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对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肠道肿瘤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羟考酮组及芬太尼组,每组各25例。羟考酮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盐酸羟考酮5 mg静脉注射;芬太尼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芬太尼50 ug静脉注射。两组术后分别启动盐酸羟考酮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术后3 h(T_0)、6 h(T_1)、12 h(T_2)、24 h(T_3)、48h(T_4)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ey镇静评分变化;检测麻醉前、T_2、T_3、T_4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并对比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_1、T_2时点羟考酮组Ramsey评分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T_0、T_3、T_4时点两组Ramsey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_2、T_3、T_4时点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10较麻醉前均显著升高(P0.05),羟考酮组TNF-α、IL-6和IL-10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T_2、T_3、T_4时点两组患者CD4~+、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P0.05),羟考酮组CD4~+、CD4~+/CD8~+显著高于芬太尼组,CD8~+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T_2、T_3时点两组患者NK细胞显著降低,羟考酮组NK细胞显著高于芬太尼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晕、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对肠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适合肠道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卵巢癌患者癌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7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及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羟考酮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治疗期间每人每天的羟考酮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疲乏、恶心呕吐、疼痛、食欲丧失、便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人每天羟考酮的用量、便秘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羟考酮可有效缓解卵巢癌的癌痛,降低羟考酮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羟考酮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6例,依据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有53例,对照组予以芬太尼镇痛,实验组予以羟考酮镇痛,比较两组痛觉指标[5-羟色胺(5-HT)、P物质]、疼痛数字评分(NRS)、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应激指标、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干预后,实验组5-HT、P物质水平、NRS评分、PT、Fg、APTT、PLT以及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羟考酮的镇痛作用与芬太尼相当,但能够更有效减轻术后血液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盐酸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开腹手术患者镇痛效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A组(应用1.0 mg/kg的盐酸羟考酮及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麻醉)、B组(应用0.75 mg/kg的盐酸羟考酮及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麻醉)、C组(应用0.5 mg/kg的盐酸羟考酮及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麻醉)和D组(应用1.0 mg/kg的盐酸羟考酮麻醉),每组各25例。对比各组镇痛效应满意度以及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 min(T2)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统计各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B、C三组的镇痛效应满意度均分别明显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三组的镇痛效应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T1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均分别高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和T2时,各组的SBP、DBP、MAP及HR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T1时SBP、DBP、MAP及HR水平与T0时相比明显上升,而T2时又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A组的36.00%、C组的44.00%及D组的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盐酸羟考酮与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开腹手术患者的镇痛效应较好,并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均造成一定影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以及0.75 mg/kg的盐酸羟考酮复合麻醉的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比较羟考酮、舒芬太尼用于分娩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epidural controlled analgesia,PCEA)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的初产妇210名,随机分为3组,羟考酮(O)组采用0.1 %罗哌卡因复合羟考酮硬膜外镇痛、舒芬太尼(S)组采用0.1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C)组采用0.1 %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每组70例。记录患者入室(T0)、首剂量给予10 min(T1)、30 min(T2)、宫口全开(T3)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s,VAS)评分,分娩镇痛起效时间,作用持续时间、产程时间和出生后1 min、5 min 新生儿Apgar 评分。分别抽取T0、T2产妇静脉血及新生儿娩出(T4)后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皮质醇以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结果:实施分娩镇痛的产妇疼痛缓解,O组、S组与C组在相应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起效时间快于O组、C组,O组持续时间长于S组、C组(P<0.05)。S组、C组较O组NO浓度显著降低,O组较S组、C组皮质醇浓度显著降低(P<0.05)。三组产妇生命体征平稳,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羟考酮起效时间快,镇痛时间长,可延缓母婴NO降低时间,降低皮质醇浓度,降低产妇的应激反应且镇痛效果优于舒芬太尼及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在术后镇痛中的作用以及对应激反应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术后镇痛选用羟考酮)和研究组(n=50,术后镇痛选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观察术后镇痛、镇静情况,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点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3 h、12 h、24 h)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不同时间点(3 h、12 h、24 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肠鸣音出现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3 h、12 h、24 h)的白介素-6(IL-6)、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先升高后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12 h和术后24 h的IL-6、Cor、N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应用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同时还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且不影响机体胃肠功能恢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奥布卡因凝胶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择期全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男性患者120例,年龄20~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分别为羟考酮组(A组)、奥布卡因凝胶组(B组)、羟考酮联合奥布卡因凝胶组(C组)、对照组(D组)。记录四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诱导前(T0)、拔管后即刻(T1)、拔管后15 min(T2)、拔管后30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以及T1、T2、T3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时,记录术后30 min内患者躁动、尿管留置不适的发生情况以及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发热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T1时MAP、HR低于B组和D组(P0.05),T2、T3时MAP、HR低于A组、B组和D组(P0.05),各时点的VAS评分低于B组和D组(P0.05),尿管留置不适发生率低于A组和D组(P0.05)。四组患者躁动、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奥布卡因凝胶的使用能够减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男性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苏醒期尿管留置不适,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而且不延长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术后疼痛会对产妇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术后的急性疼痛会使产妇处于高水平的应激状态,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利于产妇的快速康复,并且可能导致慢性疼痛及产后抑郁的发生。良好的术后镇痛一方面可以消除体内的不良刺激,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为机体康复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使其能尽早开始哺乳,并且更好的与新生儿互动。椎管内或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是目前常用的镇痛方法,但其不良反应较多,并且可以转移至母乳,对新生儿有潜在风险,因此,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或手段进行多模式镇痛或许是更好的选择。本文对剖宫产术后镇痛药物及镇痛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剖宫产术后产妇提供高质量、个体化的镇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不同剂量羟考酮对腹腔镜胆囊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5例接受LC的患者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均25例。术毕15 min,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预防性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0.1 mg/kg、0.15 mg/kg、0.2 mg/kg。比较各组拔管前(T_1)、拔管时(T_2)、拔管后5 min(T_3)、拔管后10 min(T_4)、拔管后30 min(T_5)血流动力学改变、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1时刻比较,各组T_2时刻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均明显升高(P0.05),但中、高剂量组T_3时刻后SBP、DBP、HR均显著下降,恢复至T_1时刻水平(P0.05),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剂量羟考酮的增加,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逐渐延长(P0.05);中、高剂量组拔管质量评分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而中、高剂量组间拔管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中、高剂量组追加镇痛药物的比例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羟考酮可不同程度抑制LC术后拔管期应激反应,0.15 mg/kg羟考酮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促进患者早期苏醒,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法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穴位敷贴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66.67%(30/45),高于对照组的48.89%(22/4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饮食、日常生活以及情绪等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头晕、排尿困难、便秘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皮肤刺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法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可减轻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复合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复合麻醉条件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72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n=90)及对照组(n=82)。观察和比较两组拔管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清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钙粒蛋白β(S100β)水平的变化、拔管时间及躁动的发生情况。术后24小时,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评估和比较两组的神经认知功能。结果:试验组拔管前、拔管时及拔管后2小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清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间及躁动发生率分别为(11.07±2.82)min及5.5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小时,试验组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为(1.32±0.56)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MSE评分为(28.35±2.1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施行复合麻醉的腹部手术患者可以更有效的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躁动,保护患者神经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经气管内给药和静脉给药对全麻苏醒期患者镇静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和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于我院在气管内全麻下完成泌尿外科、腹部外科并预计于术后可以迅速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63例,上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1)和B组(n=32),A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静脉给药,B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经气管内给药,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镇静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及呛咳反应。结果: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B组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的HR、SBP、DBP均低于A组(P<0.05)。两组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组内及组间镇静-躁动评分(S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后10 min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高于拔管时,但B组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插管时、拔管时呛咳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与静脉给药相比,全麻苏醒期患者给予利多卡因经气管内给药,镇静镇痛效果确切,可减轻血流波动,降低插管时、拔管时呛咳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在全麻下腰椎手术中对患者围术期循环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行全麻下腰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方式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去甲肾上腺素,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血压、心率)变化、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疼痛度、苏醒指标的影响。结果:比较显示术前(T0)、插管时(T1)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与心率(heart rate,HR)组间差异不大(P>0.05),但手术30 min(T2)、手术60 min(T3)、手术结束拔管(T4)时研究组MAP和HR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苏醒躁动评分以及术后6 h疼痛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下腰椎手术患者联用右美托咪定与去甲肾上腺素能够显著稳定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缩短麻醉苏醒时间,且不增加术中出血量,不增加患者术后苏醒躁动及应激性疼痛现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进行锁骨骨折手术对患者疼痛阈值和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进行手术,对照组单独采用静脉全麻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唤醒时间;不同时间生命体征;麻醉效果和术后疼痛阈值;术后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以及每天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长以及唤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到T4时间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无明显波动,对照组T1到T4时间上述指标波动明显,且两组患者T2、T3时间SPO2、SBP、DBP、MAP、HR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COR、NE在T2、T3明显下降,而对照组的COR在T2、T3呈上升趋势(P<0.05)。观察组运动神经阻滞时间以及感觉神经阻滞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12 h、24 h疼痛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和谵妄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有效降低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唤醒时间,同时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升麻醉效果,降低术后疼痛阈,并且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以及每天睡眠时间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应用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及患者恢复情况。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进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的80例患者,依据简单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全麻联合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复合肋间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与术前比,术后12 h、24 h两组患者的CD4+、CD4+/CD8+均先降低后升高,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CD8+均先升高后降低,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48 h,观察组比对照组在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输注镇痛药物总量有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的术毕到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与对照组(22.50%、20.00%)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50%、5.00%)更低(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应用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取得了显著的镇痛成效,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还能减轻机体免疫抑制,同时不增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米库氯铵用于老年患者闭环输注的用量及其药效学。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青年(18~30岁)和老年患者(60~75岁)各35例,经闭环肌松注射系统给予米库氯铵,采用4个成串刺激尺神经,通过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以监测TOF值(T4/T1)。记录两组患者注入米库氯铵后的肌松起效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及停药后的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诱导期T1至T4各时间点HR、SBP、DBP、SpO_2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米库氯铵闭环输注肌松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均较长(P0.05),但拔管时间无差别(P0.05)。米库氯铵闭环输注肌松抑制THD90%的用量老年组为3.6±1.7μg·kg-1·min-1,青年组为4.3±1.5μg·kg~(-1)·min-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皮肤潮红、支气管痉挛、低血压、肌松残余等不良反应。结论:米库氯铵闭环输注应用于老年患者术毕拔管时间与青年患者相当,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老年患者肌松诱导和维持的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