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PDE4)是一个多基因家族,通过水解c AMP,调节其细胞内浓度及其生物学功能。随着对PDE4亚型研究的深入,逐步明确了PDE4亚型的亚型具有精确的细胞定位及功能,尤其是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PDE4亚型的亚型可能成为诊断标志物或治疗靶点。已有研究表明,PDE4A在所有人类脑瘤均有表达,且仅肿瘤细胞才表达PDE4A;而PDE4B可区分原发性前列腺癌和转移性前列腺癌,而PDE4D可用于早期诊断前列腺癌;PDE4D3可用于抑制黑色素细胞的变异及皮肤癌;而多靶点PDE抑制剂对白血病有明显疗效;PDE4A/D在肺癌细胞株高表达,抑制PDE4A/D有助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本文就近年来肿瘤发病中PDE4的变化及与肿瘤关系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PDE4)是一个多基因家族,通过水解c AMP,调节其细胞内浓度及其生物学功能。随着对PDE4亚型研究的深入,逐步明确了PDE4亚型的亚型具有精确的细胞定位及功能,尤其是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PDE4亚型的亚型可能成为诊断标志物或治疗靶点。已有研究表明,PDE4A在所有人类脑瘤均有表达,且仅肿瘤细胞才表达PDE4A;而PDE4B可区分原发性前列腺癌和转移性前列腺癌,而PDE4D可用于早期诊断前列腺癌;PDE4D3可用于抑制黑色素细胞的变异及皮肤癌;而多靶点PDE抑制剂对白血病有明显疗效;PDE4A/D在肺癌细胞株高表达,抑制PDE4A/D有助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本文就近年来肿瘤发病中PDE4的变化及与肿瘤关系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I)和胆固醇逆转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对小鼠的B类I型清道夫受体(SRBI)的研究,发现它是一种高亲和力的高密度脂蛋白受体,主要在肝脏和类固醇源性组织中表达。该受体能介导胆固醇酯的选择性吸收,在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代谢和胆固醇的“逆转运”中起重要作用。动物实验证明SRBI的表达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果SRBI对人有相似的作用,它将成为一个好的作用靶点用于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来自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Cell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共同发现一种蛋白质相互作用是成神经管细胞瘤的一种侵袭性亚型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发现可能会为该病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这项研究结果也为解答一个一直困扰科学家们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答案--Myc和Myc N这两种通常认为可以互相替代的分子为什么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成神经管细胞瘤亚型。成神经管细胞瘤是最为常见的儿童恶性脑部肿瘤,由四种不同肿瘤亚型组成。  相似文献   

5.
趋化因子受体是一类G蛋白偶联的7次跨膜受体,其与配体结合能参与调控多种生理和病理学过程,CXCR4/CXCL12轴在多种肿瘤中都高表达。本文对该轴生物学功能以及在肿瘤中的表达、增殖、侵袭转移及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提示此轴可成为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来自比利时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转录因子sox9在基底细胞癌形成和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除此之外,sox9还能够促进基底细胞癌干性维持和自我更新,因此sox9可能是基底细胞癌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Sox9是一个在许多实体肿瘤中发生异常表达的转录因子,但一直以来对sox9在肿瘤发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了解较少。在该项研究中,研  相似文献   

7.
张景翔  阎澜  姜远英 《菌物学报》2018,37(10):1378-1390
近30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持续上升,病死率居高不下,而治疗药物十分有限是造成其高致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发现新的抗真菌靶点和药物,已成为迫切需要。正在研究的新的抗真菌靶点如下:一是信号通路介导的抗真菌靶点,包括钙调神经磷酸酶及其分子伴侣Hsp90、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PKH)以及参与Ras蛋白修饰的相关酶等,其拮抗剂包括传统免疫抑制剂的类似物以及Hsp90抗体、KP-372-1和PS77以及手霉素A等;二是GPI锚定蛋白合成通路的催化酶,其抑制剂有E1210和M720等化合物;三是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肽类、逆转录病毒抑制剂,以及砜类的衍生物等均可以抑制这一靶点;四是海藻糖的合成的两个关键酶Tps1和Tps2。鉴于侵袭性真菌感染严重影响人类公共健康安全,而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又依赖于新靶点的探索,因此,本文靶向这一核心真菌临床问题,系统介绍了当前新的抗真菌药物靶点发展概况,并在靶点选择可行性以及针对靶点的药物研发策略上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T)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率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因其治疗困难且复发率高,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研究发现趋化因子CXCL12与其受体CXCR4和CXCR7在恶性肿瘤中起重要作用。虽然EMT为良性疾病,但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近来发现CXCL12/CXCR4/CXCR7轴可以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定植、侵袭和转移。本文就当前国内外研究CXCL12/CXCR4/CXCR7轴在EMT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EMT的治疗找到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生物磁学》2009,(7):1404-1404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宣称,他们发现了最致命的恶性胶质脑瘤最关键的基因突变。这对恶性胶质脑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为癌症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窗口。有关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Ets-1和c-Jun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在肿瘤侵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80例腺样囊性癌病例,根据组织病理学观察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检测Ets-1和c-Jun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Ets-1、c-Jun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25%(61/80),62.5%(50/80);(2)Ets-1和c-Jun表达在侵袭组和非侵袭组间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ts-1和c-Jun表达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Ets-1和c-Jun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的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11.
药物蛋白质组学与药物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世纪,科学家面临着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的转变,蛋白质组学是基因组和药物发现的效率。药物蛋白质组学研究不仅有助于发现治疗的可能靶点,也将明显提高药物发现的效率。药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在临床前包括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发现针对所有靶点的全部化合物,在临床研究方面应包括药物作用的特异蛋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标志,或以蛋白质谱的差异来分类者。本文主要综述了蛋白质组学在药物靶点的发现和确认,以有药物发现过程中最有关的技术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小儿罕见真菌感染的临床报道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念珠菌病的新类型和新条件下小儿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致病菌。方法 回顾性收集1975~2005年的临床资料44例,进行体外毛发感染试验、电镜观察、动物试验,流式细胞(FCM)、随机括增多态性DNA(RAPD)以及DNA基因序列检测等。结果 ①累计发现44例婴儿头部念珠菌病,其中病期长者可感染头发。②粉末毕赤酵母可致婴儿皮肤感染。③一种罕见的林生地霉可致脓癣样地霉病。结论 我们发现的婴儿头部念珠菌病,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伴皮肤粉末毕赤酵母感染和罕见的林生地霉引起儿童脓癣样地霉病,均为文献率先报道,对防治和降低念珠菌病和其他酵母样真菌感染患者的死亡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侵袭性真菌病高危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许多新型抗真菌药已问世,但由于缺乏侵袭性真菌病早期诊断的特异方法,侵袭性真菌病仍然会造成预后差、死亡率高的严重后果。该文意在总结侵袭性真菌病的高危因素以便早期发现高危人群。通过查阅最新文献,发现侵袭性真菌病不仅与院内危险因素相关而且与环境及宿主本身也存在相关性。真菌浓度低于300 CFU/m3能避免真菌感染。此外,rs1800629 A等位基因可提高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而低水平的炎性因子与念珠菌血症的发生相关。值得注意的,有研究证实,被动免疫法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鼠接种抗?Ftr1p免疫血清可以保护其免于米根霉感染。另外,该文也涉及高龄、药物及侵袭性操作等危险因素与侵袭性真菌病的相关性研究。当临床医生发现这些危险因素后,更重要的是进行校正定值指数评分,若该值≥0.4,意味着患者可能更易出现侵袭性真菌病。与此同时,结合Hermsen的预测准则,可以帮助排除不会出现侵袭性真菌病的人群,阻止不必要的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用蛋白激酶C(PKC) 抑制剂H7 作用于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 系,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对人羊膜基底膜侵袭能力的影响。癌细胞接种于羊膜基底膜表面48- 72 小时后, 在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对照组癌细胞侵袭现象, 侵袭的细胞伸出丝状伪足且侵入基底膜内, 伪足周围的基底膜断裂和被溶解, 而实验组癌细胞侵袭现象很难发现。细胞附于基底膜表面, 细胞表面较光滑且无明显伪足伸出, 基底膜无明显受损改变。实验结果表明, 降低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PKC活性可明显降低其侵袭能力, PKC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侵袭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来自塔夫茨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sirtuin酶类家族成员SIRT2的表达如果被沉默就会降低小鼠机体基底样乳腺癌细胞的侵袭性,同时还会抑制肿瘤生长,SIRT2的缺失似乎能够加速转录因子Slug的降解,此前研究发现,Slug能够参与肿瘤进展和转移。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该研究或为后期科学家们阐明恶性乳腺癌发病的分子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R钙粘蛋白(R-cadherin,R-cad)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作用。方法 首先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R-cad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癌旁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之后,选取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株SACC-LM,通过siRNA干扰技术有效下调R-cad表达,通过迁移小室迁移实验和侵袭小室侵袭实验以及裸鼠肺转移瘤模型实验,检测R-cad表达下调后,SACC-LM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相对于癌旁正常涎腺组织,R-cad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降低;迁移小室和侵袭小室实验证明,Rcad表达下调后,SACC-LM细胞的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增强;裸鼠肺转移瘤模型实验证明,R-cad表达下调的SACC-LM细胞在裸鼠体内形成更多的肺转移灶。结论 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R-cad可能有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迁移、侵袭和远处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儿和儿童呼吸道疾病的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尤其在早产婴儿、性心性心脏病患儿以及免疫缺陷的婴儿和儿童中易发生严重怀RSV感染。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静脉用免疫球蛋白(RSV-IGIV)的使用对RSV感染有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本文介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科学》杂志近日发表一篇论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癌症靶向治疗方法,有可能遏制骨肉瘤、脑瘤以及某些胰腺肿瘤的生长,不过这种方法还有待通过临床研究来验证。这项研究通过阻断癌细胞用以维持增殖能力的信号通路,来达到抑制几种侵袭性肿瘤生长的目的。发现可预示癌细胞弱点的遗传标记物,开发针对这些弱点的新药,是当前癌症研究的一个焦点。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癌症中心科研副主任邹力告诉新华社记者,正常细胞如果不断分裂,其染色体末端会越来越短,最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irt1基因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差异,进一步检测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的调控.方法:收集30例肝癌手术患者的病变组织和癌旁组织,通过Real time-PCR检测Sirt1基因的表达差异,并对其中6例组织通过western blot验证.在转染Sirt1基因或干扰掉该基因后,采用MTT的方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通过Transwell小室的方法检测HepG2细胞的侵袭活性.结果:Real time-PCR检测发现Sirt1 mRNA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同样,Western blot检测也发现Sirt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表达较低.过表达Sirt1导致HepG2细胞过度增殖,侵袭能力增加;相反,敲除该基因,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被抑制.结论:Sirt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介导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该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过量表达有助于肝癌的临床诊断,同时Sirt1在肝癌的恶性肿瘤生物活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Sirt1是一个潜在的治疗肝癌的药物作用靶点,为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0.
白念珠菌是一种寄生于人类黏膜表面的条件致病菌,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白念珠菌形成侵袭性感染的过程主要分为黏附、侵袭、播散、形成感染灶等步骤,其中黏附和侵袭过程最为关键。黏附是白念珠菌入侵宿主的前提,该过程主要依赖于细胞壁表面的黏附素。侵袭阶段主要与菌丝形成、细胞壁表面毒力蛋白表达和蛋白水解酶分泌增加有关。形成菌丝是白念珠菌侵袭宿主的关键因素,主要由细胞内cAMP/PKA和MAPK等信号通路调控;侵袭素主要位于白念珠菌细胞壁表面,可以协助其穿刺宿主上皮细胞、诱导内吞作用;白念珠菌还可分泌多种蛋白水解酶,它能够破坏宿主组织细胞,协助白念珠菌形成感染灶。该文主要对白念珠菌黏附和侵袭宿主过程中关键的毒力因子进行综述,为理解白念珠菌致病机制以及选择潜在的药物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