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肉类掺假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风险和侵犯宗教信仰行为.快速、有效、准确和可靠的检测技术是有效监管肉类掺假的关键手段.近年来,基于高通量测序的DNA宏条形码技术发展迅速,具有高通量、高精度和速度快等特点,并且可以实现复杂样品中多个物种的同时检测,因而在肉类及其制品的掺假检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文中介绍了近20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肉制品掺假事件不断被曝出,对全球食品安全和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利用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对购买自农贸市场、大型超市、餐饮店和网络电商的牛肉及其制品进行动物源性成分和大豆成分检测,将检测结果与产品标签对比,调查样品掺假情况,以期为消费者及监管部门提供依据.检出结果显示:餐饮店样品中掺入非牛肉成分的种类最多,...  相似文献   

3.
肉类掺假问题直接影响着人类健康、公共卫生安全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成为当今食品安全热点话题之一,因此,高效、精确的肉类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鉴定势在必行。基于此,主要介绍了对于动物源性成分检测及鉴别的不同研究方法,分析了利弊,并对后续肉类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鉴别方法的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此领域提供资料性参考。  相似文献   

4.
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肉骨粉中牛羊源性成分的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建立了从肉骨粉中提取DNA的稳定、简便易操作的方法。根据牛、羊线粒体DNA基因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建立了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肉骨粉中牛、羊源性成分的快速、特异、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精子DNA完整性与男性生育力之间的关系是近些年来生殖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精子DNA损伤已成为反映男性生育力的一个新指标。精子DNA的损伤原因有很多,有时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殖系统疾病、环境污染、吸烟、微量元素及各种理化因素等原因都可能导致精子DNA完整性受损。常见的精子DNA完整性检测技术有原位末端标记法、精子染色体扩散实验、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8-羟基脱氧鸟苷测定法等。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精子DNA损伤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改进。本文主要就近十年来精子DNA损伤机制、检测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提示现有的精子DNA完整性检测技术尚不能满足临床和科研需要,急需找到一种理想的检测方法为男性不育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食品及饲料中马属动物源性成分的PCR检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马和驴mtDNA中特异性片段引物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 ,建立了饲料中马属动物源性动物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内切酶HaeⅢ、Sau3A和AluⅠ可对扩增结果进行验证并能够区分马成分和驴成分。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表明 :驴扩增产物序列与数据库序列完全一致 ,马样品扩增产物与数据库序列的同源性达 99%。该方法的检测低限分别为 0 5 %(w w)和 0 2 5 %(w w) ,可作为食品及饲料中马属动物成分鉴别检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水产类物种掺假导致了商业欺诈、食品安全等问题,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水产类物种掺假检测技术迫在眉睫.目前,标准DNA条形码(FDB)在水产类物种掺假检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食品加工中的高温、高压、反复冻融和酸碱变化等因素均会使DNA发生降解,导致标准DNA条形码扩增失败.微型DNA条形码(MDB)可以利用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8.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飞  周启星 《生态科学》2004,23(4):356-361
对目前蔬菜中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方法及其前处理过程以及快速检测技术作了综述。固相萃取(SPE)、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等新的萃取方法已逐渐代替了液-液萃取(LLE)等传统提取方法。色谱技术是农药残留分析中的重要手段。毛细管气相色谱(C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其联用技术是现阶段农药残留分析中的主要检测方法。并指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牛、山羊、猪和鸡源性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对脊椎动物分子标记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最终选择线粒体DNA(mtDNA)16S rRNA基因为目标基因,利用一对通用引物,在该引物扩增区间设计了4条特异性基因芯片检测探针及2条质控探针用于对牛、山羊、猪、鸡等4种动物源性成分进行检测。通过对PCR扩增体系及杂交体系的优化,该检测方法能实现对上述4种动物源性成分同时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均达到1pg,最终建立了这4种动物源性基因芯片检测方法。该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将为我国进出口饲料中的动物源性成分的鉴别提供新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DNA加合物是化学毒物经生物系统代谢活化后的亲电活性产物与DNA分子特异位点形成的共价结合物。它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人体接受的外来致癌物的剂量,并有助于人们阐明化学致突、致癌机理,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肉制品是人体中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但对于肉制品中肉类的鉴别及品质分析的研究受到了传统方法的限制。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肉类鉴别技术的发展,并对肉质形成的潜在分子机制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其研究策略,全面综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肉类鉴别和肉质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以期为肉制品的质量控制及肉质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革命加速推进,以基因编辑为代表的转基因新技术发展迅猛,新基因、新性状、新产品不断涌现。围绕基因编辑产品的检测方法将成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的重要一环和有效支撑。因此,基于测序技术、酶切技术、PCR技术和其他检测技术4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应用于基因编辑产品检测的一些技术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基因编辑产品的检测提供思路,做好转基因监管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3.
金银花是大宗药材,市场掺伪时有发生,但目前的检测方法不能满足快速准确的检测需求,因此亟需建立快精准的检测方法。为了确立高精准度和大通量的金银花掺伪鉴别检测方法,结合SNP标记及焦磷酸测序分型分析技术,对金银花及其常见伪品差异性SNP位点进行PCR扩增及焦磷酸测序分析。结果发现,运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对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差异性SNP位点进行定量分析,能够对金银花真伪及掺伪量进行鉴定。该方法兼有PCR技术的灵敏性和焦磷酸测序技术的准确性,具有重复性好、自动化程度较高、易操作的特点,能在3小时之内完成金银花成分掺伪量的检测工作,并得出量化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一种基于芯片的快速鉴别羊肉掺假成分的方法,将不同动物源性成分的引物及反应所需试剂预先冻干固定到空白芯片反应池内,以制备羊肉掺假鉴别快速荧光定量PCR芯片。同时,通过模拟掺假样品(在羊肉中掺入猪肉、鸡肉、鸭肉、鼠肉成分)检测实验,对所得芯片的性能进行了评价。从与ABI7500荧光定量PCR结果对比可知,基于芯片的快速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以准确检测5种动物源性成分,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可用性,且其PCR扩增时间较短,操作简单,满足了羊肉掺假快速鉴别的要求。该芯片的研制及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将有效的简化羊肉制品掺假检测的步骤、缩短检测时间,且成本较低,仪器便于携带,使现场检测成为可能。研究结果为我国肉类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基因芯片技术在病毒性病原体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高度平行性、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在对传染病病原体的研究中,基因芯片技术已应用于耐药性相关遗传多态性分析、基因分型、生物种系的遗传进化分析、宿主与病原体相互关系分析、病原体检测等。但在病原体检测方面,与检测细菌相比,基因芯片技术对病毒的高通量检测难度较大。简要介绍了目前基因芯片技术在病毒性病原体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所采用探针的类型及设计原则、基因芯片杂交结果的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16.
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尤其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仪器及计算机理论与技术的进步,新的诊断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并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检测,使得疾病诊断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动向,本文对一些常规及新型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茶叶是世界上最受人们欢迎的饮品之一,但茶叶中掺杂其他植物成分的现象时有发生。依靠传统的感官和理化检验方法难以准确判断茶叶中掺杂的植物种类。报道一种基于植物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rbc L)基因序列进行茶叶掺杂定性检测的方法,包括rbc L基因片段的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等步骤。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7份茶叶样品进行分析,发现岳阳黄茶(黄茶)和信阳毛尖(绿茶)未掺杂其他植物成分,而正山小种(红茶)、铁观音(乌龙茶)、太姥银针(白茶)、六堡茶和普洱茶(黑茶)均一定程度上混杂有其他植物成分。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对样品的需求量小,操作简便,检测结果可靠性高,能定性检测各类茶叶中是否掺杂及掺杂了何种植物成分。  相似文献   

18.
塑化剂作为一种加工助剂,可增加聚合物的可塑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日用品和食品包装等各领域。邻苯二甲酸酯是最常用的一种塑化剂,其可在生产、流通等过程中迁移到食品内部,对人体造成不可逆伤害。总结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及传统检测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性,并按照输出信号种类不同分类,综述了几种邻苯二甲酸酯快速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总结和比较了几种快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塑化剂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开发新型快速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9.
柑橘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一旦感染若不能及时发现,就会迅速传播蔓延,殃及整个果园。在尚无有效药剂根治的情况下及时的发现,并铲除病原是十分重要的防止措施。因此,研究开发出精确、快速、方便、易操作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柑橘黄龙病在田间诊断、血清学检测、分子诊断、光谱检测等方面的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种检测技术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未来柑橘黄龙病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