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楝科(Meliaceae)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楝科为泛热带分布科,全世界有51属,约550—600种,分布于旧世界热带地区有46属,热带美洲有8属.热带亚洲和热带非洲为楝科两大现代分布中心.中国楝科共15属,61种,占世界属总数的29%,种总数的10%。中国楝科的分布是在全球楝科分布区的边缘,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及南部诸省,种类由西南向东南递减。中国楝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归为5类:1.热带亚洲、非洲和中南美洲间断分布(1属);2.旧世界热带分布(3属);3,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2属);4.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1属);5.热带亚洲分布(8属)。中国楝科种的分布区类型仅有2类:1.热带亚洲分布(31种);2.中国特有分布(30种)。楝科植物的起源推断在早白垩纪。中国楝科植物由印度—马来西亚成分及特有成分组成。热带亚洲的楝科植物主要是通过中南半岛和中国云南。广西和海南等地发生联系,而菲律宾和台湾之间可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小煤炱目生态及区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小煤炱目的的种类组成、生态分布及寄主和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中国小煤炱目有7属,341种和变种,占世界的15%;优势属是小煤炱属(239种和变种,占70.1%),小光壳炱属(54种和变种,占15.8%)和附丝壳属(22种和变种,6.4%)。中国小煤炱目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76.8%的寄主植物属属于热带成分。种的分布型可分广布成分(0.3%)、泛热带成分(7.3%)、热带亚洲-热带美洲成分(9.1%)、旧世界热带成分(0.3%)、热带亚洲-热带大洋洲成分(2.1%)、热带亚洲-热带非洲成分(16.1%)、热带亚洲成分(34%)、北温带成分(0.6%)、东亚-北美洲成分(0.3%)、东亚成分(1.7%)、中国特有成分(28.2%)等11种类型;表现出明显的热带成分(68.9%)和中国特有成分;在分布上,与东亚、北温带区系相距较远。  相似文献   

3.
三棱栎群落的区系成分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根据三棱区栎群落的野外调查结果,分析了该落的区系成分。热带及亚热带区系成分占很大的比重(占总种数90.25%),其中印度-马来西亚成分占有绝对优势(占41.46%),滇、顷、老、泰、越周边地区的区系成分次之(共占29.27%),与热带非洲有微弱联系,但与热带大洋洲与美洲并无联系。这就在该群落区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有力地支持Kevin C.Nixon和William L.Crepet的论点:三棱栎的独  相似文献   

4.
木姜子属生物碱的研究概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科木姜子属(LitseaLam.)全球约20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我国有72种,在北纬18°至34°间均有分布,但主产南方和西南温暖地区,为森林中习见的树木。本属植物的主要用途是提取芳香油(工业上的重要原料)和作为中草药[1]。在我国本属有17种植物可入药[2]。如药典记载的毕澄茄-山鸡椒(L.cubeba)的干燥成熟果实,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3];天目木姜子(L.auriculata)、木姜子(L.pungens)、清香木姜子(L.euosma)、潺槁木姜子(L.glu…  相似文献   

5.
论睡莲目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讨论了睡莲目的地理分布,将现存睡莲目(3科9属)分布区归纳为以下分布类型:(一)热带分布类型(1)热带亚洲分布:Barclaya,(2)热带美洲分布:Victoria,(3)热带澳洲分布:Ondinea;(二)温带分布类型(4)温带亚洲分布:Euryale,(5)欧亚-北美连续分布:Brasnia;(三)热带,温带分布类型(7)亚澳-北美间断分布:Nelumbo,(8)世界性分布:Nymphaea  相似文献   

6.
基于覆盖了全中国各地理区的204个地区植物区系研究资料和这些地区的841个气象站资料,我们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分布格局及其与气候、经纬度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这些分布格局探讨了中国植被分带和植物区系分区。结果如下:(1)除世界分布、栽培和入侵成分外,大部分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的分布与地理相关密切;(2)热带分布属(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间断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及热带亚洲分布合计)占各地方植物区系的0.84%到94.38%,其最低值出现在中国西北部的新疆和青海地区,最高值出现在中国云南南部和海南;(3)热带分布属在〈北纬30°的地区占优势,除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间断分布外,其它热带成分随纬度增加迅速减少;(4)温带分布属(北温带分布、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旧世界温带分布、温带亚洲分布、地中海区、西亚到中亚分布、中亚分布和东亚分布合计)占各地方植物区系的5.1%至98.83%,其最高值出现在中国西北部的新疆地区,最低值出现在中国云南南部和海南;(5)除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外,其它温带成分随纬度增加迅速增加;(6)在温带成分中,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及东亚分布属主要出现在中国亚热带到暖温带地区,北温带分布、旧世界温带分布和温带亚洲分布属在中国北部占优势,而地中海区、西亚到中亚分布和中亚分布属则在中国西北部占优势;(7)除世界分布、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外,所有其他成分都显示了与气候因素(主要是气温和降雨量)密切相关,其中,北温带分布属与年均温和年降雨量最为密切相关。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的分布格局与现行的中国植被分带和植物区系分区密切匹配。支持现行的中国植被分带和植物区系分区方案。  相似文献   

7.
从世界栗属植物研究的现状看中国栗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栗属(Castanea)植物世界上有7个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的广阔地域[1]。分布在亚洲的4个种:中国板栗(C.mollissimaBI.)、茅栗(C.SequiniiDode)和锥栗(C.henryiRehd.&Wils.)分布在中国大陆;日本栗(C.crenataSieb.&Zucc.)分布在日本及朝鲜半岛。分布在北美洲的有2个种:美洲栗〔C.den-tata(Marsh.)Brokh.)和美洲榛果栗(C.PumilaMill.)。美洲榛果栗曾划分为6个种:C.Pumila、C.Ozarkensis(Ashe)、C.ashei(Sidw.)、C.alnifolia(Nutt.)、C.floridena(Ahe),和C.paucispina(Ash…  相似文献   

8.
浙江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报道了浙江凤阳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结果。现知凤阳山有种子植物164科、659属、1488种(含种下分类群)。科、属、种的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科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40.9%),其次是世界分布(20.7%)和北温带分布(19.5%),温带分布少于热带分布(47:81);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20.5%),其次是北温带分布(18.0%)和东亚分布  相似文献   

9.
姜科植物地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讨论了姜科的分类系统、起源、进化和地理分布.姜科为一还热带分布科,按Burtt[8]的系统分2亚科4族.全世界有52属,约1377种,其中姜亚科含48属,1268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其现代分布中心在印度-马来西亚。闭鞘姜亚科含4属,109种,主要分布于热带美洲及非洲。本文在化石资料及现代分布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姜科的早期分化时间、地点及现代分布格局形成。化石记录表明.欧洲、北美及印度的白垩纪、早第三纪均发现过姜科的化石,据此姜科植物的起源时间应不晚于早白垩纪。姜亚科的早期分化中心推论在劳亚古陆的南部.欧洲和北美没有现代姜科的分布是因为第三纪冰期的影响.而亚洲热带地区现代姜科植物繁盛是因为气候适宜.且相对稳定所致.南美的姜亚科种类应是由非洲传人.而大洋洲的姜亚科种类则是由马来西亚传入.闭鞘姜亚科的早期分化中心推论在西冈瓦纳古陆.亚洲及大洋洲的闭鞘姜亚科的种类应是随印度板块飘向亚洲时传入。中国姜科植物有22属.209种(占全世界属的42%.种的15%).主要分布于马来西亚亚区(占全国属的90%).其次为中国喜马拉雅亚区(占全国属的68%)。最少为中国-日本亚区(占全国属的45%)。统计数字表明.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10.
云南潞江坝怒江干热河谷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潞江坝1300m以下干热河谷地区计有种子植物(不包括栽培)81科,259,361种,其中的肠须草属,为云南未见记录的属。本植物区系明显是热带性质,热带,亚热带科占51.2%,热带属77.6%;一些属种与印度,非洲甚至美洲稀树草原相同或相似。这意味着该植物区系在起源和联系上较古远,具有古南大陆的残余背景。C4禾本科植物的分布与气候有相关性。本文认为这类植物的多少可以作为生境干热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几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功夫、灭扫利、速灭杀丁和兴棉宝对美洲斑潜蝇各龄幼虫、雌成虫的毒力以及对成虫取食、产卵的影响,并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一、二、三龄幼虫和雌成虫对功夫最敏感,一、二、三龄幼虫对功夫的 LC50分别是 0.0075、0.0093、0.0112 g(a.i.)/L,雌成虫对功夫的 24小时、48小时的 LC50分别是0.0027、0.0025 g(a.i.)/L。功夫对美洲斑潜蝇的取食、产卵拒避持效期分别是 4天和 6天,用浓度 0.025 g(a.i.)/L的功夫药液处理 0、2、4、6天后接虫,幼虫存活率分别是0、6.3%、6.8%和 61.6%,田间用浓度 0.025、0.0167 g(a.i.)/L功夫分别处理,6天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是91.96%和83.60%。  相似文献   

12.
使君子科风车子亚科核糖体DNAITS区序列分析及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君子科(Combretaceae)主要分布于热带非洲和亚洲,美洲和澳洲也有少量分布。全世界有约20属,近 500多种(Exell & Stace, 1996) 。我国有 6属约 25种,均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主产云南及海南岛(徐廷志,1984)。其中,除使君子属(Quisqualis)仅有2种外,桃仁树属(Terminalia)和风车子属(Combretum)是全科最大的两属,榆绿木属(Anogeissus)在我国只有一种,它是我国北热带季节性雨林中的建群树种之一(傅立国,1992),萼翅藤…  相似文献   

13.
郭水良  吴倩倩  于晶  曹同 《植物研究》2017,37(2):164-173
蓑藓属(Macromitrium)是苔藓植物分类、生态学研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类群。以“Index Muscorum”中的14个藓类植物地理分布单位为分析区域,基于标本信息和相关文献,在分类修订的基础上,统计了世界蓑藓属274种植物在14个地理单位的分布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应用聚类分析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分别得到了14个地理单位的聚类图和三维空间图,直观展示了世界蓑藓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发现蓑藓属植物区系在东亚(As2)、大洋洲(Oc)、南亚和东南亚(As3,As4)、非洲(Afr2,Afr3,Afr4)、中美洲-南美洲(Am2,Am3,Am4,Am5)、澳洲(Austr1,Austr2)存在区域分化。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是世界蓑藓属植物的多样化中心。除长柄蓑藓(M.microstomum(Hook.&Grev.)Schwägr.)在14个地理单位均有分布外,大部分种类分布限于少数或仅一个地理单位。蓑藓属植物在东亚、热带亚洲、热带美洲和澳洲不仅种类存在明显分化,而且形态性状也有区域特点。根据蓑藓属植物的现代分布式样,探讨了其系统演化和生物地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蕨类植物区系资料(1)李保贵(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勐腊666303)关键词蕨类植物,中国分布新记录,中国大陆分布新记录CONTRIBUTIONTOTHEPTERIDOFLORAOFXISHUANGBANNA(1)¥...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竹类地理分布及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慷林  薛纪如   《广西植物》1994,14(2):144-150
西双版纳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竹类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的竹类根据其分布特性可分为三类,即(1)热带竹类,(2)南亚热带竹类,(3)山地温带竹类。而从区域地理分布区来看,根据中国植物区系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标准.则可将西双版纳竹类划分为五个分布区类型,即(1)泛热带分布类型,(2)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类型.(3)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类型,(4)东亚分布类型,(5)中亚分布类型(喜马拉雅和我国西南分布亚类型)。文章还对西双版纳现存主要的天然竹林群落的分布及生境以及主要的栽培种及竹状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薯蓣科植物地理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薯蓣科基本上是一个热带科,广布于世界热带地区,共有9属,约650种。热带亚洲(尤其云贵高原-横断山一带)很可能是该科的原始分布与分化中心,热带美洲及热带非洲则可能是2次生分布与分化中心。其起源时间可追溯到白垩纪或更早。现代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联合古陆的发裂、第四纪冰川的破坏及其自身的一些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麒麟叶(Epipremnumpinnatum(L.)Engl.)为天南星科木质藤本植物,以根攀缘的类型,分布于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岛屿。它是一种多用途的植物。它常被作为热带观赏植物来栽培,并在其分布区内作为传统药物使用,通常用于治疗风湿病、骨折和痢疾。在...  相似文献   

18.
美洲曼密苹果树汪开治曼密苹果又称黄果木(Mammea),隶属于藤黄科(即山竹子科),该属共约47种。我国有云南曼密苹果树1种,产于云南。美洲曼密苹果树(Mamericana)为常绿乔木,产于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北部。热带美洲普遍栽培。花香。果实圆形,...  相似文献   

19.
白磨科钟伞属Campanella Henn。是我国未报道过的1个新记录属。在滇南及滇东南热带及亚热带发现两种,其中麦黄钟伞C.straminea是新种,兜形钟伞C.cucullata (jungh.)Lloyd是我国新记录种。文中还讨论了文化属虽有个别种分布于南北温带,但仍属于泛热带分布属,并起源于热带。  相似文献   

20.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的形态、分类与生态资料补记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作者对外来杂草薇甘菊在我国的出现曾作过简单的报道[1]。现进一步对它的形态特征、分类鉴定和生态特性作较详细的介绍,以期能为研究薇甘菊防治和可能的利用提供基本资料。 薇甘菊是菊科假泽兰属(Mikania)植物。此属全世界约430种,主产热带美洲,我国原产的仅有假泽兰(Mikania cordata(Burm. f.) B. L. Robinson) 1种。薇甘菊原产中、南美洲。作为外来杂草,早在1919年便已在香港出现(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护理署标本室标本记录);1984年在我国大陆深圳已采到它的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