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腐木生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的DCA排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长白山不同森林类型腐木生苔藓植物分布研究表明,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林林下腐木生苔藓植物组成明显不同.红松阔叶混交林以尖叶匍灯藓、毛尖羽藓、细枝青藓等为主;过渡林以尖叶匍灯藓、鞭枝疣灯藓、羽藓、腐木藓、塔藓等为主;暗针叶林的以塔藓、钩枝镰刀藓、拟垂枝藓、曲背藓、毛梳藓等为主.暗针叶林林下腐木生苔藓植物发生量最大,物种的多样性也最高.海拔高度和林冠郁闭度是影响长白山森林林下腐木生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基于9个20 m×30 m森林群落样地的调查数据,采用物种丰富度、α和β多样性指数,对辽东山地古石河冰缘地貌不同林型石生、树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定量研究,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古石河冰缘地貌苔藓植物共有26科46属59种;不同林型石生、树生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指数均为: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石生苔藓植物β多样性指数最高为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间(0.44),最低为落叶阔叶林-暗针叶林间(0.33);树生苔藓植物β多样性指数最高为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间(0.40),最低为落叶阔叶林-暗针叶林间(0.25);分析表明,林冠层郁闭度、海拔高度是影响辽东山地古石河冰缘地貌森林生态系统苔藓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赤水河上游主要森林植被中苔藓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赤水河上游典型森林植被中苔藓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1)苔藓植物有15科19属28种(含变种、亚种);生活型有3种:交织型(64.29%)、矮丛集型(28.57%)和平铺型(7.14%)。(2)丰富度以竹叶林中最大(2.131),残存阔叶林中次之(0.687),针叶林中最小(-1.444)。(3)α多样性呈现一定的规律,竹叶林(3.170)>残存阔叶林(3.000)>人工植被地(2.807)>灌木林(2.322)>针叶林=谷顶区(1.585),α多样性的排序规律与丰富度基本保持一致,均出现在竹叶林中最大。(4)β多样性出现灌木林—残存阔叶林生境中最高(1.000),竹叶林—残存阔叶林中次之(0.938),灌木林—针叶林(0.857)中最小的变化差异趋势。分析得出了植被型、湿度和荫蔽度是制约着该地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的主要生态因素。通过苔藓植物多样性的探究,为保护该流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主要生态系统苔藓植物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长白山地区共有苔藓植物65科179属437种,32个变种和亚种。其中,石生和岩面薄土生种类(saxicolous bryophyte)最丰富,其次为腐木生种类(saprophytic bryophyte)和树生种类(epiphyticbryophyte),再次为土生种类(soil and humus bryophyte)。沼泽地、水体等生境中的种类(peat,marsh and water bry  相似文献   

5.
在野外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准格尔黄土丘陵沟壑区9种不同植被类型地面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1)共发现苔藓植物8科18属35种,以丛藓科(Pottiaceae)和真藓科(Bryaceae)为优势科,优势种有真藓(Bryum argenteu)、双色真藓(Bryum bicolor)、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灰藓凹叶变种(Hypnum cupressiforme var.lacunosum)等10种;(2)Alpha多样性指数中,Patrick丰富度指数在4~21种,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在1.078 0~2.153 3和0.588 9~0.826 3,天然植被变化规律为杜松林(Juniperus rigida forest)茭蒿群落(Artemisia giraldii shrub)山桃林(Prunu davidiana forest)锦鸡儿群落(Caragana intermedia shrub)本氏针茅群落(Stipa bungeana steppe)百里香群落(Thymus serpyllum steppe),而人工杨树林(Populus simonii forest)、侧柏林(Platycladus orientalis forest)与锦鸡儿灌丛以及人工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 forest)与杜松林上述3个指数相近;(3)影响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土壤水分、空气湿度和光照强度;(4)Bata多样性指数在0.240 0~0.857 1,本氏针茅群落与人工杨树林物种相似性最大,百里香群落与杜松林物种相似性最小,群落之间物种组成相似性和差异性能够揭示各样地生境差异性和相似性。杜松林下的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为最高,是该地区地面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6.
浙江西天目山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浙江西天目山不同海拔苔藓植物进行调查,从种类组成、相似性、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拔1 100 m处落叶阔叶林下的苔藓植物种类最多,物种丰富度最高;它与海拔1 300 m落叶矮林下苔藓植物的相似性系数也最高;而海拔800~1 100 m之间的β多样性最大,这一区段苔藓植物的物种变化速率最快,种类更替最明显.西天目山海拔1 100 m处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最高,是该山体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段.  相似文献   

7.
浙江西天目山主要森林类型的苔藓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苔藓是森林的重要组分, 是森林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 在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护中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浙江西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7种主要森林类型(落叶矮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竹林)内的苔藓植物为对象, 调查了32个10 m × 10 m的样地, 记录地面生苔藓植物盖度和树附生苔藓植物多度, 采用重要值、相似性系数、多样性指数分析了森林类型间的苔藓植物多样性差异。共采集969份标本, 隶属41科84属142种, 其中苔类植物13科18属33种, 藓类植物28科66属109种, 优势科为灰藓科、青藓科和羽藓科。2种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余5种森林, 其中物种丰富度以针阔混交林最高, 苔藓植物多样性则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最高, 竹林两者均为最低。海拔等环境因子较为接近的植被类型的苔藓植物多样性相似性较高, 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相似性最高, 而落叶矮林和竹林相似性最小。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不同景观类型中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祁连山不同景观类型中的苔藓植物进行样方调查与物种组成统计,采用物种相似性系数、多样性指数对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个10 m×10 m的样地内共计苔藓植物19科34属48种,其中优势科(≥3种)有6科,含19属31种,分别占本地区苔藓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5.88%和64.58%。在5种景观类型中,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带分布的苔藓植物物种相似性最高(相似性系数为0.5357);河岸带和高山草甸带分布的苔藓植物物种相似性最低(为0),表现出祁连山地区苔藓植物分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高山灌丛带分布的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但针叶林带苔藓植物最为丰富,是祁连山苔藓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9.
崇明东滩潮间带潮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揭示潮间带潮沟水域浮游动物的多样性, 作者于2008年4–12月在崇明东滩选取6条潮沟共18个站点进行4个季节的浮游动物采样调查。检获到浮游动物44种, 隶属于6个类群, 其中桡足类占绝对优势, 达总种类数的79.5%。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等生态特征参数的季节变化。优势种有9种, 春季以细巧华哲水蚤(Sinocalanus tenellus)优势度最高, 夏季以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优势度最高, 秋季以火腿许水蚤和中华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优势度较高, 冬季则以四刺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etraspina)和中华华哲水蚤的优势度较高。多样性指数显示, Shannon-Wiener指数(H′)值以夏冬季较高, 物种丰富度指数(d)值以夏秋季较高, Pielou均匀度指数(J′)值以冬季最高。与崇明岛附近的长江口北港北支水域已有的研究结果相比, 种类组成差异较大, 仅有6个共有种。浮游动物的生态特征与潮汐关系密切, 涨潮时物种多样性略高于落潮时, 涨潮和落潮时优势种的种类及优势度也均呈现出一定差异。盐度、温度、径流及潮流等环境因素对潮沟浮游动物的时空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艳  皮春燕  田尚 《生态学杂志》2015,26(10):3145-3152
通过对重庆主城区44个样地的地面苔藓植物进行样方调查,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该地区苔藓植物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石生群落共有苔藓植物25科43属86种;土生群落共有苔藓植物22科28属46种.相比公园、风景区和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学校园的石生和土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双向指示种分析结果将石生群落划分为3种类型,土生群落划分为2种类型.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林冠郁闭度是影响公园和大学校园内石生苔藓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海拔、相对湿度和人为干扰程度是影响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区内石生苔藓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JP2〗pH值、人为干扰程度和林冠郁闭度是影响公园和大学校园土生苔藓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海拔、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区内土生苔藓植物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在人工林早期发育过程中地表苔藓层片物种组成和结构的演变趋势, 选择四川省金川县507林场4–30年林龄的5块云杉(Picea asperata)人工林和1块300年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原始林, 开展了地表苔藓植物调查。采用方差分析法(ANOVA)对苔藓植物特征参数进行差异性检验, 采用Sørensen群落相似性系数比较了苔藓群落β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 (1)云杉人工林较原始林地表苔藓物种丰富度高。年轻的人工林(<16年)较中龄林(21–30年)地表有更多的苔藓种类; (2)原始林较人工林有更高的地表苔藓植物盖度、密度、平均高度和厚度, 而不同林龄的人工林之间在苔藓植物层片盖度和密度上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 但地表苔藓优势种及次优势种组成具有较明显的差异; (3)人工林与原始林地表苔藓共有种具有明显的喜光耐旱特性, 4年生未成林地段与原始林共有种数最多, 为19种; (4)原始林下地表24种苔藓植物中, 除Rhytidium rugosum外, 23种在云杉人工林早期发育过程中存在。在人工林发育过程中地表苔藓物种替代明显, 替代率随林龄呈增加趋势(0.24–0.60), 有明显的物种替代现象发生。综合分析表明: (1) 本文所研究的4–30年的云杉人工林发育过程中地表苔藓结构与多样性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恢复趋势, 大多数土著苔藓种群还未能有效恢复; (2)要恢复重建林地后演替阶段的苔藓种群结构和多样性, 不仅需要在采伐和造林过程中减少对土壤的扰动以保护地表微生境, 还应在云杉人工林处于16–20年林龄, 地表苔藓植物丰富度发生显著衰退时进行合理疏伐。  相似文献   

12.
北京东灵山主要森林植被中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宇  邵小明  刘欣超  姜炎彬 《生态学杂志》2007,26(11):1725-1731
通过对北京东灵山地区32个样地植被及苔藓植物的调查,对主要森林植被中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灵山主要森林植被中共有苔藓植物16科33属79种,优势科为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等。密叶绢藓(Entodoncompressus)、小牛舌藓(Anomodon minor)等为优势种。地面生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以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最大,白桦林中最小,苔藓植物群落相似性以辽东栎林与落叶阔叶林之间最高,以山杨林与油松林之间最低。树附生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以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最大,油松林中最小;苔藓植物群落相似性以油松林和山杨林之间最高,华北落叶松林与白桦林之间最低。地面生和树附生苔藓植物多样性与林型、树种及其所形成的林内微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13.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分布与环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 年7 月对云南锅盖山喀斯特石漠化区进行野外调查, 共采集样品100 份, 采用经典形态分类法进行鉴定,分析了该区苔藓植物种类组成、物种丰富度、α 多样性指标、β 多样性指标、均匀度指数和石漠化过程中苔藓植物分布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区有苔藓植物9 科17 属51 种; 山顶苔藓植物丰富度最高(0.595), 石芽区苔藓植物丰富度最低(–1.663), α 多样性指标和均匀度指数呈现出相同趋势: 石芽区到山脚明显增加, 其他样地间的变化不明显, β 多样性显示出物种从山腰到山顶变化最快, 群落从山脚到山腰变化变化最快; 不同石漠化等级区样地影响苔藓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 石芽区是干扰度和pH, 山脚和山腰是灌木度和草木度, 山上是海拔和乔木度。为该区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苔藓植物分布状况提供参考, 并为保护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苔藓植物多样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以贵州大学喀斯特山地校园为对象,调查其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境特征,探讨苔藓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苔藓植物共12科27属51种。优势科是丛藓科(Pott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主要生活型为丛集型、交织型和垫型;不同功能区域的苔藓植物生物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行政办公区、休闲游憩区、教学科研区、体育运动区、宿舍休息区;不同生境物种丰富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疏林草坪、林下、草坪环境、灌丛花池、道路;人为干扰程度与光照、湿度是影响苔藓植物多样性组成的重要因子。研究区域内苔藓植物多样性较低,多为土生藓类。在苔藓生长的微生境中,人为干扰低、空气湿度大的林地、疏林草坪更利于苔藓生长。  相似文献   

15.
蒙古栎群落交错带(ecotone)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群落学的样地法对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群落和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群落、蒙古栎群落和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群落、蒙古栎群落和杂灌丛群落及其交错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三个地点的几种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计算了各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Gl)、Simpson 物种多样性指数(D)、Shannon-Wei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研究发现在通化和大青沟两个地区群落交错带的物种丰富度及Shannnon多样性指数最高;而在桦甸群落交错带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要比核桃楸群落低,比蒙古栎群落高,没有表现出特别强烈的边缘效应。本文也分析了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盖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西藏色季拉山暗针叶林苔藓多样性及林窗干扰的影响,在过去工作积累的基础上研究了色季拉山西坡5块样地内不同林内环境(林窗、林缘和林下)地面、腐木和树附生苔藓生物量特征。结果表明, 地面生单位面积苔藓植物生物量储量最高,平均910.10 g/m2,其次为腐木生(221.90 g/m2),树附生的最低(53.59 g/m2)。林窗地面生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最高,均值为360.47 g/m2,其次为林下(305.51 g/m2),最小为林缘(244.11 g/m2);林窗、林缘和林下间的地面生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沿海拔梯度,林窗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因此,在西藏色季拉山暗针叶林内,林窗对地面生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壤塘县二林场4个不同时间皆伐和造林后形成的幼林地, 开展了苔藓植物和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 采用方差分析法对苔藓植物特征进 行差异性检验, 对苔藓植物结构特征和环境因子作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1)幼林地4个阶段的发展进程中苔藓物种组成变化显著。优势种相 似, 为喜光耐旱的侧蒴藓物种; 一些耐阴喜湿的种类种群扩大成为林下局部生境优势物种; 同时由于干扰造成地表裸露后产生耐旱土生或石生 性广泛分布的藓类。2)随着幼林地植被恢复进程, 苔藓物种丰富度(22~37)和多样性指数(0.37~1.08)呈增长趋势。结构特征在4个幼林地表现 出较强的差异性。3)乔木与灌木层盖度与苔藓植物的发育呈正相关, 灌木层盖度的发育明显促进了苔藓植物丰富度的增加, 而基于喜光先锋的 禾草为主的草本发育程度很高, 与凋落物生物量一起抑制了苔藓的发育。随幼林地发展, 乔、灌、凋落物发育性质及其相互作用发生动态变化 。因此加速幼林地乔、灌层片的发育对于促进地表苔藓植物多样性的恢复与层片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贵州猴耳天坑地下森林苔藓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苔藓在地下森林中的多样性特征,采用梯度划分法,对贵州猴耳天坑(深度280 m,坑口直径300 m)地下森林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猴耳天坑地下森林共有苔藓植物71种,包含5种不同生长基质苔藓,其中树附生苔藓物种最为丰富有41种,其余基质苔藓物种数量依次为:土附生>石面生>腐木生>叶附生。(2)地下森林苔藓生活型共计10种,喜阴暗潮湿环境的生活型种类达88%,而适应于强光干旱环境的生活型种类仅12%。(3)对地下森林不同梯度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分析表明,坡中最高(8.461 7),依次是坡底(7.502 0)和坡顶(6.978 5),而苔藓植物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大小依次为:坡顶(0.945 4)>坡底(0.907 2)>坡中(0.844 5)。(4)β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地下森林不同梯度群落间的相异性都介于(0.75~1.00)之间,底部与顶部的相异系数高达0.960 8。(5)地下森林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水热条件,不仅各个梯度群落间异质性较高,而且各个群落间相异性也都较高,结构分异明显,生境复杂。(6)RDA分析表明,光照、湿度和温度是影响天坑地下森林苔藓物种分布的主要因子,其中光照度影响最大。(7)坑内与坑外物种多样性的对比研究表明,天坑地下森林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高,是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物种的天然避难所。  相似文献   

19.
浙江西天目山30年来苔藓物种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藓物种多样性变化对苔藓植物保护和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起着重要的预警作用.基于1977-1980年和2010-2011年对西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两次详细调查,本文比较了该地区1977-2011年间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过去的30年间,该地区苔藓植物的科、属、种数均呈下降趋势,苔类植物的属、种数减少尤为显著;(2)青藓科、曲尾藓科、灰藓科和丛藓科一直为该地区的优势科;(3)科的稳定性均高于属、种;(4)缓冲区的总物种数变化最大,新增物种数最多;核心区(进山门-老殿)苔藓植物种类始终最为丰富,两个时期的物种相似性最高,且苔类占新增物种数百分比最高;核心区(老殿-仙人顶)苔藓物种数最少,相似性最低;(5)核心区的物种多样性要高于缓冲区,是该地区保护苔藓植物多样性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20.
木生苔藓植物是原始森林的基本组成部分,其生长和分布对林窗和粗木质残体(CWD)等环境因子的响应可能非常敏感,但林窗和CWD对木生苔藓植物群落的影响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我们研究了高山森林不同林窗位置(林窗、林缘和林下)和不同粗木质残体类型(倒木、大枯枝、枯立木和根桩)木生苔藓生物量(储量、单位面积生物量和生物积累量)和多样性(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特征。结果表明:川西高山粗木质残体木生苔藓植物生物量储量为141.14 kg/hm~2,倒木生苔藓生物量储量最大为78.80 kg/hm~2,枯立木生苔藓生物量储量最小为3.11 kg/hm~2。其中,第III、IV腐解等级粗木质残体木生苔藓生物量储量较高,在I腐解等级时为最低。整体来看不同粗木质残体类型木生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均在林缘最高,但不同粗木质残体类型单位面积木生苔藓生物量积累量差异显著。木生苔藓生物多样性受林窗位置和粗木质残体类型显著影响。倒木、大枯枝和根桩的苔藓Simpson优势度指数从林窗至林下均为下降趋势。倒木的苔藓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林下最高,在林缘最低。林窗大枯枝木生苔藓三种多样性指标均大于倒木。枯立木和根桩木生苔藓多样性指标随林窗变化表现各异。研究也发现,曲尾藓(Dicranum)和平藓(Neckera)在川西高山苔藓生物量中比重较大。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林缘效应对木生苔藓生物量具有促进作用,但对木生苔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用不明显。这也意味着,森林更新导致林窗形成和CWD产生对木生苔藓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