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髓系衍生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在肿瘤等病理因素的作用下髓系细胞发生分化障碍所产生的不同阶段髓系祖细胞的集合,具有广谱而强大的免疫抑制功能,是免疫系统的重要负性调节组件之一.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多种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可通过激活相应的信号通路促进MDSCs扩增及活化,MDSCs进而通过多种机制抑制包括T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而促进肿瘤个体免疫耐受的发生.临床研究表明:肿瘤患者体内MDSCs的水平与肿瘤临床病程进展密切相关,基于MDSCs的免疫治疗也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本文主要介绍了肿瘤中MDSCs的表型鉴定、扩增及活化机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途径及机制、肿瘤中MDSCs的临床意义以及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期对MDSCs在肿瘤免疫耐受中的作用进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包括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中与免疫系统的相互抗衡,直接决定了这场健康保卫战的成败.由“种子与土壤”学说展开的肿瘤微环境的研究,为解开肿瘤形成与侵袭转移之谜提供了新视角,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肿瘤微环境的主要成分及其介导的免疫耐受,及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肿瘤免疫治疗的成功揭示了宿主免疫在抵抗癌细胞增殖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可行性.但是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肿瘤微环境仍然是限制肿瘤免疫治疗进展的重要瓶颈.肿瘤微环境会诱发肿瘤细胞代谢发生重编程,此过程会导致肿瘤细胞与宿主免疫细胞竞争利用营养物质,肿瘤细胞来源的代谢产物或废物可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免疫细胞的激活及效应功能的发挥,最终达到促使肿瘤细胞存活及增殖的目的.因此,本文就微环境条件下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及其代谢产物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展开讨论,以期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自我更新和跨胚层多向分化的潜能,存在于许多组织中并活跃地向组织损伤部位迁移,参与伤口修复。在对肿瘤的信号发生反应后,MSCs不断被招募并成为肿瘤微环境的成分。肿瘤相关MSCs(Tumor-associated MSCs, TA-MSCs)在肿瘤发生、促进、进展和转移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对MSCs在调节肿瘤细胞的存活、增殖、迁移、药物抵抗中如何发挥作用,以及MSCs对肿瘤微环境免疫状态的影响作一综述。我们强调了MSCs和其他肿瘤基质细胞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炎症细胞可以改变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状态,以期通过对TA-MSCs进一步的研究来取得对不同肿瘤类型和肿瘤进展不同阶段中肿瘤相关MSCs功能的更好的理解,并优化MSCs来得到更有效和安全的MSCs为基础的肿瘤治疗。MSCs已被有效用于治疗慢性炎性疾病和慢性损伤,因此,其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有利于在其他疾病中合理利用MSCs从而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以化疗、骨髓移植为主,化疗副作用大且损伤患者的正常组织器官,而骨髓移植面临着配型、排异反应等一系列问题。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即CAR-T,近年来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尤其在血液类肿瘤的临床治疗中获得很大成就。但CAR-T也面临缺乏特异性靶点、肿瘤微环境抑制及实体瘤浸润效果不佳等问题。就CAR-T细胞的原理、发展历史、目前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作简单介绍,同时对CAR-T在血液类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详细总结和讨论,最后对CAR-T在实体瘤中的研究困境及方向进行概述、探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肿瘤因其易转移、易复发的特性成为一大难以治愈的疾病,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生长、迁移、免疫逃逸、血管生成等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分泌的CCL5发挥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许多研究表明抑制CCL5/CCR5生物学轴可抑制肿瘤迁移、血管生成等,预示着这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CCL5/CCR5生物学轴的研究,包括CCL5/CCR5生物学轴介导的肿瘤生长迁移、血管生成、免疫逃逸等作用,及CCR5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近来研究发现,一类被称为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的细胞群,参与了肿瘤的免疫逃逸、免疫耐受、免疫抑制等病理过程,促进肿瘤的发生和生长。这群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液、脾、淋巴结、骨髓及肿瘤微环境等部位,通过复杂的分子途径,对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起抑制作用。本文就MDSCs在这方面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的微环境在胰腺癌细胞的发生以及增殖中起重要作用,其构成与其他恶性肿瘤的微环境类似,但又有其自身的特
点,如存在大量的细胞外基质以及胰腺星状细胞非正常的大量增生形成了胰腺癌致密结实乏血供纤维结构基础。同时,胰腺癌微
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其在肿瘤细胞的诱导下处于数量和功能的失衡状态,具有杀伤肿瘤的效应性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功
能丧失。大量免疫抑制细胞的存在使胰腺癌处在免疫抑制的微环境中,有利于胰腺癌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从而有利于胰腺癌细胞
的增殖、侵袭、转移。本文就胰腺癌微环境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整合素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泛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黏附分子,可以识别并结合细胞外基质中相应的配体,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包括肿瘤转移.整合素可以促进肿瘤转移的各个阶段,肿瘤微环境也会反过来影响整合素的表达,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小的单链RNA分子,一般由22个核苷酸组成,它们可以特异性地结合mRNA并通过降解或抑制其翻译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miRNA的表达及功能可影响许多表观遗传学特征,其功能涉及细胞的发生、生长、发育、分化和凋亡过程,在肿瘤的形成和进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microRNA-214(miRNA-214,miR-214)参与肝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恶性黑色素瘤、胃癌、胶质瘤、儿童骨肉瘤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miRNA-214在不同的肿瘤中表达水平并不相同,miRNA-214在不同肿瘤中的差异表达是通过调控某个或者某些癌基因及抑癌基因而实现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总结和概括了miRNA-214参与部分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虽然目前对于miRNA的理论研究已经日渐完善和成熟,但是怎样将这些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怎样能够更准确、更便捷的通过对miRNA的检测达到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想必一定会成为将来研究的热点,我们期待一种新型的恶性肿瘤的分子标志物会使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可托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7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最佳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可托治疗连续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CD3~+、CD4~+细胞比例、CD4~+/CD8~+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比例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个月后,治疗组CD3~+、CD4~+细胞比例、CD4~+/CD8~+升高,CD8~+细胞比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KPS评分改善有效率和体重改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可托能纠正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体重下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法对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以及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61),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心理疏导,观察组给予正念减压法进行干预,干预疗程为3个月。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癌症疲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估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情况、焦虑和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认知疲乏评分、躯体疲乏评分、情感疲乏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HAMD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干预后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附加的关注情况评分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干预过程中正念减压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同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DH突变主要发生在胶质瘤、急性髓系白血病及软骨肉瘤、肝内胆管癌等恶性肿瘤中。IDH突变后催化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ic acid,α-KG)生成2-羟基戊二酸(2-Hydroxyglutarate,2-HG),2-HG在体内蓄积可引起一系列的下游效应,最终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对IDH突变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肿瘤的发病机制,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本文就IDH基因突变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以及针对IDH突变的药物开发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的临床治疗和IDH突变的分子靶向抑制剂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转移和复发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侵袭能力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息息相关。非编码小RNA通过转录后水平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中,miR-139-5p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在许多肿瘤中都发现miR-139-5p的异常表达,它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转移和浸润,调节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并与肿瘤患者的预后相关。因此,miR-139-5p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本文对miR-139-5p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系统地了解它在恶性肿瘤进程中的作用,为广大研究者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其全球发病率约5~19/106。成人患者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患者多有腹痛、血便、腹胀等症状。GIST主要发生在中老年群体,在儿科极为罕见,因此儿童患者经常被漏诊或误诊。随着近年来基因检测的广泛应用,以及有关儿童GIST研究的深入,发现它代表着一个不同于成人GIST的临床疾病。成人GIST当前主要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应用靶向药物辅助治疗。然而对于儿科患者,一些用于成人肿瘤的治疗方案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儿童胃肠道间质瘤的独特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需要独特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本综述旨在研讨最新文献,提供不同的儿童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本院60例行脑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静脉泵入Dex,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观察比较两组在手术前(T0)、手术开始后1h(T1)、术后1h(T2)、术后24 h(T3)四个时期的C反应蛋白(CRP)、T细胞亚群值、自然杀伤细胞(NK)数量、以及IL-2、IL-6、IL-10浓度。随访1年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T2期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2期的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的NK值显著低于T0期,实验组T2时的NK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T3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T0,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L-2在T1、T2期的水平显著低于T0期,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L-6在T2、T3期显著低于T0期,对照组IL-6在T1、T2、T3期水平显著低于T0期,且实验组在T1、T2、T3期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IL-10在T2、T3期高于T0期,且实验组在T2、T3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内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肿瘤切除手术应激及麻醉可能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Dex可以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手术患者的康复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发生恶性肿瘤患者调节性免疫细胞的变化。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肿瘤组共20例患者,病理诊断为肾脏及输尿管恶性肿瘤,对照组共20例患者,移植肾功能稳定;分离各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调节性B细胞(Breg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的比例。结果:流式细胞学检测的结果发现,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比例在对照组和肿瘤组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别(P0.05),肿瘤组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增加了1.29倍(P0.05);CD19+B细胞比例在对照组和肿瘤组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别(P0.05),肿瘤组中CD19+TGF-β+Breg细胞比例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增加了2.69倍(P0.05);肿瘤组中CD4+CXCR5+Foxp3+Tfr细胞比例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增加了2.74倍(P0.05)。结论:肾移植后发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Tfr细胞和Breg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我们的研究为肾移植后临床用药和免疫状态的检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 N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在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指标的关系及两者间的表达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7年我院卵巢石蜡标本60例,其中卵巢肿瘤50例,正常卵巢组织1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S与HDAC1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年龄、肿瘤分期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30例卵巢恶性肿瘤、1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NS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3.3%、40%、20%,HDAC1的阳性率分别为90%、60%、20%。在正常卵巢组织中未见NS及HDAC1表达。在卵巢恶性肿瘤组中,NS和HDAC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56, P0.05),且均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76, P0.001; r=-0.53, P0.01),而与患者年龄、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无关。结论:NS和HDAC1倾向于卵巢恶性肿瘤中表达,且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脏肿瘤患者CT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35例肾脏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对两组受试者实施CT灌注成像,获取等效血容量(Equiv BV)、表面渗透性(Ps)、血流量(BF)等CT灌注参数,并检测两组受试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肾功能生化指标,对比两组受试者上述指标检测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T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T灌注参数Equiv BV、Ps、BF均降低,肾功能生化指标BUN、Scr、TC、TG水平均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T灌注参数Equiv BV、Ps、BF与肾功能生化指标TC、BUN均呈负相关(P0.05),与Scr、TG无相关性(P0.05)。结论:肾脏肿瘤患者的CT灌注参数Equiv BV、Ps、BF均较低,BUN、Scr、TC、TG水平均较高,且CT灌注参数与BUN、TC水平呈负相关性,可作为评估肾脏肿瘤患者肾功能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