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与传统线性RNA不同,它是由反向剪接形成的、没有5'端帽子和3'端多聚腺苷酸尾巴的环状闭合结构。起初人们认为circRNA是错误剪接或者低丰度mRNA转录过程中的副产物,但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circRNA已被发现和鉴定。circRN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具有内生、丰富、保守、稳定、组织特异性、时空特异性等特点,且亚细胞定位存在差异。大量研究发现它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动物生长发育调控,疾病等的发生和发展。综述了circRNA的发现与形成、特征、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及与疾病相关的研究进展,以期为circRNA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生物技术通报》2018,(12)
环状RNA(circRNA)出现在转录后的剪切过程中,单链的RNA分子通过共价结合形成一个环形。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对线性非编码RNA(nocoding linear RNA,NCL)进行了全面的探究,这使得NCL重新走入研究者的视野中,尤其是环状RNA。环状RNA已被证实其丰富,高度表达,和进化保守等特性。一些环状RNA已经被证明能够影响microRNA对基因的调控,可以作为miRNA海绵体,并可能对亲本基因有转录调节的作用,有翻译以及其它的一些功能。并且对一些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对阿尔兹海默症、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以及一些癌症都有着调控作用,既可以调节疾病的发展也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标记物来对疾病进行检测。对环状RNA的形成机制、功能、检测方法、novel环状RNA的鉴定以及疾病相关性进行了总结与概述,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环状RNA (platelet circular RNA, platelet circRNA)是一类在血小板中由RNA反向剪切封闭形成的环形RNA分子,具有结构稳定、丰度高以及细胞、组织特异性.血小板环状RNA可以参与细胞内RNA调控网络,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新型的生物标记物及治疗靶点.近年来,关于血小板环状RNA产生、调控、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等均取得了初步的研究进展.本文将对血小板环状RNA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环状RNA (circular RNA, circRNA)逐渐成为非编码RNA研究领域的热点。CircRNA是由3′端下游供体和5′端上游受体经反向剪接形成的共价闭合环状分子,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CircRNA过去被认为是错误剪接的副产物,近年来相关研究爆炸式增长,才将这种错误概念推翻。相较于动物中的大量研究,植物circRNA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中从植物circRNA的发现引入,总结了植物circRNA的环化特征、表达特异性、保守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关注了circRNA的鉴定工具、主要类型和生成机制;归纳了植物circRNA作为microRNA(miRNA)海绵和翻译模板的潜在功能,以及在生物/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简单概括了植物circRNA的降解与定位。最后讨论了植物circRNA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开展植物circRNA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环状RNA (circRNA)是一类由mRNA前体经反向可变剪切而来的共价闭合且保守的单链转录本,通过miRNA海绵功能、干扰可变剪切、结合蛋白等方式调控源基因及线性mRNA的表达。测序结果显示,circRNA广泛存在于不同的植物体内,通过细胞类型特异性表达以及组织特异性表达参与花发育、果实成熟、逆境响应等多个生命过程,在植物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植物circRNA的形成机制、鉴定方法、数据库、表达模式以及潜在的生物学功能,通过与动物相关研究结果的比较,概括了植物circRNA的结构特征和调控潜能,以期为植物circRNA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9.
环状RNA(circRNA)最早发现于20世纪70年,与传统的线性RNA不同,它的结构是一个闭合的共价环状分子,无5’的帽子结构和3’的poly A尾,不易被核酸外切酶降解,具有高度保守性、稳定性。circRNA的来源主要有三类:内含子序列形成的环状RNA(ciRNA),外显子序列形成的环状RNA(ecircRNA)以及内含子和外显子序列共同形成的环状RNA(EIciRNA)。目前cricRNA在核糖核酸的领域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发现,circRNA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作用,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circRNA的起源、功能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状RNA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其特殊的环状结构,环状RNA比线性RNA更加稳定,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具有一定的调控功能。研究表明,环状RNA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可能成为一种新兴的肿瘤生物标志物。简要阐述了环状RNA的特点、功能及其与多种肿瘤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核酸药物是继化学药物和蛋白质药物之后的第三代药物,其中mRNA疫苗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RNA疫苗因其开发周期短,制备工艺成熟,在应对病毒变异、支持全球供应上具有显著优势。相比mRNA,环状RNA (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类具有更稳定的结构、更长的半衰期、更弱免疫原性等优点的分子,并且已被证实可以高效表达蛋白产物,由此可见环状RNA药物的开发前景更为广阔。虽然环状RNA的生物学功能有大量研究,但基于环状RNA开发核酸药物的研究还很少。本文概述了环状RNA的基本信息,总结了环状RNA的合成路径及作用机制,并讨论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希望为环状RNA药物的研发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非编码RNA (non-coding RNA,ncRNA)是指一类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的RNA,包括转运RNA (transfer RNA,tRNA)、核糖体RNA (ribosomal RNA,rRNA)、微小RNA (micro 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以及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等.近年来circRNA在癌症,肿瘤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中被证实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宿主circRNA与病毒来源的cicrRNA均会参与到病毒感染进程,但其中circRNA发挥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该文综述了circRNA的发现、分类、主要功能以及宿主circRNA和病毒来源的circRNA与病毒感染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理解circRNA与病毒感染之间的互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类由特殊前体mRNA选择性剪接产生的封闭环状(3'-5'共价闭合)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 ncRNA),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研究表明,植物环状RNA具有高稳定性和保守性以及低表达和时空表达特异性;根据来源植物环状RNA分为内含子、外显子、内含子-外显子、基因间区、反义链五种类型,其中外显子环状RNA的比例相对较大;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结合分子生物学验证是当前研究环状RNA的主要方法;通常植物环状RNA作为微小RNA(micro RNA,miRNA)的海绵,调节宿主基因选择性剪接和表达;植物环状RNA广泛参与生长发育以及生物/非生物胁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本文主要从植物环状RNA的特征、鉴定、功能机制以及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生命科学》2019,(10)
据统计,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主要特征为患者生存率低及预后差。虽然目前针对肺癌的诊断与治疗已取得显著效果,但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仍然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环状RNA (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类共价闭合的环形RNA分子,先前它被发现是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内源性非编码RNA。然而,近期多项研究发现,有些circRNAs还具有蛋白编码功能。同时,circRNAs在肺癌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有望成为肺癌的预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该文将从circRNAs的发现史、生成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肺癌中的作用等方面作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18.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单链环状闭合RNA分子,由线性RNA通过反向剪接形成,具有稳定、高度保守、组织特异性等特点。circRNA能够通过形成竞争性内源性RNA、结合蛋白等多种方式参与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最近发现,circRNA分子可以通过翻译形成多肽或蛋白参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circRNA是人类癌症中有前途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也是癌症治疗的潜在药物靶点。本文重点介绍了circRNAs编码的多肽和蛋白质在多种癌症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别依赖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和m6A两种不同的机制进行翻译。我们还总结了circRNA编码的多肽和蛋白质在各种癌症的诊断、治疗、预后和机制研究中的潜在用途。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7,(12)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具有闭环结构的RNA。circRNA由于具有分布广泛、序列保守、性能稳定和表达的时空特异性等特征,很有可能成为新型的诊治疾病、判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靶点,并具有研发药物的潜在价值。胃癌居全球癌症发病率第5位。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地区,每年胃癌新发病例占全球的近半数。在胃癌早期筛查方面,我们目前尚无简单、高效的手段。该综述就circRNA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及其在胃肿瘤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