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项研究系调查北京地区清河、密云、房山三地点与人尸体有关的鞘翅目昆虫,共采集标本878号,经鉴定隶属于13科26属38种,文中列出名录,其中6种为优势种,7种为三个地点都采到标本的普遍分布种。在种类组成上,各地点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仅在清河发现的甲虫有11种(占总种数的40.0%),仅在密云发现的有2种(占15.4%),仅在房山发现的有11种(占52.4%);唐山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是2.45,清河是1.72,密云是1.60。所以,房山种类组成比较特殊。根据此结果,特别是地区的差异,为判断异地移尸提供了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2.
本项研究系调查北京地区清河、密云、房山三地点与人尸体有关的鞘翅目昆虫,共采集标本878号,经鉴定隶属于13科26属38种,文中列出名录,其中6种为优势种,7种为三个地点都采到标本的普遍分布种。在种类组成上,各地点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仅在清河发现的甲虫有11种(占总种数的40.O%),仅在密云发现的有2种(占15.4%),仅在房山发现的有11种(占52.4%):房山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是2.45,清河是1.72,密云是1.60。所以,房山种类组成比较特殊。根据此结果,特别是地区的差异,为判断异地移尸提供了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3.
五种常见嗜尸性蝇类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法医学人员对于嗜尸性蝇类的鉴定难题,对中山市、广州市及西安市5种常见嗜尸性蝇类共17个样本,对其线粒体COⅠ基因的348 bp大小片段进行了RFLP和DNA序列分析,采用ABI377测序仪测序,DNASTAR软件预测限制性位点,DdeⅠ, DraⅠ和HinfⅠ3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酶切结果,MEGA3.0软件包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 采用mtDNA扩增结合银染技术和DNA序列分析,均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上述三地5种常见嗜尸性蝇类的种类鉴定。本文结果为法医昆虫学中嗜尸性昆虫DNA鉴定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4.
马玉堃  胡萃  闵建雄 《昆虫学报》2000,43(4):388-393
对杭州地区猪尸体的腐败过程及尸体上昆虫群落的演替规律,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室外地表上猪尸体的腐败过程可以划分为新鲜、肿胀、腐烂、干化和残骸5个连续的阶段;常见昆虫包括3目、19科、33种,其中双翅目的巨尾阿丽蝇、丝光绿蝇、南岭绿蝇、大头金蝇、肥须亚麻蝇等为优势种。尸体上昆虫群落的演替有明显的时间规律可循。许多昆虫类群的出现时间与尸体腐败阶段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为法医科学中推测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 PMI)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药(毒)物对尸食性蝇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宙  李学博  莫耀南 《昆虫学报》2010,53(4):464-469
药(毒)物对尸食性蝇类生长发育影响是法医昆虫毒理学领域里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其研究结果可对与药(毒)物相关死亡案件的死亡时间作出修正。随着近年来全球毒品及药物滥用情况的日趋严重,其所导致的死亡案件也越来越多。这类案件常常需要应用尸食性蝇类生长发育历期来推算死后经历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 PMI)。为了阐明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研究的焦点和难点,本文在阐述法医昆虫毒理学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药(毒)物分类,对近年来药(毒)物对尸食性蝇类生长发育影响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某些药(毒)物对尸食性蝇类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种属差异。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尚限于宏观现象观察阶段,其研究范围在不断拓宽,既有的研究也在进一步深化,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嗜尸性蝇类是法医昆虫学调查中最重要的目标,作为早期到达尸体并主要促成尸体组织腐解的昆虫,对死亡时间的推断,特别是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针对我国嗜尸性蝇类的主要种类及形态识别、各种类生长发育、在尸体上的演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RNA干扰(RNAi)是一种在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由双链RNA诱发的、导致mRNA特异性沉默的过程.简单总结昆虫RNAi的研究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重点介绍昆虫RNAi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昆虫RNAi应用于害虫防治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昆虫体内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在长期的协同进化中与其宿主昆虫形成了密切的共生关系。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昆虫体内微生物多样性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影响昆虫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各种因素。体内微生物多样性除与昆虫种类相关外,还与昆虫自身因素(性别、发育龄期和种群)、生态因子(食物、温度、CO_2浓度和辐照)以及技术本身的局限性等方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嗜尸性蝇类在命案死亡时间和现场推断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 而DNA 条形编码技术能摆脱对虫卵和幼虫的饲养以及后续物种鉴定方面专业知识的依赖, 有助于实现现场采集蝇类样本的快速鉴定。本研究采集了北京地区7个嗜尸性蝇类优势种共77个个体的样本, 测定了所有个体线粒体DNA 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I)基因1 120 bp的序列。基于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显示, 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的序列均以高达99%的支持值聚集在一起。序列间的分歧统计表明这些蝇类在物种内的个体分歧不超过1%, 而不同物种间的净分歧均超过7.74%, 最高可达14.85%。滑动窗口分析表明, 在整个序列区段种间差异位点存在较平均的分布。通过测定COI基因的序列, 建立了北京地区7个嗜尸性蝇类优势种的DNA条形码, 据此实现了对这些物种准确、快速、简单的区分和鉴定, 同时也为后续应用于物种鉴定的种属特异性位点之筛选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尸食性蝇类的种类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禄仕 《昆虫学报》2004,47(6):849-952
2000~2002年在贵州不同地区和不同海拔高度,设置采样点12个,在每个季度中间月份的中旬日用诱饵法采集一次尸食性蝇类标本,分析了贵州地区与尸体有关的蝇类及其分布。采集到的尸食性蝇类经鉴定隶属于5科15属25种,其中12种是在贵州首次发现,文中列出了尸食性蝇类名录,分析了它们在贵州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变化,丰富了昆虫学和法医昆虫学的内容,为法医学推测死者的死亡时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树干CO2释放速率(stemCO2effluxrate,FCO2)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占树木自养呼吸的14%~48%。对FCO2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于了解全球碳循环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FCO2的影响,指出这些因素不仅直接或间接影响FCO2,而且各因素间还存在交互作用,此外,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会随时间、空间而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今后研究应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运用有效方法分离树干释放CO2的各个组分,并分析各个组分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深入揭示FCO2变化机制;(2)加强生物、非生物因素交互影响FCO2动态模型的研究,用以提高模拟的准确性;(3)深入探讨FCO2的温度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刘永平  杨静  刘蕴 《昆虫学报》2013,56(9):1026-1037
MicroRNA (miRNA)是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21~24 nt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 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 对基因的转录后调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miRNA的产生与调控机制, 同时从昆虫miRNA的发现鉴定、 靶基因预测与功能验证, 昆虫miRNA的序列特征与进化, 果蝇和非果蝇类昆虫miRNA生物学功能以及供昆虫miRNA研究的网络平台等方面对昆虫miRNA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昆虫miRNA提供借鉴和参考。对昆虫miRNA的研究表明其参与调控细胞分化、 增殖及凋亡、 胚胎发育、 器官发生、 形态构建、 生理代谢、 环境协调、 行为认知、 免疫防御等几乎所有的生物过程。因此, 深入研究其生物功能、 调控网络和开发应用等可能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昆虫miRNA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昆虫成虫蜕皮激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绝大多数成体昆虫羽化后,幼虫期间负责蜕皮激素合成的前胸腺即发生退化,但在一些内部生理及外部环境因子的调控下,某些成体组织(如生殖腺)可扮演类似前胸腺的角色合成与分泌蜕皮激素。蜕皮激素的功能发挥是经受体介导的,包括核受体(如EcR/USP)和膜受体(如DopEcR),它们广泛表达于成体许多组织,参与成虫行为、生殖、寿命、滞育及免疫应答等众多方面的调节,对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就成虫蜕皮激素的产生组织及影响其滴度的因素、成虫蜕皮激素受体概述与组织分布、成虫蜕皮激素信号通路的功能发挥等研究进展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刘媛  王浩  王志鹏  陈利民  王亚如  侯有明 《昆虫学报》2021,64(12):1465-1477
内共生菌(endosymbionts)与其昆虫宿主的共生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们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协同进化.近年来,关于昆虫内共生菌的研究多以半翅目(Hemiptera)和双翅目(Diptera)昆虫为主,但数量不断增加的研究表明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与其体内共生菌的互作模式和机制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湖南省永州地区夏秋季常见嗜尸性昆虫及螺类的种类及其群落演替,运用观察法研究2007—2009年永州地区夏秋季家兔尸上常见嗜尸性昆虫种类变化及其演替。结果表明,该地区家兔尸体上发现部分昆虫纲和腹足纲的嗜尸性昆虫,昆虫纲主要涉及双翅目和鞘翅目的部分昆虫,其中双翅目6科14种,主要有蝇科的孕幼家蝇、斑蹠黑蝇、厚环黑蝇;丽蝇科的丝光绿蝇、叉叶绿蝇、亮绿蝇、大头金蝇和绯颜裸金蝇、白头裸金蝇;麻蝇科的棕尾别麻蝇、酱亚麻蝇;鼓翅蝇科1种;潜蝇科的Phytomyza thalictrella;果蝇科的Drosophila cuaso;鞘翅目5科8种,主要有大黑葬甲、Silpha carinata、Nicrophorus fossor、双色葬甲;蜣螂科的金龟子;步甲科的毛婪步甲和蠋步甲;拟步甲科;隐翅甲科的大黑隐翅虫、小隐翅虫;膜翅目2科3种,蚁科的路舍蚁;胡蜂科的墨胸胡蜂、黑盾胡蜂;鳞翅目的丝兰蛾;腹足纲的钉螺。上述嗜尸性昆虫及螺类在兔尸上出现的时间和部位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研究结果可望为法医在湖南省永州地区对尸体的死亡时间和地点推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昆虫气味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主要依赖其复杂且灵敏的化学感受系统来识别并区分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化学信号。嗅觉是负责嗅觉信号传导的感官方式,能够引起昆虫觅食、产卵、交配和躲避天敌等对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的行为反应。在嗅觉感知过程中,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 OBPs)最先与外界脂溶性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并将其转运至化学受体神经元上,激活树突膜表面分布的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s, ORs),是嗅觉系统正常运行的必需蛋白。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昆虫OBPs相继得以鉴定并开展功能研究。昆虫OBPs是一类可溶性的小分子蛋白,一般由6个α-螺旋构成一个稳定、紧密的疏水性结合腔,其构象变化因昆虫种类和配体结构不同而有所差异。OBPs的分布不受限于嗅觉器官,还在口器、足、中肠、腺体等非嗅觉组织中表达,具有嗅觉识别、味觉感受、营养物质转运、信息素合成与释放、组织发育与分化等生理功能。OBPs行使以上功能的共同特性为结合和溶解包括信息素组分、普通气味分子和非挥发性物质等的疏水性小分子物质。昆虫OBPs的稳定性和多功能性暗示其可广泛应用于...  相似文献   

18.
昆虫嗅觉相关可溶性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高度敏感的嗅觉系统,通过该系统昆虫可以完成寻觅配偶、定位寄主及选择产卵位点等多种行为。在昆虫嗅觉系统中的可溶性蛋白主要有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 OBP)和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 CSP)。OBP可以特异性结合并运输疏水性的气味分子相应的受体,是昆虫化学识别过程的第一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CSP与OBP的结构和功能类似,主要参与化合物的识别和运输,尽管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CSP也参与了昆虫的化学感受过程,但已有研究发现,CSP在昆虫嗅觉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分子特性、蛋白结构、表达模式、生理功能等方面分别对昆虫的OBP和CSP进行了概述,为深入的研究两者的功能提供理论参考,进而为以昆虫嗅觉系统为靶标的害虫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昆虫嗅觉结合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帆  张莉  邱一蕾  李红亮 《昆虫学报》2021,64(4):523-535
嗅觉结合蛋白是嗅觉系统的第一个参与者,主要表达在嗅觉外周系统淋巴液中,负责识别、结合和转运气味和信息素分子到达嗅觉受体.近些年,随着各种生物新技术的应用,大量昆虫嗅觉结合蛋白被鉴定出来,其各种不同功能得到揭示.本文对近年来嗅觉结合蛋白的分子特征、蛋白结构、功能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综述.总的来说,嗅觉结合蛋白...  相似文献   

20.
杨曦  陈鹏  蒋霞  潘敏慧  鲁成 《昆虫学报》2021,64(2):250-258
Notch 信号通路由 Notch 受体、Notch 配体(DSL 蛋白)、CSL[C promoter binding factor-1(CBF1),Suppressor of hairless(Su(H)),Lag-1]转录因子、其他效应子和Notch调节分子构成,在动物组织的发育和器官的细胞命运决定中起着基础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