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章和 《生态科学》1993,(1):173-175
一、目的意义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近二十多年来,也很重视这个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生态学教育仍处于落后状态,尤其是中小学的生态学教育。我国人民的生态意识仍然不高。中学生态学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的生态意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小学直接接触基层群众,中学的生态学教育对提高基层群众的生态意识,有独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微生态学的发展几乎是与微生物学同时发生的。早在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微生物学的出现和发展就同时孕育着许多分支 ,其中免疫学、病毒学及原生动物学早已应运而生 ,并且在 2 0世纪初已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新学科。微生态学本来早就应该作为一个新学科来构成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 ,但实际上却姗姗来迟 ,这是有历史渊源的。1 鼎足三分微生物学的发展 ,以及后来的微生态学的崛起 ,有三个大人物必须提到。在 19世纪末叶和 2 0世纪初出现了三个划时代的人物 ,这就是法国的巴斯德 (L .Pasteur,182 2 1895 )、俄国的梅奇尼科夫 (E .Metc…  相似文献   

3.
张尚宏 《生态科学》1991,(1):99-100
生态学研究在法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曾产生过著名的法瑞学派(西欧学派),与北欧学派、英美学派、俄国学派等一道,对生态学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现代生态学在法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研究工作在时间与空间两个尺度上不断向微观和宏观扩展,生态学正与生理学、进化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结合起来,成为探索生命的本质,起源与演化、功能与动态的重要学科。这与国际上生态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鸟类生态学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丁平 《动物学杂志》2002,37(3):71-78
中国鸟类生态学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2 0世纪 3 0年代至 5 0年代末的萌芽期 ;60年代初至 70年代末的成长期 ;80年代以来的蓬勃发展期。 1 990年以来 ,繁殖是我国鸟类生态学的最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数量比例占 2 3 5 3 % ;行为、栖息地、群落和迁徙等方面的研究有明显增长 ;鸟类食性研究的关注程度下降。本文对繁殖、行为、栖息地、种群和群落内容研究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并提出了今后中国鸟类生态学研究与发展应予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吴兆录(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昆明650091)Developmentstagesofecologyandtheircharacteristics.¥WuZhaolu(InstituteofEcologyandGeo...  相似文献   

6.
灵长类生态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外对灵长类生态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内容包括种群动力学、社群结构及行为,野生群繁殖行为等。我国的灵长类生态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特别是对我  相似文献   

7.
生态学研究热点克隆植物生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人们都认为,除水螅和珊瑚等少数低等动物外,绝大多数动物的体细胞成熟后便失去了其全能性,因而在自然条件下,这些动物是不能自行克隆的。但自从1997年,英国科学家用绵羊的体细胞成功克隆绵羊“多利”以来,特别是此后又有不少科学家成功地对其它动物进行了克隆的事实,充分表明了人类在诱导、控制生物繁殖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意义十分重大。动物的克隆是运用人工克隆技术而控制实现的个体的繁殖,因而克隆动物在严格意义上讲应当是动物的克隆。而这里所说的克隆植物却与上述截然不同。克隆植物是指在自然生境条件下,能通过营…  相似文献   

8.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当代生态学研究。主要体现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物圈等几个水平层次上。本文对几个层次的研究作简要的介绍。随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不同,许多生态名词被提了出来。生态学起源于实践,今天的发展同样负有认识自然,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学问题和发展一国一地的经济,改善人类生态环境的职责。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焦点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变化对人  相似文献   

9.
王智翔 《生态学杂志》1989,8(6):52-55,62
进化论、遗传学与生态学是在不同时期发展起来的独立学科,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们越来越认识到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Petrusewicz(1959)(见Shvarts,1977)曾写过《达尔文进化论是一种生态理论》一书,强调进化在本质上是一生态过程。Hutchinson(1965)写了一部题名为《生态学舞台和进化节目》一书,认为生态的布景可以作为进化过程的舞台。但是,最早提出进化生态学这一概念的则是Orians(1962)。进化生态学从产生到现在虽然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进化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任海  彭少麟 《生态科学》1996,15(2):95-101
综述了能量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历史和现状,能量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能量结构与功能的科学,其历史可分为古代的萌芽阶段,借助于物理和地理学的研究初期,借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研究中期,产量和生产力生态时期,近期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等5个阶段,最后总结了我国能量生态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12.
This dedication marks the retirement of Prof. Dr J. Ringelber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In this article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aquatic ecology in the Netherlands are reviewed. After his Ph.D. study on The positively phototactic reaction of Daphnia magna Straus, a contribu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diurnal vertical migration (1964), Joop Ringelberg became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Laboratory of Animal Physiology of the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He started at the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group of Experimental Hydrobiology. From 1965 to the 1980s he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ecology and ecosystem research in the aquatic habitats in the Netherlands. During the last ten or twelve years of his scientific career (1985- to date) Dr Ringelberg returned to his old hobby horse the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DVM) of zooplankton, especially daphnids. Intensive field and laboratory studies during these later years, helped him and his students to get a deeper insight into DVM behaviour of the daphnids, in response to the rates of changes in light intensity in close conjunction with release of predator (fish) kairomones. In addition, Ringelberg initiated the use of micro-ecosystems and was leader of a team that has developed a flowcytometer, especially for quantitative and pigment analyses of phytoplankton. His other landmark achievements,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included the chairmanship of the Dutch Hydrobiological Society and of the Aquatic Ecology division of BION (Biological Research in the Netherlands). He was a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of SI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Limnology) and during ten years a member of the Scientific Advisory Board of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Limnology at Plön, Germany. As a guest scientist he is still continuing his scientific pursuits at the Centre of Limnology, Nieuwersluis.  相似文献   

13.
Ecology has often been characterized as an immature scientific discipline. This paper explores some of the sources of this alleged immaturity. I argue that the perception of immaturity results primarily from the fact that historically ecologists have based their work upon two very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research.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园林生态学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艺婧  马锦义  袁韵珏 《生态学报》2013,33(9):2665-2675
运用文献计量等方法对已有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近50年园林生态学科领域科研发展经过了起步探索(1962-1981)、缓慢发展(1982-2001)、快速发展(2002-2011)3个时期,园林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于20世纪90年代末初见端倪,作为一门新兴独立的应用生态学分支学科于21世纪初已基本形成.中国园林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包括园林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问题、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问题以及园林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问题.当代园林生态研究主要有生态效益研究、生物与环境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研究、生态规划与生态管理研究4个方面,目前园林生态学研究主要侧重生物与环境研究和生态效益研究,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占总体研究成果的76.3%.不同研究方面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如生物与环境研究侧重对植物的研究,生态效益研究侧重净化环境、水土保持和防灾减灾,生态规划与生态管理研究则侧重生态规划与设计.对四个研究方面的论文主题词检索和高频主题关键词的分布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的热点有多样性、群落、水土保持、防灾避险、净化环境、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对CNKI中4个研究方面成果中获基金资助项目论文进行统计(不排重),总体成果中基金项目论文所占比重为10.8%,国家和地方基金是园林生态学科研基金资助的主要来源,基金论文比例之和达到85.4%,且国家和地方基金资助论文较多的是“生态与环境研究”和“生态效益研究”,合计占基金论文79.1%.SCI-E中收录的文献基金论文率为47.1%,是CNKI数据库收录的文献基金论文率的4.3倍,且国际基金是基金论文的主要资助来源之一,说明中国园林生态学领域部分科研成果得到国际学界关注.基于CNKI相关主题词统计,“园林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只有“景观生态学”的1%,“城市生态学”的8.3%,“园林生态学”学科系统理论研究在相关生态学科研究中所占比重很低,其理论和方法研究还较薄弱.今后在进一步完善学科理论体系、持续开展生态效益和园林植物研究的同时,为更好地研究和解决人-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问题,提供更多的科学理论支撑,还需拓展交叉生态心理学或环境心理学等其他相关理论,更多地关注人与环境互相作用关系以及生态规划与生态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既使环境更好地满足人的行为需求,也使人认识到改变一些行为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5.
广东林业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提出的管理有效性快速评估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对目前广东省内林业部门主管的5个国家级和2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总结出制约本省林业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1)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2)自然保护区人员工资待遇偏低,管理缺乏激励机制;(3)自然保护区组织开展科研活动、培训少或无;(4)自然保护区保护动物活动与周边群众的生产活动存在矛盾,管护能力有待提高;(5)某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造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破碎化。针对上述困难,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希望有利于今后本省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徐颂军  邱彭华  谢跟踪  刘浩  胡碧燕 《生态学报》2007,27(10):4045-4056
从微观和中观尺度探讨了广东省古兜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对区内植物生态和景观生态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1)10个样地的植物生态影响度指数有3个为一般级,5个为较严重级,1个为严重级,1个属极严重级。全区平均植物生态影响度指数呈较严重级。这表明旅游开发已给保护区的植物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2)旅游开发与活动对植物生态的影响在游径两侧和景点、服务点周围2~4m范围内较显著,4~6m范围有一定程度影响,但6m以外的区域影响较小。处于多条通道交叉处的三角区,近通道的植物生态影响度指数值较中央区的影响值大,影响曲线呈双峰型;(3)不同景观类型的植物受旅游影响的强度和范围不一样。影响强度的变化总趋势为:山地草甸>山地灌丛>森林景观,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沟谷雨林,人工林>天然林;(4)植物生态影响指标间的相关分析表明从旅游活动对保护区植物的负面影响来看,阴生种数量、乔灌幼苗量、凋落层厚度、物种多样性指数4个指标具有较好的表征作用,草本层盖度表征作用不太好;(5)景观生态指标值和影响度指数显示旅游工程建设和森林工程对景观破坏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林木间伐、修路及建筑选址、配色、数量控制等方面;(6)从景观生态影响水平看,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受到的影响较大;就景观生态受影响难易程度而言,服务区南侧、喃呒山等地是区内景观生态敏感地带,服务区、喃呒庙、瓶身阁等旅游景点或设施具有较强的景观醒目度;(7)多指标定量化评价指数具有较好的环境预警作用,能为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者提供有用的环境生态信息,以便及时做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7.
Pesticide pollution can alter parasite transmission, but scientists are unaware if effects of pesticides on parasite exposure and host susceptibility (i.e. infection risk given exposure) can be generalised within a community context. Using replicated temperate pond communities, we evaluate effects of 12 pesticides, nested in four pesticide classes (chloroacetanilides, triazines, carbamates organophosphates) and two pesticide types (herbicides, insecticides) applied at standardised environmental concentrations on larval amphibian exposure and susceptibility to trematode parasites. Most of the variation in exposure and susceptibility occurred at the level of pesticide class and type, not individual compounds. The organophosphate class of insecticides increased snail abundance (first intermediate host) and thus trematode exposure by increasing mortality of snail predators (top–down mechanism). While a similar pattern in snail abundance and trematode exposure was observed with triazine herbicides, this effect was driven by increases in snail resources (periphytic algae, bottom–up mechanism). Additionally, herbicides indirectly increased host susceptibility and trematode infections by (1) increasing time spent in susceptible early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2) suppressing tadpole immunity. Understanding generalisabl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contaminant class and type on transmission is critical in reducing complexities in predicting disease dynamics in at‐risk host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近30年来广东省昆虫生态学的发展状况及不同分支学科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30年来的代表性事件、昆虫种群生态学、昆虫群落生态学、昆虫行为生态学、昆虫生理生态学、昆虫化学生态学和昆虫分子生态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刘晓曼  侯鹏  高吉喜  陈艳梅  吕娜 《生态学报》2024,44(12):4956-4963
流域是最为典型的生态区域,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载体,流域可持续发展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日趋紧张的人地关系,对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引入区域生态学的理论及方法,在总结区域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尺度基础上,剖析了妨碍我国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区域生态问题,并从流域生态格局-过程-功能协调发展、实现流域间地-地耦合、构建与生态承载力相适宜的人居环境和产业结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基于区域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应对策略,以引导我国新时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16和2017年,在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广东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用行为观察法和微型摄像机记录了淡眉雀鹛(Alcippehueti)、红嘴相思鸟(Leiothrixlutea)、栗颈凤鹛(Staphida torqueola)和褐顶雀鹛(Schoeniparus brunneus)等12种鸟类的繁殖习性。描述了它们的巢特征、卵重、卵大小、窝卵数及育雏等繁殖参数。研究发现:1)与历史数据相比,经过近30年的时间,在广东鼎湖山的淡眉雀鹛筑巢高度增加;2)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红嘴相思鸟的筑巢高度也增加;3)发现乌鹃(Surniculus lugubris)和棕腹鹰鹃(Hierococcyx nisicolor)将淡眉雀鹛巢中的淡眉雀鹛雏鸟移出巢外;4)发现淡眉雀鹛亲鸟将其巢中的鸟卵和雏鸟移出巢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