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补体系统30多种成分中,约有一半左右的分子中含有某种共的有结构序列。目前已翻,这些基序有SCR(CCP),TSR,EGF前体,LDL-R,FIM,SP区等。在补体分子中,有的只含有一种基序,如RCA分子只含有SCR,P分子中只含有TSR;有的含有多种基序,如C6,C7,C8及C9等。  相似文献   

2.
膜表面补体调节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衰变加速因子(DAF)膜辅蛋白(MCP),CD59是细胞膜上存在的3种补体下调因子,它们可保护宿主细胞不受本身补体系统的损伤,在异种器官移植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本文讨论这3种因子的结构,特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补调连蛋白     
1986年,德国BernbardNocht热带医学研究所的Kristine等在克隆补体调节蛋白H因子的cDNA时,首次从人肝cDNA里分离了克隆CHH17/pFH1.8,其5′端序列1408bp与H因子5′端序列完全相同,并且其编码的蛋白质一级结构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体液免疫功能、肝纤维化程度及血清中α1-MG、TGF-β1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轻度乙型肝炎患者60例为轻度组,重度乙型肝炎患者60例为重度组及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血清中补体C3、补体C4、肝纤维化指标及α1-微球蛋白(α1-MG)、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补体C3及补体C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血清中补体C3及补体C4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患者(P<0.05)。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各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血清中各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患者(P<0.05)。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α1-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血清中α1-MG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TGF-β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水平下降,肝脏纤维化及细胞因子水平紊乱,且上述指标水平的变化与疾病进展程度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需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基因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我们应用地高辛原位杂交技术对大鼠肝组织在四氯化碳(CCl4)诱发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TIMP-1mR-NA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Cl4肝损伤早期(4周)肝组织中间质细胞(血管及窦内皮细胞及贮脂细胞)中显示TIMP-1的过度表达;CCl4肝纤维化早期(8周)及肝纤维化晚期(12周),肝组织中间质细胞的TIMP-1表达持续维持在高水平。结果提示,肝间质细胞(内皮细胞及贮脂细胞)是肝内TIMP-1的主要来源细胞;TIMP-1的异常表达是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较早出现的分子变化,与肝纤维化发生有关;纤维化晚期持续高表达的TIMP-1通过抑制胶原酶而在肝纤维化持续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胶凝素(Collect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凝素是具有胶原样结构的凝集素,属于C型凝集素超家族,已确定的胶凝素家族成员有SP-A、SP-D、胶固素、MBP和CL-43,可能还有新的成员。胶凝素的结构和功能均与补体成分Clq高度同源,主要通过调理吞噬和激活补体系统而发挥其天然抗感染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7.
补体激活第三途径——凝集素途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MBL与C1q,MASP-1和MASP-2与Clr与Cls具有同源结构和功能,MBL与MASP-1,MASP-2组成类似C1的复合物,MBL识别相应糖结构后,MASP-1和MASP-2相继激活,裂解C4和C2生成C3转化酶C4b2b,活化MASP-1还直接裂解C3由此形成补体激活第三途径即凝集素途径,作为第一线天然免疫防御系统,该途径在种系进化,个体发育及病原体感染的早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应用ABC免疫组化技术显示,奶油黄、液氮致局部冻伤及CCl_4所致的三种肝损伤中也有细胞角蛋白(CK)异常表达肝细胞。(1)在局部肝冻伤及奶油黄性肝损伤中表明不伴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坏死不能直接引起肝细胞CK表达的改变;(2)在奶油黄性肝损伤中显示了卵圆细胞对肝细胞CK异常表达的诱导作用,表明层粘连蛋白(LN)可能是这种作用的媒介;(3)在CCl_4致慢性肝损伤中表明肝细胞CK异常表达和LN异常沉积无论在位相上还是在时相上都一致,提出肝小叶结构破坏可能也是通过LN异常沉积而影响肝细胞的CK表达;(4)应用电镜及免疫电镜技术表明CCl_4性肝损伤中肝细胞中间丝细胞骨架结构的改变伴随着CK19阳性抗原决定簇的出现;(5)设计了一种局部肝冻伤模型,利用这种模型表明,CK19阳性肝细胞在肝小叶结构完整性遭到破坏且伴纤维组织增生时出现,随小叶结构的恢复而消失。这是对关于肝细胞CK异常表达是肝小叶结构修复过程中局部肝细胞的修复性反应这一假说的有力支持。讨论了这种改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抗补体活性多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体系统在宿主免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某些中药中纯化的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补体作用。这些多糖大多数含有阿拉伯糖、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分子量范围6.000到500.000。它们的结构很复杂,多为具聚鼠李半乳糖醛酸结构中心的酸性杂多糖和果胶类多糖。这些多糖的抗补体活性可能和整个大分子的结构有关。一旦发生降解活性就大为下降甚至消失。它们都可以经典的方式激活补体系统。大部分也可以改变的方式激活补体系统。  相似文献   

10.
枯否细胞是肝内定居的具有分泌功能的巨噬细胞群,本文综述了十来年中补体对枯否细胞吞噬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成果,提出补体的过度活化可能导致枯否细胞功能失常,进而使内源性感染的可能性增加、介导肝损伤。  相似文献   

11.
补体是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C3是补体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及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途径的共同通路,在补体清除1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C3在促进病毒黏膜进入、传播与储存、感染免疫细胞等方面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大鲵补体C1q及其补体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利用BLAST软件从大鲵肝脏转录组中筛选获得其补体C1q cDNA全长,并进行了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及3-D结构分析。对大鲵补体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进行搜索并构建信号传导通路。[结果]大鲵补体C1q cDNA全长为990 bp,编码246个氨基酸。大鲵补体C1q与其他物种C1q的序列相似性为32.9%~73.4%。一系列补体系统相关基因在大鲵中被发现,包括补体C1r、C1s、C2、C3、C4、C7、C8、C9以及补体调节蛋白等。[结论]获得了大鲵补体C1q cDNA序列及其信号传导通路基因(C1r、C1s、C2、C3、C4、C7、C8、C9)及调节蛋白,为深入研究两栖类乃至低等脊椎动物的补体系统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及免疫组分方法,使用地高辛标记HCV5’非编码区探针及抗HCV NS3区C33c单克隆抗体,对35例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PIC)和癌旁肝组织的HCV RNA及其NS3抗原进行检测结果发现HCV RNA在PIC中的阳性率为83%,HCV RNA定位于癌细胞浆中,个别病例并在淋巴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和枯否氏细胞中发现阳性信号。HCV NS3区C33c抗原在PIC的阳性率为89%,阳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N-ras、c-myc癌基因在人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形态学分布,我们对38例石蜡包埋的HCC(其中33例带有癌周肝组织)标本进行了原位核酸杂交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HCC及癌周肝组织中N-ra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2%和39%;c-myc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和36%;c-myc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3%和39%。HCC与癌周肝之间N-ras、c-mycmRNA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别;c-mycmRNA及蛋白阳性强度也无显著差别,其形态学分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于癌细胞和癌周肝中的部分高度增生结节;N-ras表达增强主要见于癌细胞、癌周肝中的高度增生结节、小细胞性不典型增生及少部分肝小多角细胞。它们与HBxAg表达之间无明确的对应关系。上述结果显示,HCC中N-ras、c-myc表达都显著增强,它们可能是人HCC发生中较晚期的事件,而N-ras表达增强早于c-myc癌基因活化。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肿瘤转移与细胞表面的糖结构的关系,对小鼠肝癌细胞的高、低淋巴道转移株HCa-F和HCa-P进行了蛋白质电泳及经蛋白质印迹术后的5种凝集素(ConA、WGA、UEA、SBA、PNA)结合糖蛋白谱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低转移两株细胞的SDS-PAGE谱基本相同;Con A特异结合糖蛋白共有5种( ̄72,80 ̄90, ̄104, ̄150, ̄200kD);其中较明显的差异为 ̄72kD ConA特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丙型肝炎病毒(HCV)颗粒的研究进展。在HCV感染引起的肝炎组织标本、血液标本及培养细胞中,普通透射电镜下发现有病毒颗粒的存在。核内颗粒直径为20 ̄27nm;胞质内颗粒的大小报道各异,其结构包括核心和外壳两部分,核心平均直径40nm。这种颗粒的特性尚未被阐明。近年在HCV感染的培养细胞及黑猩猩HCV肝炎模型中免疫电镜检查证明这种颗粒有病毒抗原性,但在人们HCV肝炎肝组织中这种颗料  相似文献   

17.
人肝刺激因子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健康孕妇水囊引产4─6个月龄的胎儿取肝,采用LaBrecque方法提取人肝刺激因子(hHSS)。经3H-胸腺嘧啶核苷参入肝DNA法测定其生物活性。表明此hHSS可刺激肝细胞DNA合成。采用皮下注射CCl4和饮用10%乙醇来制备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观察了hHSS的保护肝脏作用。结果表明:hHSS可使CCl4-乙醇所致慢性肝损伤大鼠的死亡率、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升高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降低。肝组织切片表明:hHSS能减轻肝组织的损伤程度,促进肝细胞再生,并能明显防止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可见,hHSS对CCl4-乙醇所致的慢性肝损伤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抑制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作者应用抗HCVNS3区C33c抗原2B6株单克隆抗体和抗HBxAg多克隆抗体,采用ABC法对102例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PHC)组织进行了HCV及HBV抗原定位研究。HCVC3。抗原及HBxAg在PHC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1.4%及74.5%,C33c抗原或HBxAg阳性占所检病例94.1%,相同病例二者同时阳性为61.8%。102例PHC中50例有癌旁肝组织,其C33c抗原和HBxA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62%和92%。HCVC33c抗原定位于肝癌细胞的胞浆内,胞核未见阳性信号。C33c抗原阳性细胞在PHC中呈散在、局灶分布为主,在癌旁肝组织呈弥漫分布为主。本文结果提示HCV感染在PHC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补体系统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重要桥梁.补体系统由30多种蛋白质组成,且其中绝大多数都经过糖基化修饰.近年来对补体系统的研究,不断揭示出补体系统在抗击病原微生物入侵和维持有机体生理稳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补体系统需要严格的调控,不论是激活不足、抑或是过度激活都可能引起疾病的发生.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对于补体系统的激活、调控和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并首次从糖生物学角度对补体系统蛋白质组分的糖链结构及糖链对相应蛋白质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和小结.  相似文献   

20.
补体系统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重要桥梁.补体系统由30多种蛋白质组成,且其中绝大多数都经过糖基化修饰.近年来对补体系统的研究,不断揭示出补体系统在抗击病原微生物入侵和维持有机体生理稳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补体系统需要严格的调控,不论是激活不足、抑或是过度激活都可能引起疾病的发生.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对于补体系统的激活、调控和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并首次从糖生物学角度对补体系统蛋白质组分的糖链结构及糖链对相应蛋白质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和小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