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46眼)及对照组46例(46眼)。对照组患者实施激光治疗,观察组在注射康柏西普1周后再进行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69.57%,P0.05);两组患者的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CMT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BCVA较对照组更高(P0.05);CMT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IGF-1、EPO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VEGF、IGF-1、EPO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激光治疗,并可有效改善VEGF、IGF-1、EPO水平,这可能对抑制血管新生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厚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网膜厚度、最佳矫正视力(BCVA)、VEGF、IGF-1、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55/60),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网膜厚度、VEGF、IGF-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BCVA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4/60),低于对照组的20.00%(12/60)(P0.05)。结论: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促进患者视力快速恢复,用药安全性好,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AMD患者60例(96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对照组(n=30,46眼)和实验组(n=30,50眼),对照组给予雷珠单抗治疗,实验组给予雷珠单抗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眼部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VEGF、PDGF水平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眼内压(IOP)、黄斑中央区厚度(CMT)、脉络新生血管(CNV)面积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VEGF、PD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可改善AMD临床症状,促进视力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血液流变学、血清VEGF、PD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尿微量白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试图了解其差异及相关性。我们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200例,根据其有无视网膜病变、有无肾病、术后有无黄斑水肿分为合并组和未合并组,同时选取100例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观察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未合并和合并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 CRT),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nminuria, mALB)、平均血糖(mean blood glucose, MBG)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aemoglobin, HbA1c)水平,进一步分析了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组患者的CRT水平较对照组低,SFCT、mALB、MBG和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合并视网膜病变、合并肾病和合并黄斑水肿组患者的CRT水平较未合并组低,SFCT、mALB、MBG和HbA1c水平均高于未合并组;黄斑水肿患者的m ALB水平与CRT水平负相关,与SFCT、MBG和HbA1c水平正相关。本研究得出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较薄,脉络膜厚度(SFCT)变厚,且与尿微量白蛋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1例每组。对照组使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使用α-硫辛酸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IL-6、VEGF、VCAM-1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68%(38/41)比60.98%(25/4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6、VEGF、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IL-6、VEGF、VCAM-1、LDL-C、TG、TC水平更低(P0.05),HDL-C水平较高(P0.05)。结论:α-硫辛酸治疗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IL-6、VEGF、VCAM-1水平,且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68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34例(34眼),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34例(34眼),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栓通络胶囊口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视网膜改变、视力的改善及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两组患者视网膜黄斑厚度及血流变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自觉症状的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视网膜改变、视力改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视网膜黄斑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血流变指标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栓通络胶囊辅助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疗效好,能改善患者的眼底血液循环,促进出血点、黄斑吸收。  相似文献   

7.
观察吡格列酮在治疗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血小板反应素Ⅰ(thmmbospondin-1,TSP-1)的变化,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安慰剂组(D组)和糖尿病吡格列酮治疗组(DP组),8周后取视网膜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RT-PCR半定量检测TSP- 1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中均有明显的TSP1表达,对比于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治疗组视网膜单位面积表达TSP1的细胞数量要较二组对照组高;糖尿病治疗组、糖尿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间TSP-1的荧光灰度值分别为528.2±47.78、493.4±39.36和417.7±28.74:内参照GAPDH的荧光灰度值分别为796.4±21.18、811.2±36.80和832.4±43.18,各组间TSP-1 mRNA表达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早期视网膜中TSP-1的表达变化有影响,吡格列酮可能在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及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选取从2017年2月~2018年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记为病变组,另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记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员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肾血流参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人员血清hs-CRP、VEGF水平,并作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病变组肾主动脉、肾锥体两侧叶间动脉、肾段动脉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期最低速度较对照组降低,病变组肾主动脉、肾锥体两侧叶间动脉、肾段动脉的阻力指数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病变组血清hs-CRP、VEG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主动脉、肾锥体两侧叶间动脉、肾段动脉的血流阻力指数与血清hs-CRP、VEGF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且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与血清hs-CRP、VEGF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通过联合检测血清hs-CRP、VEGF,从而有助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胰激肽原酶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诊的94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胰激肽原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普罗布考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传导速度(SN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NSE水平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62%(44/47),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33/47)](P0.05);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较治疗前均显著延长(P0.05),且观察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CSS评分各内容和总分、血清MDA、NSE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TCSS评分中症状评分、反射评分、感觉评分和总分及、血清MDA、NS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SOD、CAT、GSH-Px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0.64%(5/47)、4.26%(2/4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胰激肽原酶治疗,可更有效改善神经病变程度,其机制可能和缓解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清NS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CA125水平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39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患者组,取同时期参加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和术后不同时点血清VEGF、IGF-1、CA125的水平,评估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的患者的疗效。结果:34例痛经患者术后1个月开始改善,最终29例完全缓解,有效率85.2%。患者组治疗前血清VEGF、IGF-1、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患者组血清IGF-1、VEGF和CA125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术后6月,恢复正常水平。结论:血清IGF-1、VEGF、CA125的变化可能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中作为疗效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厚度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6年2月到2021年6月选择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足月视网膜病变患儿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儿视网膜厚度,检测血管新生细胞因子-PEDF与VEGF表达情况,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颞侧、上方、下方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EDF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患儿中,Pearson相关系数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EDF水平与VEGF水平呈现显著负相关性(r=-0.341, P<0.05);患儿颞侧、上方、下方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血清PEDF水平成显著负相关性(P<0.05),与血清VEGF水平成显著正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EDF、VEGF水平都为导致早产儿视网膜厚度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视网膜厚度均高于足月儿,血管新生细胞因子PEDF、VEGF呈现异常表达情况,视网膜厚度与PEDF、VEGF的表达都有一定的相关性,PEDF、VEGF也为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DME患者23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PRP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药物康柏西普联合PRP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手术前后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率为94.96%,较对照组(84.87%)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小于术前(P0.05),且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6%)明显低于对照组(10.92%,P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PRP治疗DME患者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PRP治疗,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Although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retinopathy, proof of a direct relationship has been lacking. Here we show that an IGF-1 receptor antagonist suppresses 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vivo, and infer that interactions between IGF-1 and the IGF-1 receptor are necessary for induction of maximal neovascularization by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GF-1 receptor regulation of VEGF action is mediated at least in part through control of VEGF activation of p44/42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establishing a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GF-1 and VEGF receptors. These findings establish an essential role for IGF-1 in angiogenesis and demonstrate a new target for control of retinopathy. They also explain why diabetic retinopathy initially increases with the onset of insulin treatment. IGF-1 levels, low in untreated diabetes, rise with insulin therapy, permitting VEGF-induced retinopathy.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在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模型(n=27)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替米沙坦组与康柏西普组,造模成功后当天三组分别给予注射生理盐水、替米沙坦、康柏西普治疗,1次/w,持续4 w,检测VEGF、ICAM-1及CRP表达情况。结果:大鼠造模成功后均出现食欲增多、饮水、尿量、体重减轻的现象。替米沙坦组与康柏西普组治疗第1 w与第4 w的体重高于模型组(P<0.05),康柏西普组高于替米沙坦组(P<0.05)。替米沙坦组与康柏西普组治疗第1 w与第4 w的空腹血糖低于模型组(P<0.05),康柏西普组低于替米沙坦组(P<0.05)。替米沙坦组与康柏西普组治疗第4 w的视网膜VEGF、ICAM-1、CRP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康柏西普组低于替米沙坦组(P<0.05)。康柏西普组视网膜厚度变薄不明显,内、外核层细胞排列整齐,神经纤维层未见明显空泡样变性。结论:康柏西普在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能抑制VEGF、ICAM-1及CRP的表达,能促进降低血糖,增加大鼠体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配合大骨瓣减压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7例,采用随机单盲取法分为试验组44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硬膜扩张缝合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及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血舒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NSE水平变化,同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BI)测定,并评定和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疗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P0.05)。两组血清hs-CRP、NSE水平ADL、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BI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血清hs-CRP、NSE水平ADL、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脑血舒口服液配合大骨瓣减压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可能与其降低血清NSE、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细胞角蛋白19(CK1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在小细胞肺癌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8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比较两组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及其阳性率,使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上述指标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能,观察小细胞肺癌不同分期患者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血清CK19、NSE和SCCA的阳性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CK19、NSE联合SCCA诊断小细胞肺癌的敏感度为91.23 %,特异度为84.67 %,AUC为0.910;在8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临床分期为局限期33例、广泛期52例;广泛期患者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均高于局限期患者(P<0.05)。结论:血清CK19、NSE联合SCCA诊断小细胞肺癌的效能较好,三者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有利于此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