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广西蛛毛苣苔属(苦苣苔科)一新种——桂林蛛毛苣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采自中国广西的苦苣苔科新种桂林蛛毛苣苔Paraboea guilinensis L. Xu & Y. G. Wei。新种体态及叶形接近厚叶蛛毛苣苔P. crassifolia (Hemsl.) Burtt,与后者不同在于叶革质,花序梗、花梗及花萼均无毛,花冠明显二唇形,蒴果不旋扭。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2个苦苣苔科(Gesneriaceae)蛛毛苣苔属(Paraboea)(C.B.Clarke)Ridl.植物在越南的分布新记录,并列出了每个种的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
泰国蛛毛苣苔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蛛毛苣苔 新种 Paraboea burttii Z. R. Xu, sp. nov. Fig. 1 P. capitatae Ridley proxima, sed foliis supra pubescentibus, bracteis valde majoribus,sepalis obovatis et majoribus differt. Herba perennis rosulata, brevi-caulis vel acaulis; caules ad 15 cm longi 7 mm in diam.  相似文献   

4.
张贵良  蔡磊  王逸之  张贵生 《广西植物》2020,40(10):1423-1428
中越边境的石灰岩地区不仅具有较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而且特有现象十分突出。该文描述了中越边境石灰岩地区位于云南东南部河口境内的苦苣苔科一个植物新种——南溪蛛毛苣苔(Paraboea nanxiensis Lei Cai & Gui L. Zhang)。该新种在叶片的形状和毛被、花的颜色、花序短于叶片以及雌蕊无毛等性状上与产自广西那坡的垂花蛛毛苣苔(P. nutans D. Fang & D. H. Qin)最为相似。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该新种的花萼裂片先端最宽且光滑无毛,花冠浅宽钟形、花冠筒不明显、花冠管内面基部白色,花丝无毛以及蒴果稍微扭曲; 该新种生于云南海拔530~610 m的河口及马关一带,而垂花蛛毛苣苔产于广西那坡的海拔900~1 150 m段的石灰山。此外还讨论了该新种与蛛毛苣苔属其他几种基生叶类型的近缘种[如三萼蛛毛苣苔(P. trisepala W. H. Chen & Y. M. Shui)、蔓耗蛛毛苣苔(P. manhaoensis Y. M. Shui & W. H. Chen)及河口蛛毛苣苔(P. hekouensis Y. M. Shui & W. H. Chen)]的区别,并提供了相关物种的彩色图片及区分说明,主模式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中。近年来,由于中越边境的石灰岩地区不断有新分类群或新记录物种的发现,所以很有必要加强对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考察。  相似文献   

5.
唇冠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hildebrandii Hemsl. ex Hook. f. 在中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6.
卷丝苣苔和勐醒芒毛苣苔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3种方法DPPH、ABTS和FRAP分析两种苦苣苔科植物卷丝苣苔和勐醒芒毛苣苔提取物总抗氧化作用.在4种提取物中,卷丝苣苔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4.92μg/mL)比阳性对照BHT作用强(IC50=18.79 μg/mL);卷丝苣苔甲醇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11.10 μg/mL)比BHT(IC50=6.04 μg/mL)略低;卷丝苣苔甲醇提取物还原Fe3+的能力(FRAP=2403.77±38.05 μmol TE/g)比BHT(FRAP=1748.49±3.46 μmol TE/g)高.在4种提取物中,卷丝苣苔甲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7.
李晓静  易冉  史志远  李家美 《广西植物》2020,40(10):1514-1519
该文报道了中国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分布新记录种,即亮花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fulgens Wall. exR. Br.),同时描述了该新记录种的分类学特征,并提供了该新记录种的引证标本和图片。此外,还比较了该新记录种与束花芒毛苣苔(A. hookeri C. B. Clarke)的花粉形态特征,发现二者花粉形态及纹饰存在显著差异。凭证标本保存在河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HEAC)中。  相似文献   

8.
卷丝苣苔和勐醒芒毛苣苔脂肪酸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卷丝苣苔(Corallodiscus kingianus)和勐醒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mengxingensis)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从卷丝苣苔的脂肪酸成分中鉴定出33个化合物,占检出物总质量分数的95.44%,主要成分为9,12-十八碳二烯酸、(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十六烷酸.从勐醒芒毛苣苔的脂肪酸成分中鉴定出30个化合物,占检出物总质量分数的94.23%,主要成分为14-甲基-十五烷酸、(E)-9-十八碳烯酸、10,13-十八碳二烯酸.二者有15个组分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广西苦苣苔科稀有珍贵植物——弥勒苣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一新记录属:弥勒苣苔属.该属接近金盏苣苔属,但不同在于弥勒苣苔属花冠上唇4浅裂,下唇不分裂,2对雄蕊分别着生于花冠中部及其上方,雌蕊具一个柱头.弥勒苣苔属为中国特有的单型属,仅弥勒苣苔一种,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部.该种在广西首次记录,凭证标本存放于广西植物标本馆(IBK).  相似文献   

10.
唇冠芒毛苣苔 Aeschynanthus hildebrandii Hemsl.ex Hook.f.在中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1.
首次报道了囊萼花属(Cyrtandromoea Zoll.)的1个中国新记录种——茎花囊萼花(Cyrtandromoea grandis Ridl.),该种原记载产于泰国、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2019年在中国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地区发现有分布。茎花囊萼花与囊萼花(Cyrtandromoea grandiflora C.B.Clarke)最为相似,但前者聚伞花序生于老茎上,每一花序3~18朵花,二者容易区别。  相似文献   

12.
报道中国舞鹤草属一新记录种——两色鹿药[Maianthemum bicolor(Nakai)Cubey],经解剖、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采自吉林省通化县白鸡峰上的两色鹿药与目前国内的舞鹤草属近缘种存在显著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中国唇形科锥花属一新记录种———纺锤根锥花Gomphostemma mastersii Benth.ex Hook.f.,并提供了该种的形态描述和野外生态照片。纺锤根锥花是现知锥花属植物中唯一具有纺锤根的种类。  相似文献   

14.
首次报道了萝藦科(Asclepiadaceae)球兰属(Hoya)的1个中国新记录种——缅甸球兰(Hoya burmanica Rolfe),该种原记载产自缅甸和印度,2017年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有分布。缅甸球兰与琴叶球兰(Hoya pandurata Tsiang)最为相似,但前者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中脉在叶背面微凸起,花冠杯状,二者容易区别。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酢浆草科(Oxalidaceae)感应草属(Biophytum DC.)的1个中国新记录种——长梗感应草[Biophytum reinwardtii(Zucc.)Klotzsch],提供了其形态描述和标本照片,并对其后选模式作了选定。该种新发现于中国西南部中缅边境的盈江县。长梗感应草与感应草[B.sensitivum(Linn.)Candolle]最为近似,但前者的花梗在花期长5~7mm,而后者的花梗长约1mm,两者容易区别。  相似文献   

16.
中国灰石藓属研究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灰石藓属长期缺乏系统的形态特征描述和种间区分特征研究,分类鉴定较为困难。该研究采用经典分类学方法,通过查阅灰石藓属内相关物种的原始文献,借阅该属在中国有记载的3个物种的相关模式标本,同时搜集和观察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瑞典、瑞士、挪威、尼泊尔的标本以及中国内蒙古、四川、新疆等地的地方标本,确认了该属物种在中国的分布,增加了直叶灰石藓在内蒙古和新疆以及灰石藓在四川的新分布记录,并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图版,编制了中国灰石藓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这3个物种在植物大小、叶是否具褶皱、茎叶和枝叶是否同形等特征上具有区别。该文增补的分布信息及种间区分特征可为中国灰石藓属及棉藓科相关类群的鉴定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志荣  覃营  刘晟源  刘演 《西北植物学报》2021,41(11):1971-1974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鹿角兰属(Pomatocalpa)一新记录种——纹瓣鹿角兰[P. tonkinense (Gagnep.) Seidenf.],凭证标本保存于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纹瓣鹿角兰的花序疏生多数花,萼片、花瓣均具2条紫色条纹,中萼片及花瓣远长于侧萼片,与中国原记录的2种鹿角属植物容易区分。该研究提供了新记录种的形态描述、中国鹿角兰属植物图版及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柳属2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报道了中国柳属的2个新记录种——椭圆叶柳(Salix staintoniana A.K.Skvortsov)和锡金垫柳(S.pseudocalyculata Kimura)。提供了这2个新记录种的特征图片,补充描述了椭圆叶柳的雌株形态特征,并对新记录种和其近缘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邹春玉  孟世勇  许为斌  刘演 《广西植物》2023,43(12):2213-2223
该文基于文献考证、馆藏标本鉴定及野外调查,对广西景天属(Sedum L.)植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景天属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概述,确定目前分布有17种,其中有6个新记录种。该文概述了广西景天属植物物种多样性,订正了藓状景天(S.polytrichoides Hemsl.),简述了6个新记录种,即钝萼景天(S.leblancae Hamet.)、黎平景天(S.lipingense R. B. Zhang, D. Tan&R. X. Wei)、龙泉景天(S.lungtsuanense S. H. Fu)、圆叶景天(S.makinoi Maxim.)、细小景天(S.subtile Miq.)、土佐景天(S.tosaense Makino),并提供其形态特征集要与彩色照片。该文还对广西景天属植物的多样性以及资源潜在利用价值等进行了讨论,并附有分种检索表和各个分类群在广西的分布情况,为该属后续的研究与利用提供了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20.
研究利用活体观察、蛋白银和氨银染色技术对采自西藏温泉的寡膜纲咽膜类纤毛虫第一双小核草履虫(Paramecium primaurelia)和膜口类纤毛虫明布雷斯四膜虫(Tetrahymena mimbres)进行了形态学研究, 首次描述了这两种纤毛虫细胞核器的形态和位置、纤毛图式和口膜的排布模式; 并且测定了SSU rDNA和COXⅠ标记基因序列, 基于这两种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均支持P. primaurelia聚在草履虫P. aurelia复合种中, T. mimbres聚在四膜虫T. borealis类群中。两种纤毛虫均为中国新记录种, 且首次在高原温泉中发现, 不仅为西藏地区温泉原生动物生物资源的发掘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也为原生动物环境适应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