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蛙皮素(铃蟾素)是7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肽类激素,它对哺乳动物的胃酸分泌、血糖水平和体温调节都有广泛的生理学作用。80年代初才开始发现蛙皮素同CCK一样,对胰腺及消化道粘膜的生长发育有积  相似文献   

2.
科研新闻     
蛙皮素可调节机体内环境恒定14肽蛙皮素(bombesin)最初是从青蛙的皮肤中分离,晚近的研究发现,它也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胃肠道和脑内.其后,又相继发现了C-末端10个氨基酸基本相同的27肽蛙皮素和约为32肽的蛙皮素.放射免疫测定表明,大鼠脑内蛙皮素含量最高的部位是下丘脑,这正是植物性神经最重要的整合中枢.大鼠侧脑室注射蛙皮素可引起体温明显改变,但该效应随动物所处环境温度的不同而异.环境温度为4~24℃时有明显降温作用.定位研究提示其作用部位似乎在下丘脑前部视前区.这种作用不是通过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GABA等传递;但可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抑素和纳络酮对抗.在低温环境中蛙皮素的降温作用主要与散热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和耗氧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3.
蛙皮素可调节机体内环境恒定 14肽蛙皮素(bombesin)最初是从青蛙的皮肤中分离,晚近的研究发现,它也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胃肠道和脑内。其后,又相继发现了C-末端10个氨基酸基本相同的27肽蛙皮素和约为32肽的蛙皮素。放射免疫测定表明,大鼠脑内蛙皮素含量最高的部位是下丘脑,这正是植物性神经最重要的整合中枢。大鼠侧脑室注射蛙皮素可引起体温明显改变,但该效应随动物所处环境温度的不同而异。环境温度为4~24℃时有明显降温作用。定位研究提示其作用部位似乎在下丘脑前部视前区。这种作用不是通过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GABA等传递;但可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抑素和纳络酮对抗。在低温环境中蛙皮素的降温作用主要与散热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和耗氧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蛙皮素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的体温调节作用引人注目。以往人们只注意外周温度。日本 Gunma 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观察了脑内(中脑网状结构)温度的变化,初步确定二者对大鼠脑温有相反的调节作用。实验采用雄性 Wistar 大鼠,体重300~350g。以戊巴比妥钠(i p,55mg/kg)麻醉;30min 后,固  相似文献   

5.
食欲素是由下丘脑外侧区中特定的神经元分泌产生的一种神经多肽类物质,通过激活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食欲素受体1与食欲素受体2来发挥生理功能。相关研究证实,食欲素系统参与调节摄食和睡眠-觉醒周期,并与学习认知和其他机体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对癌细胞的调控可表现出促增殖与促凋亡的双重作用。本文根据近年的研究成果,综述了食欲素及其受体的功能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侧脑室注射蛙皮素可显著地减轻消炎痛造成的大鼠胃粘膜损伤,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蛙皮素在抑制溃疡发生的同时,还明显地抑制消炎痛对胃酸分泌的刺激作用,并增加胃壁结合粘液的分泌。这些作用可能与其抗溃疡效应有关。 切除胃交感神经对溃疡发生及蛙皮素减轻溃疡的作用均无影响;切除双侧膈下述走神经可显著地减轻溃疡,但在切除迷走神经大鼠,蛙皮素的保护作用较在完整动物降低,且低于仅切除迷走神经效应。或甚至较切除前加重。此外,将具有兴奋迷走中枢作用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注入侧脑室可明显地加重溃疡,并可对抗蛙皮素减轻溃疡的作用。这些结果仅提示,蛙皮素的抗溃疡作用可能部分地通过它对迷走中枢紧张性的抑制。 将蛙皮素(0.3μg)注入大鼠下丘脑前核或腹内侧核,可明显地减轻溃疡;而注入下丘脑后核则无效。这提示,前两个核团可能是蛙皮素在中枢有效作用部位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内啡肽与呼吸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不仅是一个呼吸器官,并具有十分重要的非呼吸机能,它是机体内一个重要的代谢和内分泌器官。经肺分泌和代谢的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约有几十种,其中多肽类激素和活性物质最多。目前已知和肺功能有关的多肽有:缓激肽(bradykinin)、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加压素、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蛙皮素(bombesin)、降钙素(calcitonin)、致痉肺肽(spasmogenic lung peptide)、脑啡肽(enkephalins)、甲状旁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胃泌素、前胰岛素(proinsulin)和C肽等。关于这些肽的确切的生理功能,目前尚不十分了解。但是有一些资料表明,它们不仅可以影响肺的通气机能,而且也可能是调节肺内血管  相似文献   

8.
对10只麻醉下主胰管内插置导管的家狗进行急性实验。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静脉注射促胰液素(8μg/kg)和八肽胆囊收缩素(CCK_8,40ng/kg)以及电刺激胸迷走神经前后的胰液和血清中胰多肽的含量。结果表明,基础胰液中含有大量胰多肽免疫活性物质,平均排出量为3130±2200pg/15min,其平均浓度高于血清水平40倍左右,但是个体之间的变异范围较大。当静脉注射促胰液素和 CCK_8以及电刺激胸迷走神经后,胰液胰多肽排出量和血清胰多肽水平均增多,其中以电刺激迷走神经后尤为明显。高峰都在刺激后15min 内出现。经促胰液素,CCK_8和迷走神经刺激后,胰液中胰多肽排出量比刺激前分别增加105%,52%和200%。外源性促胰液素或 CCK_8刺激后,胰液中胰多肽与 HCO_3~-出量之间或胰液中胰多肽与淀粉酶排出量之间,分别均呈一致的关系。本文结果提示,胰多肽不仅是一种内分泌,它亦具有外分泌的特性。迷走神经、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对胰多肽的释放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和蛙皮素(bombesin,BBN)多肽分别能够特异性识别整合素αvβ3和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GRPR).我们用谷氨酸将RGD和BBN连接制备成RGD-BBN异源二聚体多肽,用双功能连接剂NOT...  相似文献   

10.
蛙皮素(bombesin,BB)是一种含14个氨基酸残基的生物活性多肽,主要分布在鼠、狗等哺乳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道。自1971年从欧洲铃蜍皮肤中首次提取以来,已证实蛙皮素具有广泛的生物效应。在中枢作用于心血管中枢而影响心率和血压,在外周可使肾血管强烈收缩,降低肾小球滤过率,产生强大的抗利尿作用。 急性低氧时,机体体液运转失常并致水潴  相似文献   

11.
蛙皮素是最早由蛙的皮肤中提取出来的一种14肽,它的类似物已在哺乳动物的胃肠道、脑和肺中发现。这些肽有广泛而强烈的生物学效应,并且在胰腺腺泡、脑膜和垂体细胞的膜上存在受体,至今尚未发现其阻断剂。美国R.T.Jensen等最近发现了一种蛙皮素受体的竞争性阻断剂,它是人工合成的P物质(SP)类似物和拮抗剂,即[D-精,D-脯,D-色,亮]SP(简记作ASP)。他们用豚鼠的游离胰腺腺泡进行实验。已知腺泡上存在蛙皮素、P物质、胆碱(M型)、CCK、VIP和促胰液素的受体。其中蛙皮素受体仅对蛙皮素及其类似物有亲和力,它的激动可动员胞内钙并刺激胰酶分泌。蛙皮素(0.03~1nmol)可使胰淀粉酶释放增加(最大达10倍),剂量效应曲线呈S型。ASP本身(即使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胰多肽抑制胰酶分泌的机制,我们利用大鼠离体胰腺泡制备观察了牛胰多肽(BPP)在细胞受体水平对氨甲酰胆碱等促分泌物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BPP 对氨甲酰胆碱诱导的胰腺泡淀粉酶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BPP0.1μmol/L 和0.2μmol/L,可分别使氨甲酰胆碱诱导淀粉酶分泌的效价降低3倍和10倍;BPP 还可抑制氨甲酰胆碱刺激胰腺泡释放~(45)Ca。以上结果提示,BPP 对胰腺泡的胆碱能 M 受体具有拮抗作用。此外,BPP 对促胰液素及其同类激动剂和氨甲酰胆碱协同作用诱导的胰腺泡淀粉酶分泌具有抑制作用,提示胰多肽在整体对促胰液素诱导的胰酶分泌的抑制,可能是通过拮抗胰腺泡细胞上的 M 受体而抑制了促胰液素和胆碱能刺激协同作用引起的胰酶分泌。  相似文献   

13.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 (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 ctivating polypeptide, PACAP)是 1989年首次在绵羊下丘脑发现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多肽,是促胰液素 /胰高血糖素家族新成员1。    相似文献   

14.
细菌素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抑菌活性的多肽或前体多肽类物质。本文主要介绍了细菌素的概念、分类、作用机制,细菌素与抗生素的区别及在生产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细菌素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α-促黑激素的合成工艺。方法:采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制备α-促黑激素。以Rink amide-MBHA树脂为载体、使用Fmoc保护策略、TBTU、HOBt、DIEA为缩合剂体系,最后用TFA、苯甲硫醚、水、苯酚、乙二硫醇混合液将多肽从树脂上切割下来。结果:合成后的目标多肽产率达64.9%,经过RP-HPLC纯化纯度可达98%,质谱鉴定显示纯化产物与目标多肽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一致。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反应结果稳定,为固相合成生产α-促黑激素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6.
神经介素U(neuromedin U)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介素 (neuromedin)是一组平滑肌刺激性多肽 ,通常分成四类 :韩蛙皮素类、肛褶蛙肽类、神经紧张素类、神经介素U (neruomedinU ,NMU) .在这组多肽中 ,神经介素U最后被发现 ,并因其子宫收缩活性而得名 .神经介素U是Minamino等在 1985年首次从猪脊髓中发现并分离提纯到的多肽 (包括NMU 8和NMU 2 5 ) ,随后又相继从大鼠、几内亚小猪、狗、家兔、鸡和澳大利亚树蛙等物种中分离得到 .NMU产生于一个由 174个氨基酸组成的前体 .该前体包含一个疏水信号肽和几个二元蛋白酶加工位点 ,这些二元加工位…  相似文献   

17.
抗菌肽 (Antibacterialpeptides)原指昆虫体内经诱导产生的一类分子量在 4kD左右 ,具有抗菌活性的碱性多肽物质[2 ] 。这类抗菌剂最初是从昆虫、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等的防御系统中分离得到的。抗菌肽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病毒、原虫和发生病变的真核细胞等有杀伤作用 ,具有很强的广谱抑菌作用 ,但对正常哺乳动物细胞无杀伤作用[3 ] 。蛙皮素还具有抗肿瘤活性而没有溶血活性[4 ] ,虽然蜂毒素具有溶血活性 ,但其溶血功能区位于C端的亲水区域[5] ,两者的极性区域正好相反。据研究表明抗菌肽都会形成两亲螺旋结构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氧化震颤素在精氨酸加压素(AVP)引起低温中的作用及其对行为性体温调节反应的影响。方法:无线遥控测温技术记录成年雌性SD大鼠体核温度(Tc)、棕色脂肪组织(BAT)温度和活动的变化。用无线遥测温度梯度仪记录大鼠行为性体温调节反应。分别观察AVP(10μg/kg)和氧化震颤素(0.25 mg/kg)对大鼠Tc、活动、BAT温度(TBAT)、理毛活动和行为性体温调节反应的影响。结果:AVP和氧化震颤素均能引起Tc和TBAT降低,理毛活动增加,引起低温反应的同时动物选择较低环境温度。氧化震颤素能使AVP引起的Tc和TBAT降低,以及理毛活动的增加更明显,并持续更长时间。注射氧化震颤素后立即注射AVP动物亦选择较低环境温度,但与AVP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AVP引起的低温与体温调定点下移、抑制BAT产热和增加理毛活动有关。氧化震颤素可能通过影响BAT产热和行为性体温调节参与外周给AVP引起的低温过程。  相似文献   

19.
植物多肽抗生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多肽抗生素是一类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及某些昆虫和动植物细胞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小分子多肽. 根据多肽抗生素的氨基酸序列及二级结构,可将植物多肽抗生素分为9类,包括硫素(thionins)、植物防御素(plant defensins)、转脂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s, LTPs)、橡胶素(heveins)、打结素(knottins)、凤仙花素(1b-AMPs)和新近发现的荠菜素(shepherdins)、蜕皮素(snakins)、环肽(cyclotides). 对近年来植物多肽抗生素的分类、抗菌机理、生物活性及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介绍,希望有助于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20.
防御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病基因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u LB  Yu JL  Liu WH 《遗传》2011,33(5):512-519
防御素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多肽,对细菌等微生物具有广谱抗性,且作用机制特殊。迄今为止,国内外在防御素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经从各类生物体中分离出不同种类的防御素,并在基因工程和医药领域呈现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对防御素的分类、生物学特性,包括哺乳动物α-、β-、θ-防御素、昆虫以及植物防御素的分子结构及抗菌活性进行了综述,阐述了防御素的膜作用及与细胞内复合物结合的作用机制。总结和归纳了防御素基因的分离、表达研究进展及动、植物防御素基因在抗病基因工程领域的应用,并对防御素在未来的生物制药和植物抗病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