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猪笼草属学名的来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笼草属的拉丁名Nepenthes,是林奈于1753年起的。其来源于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史诗《奥德赛》。在这部史诗中,记述了海伦在葡萄酒中掺入了一种名叫Ne-penthe的麻醉药,使饮用这种酒的男人忘却苦恼和忧愁。而当时正巧一些已知的猪宪草的瓶状捕虫器的形状,与古希腊人饮酒用的牛角杯很相似。于是林奈便富于联想地将这种荷马史诗中使人失去记忆的麻醉药的名宇给了猪笼草属。猪笼草属学名的来历@丘山  相似文献   

2.
通过标本和文献查阅,实地调研了中国野生猪笼草的资源现状、生境特征及其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中国野生猪笼草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有分布,全部累计种群数量220株,有50%的分布地已找不到猪笼草,主要生长在地表水丰富,相对湿度高,且南坡向阳,有机质含量不高的酸性土壤中,目前生存现状堪忧。同时,猪笼草生长的生境普遍存在土壤缺磷和缺钾问题,土壤营养成分远远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往往捕虫笼和茎干的养分含量较高,尤其是捕虫笼生长期间对钾元素的需求,说明了猪笼草的捕虫习性,也为猪笼草的引种栽培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猪笼草是一类食虫植物,通过捕虫囊内消化液分解猎物,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猪笼草消化液中含天冬氨酸蛋白酶、几丁质酶等水解酶类,还有萘醌、自由基及一些无机离子。猪笼草消化液具有抗真菌,治疗创伤、头痛等药用功能,并有抗肿瘤、降血压、抗疟疾等潜在药用开发价值。对猪笼草消化液的成分及活性进行归纳,为其药用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猪笼草形态结构及食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猪笼草的实地观察及实验,对其形态结构及食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证实了昆虫掉入猪笼草瓶体后,瓶盖不会自动关闭的事实;发现了猪笼草既养蚊又食蚊的现象;还对猪笼草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讨论,提出应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5.
猪笼草,是一类十分奇特的食虫植物,共有70种左右,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印度、斯里兰卡及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和澳大利亚北部,其中只有一种分布到我国的海南省和广东省南部,即猪笼草(Nepenthesmirabilis)。猪笼草的叶十分有趣,其下部为叶片状,中部变成卷须状,而上部变成为圆筒形的瓶状体,瓶状体上还有一个盖。由于猪笼草的瓶状体内壁上密生腺体,能分泌消化液并引诱昆虫进入其内,当昆虫落入瓶底后则被其消化液浸死,进而被消化吸收和利用,这是植物捕杀昆虫的典型例子。因此,猪笼草常作为科普教育的材料。必须指…  相似文献   

6.
猪笼草叶的形态解剖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钿  叶昌辉  张秀枝   《广西植物》2000,20(2):153-155+199
对猪笼草 (N epenthes mirabilis)叶进行形态、解剖学的观察和研究 ,结果表明猪笼草的叶是一种变态的单身复叶。其基部的两个侧生小叶与总叶柄合生 ,总叶柄顶端扩大反卷为瓶状体 ,瓶状体一侧也有 2片附生小叶 ,顶生小叶与总叶柄连接处有关节 ,关节上还有 2~ 5片退化的小叶  相似文献   

7.
采用研磨法分离纯化猪笼草各组织器官中的内生菌,并采用水解圈法和摇瓶发酵法分别进行初筛与复筛,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16SrDNA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在猪笼草叶片、捕虫囊、根和茎等4种器官中共分离出25株内生菌;进一步从中筛选出2株可产胞外蛋白酶的细菌A3、L5,其中菌株A3的产酶能力较高,水解圈/菌落直径比(D/d)值为6.5,发酵液的蛋白酶活力为17.58U/mL;菌株L5的D/d值为3.0,发酵液的蛋白酶活力为15.77U/mL;16SrDNA鉴定结果表明,菌株A3、L5与芽孢杆菌属成员具有99%的同源性,其中A3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5可能是其的新变种或新亚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分析猪笼草瓶状体内消化液中蛋白质的性质,本研究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消化液中蛋白酶的活性,并且比较了3种不同沉淀方法对消化液蛋白进行的浓缩,通过SDS-聚丙烯酰胺电泳对消化液蛋白作了初步分离.结果表明,猪笼草消化液中蛋白酶的最适酶活温度为50℃,且稳定性最高;当pH为5时,该蛋白酶活性出现峰值,采用氯仿-正丁醇法(5:1)沉淀浓缩猪笼草消化液蛋白样品效果最佳.聚丙烯酰胺电泳结果表明,消化液至少包括三种蛋白组分,分子量分别为24.3kD、35.1 kD和61.4kD,且35.1 kD条带具有抗胰蛋白酶消化活性.本研究为综合开发利用猪笼草野生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LED灯的自适应捕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李鹏  金基宇  赵昕  王智森 《昆虫学报》2013,56(11):1306-1313
害虫对光的敏感波长是随害虫种类、 季节等因素变化而变化, 传统捕虫灯存在发光波长类型较少、 灯与灯之间独立工作不通信的问题, 会造成捕虫灯捕虫有效性低、 能源浪费等问题。为了解决单个捕虫灯发光波长的单一性和多灯独立工作问题, 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相应的系统设计, 得出多个灯捕虫量的最大期望值, 提出了单灯的多波长性实现方法和多灯的协调工作算法。其中单灯的多波长性是基于LED灯多波长性、 低功耗性、 易于维护等性质提出的; 多灯的协调工作算法是指通过中心节点灯与各节点灯的协调通信, 使单灯可自适应控制自身发光波长, 最终使网络中大部分节点灯波长为最佳波长, 小部分节点灯为非最佳波长, 这种方法在实现捕虫高效性的同时, 可实时监测虫种类变化, 达到自适应捕虫方法的最优化。最后通过野外实地试验验证了模拟简化的自适应捕虫方法, 结果证实了本方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高效性。由此使这种LED捕虫灯可以方便地用于山地等复杂的野外环境中, 其中多灯的联合协作工作, 使每个捕虫灯自适应的改变发光波长, 提高了此方法的捕虫效率。  相似文献   

10.
PP333用于藻类培养影响异养小球藻的生长及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植物生长物质PS333处理异养小球藻,研究了PP333对异养小球藻的生长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P333能抑制异养小球藻的生长,同时也能显著提高小球藻的蛋白质含量,选取适当浓度的PP333处理异养小球藻可达到小球藻的细胞密度较高,其蛋白质含量又接近自养水平的目的。用50mg/L PP333处理异养小球藻,摇瓶批次培养时,小球藻的蛋白质含量与生物量分别为47.88%和3.60g/L,而对照的分别为37.34%和4.21g/L,摇瓶分批流加培养时,小球藻的蛋白质含量与生物量分别为50.96%和6.97g/L,而对照的分别为38.56%和10.99g/L,蛋白质量促进率和生物量抑制率摇瓶批次培养时分别为28.2%和14.5%,摇瓶分批流加培养时分别达32.2%和36.6%。  相似文献   

11.
简易的杂交瘤细胞载体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杂交瘤细胞是悬浮培养在扁瓶或搅拌瓶中,其培养的细胞浓度和抗体的产量都不高。大量生产单克隆抗体则要依靠各种细胞培养器、中空纤维、微胶囊、固定化细胞和连续灌注等系统,但这些系统设计复杂,技术要求高,价格昂贵,效果不一。最近Wang G等人采用园片状聚脂载体(Fibra-  相似文献   

12.
壶瓶碎米荠(Cardamine Hupingshanesis)胚和胚乳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壶瓶碎米荠(Cardamine Hupingshanesis.)是十字花科中以营养体繁殖的多年生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种子不易萌芽成苗。本文以碎米荠、油菜为对照材料对壶瓶碎米荠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壶瓶碎米荠胚发育经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胚四个时期,属柳叶菜型。胚乳发育属核型发育类型,其胚胎发育过程和成熟胚结构与节状聚积和胚乳吸器,而壶瓶碎米荠和碎米荠无此类结构。通过胚胎发育观察证明,壶瓶碎米荠种胚结构完整,其种子不易萌发成苗可能与其特殊的生理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13.
寒温带岛状林沼泽土壤呼吸速率和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胡海清  李为海  孙程坤  黄超  赵希宽  孙龙 《生态学报》2014,34(24):7356-7364
2011年生长季内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寒温带典型湿地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岛状林沼泽、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岛状林沼泽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动态及其主要环境因子,利用壕沟隔断法对土壤呼吸各组分间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白桦和兴安落叶松岛状林沼泽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土壤呼吸总速率分别为368.60和312.46 mg m-2h-1,异养呼吸速率分别为300.57和215.70 mg m-2h-1,占土壤呼吸总速率的81.5%和69.0%;自养呼吸速率为68.03和96.76 mg m-2h-1,占土壤呼吸总速率的18.5%和31.0%。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呼吸在季节变化上表现基本一致,高峰期都发生在夏季;土壤呼吸与温度呈极显著相关性,但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较差。生长季白桦和兴安落叶松岛状林沼泽土壤呼吸总量分别为12.64和10.61 t/hm2。  相似文献   

14.
外瓶霉可致人类感染 ,不同生物群落的菌种 ,其致病性、药敏性等特征具有差异性。通过对 1 0株棘状外瓶霉核糖体基因及其转录间隔区进行序列测定 ,并与GeneBank中 9株同种真菌对比分析 ,揭示了不同生物群落的棘状外瓶霉虽然形态学差异性小 ,但在基因学上具有差异性 ;原属于甄氏外瓶霉变种的BMU 0 0 0 45 7(ATCC 2 41 5 2E .jeanselmeivar.hetoromorpha)与 2株棘状外瓶霉具有 1 0 0 %的同源性。研究提示了形态学特征相似的棘状外瓶霉在基因水平上具有差异性 ,核糖体基因及其转录间隔区对于研究菌群特性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植物激素IBA与6-BA对摇瓶分批流加异养培养小球藻的生长及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IBA与6-BA处理摇瓶分批流加异养培养的小球藻,促进了小球藻的生长,提高了小球藻的生物量(15.0%)与对糖转化率(14.8%),同时也提高了小球藻的蛋白质含量(16.3%)。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IBA与6-BA能提高摇瓶分批流加异养培养的小球藻的α-氨基酸含量(含量达31.2%,而对照的仅26.0%),增加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比例,尤其两种重要α-氨基酸Arg和Lys的含量分别提高达22.9%和30.1%,强化了异养小球藻的营养价值。IBA与6-BA能提高摇瓶分批流加异养培养的小球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培养工艺研究与化学组成分析将为植物激素应用于小球藻的异养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植物的正常营养器官根、茎、叶,都有它自己形态和构造上的特征,学生一般比较容易辨认。可是,在自然界里,有些植物的营养器官却发生了变态,如枝卷须和叶卷须;枝刺和叶刺;块茎和块根等则容易混淆。针对上述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组织学生按植物的器官变态种类和它们不同的生长季节,不失时机地先到野外观察、并采集标本,同时做好记录。然后进行整理、保存备用,以便进行研究、分析和鉴别。根据实地观察和采集的标本,可见到多种多样的变态器官,归纳起来有:刺、皮刺、卷须、根茎、块茎、鳞茎、各种花卉及捕虫器等等。依  相似文献   

17.
马尔尼菲青霉能引起人和鼠类的马尔尼菲青霉病,1956年由Capponi等分离自越南的竹鼠,后由Segretain (1959)正式发表为新种.DiSalvo等(1973)首次报道此菌对人的自然感染,也分离了菌种。Pitt (1980'1979')承认Segretain的菌株为马尔尼菲青霉,但把DiSalvo的菌株(ATCC 24100)由于具明显的黄色菌丝而与岐生青霉金黄色变种(ATCC 10438)合并,成立了樱草黄青霉新种。近年来一些中国的研究者对广西的竹鼠作了大量的调查,证明竹鼠普遍携带此菌,并分离了大量菌株。作者对来自广西的34株分离物(2株来自患者,32株来自银星竹鼠)根据形态和培养特征作了鉴定,并用IMI 68794(来自模式),ATCC 24100和ATCC 10438作了对比。全部34株分离物尽管在菌落外观有明显不同(许多菌株产生黄色具饰菌丝,影响菌落外观)但根据其帚状枝及瓶梗的特征,产生紫红色素以及在370C形成酵母状细胞诸特点,作者认为都是马尔尼菲青霉。ATCC 24100也同样具有马尔尼菲青霉的特征。而ATCC 10438虽然也产生明显的黄色菌丝,但其帚状枝和瓶梗与马尔尼菲青霉不同,不产生紫红色素,在370C不生长,因此不是同一个种。ATCC 24100应保持原来的种名马尔尼菲青霉。  相似文献   

18.
追踪猪笼草     
猪笼草是著名的食虫植物,属于猪笼草科、猪笼草属(Nepenthes)。猪笼草科只有1属约70种,主要产于亚洲热带地区,大洋洲北部和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也有少数种类分布。我国只产一种猪笼草(N.mirabilis),分布于海南、广东南部和西部等地。猪笼草喜生于潮湿的低海拔地带,在海南以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1990-1995年在香港嘉道理农场次生林区采集的昆虫标本,首次分析了鞘翅目及其优势科的种类、数量和季节性变化,以及由碰撞诱捕网和黑光灯捕虫器采集所得甲虫在种类、数量和季节性上的差异。在13260号标本中,已鉴定到科的有13253号,分属45科,231种。其中,朽木甲科(Alleculidae)、毛蕈甲科(Biphyllidae)、丸甲科(Byrrhidae)、坚甲科(Colydiidae)、拟球甲科(Corylophidae)、隐食甲科(Cryptophagidae)、水缨甲科(Hydroscaphidae)、伪叶甲科(Lagliidae)、薪甲科(Lathridiidae)、泽甲科(Limnichidae)、黑蕈甲科(Zopheridae)等11个科为香港地区的首次报道,约占本次调查科总数的25%。分析表明:(1)该次生林区的鞘翅目甲虫以蛀木性为主。天牛科(Cerambycidae)、瓢虫科(Coccinellidae)、象甲科(Curculionidae)、花蚤科(Mordellidae)、金龟甲科(Scarabaeidae)、小蠹科(Scolytidae)等6科均为多样性较高(种类≥15或者个体数量≥200)的优势科。(2)鞘翅目个体数量季节性明显,每年自2月开始数量逐渐增加,6—7月为甲虫发生的高峰期,8月显著减少。各优势科甲虫的季节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庞大的小蠹标本数量(85%)说明在此调查期间该科正处于大发生时期。(3)黑光灯捕虫器所捕的甲虫科类和种类较之碰撞诱捕网所捕不尽相同,黑光灯捕虫器所捕的甲虫数量发生高峰期比碰撞诱捕网所捕的甲虫提前一个月。(4)各项多样性指数对不同捕虫器采集所得鞘翅目的测度差异明显,黑光灯捕虫器所捕甲虫的多样度和均匀度指数高于碰撞诱捕网。  相似文献   

20.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与橡胶林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挖壕沟法与红外气体分析法,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和人工橡胶林内土壤呼吸包括根系呼吸、异养呼吸的干湿季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季节雨林内土壤呼吸和异养呼吸速率均显著大于橡胶林(P<0.01),但根系呼吸差异不显著;土壤温湿度是呼吸速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季节雨林和橡胶林内土壤呼吸和异养呼吸速率均为雨季>干热季>雾凉季,但季节雨林内根系呼吸为雨季>雾凉季>干热季,而橡胶林内为雾凉季>雨季>干热季;季节雨林内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29%)小于橡胶林(42%,P<0.01),而季节雨林内异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为71%、橡胶林为58%;当5 cm土壤温度在12 ℃~32 ℃范围内变化时,季节雨林内土壤呼吸及根系呼吸、异养呼吸的Q10值均大于橡胶林,且异养呼吸的Q10值最大而根系呼吸的Q10值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