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黄翠莹  孟开开  郭剑强  陈昉  廖文波  凡强 《广西植物》2020,40(10):1429-1437
该文报道了在广东丹霞山发现的报春苣苔属一新种——黄进报春苣苔(Primulina huangjiniana),并对其进行了描述。该新种与同属物种短序报春苣苔(P. depressa)最为相似,但两者在形态特征上能够很好地区别:黄进报春苣苔具有更短的、长2.5~6 mm的苞片(vs. 短序报春苣苔具有长15~30 mm的苞片,顺序下同); 花萼裂片等长(vs. 不等长),花丝基部附近膝状突起,中部以上具腺毛(vs. 于中部膝状突起且无毛); 柱头倒三角形,深2裂成2线形裂片(vs. 片状,稍2浅裂,裂片为三角形),侧膜胎座(vs. 中轴胎座)。加上该新种在内,丹霞山目前共记录有6种报春苣苔属植物,其中丹霞小花苣苔(P. danxiaensis)和该新种均为丹霞地貌特有植物。黄进报春苣苔目前在丹霞山的两个地方有发现,成年植株不超过200株,根据IUCN红色名录标准,属于极危种。  相似文献   

2.
国家一级濒危植物报春苣苔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家一级濒危植物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进行了细胞学研究,报道了该种染色体数目,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裂间期构形属棒状前染色体型,分裂前期染色体属近基型,染色体数目为2n=36,核型公式为:2n=2x=24m (1SAT)+12sm,其核型属于2A型。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分布于广西石灰岩山地及岩溶洞穴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一新种——泡叶报春苣苔P.bullata S.N.Lu & Fang Wen。泡叶报春苣苔与荔波报春苣苔P.liboensis(W.T.Wang & D.Y.Chen)Mich.Mller & A.Weber和桂林报春苣苔P.gueilinensis(W.T.Wang)Y.Z.Wang相近,以叶两面均具直立柔毛,叶上面呈显著泡状,具较多花序,(1)2~9条,花序梗较长,(4.0)8.5~15 cm,苞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大小为7 mm×1 mm,花大,长4.2~5.3 cm,粉紫色,退化雄蕊较长,13~15 mm,花期在11月而区别。  相似文献   

4.
报春苣苔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春苣苔是苦苣苔科多年生喜Ca草本植物,因分布区极窄而被列为第一批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基于其生态生物学特征探讨报春苣苔的濒危机制及解濒措施。报春苣苔生于海拔约300m的石灰岩山洞口附近的植物群落中,群落主要由一些喜Ca及耐阴湿植物组成。其伴生植物为苔鲜。从洞口向里,植物种类越来越少,报春苣苔的数量却越来越多。植株个体越来越小,开花的比例也越来越少。洞口的报春苣苔种群呈均匀分布。深处则呈集聚分布,洞穴的壁顶的报春苣苔群落为单一种且呈集聚分布。报春苣苔需要偏碱性的硬质水才能生长。其生存土壤太薄且营养贫乏,PH值为7.5,有机质、全N、全P和全K含量分别为1.8%、0.87%、0.16%和0.71%。因而植物的生长极为缓慢,一般一株的年生长量为30g左右。报春苣苔分布点CO2平均浓度为0.09%,高于洞外约2倍。其相对湿度终年保持在97%左右。报春苣苔仅生于相对弱的光环境下,且只在散射光线能到达的地方出现,大约只忍受正常光强的1/4以下。作为洞穴植物,其生态分布的限制因子是光源和特殊的大气环境。生境的特殊性导致其分布狭窄,3a的移栽实验表明迁地保护转术日前环不成功。  相似文献   

5.
在广东省连州市星子镇寨背磊村石灰岩洞口发现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的自然种群,洞外自然分布有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和野大豆Glycine soja。经调查,寨背磊岩洞口附近有野生维管植物107种,隶属59科96属。植物资源可分为14类,其中药用植物资源比例最大,占57.0%。寨背磊与邻近的上柏场洞口植物各具鲜明特色,建议将寨背磊报春苣苔自然分布的洞口范围纳入广东连州田心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  相似文献   

6.
赖碧丹  邓征宇  孙奇 《广西植物》2020,40(10):1520-1530
广西是报春苣苔属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特有种较多。该研究针对线叶报春苣苔(Primulina linearifolia)、条叶报春苣苔(P. ophiopogoides)、刺齿报春苣苔(P. spinulosa)、大根报春苣苔(P. macrorhiza)、线萼报春苣苔(P. linearicalyx)、癞叶报春苣苔(P. leprosa)、桂中报春苣苔(P. guizhongensis)、百寿报春苣苔(P. baishouensis),八种广西特有种的开花物候期、开花动态、子房发育情况、花粉活性等开花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八种广西特有报春苣苔属植物在野外及人工环境下部分种在花期、单株开花量、单花开放持续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人工栽培植株在单株开花量、单花开放持续时间要优于野生植株。(2)不同物种的单花花期长短不同,为3~14 d。雄蕊在花蕾阶段已经基本完成生长。雌雄蕊成熟期不一致,雄蕊先于雌蕊成熟。(3)花冠半开放至完全打开阶段的花粉活性最高,均在90%以上。(4)花冠完全开放阶段的柱头可授性最强。(5)自花授粉不能结实,异花授粉可正常结实,自交种子发芽率在80%以上。综上结果不仅为解决珍稀物种的繁殖障碍和保存种质资源提供了数据支持,而且对后续提高报春苣苔属的杂交育种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温放  符龙飞  韦毅刚 《广西植物》2012,32(5):571-578
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试验,对两种广西特有的桂林小花苣苔和阳朔小花苣苔的传粉生物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报春苣苔属植物花期从7月底至8月初;单花花期内花粉具有较高的活性,最高可达92.6%和94.5%;柱头可授性最高时可达90%和95%;花粉/胚珠比率(P/O)分别为110.28±17.45和229.65±18.00;柱头与花药之间存在着空间隔离,可防止自花授粉;在单花花冠裂片张开后第3天,花药开始散粉,但雌蕊在花朵刚开始开放时已伸长,待第3天时柱头已伸长到位于花冠筒口部,高于花药,便于接受异花花粉;该两种植物均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两种报春巨苔属植物均高度自交亲和,但很难发生自发的自花授粉,必须依靠外力,因此传粉媒介对于结实率有重要影响,自然条件下基本不发生自花授粉;在自然状态下结实率明显低于两种人工授粉的结实率;小蜂和淡脉隧蜂是目前已知仅见的两种传粉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湖南报春苣苔(Primulina hunanensis)为我国特有的极具观赏价值的岩溶洞穴野生植物,具耐荫、耐贫瘠等特性,但其自然分布范围狭窄、野生种群规模小。胚胎发育是植物生活史中的关键环节,研究湖南报春苣苔的胚胎发育特征,为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的栽培育种提供新思路。方法:以湖南报春苣苔为材料,运用经典石蜡切片技术,对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湖南报春苣苔花药4室,花药壁由外到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腺质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偶为交叉(十字)形,多为四面体形,花粉为二细胞型;倒生胚珠,单珠被,薄珠心,胚囊发育方式为蓼型。湖南报春苣苔花粉粒发育不同步,存在花粉败育、雌雄配子体异熟现象。结论:研究为报春苣苔属(Primulina)植物积累了基础的胚胎学资料,对于揭示苦苣苔科植物生殖机制及改良植物繁殖育种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原唇柱苣苔属(Chirita Buch.-Ham. ex D. Don)为一个人为界定的属, 2011年在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属及其近缘属开展了系统发育重建工作,其中绝大部分的原唇柱苣苔属唇柱苣苔组(Sect. Gibbosaccus C. B. Clark)的物种被并入了广义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早期经典分类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以及对现报春苣苔属部分物种的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认知不够,该属下一些物种的分类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比如,在对中国和越南分布的苦苣苔科植物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两个报春苣苔属的物种——广布于中国西南和华南直至中南半岛中部的钟冠报春苣苔[Primulina swinglei(Merr.)Mich. Möller & A. Weber]命名人和原被认为是中国与广西特有种的疏花报春苣苔[P. laxiflora(W. T. Wang)Yin. Z. Wang]之间的鉴定存在分类学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该文对这两个物种进行了形态比较,同时通过对这两种植物的原始描述对比、植物标本检查、栽培观察以及野外实地观察,确定疏花报春苣苔是钟冠报春苣苔的异名。此外,还明确了钟冠报春苣苔的后选指定模式标本。  相似文献   

10.
褐纹报春苣苔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纹报春苣苔(Primulina glandaceistriata)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喀斯特地区野生花卉,目前尚未有褐纹报春苣苔组培快繁的研究报道。该研究以褐纹报春苣苔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两种途径建立其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适宜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10 mg·L~(-1),适宜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ZT 2.0 mg·L~(-1)+NAA 0.10 mg·L~(-1)+活性炭0.05 g·L~(-1),增殖系数为11.09;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TDZ 2.0 mg·L~(-1)+NAA 0.10 mg·L~(-1),适宜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ZT 1.0 mg·L~(-1)+NAA 0.10mg·L~(-1),分化系数为12.46;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1 mg·L~(-1)+活性炭0.05 g·L~(-1)或1/2MS+IBA0.5 mg·L~(-1)+活性炭0.05 g·L~(-1),生根率为100%。该研究结果成功建立了褐纹报春苣苔的组培快繁体系,为今后褐纹报春苣苔的种苗繁殖和遗传转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一新记录属——报春苣苔属,该属为中国特有的单型属,仅报春苣苔一种。报春苣苔分布狭域,数量稀少,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报春苣苔在广西境内仅知一个分布点,对其野外种群进行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西石灰岩地区苦苣苔科一新种——覃塘报春苣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中国广西石灰岩地区一新种——覃塘报春苣苔(Primulina qintangensis Z.B. Xin, W.C. Chou & F. Wen),本种与光叶报春苣苔 [P. leiophylla (W.T. Wang) Y.Z. Wang ] 近似,但叶轮生,叶片两侧近对称,侧脉3对;花序数5~8,一回分枝,每序1~3朵花;花序梗成熟后近无毛或疏被微柔毛;苞片明显较小,约8 mm × 2 mm;雌蕊白色;花盘鲜黄色,可以区别。该种目前只发现有一个种群,成熟个体约3 000株,通过IUCN评估标准,该种暂时被评为易危(VU C1)。  相似文献   

13.
NGUYEN Khang Sinh  温放 《广西植物》2018,38(11):1422-1427
漏斗苣苔属(Raphiocarpus Chun)是分布于中国至中南半岛一带的小属,主要产于中国华南西南抵越南北部至中部,但之前中越两国共有分布的该属物种仅有3个种。大苞漏斗苣苔[Raphiocarpus begoniifolius(Lévl.)Burtt]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的特有种,仅分布在中国的广西西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和湖北西北部,尚未见有在越南的相关研究报道。该文首次报道了越南植物区系中大苞漏斗苣苔的国家级分布新记录,使得中越两国共有分布的该属物种上升到了4个种,并着重讨论了大苞漏斗苣苔与其近缘种长筒漏斗苣苔[Raphiocarpus macrosiphon(Hance)Burtt]的区别特征,进一步完善了越南所分布的漏斗苣苔属植物检索表。根据中越两国的各自与联合野外考察工作对该种的濒危现状进行了讨论,为中越两国开展该种乃至该属植物的保育提供了直接证据。凭证标本保存于越南生物资源与生态研究所标本馆(HN)中。  相似文献   

14.
云南芒毛苣苔属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毛苣苔属(Aeschynanthus Jack)是苦苣苔科中的一个大属,约140种,分布自我国西藏东南部、锡金、不丹、印度东部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属下分类等级有五个组,即芒毛苣苔组(Sect.Aeschynanthus),单毛组(Sect.Haplotrichium Benth.),双毛组(Sect.Diplotrichium Benth.),多毛组(Sect.Polytrichium Benth.)以及微毛组(Sect.Microtrichium C.B.Clarke)。我国约有31种2变种,分属于单毛组,双毛组及多毛组。它们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及广东,而云南产28种1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国家I 级重点保护植物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种群所处生境的植物多样性和区系特征,对广东连州上柏场石灰岩洞内及洞口附近的维管植物进行了调查。经采集鉴定标本,统计出上柏场岩洞有维管植物66 科100 属115 种,包括报春苣苔、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2 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连县唇柱苣苔(Chirita lienxienensis)1 种连州特有植物,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等多种石灰岩特征植物。种子植物科、属的区系成分以泛热带分布为主,而种的区系成分以东亚分 布、中国特有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为主。生活型谱以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最多;由于洞穴高度、光照等的限制,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上柏场岩洞种类密度较高,其特殊的种类组成与其亚热带地理位置和特殊的石灰岩地貌生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广西苦苣苔科稀有珍贵植物——弥勒苣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一新记录属:弥勒苣苔属.该属接近金盏苣苔属,但不同在于弥勒苣苔属花冠上唇4浅裂,下唇不分裂,2对雄蕊分别着生于花冠中部及其上方,雌蕊具一个柱头.弥勒苣苔属为中国特有的单型属,仅弥勒苣苔一种,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部.该种在广西首次记录,凭证标本存放于广西植物标本馆(IBK).  相似文献   

17.
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也是物种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基础。报春苣苔属(Primulina)是我国苦苣苔科中最大的属,具有极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大部分报春苣苔属植物为喀斯特地区特有植物,近缘种的同域分布也相当普遍。为更好地理解该属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形成及维持机制,我们选取了牛耳朵(P.eburnea)和马坝报春苣苔(P.mabaensis)的同域种群,分析了授粉后的多种隔离机制强度,主要包括花粉竞争、坐果率、种子重量、种子萌发率、花粉活力。结果显示,牛耳朵和马坝报春苣苔的授粉后总隔离强度都较弱(0.09 vs.0.13),其中花粉竞争及种子萌发率的隔离强度为负值,对物种间基因流发生起促进作用;而坐果率、种子重量以及花粉活力的隔离强度均为正值,表现为对种间基因流起阻止作用。牛耳朵和马坝报春苣苔较弱的授粉后隔离机制不足以完全阻止物种间杂交、保持物种独立性,但野外较少存在自然杂交个体暗示着两者可能存在较强的授粉前隔离机制。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广义报春苣苔属14种3变种和7个未定名种的染色体数目,并对其近缘属——广义石山苣苔属的3个种也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合最近的分类处理和系统发育假设,对所得结果和以前发表的染色体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广义报春苣苔属的染色体数目为2n=36,基数为x=18,表现出高度稳定性。染色体相对较小,以中间着丝粒和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为主。尽管一些类群的染色体大小之间存在微小差异,但是染色体形态的均一性和染色体数目的一致性有力地支持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另外,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及相似的染色体形态也表明广义报春苣苔属和广义石山苣苔属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分子系统学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广义报春苣苔属14种3变种和7个未定名种的染色体数目,并对其近缘属-广义石山苣苔属的3个种也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合最近的分类处理和系统发育假设,对所得结果和以前发表的染色体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广义报春苣苔属的染色体数目为2n=36,基数为x=18,表现出高度稳定性。染色体相对较小,以中间着丝粒和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为主。尽管一些类群的染色体大小之间存在微小差异,但是染色体形态的均一性和染色体数目的一致性有力地支持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另外.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及相似的染色体形态也表明广义报春苣苔属和广义石山苣苔属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分子系统学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李歌  凌少军  陈伟芳  任明迅  唐亮 《广西植物》2020,40(10):1505-1513
为评估盾叶苣苔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格局,探索影响盾叶苣苔遗传变异地理分布的因素,该研究采集盾叶苣苔(Metapetrocosmea peltata)11个种群172份材料,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分析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变异式样。结果表明:(1)盾叶苣苔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很高(HT=0.998, π=0.023 5),种群间基因流很弱(Nm=0.04)且存在强烈的遗传分化(GST=0.375)。(2)单倍型分析显示,盾叶苣苔的单倍型大多是种群特异的,仅白马岭与南茂岭种群有共享单倍型。(3)Mantel test表明,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存在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r=0.322,P=0.010)。(4)Structure聚类分析将盾叶苣苔划分为6种遗传成分,其地理分布与昌化江河谷导致的隔离样式基本一致,基于Nei遗传距离的种群聚类分析支持这一结果,显示盾叶苣苔遗传多样性的分布受到昌化江河谷的隔离作用。(5)AMOVA分析确定67%的变异来自地区间,表明地理隔离是盾叶苣苔种群分化的重要因素。这表明昌化江及其支流所引起的海南岛山地内部隔离是盾叶苣苔种群发生强烈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从而导致盾叶苣苔在物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上述研究结果为海南特有苦苣苔资源盾叶苣苔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将有助于理解海南岛特有植物和其他海岛植物遗传变异的地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