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及女性生育并伴有恶性侵袭性的妇科良性疾病。以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异位至深部子宫肌层,并伴随相邻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为特征,其临床特点特殊,近期统计研究发现其发病率正逐渐升高,而且趋向年轻化。现有研究报道子宫腺肌发病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期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存在的基底层干细胞可能与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发生脱落、增殖相关,其功能紊乱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异常性疾病包括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子宫内膜干细胞侵入子宫肌层,在局部环境的诱导下增殖、分化或可形成子宫内膜的异位病灶。子宫内膜干细胞的研究可能为子宫腺肌病发病和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希望。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就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及与干细胞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子宫腺肌病中异位和正位子宫内膜血管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中异位和正位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1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和38例子宫腺肌病(疾病组)异位内膜及正位内膜中VEGF的表达,利用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再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VEGF免疫染色密度值及计数切片中微血管(20×视野).结果疾病组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中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腺上皮及间质细胞(P<0.01).疾病组正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VEGF的表达亦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异位内膜中的平均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正位内膜及对照组(P<0.05).VEGF与MVD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子宫腺肌病异位和正位内膜中VEGF表达的明显增高及局部微血管密度的明显增加,可能导致局部新生毛细血管的增多,从而促进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内异位种植和生长.  相似文献   

3.
体外细胞培养是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回顾了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在分离、纯化环节的改良以及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永生化细胞系改造中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近几年来激素及细胞因子诱导培养、细胞共培养及三维培养技术在该疾病体外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ICR小鼠皮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新的模型及组织学观察.方法 以同系小鼠作为供体,取子宫内膜分别采用皮下注射法和皮下植入法对2组共24只小鼠行皮下造模手术.3周后测量皮下种植结节大小,并处死半数造模成功小鼠,取子宫和异位结节行HE染色组织学研究.6周后,处死剩余小鼠,并再次测量皮下结节,取子宫和异位结节行HE染色组织学研究.结果 皮下植入法和皮下注射法成功率分别为33.33%和83.33%(P<0.01);生长良好的囊肿囊内壁有内膜上皮细胞生长,有与正位子宫内膜接近同步的发情周期改变;病灶随移植时间的推延先逐渐增大之后又有缩小趋势(P>0.05).结论 将ICR小鼠子宫内膜注射到同系小鼠腹部皮下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病理模型,成功率高,且简单可行,异位内膜随动情周期有周期性改变,生理特性与正位子宫内膜基本相同,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和药物研究既经济又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大鼠子宫内膜异位模型的建立与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为开发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新药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取雌性未交配性成熟大鼠,术前雌激素诱导,麻醉开腹取部份右侧子宫,将内膜种植于左腹壁内,术后16周取出包块,进行组织形态学、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异位内膜在腹壁内生长,呈隆起囊状小包块,内有黏液,具有正常子宫内膜基本组织结构,囊腔较大。异位内膜中有糖原、RNA的存在。结论该手术方法建立的子宫异位内膜生长良好,术后一周就可摸及包块大小,为开发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药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6.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子宫腺肌病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 9(MMP 2 , 9)在子宫腺肌病的表达及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 2 8例子宫腺肌病 (疾病组 )异位及原位内膜 ,35例子宫肌瘤 (对照组 )原位内膜中MMP 2 , 9的表达进行测定 ,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MMP 2 , 9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MMP 2 , 9于两组原位内膜中表达均呈月经周期依赖性 ,分泌期的表达强度高于增生期 (P <0 0 5 ) ;于疾病组异位内膜中表达无周期性显著差异 (P >0 0 5 )。疾病组内增生期异位内膜MMP 2 , 9的表达强度高于原位内膜 (P <0 0 5 )。疾病组整个月经周期中 ,MMP 2 , 9于原位及异位内膜的表达皆持续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研究显示子宫腺肌病原位和异位内膜MMP 2 , 9的过度表达可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改良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及微血管密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皮下筋膜层与腹壁肌层之间移植自体子宫内膜制作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模型进行评估。方法取10只雌性未交配性成熟大鼠,术前雌激素诱导,手术开腹取右侧子宫,将自体子宫内膜种植于双侧皮下筋膜层与腹壁肌层之间,术后第29天取出异位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异位内膜在腹壁内生长,呈隆起囊状小包块,内有黏液,具有正常子宫内膜基本组织结构。异位内膜中微血管密度较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高。结论此手术方法建立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异位内膜病理改变与EMs患者类似,可以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采用q PCR法检测在北京妇产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62例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23例不孕症患者正常子宫内膜中VEGF和TS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间质细胞中的VEGF mRNA的表达水平与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相比明显降低(p=0.001),而TSP-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后者(p0.001)。VEGF mRNA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在位子宫内膜组织(p0.001),而TSP-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后者(p0.001)。VEGF mRNA在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01)。TSP-1 mRNA的表达与后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221)。血管形成相关基因VEGF和TSP-1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细胞中表达不同,其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非动情期SD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SD大鼠非动情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建立方法和异位病灶的组织学形态及体液免疫反应。方法 采用外科诱导法对 40只非动情期和 40只动情期SD雌性大鼠行子宫组织自体移植手术。采集造模前后的血液进行体液免疫IgG、IgA、IgM、C3 、C4 的观察 ;手术后 7周取健侧子宫中段的在位内膜和移植的异位内膜行组织学研究。结果 SD大鼠非动情期进行子宫组织自体异位种植术成模率 95% ,与大鼠动情期进行子宫组织自体异位种植术成模率 94 8%比较 ,二者差异无显著性 ;异位内膜上皮细胞功能活跃 ,有类似正位子宫内膜的周期变化 ,其生理特征与正位子宫内膜基本相同。且造模后大鼠体液免疫反应敏感IgG、C3 增高 (P <0 0 1、3 P <0 0 5) ;IgM降低 (P <0 0 1)、IgA、C4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D大鼠非动情期和动情期进行子宫组织自体异位种植术均可建立良好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NGF及其受体TrkA在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情况及与痛经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30例)、在位内膜(30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标本中NGF、TrkA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及与痛经的关系。结果:①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NGF、Trk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P〈0.01),在位内膜组NGF、Trk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P〈0.01),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NGF、TrkA表达与在位内膜组无显著差异。②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NGF、TrkA表达与痛经强度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37,P=0.000;r=0.662,P=0.000)。结论:NGF及其受体TrkA在子宫腺肌病中高表达可能参与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而且可能与痛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NGF及其受体TrkA在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情况及与痛经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30例)、在位内膜(30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标本中NGF、TrkA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及与痛经的关系。结果:①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NGF、Trk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P<0.01),在位内膜组NGF、Trk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P<0.01),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NGF、TrkA表达与在位内膜组无显著差异。②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NGF、TrkA表达与痛经强度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37,P=0.000;r=0.662,P=0.000)。结论:NGF及其受体TrkA在子宫腺肌病中高表达可能参与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而且可能与痛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趋化因子CCR7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上的表达,探讨趋化因子CCR7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CCR7在正常对照的子宫内膜和AM的异位子宫内膜及OEM的异位子宫内膜、在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组织中表达水平。结果 CCR7主要在腺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表达,CCR7受体的表达水平在AM组及OEM组的异位、在位子宫内膜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CCR7受体的表达水平在AM组及OEM组的异位内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异位康冲剂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通过对小鼠一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及各主要脏器的组织学观察,观察中药异位康冲剂急性和长期毒副作用。通过一般情况、阴道脱落细胞观察、激素检测、病理组织学检查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了解中药异位康冲剂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药理作用。结果:急性和长期毒性实验表明,中药异位康冲剂无明显毒性反应。异位康冲剂能抑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模型,降低血清雌二醇水平(P〈0.01)。病理学观察显示异位子宫的内膜腺体及腺上皮明显萎缩,其作用与丹那唑相似。结论:中药异位康冲剂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组织细胞凋亡、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增殖,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神经细胞黏附因子(NCAM)在子宫腺肌病病灶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分泌期与增生期各4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NCAM表达情况,并以同期我院40例正常者子宫内膜标本作为对照。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程度给予NRS疼痛评估,比较其NCAM的表达。结果:80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均存在NCAM表达,40例正常内膜腺上皮有38例存在NCAM表达,2例正常内膜无表达。NCAM在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CAM在在位内膜组织分泌期表达与增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NCAM表达与患者NRS评分呈现明显正相关(r=0.824,P0.05)。结论:NCAM在异位子宫内膜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并与患者痛经程度呈现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凋亡相关基因TGF-β 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计TGF-β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及发展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与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EMS组),正常妇女正常子宫内膜12例(对照组),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TGF-β mRNA表达水平;运用western-blotting印迹法检测检测TGF-β蛋白的表达.同时用TUNEL染色对标本进行凋亡检测.结果:异位子宫内膜的凋亡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且EMS组患者异位内膜的TGF-β mK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结论:患者子宫内膜中凋亡率的改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异位的子宫内膜可能是由于TGF-β的表达上调增加了抗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物质(substance P,S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腹腔镜及病理证实的EM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20例,与其配对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10例以及因非EM(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或肌瘤核除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中S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和比较术中盆腔粘连发生情况。结果:SP在EM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在位子宫内膜及非EM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80%、20%,异位子宫内膜和在位子宫内膜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1.0),但均高于非EM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4);EM组盆腔粘连的阳性率高于非EM组,EM患者异位子宫内膜中SP阳性组盆腔粘连阳性率高于S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2),非EM患者正常子宫内膜中SP阳性组盆腔粘连阳性率与SP阴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61)。结论:SP在EM的异位子宫内膜和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上调,并与EM合并盆腔粘连有关,其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环境中化学物质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是一门新兴学科。本文就这些化学物质(内分泌干扰物、重金属、有机溶剂和杀虫剂)对女性生殖功能损害的生物学基础、作用机理和作用特点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二恶英与子宫内膜异位间的关系。了解和防治这些化学物质的生殖毒性作用,是该领域科学工作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cocyte antigen-G,HLA-G)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患者在位、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其生物意义,为AM的病因研究和治疗展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36例AM患者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在位、异位内膜HLA-G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结果:AM在位、异位内膜HLA-G蛋白及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AM在位与异住内膜HLA-G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AM在位、异位内膜腺体细胞HLA-G蛋白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948,P<0.05);AM在位、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LA-G蛋白的表达量也呈正相关(r=0.863,P<0.05).结论:HLA-G在AM在位、异位内膜中呈高表达,参与了AM的发病机制,HLA-G阳性的子宫内膜更容易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而浸润肌层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和Snai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中的表达。方法:选取40例EMs患者(实验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同时获取20例非EMs患者(对照组)的正常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Snail、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β-catenin)、间质标志物(vimentin)在各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其表达水平。结果:EMs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β-catenin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内膜的表达(P0.05);EMs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EMT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的表达(P0.05);EMs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Snail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的表达(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Snail、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β-catenin表达下调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自体子宫内膜组织同时种植于大鼠体内三个不同部位,建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进行比较评估。方法取30只雌性未交配性成熟大鼠,将自体子宫内膜组织种植于左侧腹壁、子宫卵巢韧带和右侧皮下筋膜层与腹壁肌层间,术后第21天取出异位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异位内膜可以在大鼠不同部位同时生长,体积和重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其种植成功率差异不显著(93%-100%),且种植物组织形态相似。结论此手术方法建立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异位内膜病理改变与EMs患者类似,但皮下种植更简单,更直观,可减小损伤,便于反复实验及连续性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