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作为转录后调节机制,可靶向mRNA进行剪切降解从而发挥基因沉默效应.siRNA (small interference RNA)因其高效性和特异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中.目前,研究者们已开发了多种阳离子载体用于siRNA递送.但由于siRNA双链结构具有相对较强的刚性结构,且阴离子电荷密度较低,无法与阳离子载体形成稳定、致密的复合物,使得siRNA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细胞摄取率低、靶向特异性差、递送过程不稳定、潜在的细胞毒性以及易诱发免疫反应等.近年来,核酸自组装纳米结构由于其结构灵活且负电荷密度较高而受到广泛关注,有望实现siRNA药物的高效递送和基因沉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核酸自组装纳米结构的siRNA递送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核酸药物作为新型基因治疗药物备受关注,但生物学稳定性差、易被体内核酸酶降解、生物利用度低、靶组织内聚集浓度低等是制 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新的药物递送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核酸药物的稳定性及靶向递送问题,极大地推动了核酸药物的研 发进展。尤其是多肽蛋白类递送载体,已成为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介绍核酸药物递送载体多肽修饰的两种主要方式—— 共价缀合和非共价络合,重点综述近年来多肽缀合物和复合物以及多肽修饰的载体在核酸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探讨多肽介导的核 酸药物递送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新型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是RNA干扰的引发物,激发与之互补的目标mRNA沉默,对基因调控及疾病治疗有重要意义。siRNA作为药物需要克服血管屏障、实现细胞内吞及溶酶体逃逸,同时还需要避免核酸酶作用下发生降解。因此,设计合适的纳米载体以帮助siRNA成功递送进细胞并发挥作用是目前siRNA药物发展的重要目标。纳米载体的材料种类、尺寸、结构、表面修饰等精确设计是实现siRNA药物成功递送的重要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发展,siRNA药物纳米载体的精确控制制备、精准靶向递送及多功能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本文围绕siRNA药物纳米载体,对siRNA药物应用及其递送困难、siRNA药物纳米载体主要设计策略、目前siRNA药物上市情况进行介绍,同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自组装无载体纳米药物由于具有高载药量、低毒副作用、合成方法简便等特点,在生物医药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尤其在抗肿瘤和抗菌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本文简述了无载体纳米药物自组装作用力,详细综述了目前自组装无载体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着重阐述了其在抗肿瘤、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无载体纳米药物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合理设计更有效的自组装无载体纳米药物及其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CNSL)少见且治疗困难.目前主流方案多为采用大剂量可通过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化疗药物静脉给药或治疗有效的药物鞘内注射给药治疗,然而效果欠佳.许多外周疗效佳的化疗药物难以跨越BBB,或进入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7.
对水溶性的γ-聚谷氨酸(γ-PGA)进行了接枝改性,合成了两亲性γ-聚谷氨酸(γ-PGA)接枝衍生物,采用超声探头法制备胆甾醇基γ-PGA自组装胶束,并以卵清蛋白(OVA)作为模型蛋白,研究其载药和释药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两亲性胆甾醇基γ-PGA自组装胶束平均粒径为299.6+ 27.3nm,粒径的多分散系数较窄(0.17),且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其疏水核-亲水壳的纳米微结构对蛋白药物显示了良好载药性能,对OVA载药量可达118.8 μg/mg,包封率33.5%;体外释药结果显示,负载OVA的甾醇基γ-PGA自组装胶束能延缓蛋白的释放,释药速率与介质pH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娄瑞  林超龙  黄承浩 《生命科学》2023,(8):1012-1022
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RNA)疗法通过将外源RNA引入特定细胞来精准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实现对疾病的干预。近年来,临床结果表明RNA疗法在基因调控和疾病预防上是一种十分有潜力的基因疗法。然而,RNA药物在递送过程中仍然面临如稳定性差、组织靶向性弱、免疫原性强等诸多问题,限制了RNA药物的进一步临床转化应用。本文总结了不同RNA药物的递送方式在临床前和临床实验中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不同递送载体的应用前景和局限性,旨在为RNA药物递送方式的优化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促进RNA疗法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夏文  冯卓  吴锦慧 《生命科学》2023,(3):329-339
细菌经常被用作药物的载体实现被装载药物的肿瘤靶向、深部组织渗透等。近年来,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对细菌的基因进行改造,赋予了细菌环境感知和响应的功能,实现了细菌负荷药物的时空调控,促进细菌作为递送载体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细菌作为药物载体,以及基于环境感知和响应控制药物释放的细菌智能递送载体应用于癌症治疗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智能化的细菌载体应用于癌症治疗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内质网作为真核细胞内极为重要的细胞器,在生物大分子合成与加工、物质转运、离子稳态维持、信号转导、细胞器间物质与信号交流等诸多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其功能异常与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病原微生物感染、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等诸多重大疾病紧密相关.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内质网靶向纳米药物的开发与应用逐渐成为生物工程、纳米医学、材...  相似文献   

11.
自组装是指分子、纳米级结构材料等基本单元自发地组装成一个稳定而又紧密结构的过程。多肽可在各种非共价驱动力下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纳米层状结构、胶束等不同的形貌。因多肽具有氨基酸序列明确、易于合成、便于设计等优势,多肽自组装技术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有研究表明,对某些多肽类药物进行自组装设计或者使用自组装肽材料作为药物递送的载体,可以解决药物自身存在的半衰期短、水溶性差、生理屏障穿透率低等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自组装多肽的形成机制、自组装形貌、影响因素、自组装设计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主要应用,为多肽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肿瘤是一种病理过程复杂的疾病。大多数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和放疗,但这些治疗通常只对部分有效,并产生各种严重的副作用。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治疗策略。联合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热点,联合用药引起的多种协同作用是提高抗肿瘤活性的关键。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出现对临床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药物的体内递送常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而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以实现肿瘤靶向给药,在提高抗肿瘤效果的同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本文介绍了多种基于化疗的联合治疗方法,重点阐述了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基于化疗的联合治疗中的运用,并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癌症的高病发率和高死亡率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传统治疗癌症的药物分子存在水溶性较差、无靶向性、生物安全性低等问题.纳米递送系统如脂质体、聚合物纳米粒子和共聚物胶束解决了传统癌症治疗过程中药物水溶性较差的问题.但大多数纳米递送系统不具备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且药物包封率不高.糖类作为具有较好的靶向特异性识别能力、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DNA纳米技术是基于沃森克里克碱基配对原则产生可编程核酸结构的技术。因其具有高精度的工程设计、前所未有的可编程性和内在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运用该技术合成的纳米结构不仅可以与小分子、核酸、蛋白质、病毒和癌细胞相互作用,还可以作为纳米载体,递送不同的治疗药物。DNA折纸作为一种有效的、多功能的方法来构建二维和三维可编程的纳米结构,是DNA纳米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由于其高度可控的几何形状、空间寻址性、易于化学修饰,DNA折纸在许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通过介绍DNA折纸的起源、基本原理和目前进展,归纳总结了运用DNA折纸进行药物装载和释放的方式,并基于此技术,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基因治疗的效果严重依赖于基因载体。与传统包封技术相比,在自组装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DNA为聚阴离子,与荷正电的高分子材料在溶液中形成纳米粒的方法,已成为目前最重要的非病毒基因载体制备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层层自组装(layer-by-layer assembly,LbL)技术可提高基因装载率,其优势还在于纳米粒表面性质的可控性: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多种材料在载体表面的固定,实现载体多功能化等。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层层自组装纳米粒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以及本课题组在此方向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DNA纳米结构具有强大的分子载带量、良好的稳定性、可编辑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是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核酸适配体是一段短的寡核苷酸序列(RNA或ssDNA),能够折叠成特定的三维结构与靶标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结合.将核酸适配体的分子识别特性和DNA纳米结构相结合,可将靶向识别、生物成像及药物递送等特点集于一体,在生命...  相似文献   

17.
药物递送系统系采用多学科的手段将药物有效地递送到目的部位,从而调节药物的代谢动力学、药效、毒性、免疫原性和生物识别等.与传统制剂相比,药物递送系统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减少药物的降解;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避免血药浓度波动;可以提高靶区药物浓度.目前已发展建立了多种类型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其研究投入和市场份额持续快速增长,推动着全球医药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就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近年来研究内容纳米靶向脂质体、新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长效缓释微球、口服缓控释制剂和干粉吸入制剂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组织工程是现代修复重建医学领域的新思路,生物支架和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两大关键要素。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支架(SAPNS)是两亲性多肽(PAs)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自组装成的一类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新型生物支架,其结构、生物功能、机械力学等特性类似天然细胞外基质(ECM),其内部经功能化修饰的抗原表位以高浓度呈递在纳米纤维表面并高效选择性地调控种子细胞生物学行为。种子细胞是组织成功再生的必需条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因其良好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成为了组织工程最佳候选细胞。体外实验表明经特异功能化修饰的SAPNS在有/无辅助因子条件下可促进BMSCs黏附、增殖、迁移和定向分化,动物模型体内实验发现SAPNS结合B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移植物可修复缺损部位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故其在修复重建医学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SAPNS、自组装、BMSCs、SAPNS诱导BMSCs定向分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细菌菌影(bacterial ghost,BG)是革兰阴性菌在噬菌体PhiX174的裂解基因E的作用下形成不含核酸、核糖体等胞质内容物的细菌空壳。这种细菌空壳保留了与天然细菌一样的完整外膜结构,且不具有活菌样的致病作用,可作为疫苗无需佐剂就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菌影内部及外膜上可装载DNA、抗原和药物等异源物质,易被机体免疫细胞识别捕获,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生物递送载体。另外,菌影具有制备简单,易于保存等优点。细菌菌影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磁性氧化铁靶向纳米载体作为载药系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磁性靶向载药系统和靶向药物治疗的目的是药物载体载药后,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直接靶向富集在肿瘤或病损组织,杀伤病损细胞,对人体无害或减少毒副作用。本文介绍了影响磁纳米颗粒在体内作用的设计参数,并总结了被广泛应用于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表面修饰,功能化的方法及氧化铁纳米载体在靶向载药体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