合成,且100 ng/m L的剂量对乳脂合成的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WEAK)对人肝星状细胞(HSCs)株LX-2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迁移及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TWEAK培养LX-2细胞24或48 h,采用CCK-8法检测TWEAK对LX-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WEAK对LX-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TWEAK对LX-2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Matrigel基质胶检测TWEAK对LX-2细胞的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0 ng/m L和100 ng/m L TWEAK都能使LX-2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P0.05),且100 ng/m L较40 ng/m L作用更强(P0.01);100 ng/m L TWEAK能够明显抑制LX-2细胞的粘附能力(P0.0001);40 ng/m L、100 ng/m L TWEAK对LX-2细胞的增殖、周期及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TWEAK能够增强LX-2细胞迁移能力,抑制其粘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检测小鼠血浆内新型多靶点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药物双美普他酚-乙二酰胺杂合物(ZLA)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并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样品经甲醇沉淀去蛋白,应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2.1×100 mm,3.5μm),以甲醇-水(含5 m M甲酸铵,p H 9.8)(85:15,v/v)为流动相,流速0.25 m L/min;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选择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待测物分别为m/z 304.3→107.0(ZLA)和m/z 621.7→232.1(内标)。分别给予KM小鼠腹腔和尾静脉注射ZLA 5mg/kg,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用于ZLA定量分析。结果:ZLA和内标保留时间分别为3.2 min和2.5 min。血浆中ZLA线性范围为1-1000 ng/m L。血浆中提取回收率超过9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6%。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腹腔注射时ZLA可快速分布到血浆中,在10.2 min达到峰值,且能达到良好的生物利用度(47.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ZLA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快速、灵敏,特异性好,并成功应用于小鼠血浆中ZLA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本研究资料将为ZLA在AD治疗中的进一步临床前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使用以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S-DVB)为基质的高聚物型色谱柱一步分离制备葛根提取液中的葛根素和大豆苷元的方法。采用MKF-RP-HH色谱柱(300 mm×7.8 mm,8μm),葛根提取液经70%乙醇溶解稀释,以水(A)和甲醇(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结果表明:葛根提取液中的2种有效成分葛根素和大豆苷元均与杂质达到了较好的分离效果,且柱效大于2 100 N/m,优于常规的C-18硅胶色谱柱(柱效:1 000 N/m)。该高聚物型色谱柱不仅可用于上述分析,还可用作半制备柱制备得葛根素和大豆苷元纯品,葛根素在2~5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葛根=1.342 2x-1.018 4,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大豆苷元在2~2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大豆=2.275x+0.869 5,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葛根素和大豆苷元的纯化得率分别可达95.9%和78.5%。  相似文献   

18.
甲烷氧化菌20Z利用Embden-Meyerhof-Parnas途径高效同化甲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γ-变形菌纲 (Gammaproteobacteria) 甲烷氧化菌Methylomicrobium alcaliphilum 20Z的甲烷同化代谢过程。文中整合RNA-seq、LC-MS技术并结合13C标记策略对核酮糖单磷酸途径 (Ribulose monophosphate pathway) 及下游途径展开系统组学分析。M. alcaliphilum 20Z代谢物组定量分析表明Entner-Doudoroff (EDD) 途径的中间代谢物6-磷酸葡萄糖的浓度是(150.95±28.75) μmol/L,2-酮-3-脱氧-6-磷酸葡糖酸浓度低于质谱定量分析检测限,而Embden-Meyerhof-Parnas (EMP) 途径中果糖1,6-二磷酸、甘油醛-3-磷酸/二羟丙酮磷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浓度分别是 (1 142.02±302.88) μmol/L、(1 866.76±388.55) μmol/L和 (3 067.57±898.13) μmol/L。通过EDD和EMP途径的代谢物13C同位素动态富集研究,进一步揭示3位标记丙酮酸丰度是1位标记丙酮酸丰度的4~6倍。最后,基因表达比较分析发现EMP途径的关键基因 (如:fbaA、tpiA、gap和pykA) 的表达水平 (RPKM) 分别是2 479.2、2 493.9、2 274.6和1 846.0,而EDD途径中基因 (如:pgi、eda和edd) 的RPKM仅是263.8、341.2和225.4。综合上述结果阐明EMP途径才是M. alcaliphilum 20Z进行甲烷同化的关键通路。EMP途径代谢功能的全新阐述不但改变对Gammaproteobacteria甲烷氧化菌甲烷同化模式的传统认知,而且为甲烷高效生物催化转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测定大鼠血浆中5-羟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3-庚酮(DPHA)的LCMS/MS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正己烷萃取后进行分析,采用Kinetex XB-C18色谱柱(2.10 mm×50 mm,2.6μm),柱温40℃,以水(含0.01%甲酸)-甲醇(含0.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0 m L/min,ESI离子源,多反应离子监测(M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为m/z 329.2→163.0,内标化合物益智酮甲为313.1→137.0。结果:DPHA的线性范围为1.0~2000.0 ng/mL(r=0.9996),最低定量限为1.0 ng/m L;提取回收率为73.53%~85.77%,基质效应为99.63%~110.50%;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低于15%,重复性好。用该法测定静脉注射给药DPHA(1.0 mg/kg)后0.5 h大鼠血药浓度为36.2±5.1 ng/m L(n=4,RSD=14.0%)。结论:本法经方法学验证,适用于大鼠血浆中DPHA浓度的测定,适合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吉非替尼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NSCLC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营养、镇痛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GP方案,在第1~3天静脉滴注25 mg/m~2的顺铂,在第1天、第8天静脉滴注1 000 mg/m~2的吉西他滨;实验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予以吉非替尼,口服,250 mg/次,1次/d,所有患者均以4周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周期后MMP-7、MMP-9表达情况,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与临床疗效之间比较。通过治疗分析后,实验组的临床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28/30)比70.00%(21/30)(p0.05)。实验组的血清MMP-7、MMP-9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0.27±0.07)ng/m L比(0.64±0.04)ng/m L,(270.92±30.24)ng/m L比(335.88±31.01)ng/m L(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67%(2/30)比30.00%(9/30)(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中、晚期NSCLC患者中,吉非替尼能明显降低MMP-7、MMP-9的表达,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