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移民可能对当地社区传统食用植物的资源及其利用知识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半结构访谈、凭证标本采集与鉴定,并佐以Jaccard指数定量分析等方法,对宁夏红寺堡区生态移民迁入地及其迁出地村落传统食用植物利用知识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6个调查村落共有传统食用植物106种,其中传统粮食作物8科17种、传统栽培果蔬16科44种、野生食用植物22科45种。移民迁入地的传统食用植物种类较其迁出地有减少的趋势。(2)森林区域、黄土丘陵区域和半干旱沙化区域搬迁至红寺堡区的移民在传统食用植物利用方面存在差异。移民迁入地与迁出地生态环境差异越小,传统食用植物知识的保留程度越高。(3)3种不同类型区域的移民,所保留的传统食用植物与传统饮食文化关系密切。传统文化在促进移民的农家种质资源保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深入讨论了不同村落传统食用植物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在传统食用植物的定量研究上作出探索,对生态移民的传统食用植物知识保护与传承提出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物多样性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样方与沿途记录的方式,调查西双版纳橡胶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以此为基础,通过相关文献资料及结合当地传统利用方式对该林下食用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性状、食用类别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橡胶林下食用植物资源共计66科141属169种,占资源植物总科数的66.67%,总属数的46.84%,总种数的40.82%;169种食用植物资源可划分为8大食用类别,其中野蔬类的占绝大多数,有80种,占食用植物资源总种数的47.34%;性状以草本类为主,有77种,占食用植物资源总种数的45.56%。  相似文献   

3.
宁夏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与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工作相结合,对宁夏野生食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统计,建立宁夏野生食用植物资源数据库,并提出了宁夏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结果初步调查到宁夏野生食用资源植物共计74科186属348种10类,其中饮料及野果类植物与野菜植物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应该在这些野生食用资源植物中进行进一步的筛选,最终主要集中于人工驯化与栽培上。此外针对宁夏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面临的问题,需加强对宁夏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状况的调查,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前面所做的基础研究上,筛选特色的野生食用资源植物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之后对筛选出的野生食用资源植物进行人工栽培等工作,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研究野生食用资源植物与其他栽培作物间作的模式,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收集珍贵濒危野生植物资源植物的种质资源,而对其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4.
金平周期性集市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木材林产品的采集和利用,既关系到当地群众生活状况,也与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运用关键人物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境内的6个主要周期性集市中一类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野生食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地区集市中常见野生食用植物35种,分属于27科,其中苏木科(8.57%)和桑科'(8.57%)等植物比例较大;主要包括野生蔬菜(82.85%)、野生水果(14.29%)和野生食用染料(2.86%);蔬菜以乔木的幼嫩枝叶(34.29%)和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25.71%)为主;表现出种类与周边地区高度的相似性、使用部位和用途类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单位摊位种类数量和市场价格较低等特点.女性在野生食用植物的采集与销售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市场的地理位置对当地群众的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利用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民族对野生食用植物的利用强度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野生食用植物在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中占有比较小的地位.从目前研究地区对野生食用植物的利用情况看,采集和销售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并未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传统食用植物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采用"食用植物"、"民族植物学"等关键词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了1991年至2014年6月30日前发表的相关文献,并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了食用植物民族植物学研究的相关文献,旨在发现其研究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食用植物民族植物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通过文献检索,共检索到1991-2014年间发表的954篇文献。分析这954篇文献及其引文的研究内容后发现:传统食用植物知识的记录是过去和现在研究的重点;而传统食用植物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方法、传统知识的传承、当地食用资源的管理和食用植物的营养、化学成分分析等是未来食用民族植物学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经过调查研究,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有菊科野生食用植物22属、30种,分别占该保护区菊科野生植物总属数的50.00%、总种数的38.46%。该保护区菊科野生食用植物均为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且都兼有药用功效,食用部位以嫩茎叶为主。并对该保护区菊科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民族传统食用植物及其民族植物学传统知识的流失.粮食危机是全世界一直以来面临的危机,而在发展中国家则更加严重,因此开展传统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十分重要和迫切.纳西族是滇西北高原上的原著少数民族,在长期生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植物知识.研究采用民族植物学的原理和方法,于2012年对坐落于玉龙雪山山麓的文海纳西族村落开展了野外调查,共访谈信息报告人89人,其中关键信息报告人30人.具体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参与式调查方法、关键人物访谈法和集体讨论法.结果表明:纳西族传统食用植物表现出物种数、采集时间、食用部位、食用类型、食用功能5个层面上的多样性.共记录到传统食用植物146种、45科、67属;与周边玉龙山植物相比,22%的科和7.4%的属至少有1种食用植物.采集时间可持续全年,春季采集的食用植物有20.44%,夏季有22.63%,秋季有48.18%,8.76%的食用植物还可在冬季采收.当地食用的植物部位有8种、食用类型有15种,66种食用植物有药用功能,可预防和治疗18种疾病.多样化的传统食用植物是纳西族抵抗食物短缺的物质基础,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湘西州少数民族膳食结构中常见野生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武陵山区东部 ,属华中植物区系 ,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对全州 8个县市的调研表明 ,野生食用植物是当地少数民族传统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文章报导了常见野果、野菜等食物植物 42科 6 3属 83种及其利用价值、采集时令和食用方法 ,并就该地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运用民族植物学方法,以广西西部的1市1区10县为研究区域,对桂西壮族饮食文化中利用野生食用植物的传统知识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桂西壮族饮食文化中常用的野生食用植物有46科102种,其中菊科(Asteraceae)种类最多(13种),其次为苋科(Amaranthaceae)、伞形科(Umbelliferae)、蔷薇科(Rosaceae)和豆科(Leguminosae)(各6种).食用部位常为嫩枝叶、果实、全株、花、根和茎等,其中,食用部位为嫩枝叶的种类最多(48种),食用部位为根和茎的种类最少(8种),食用部位为果实、全株和花的种类分别有18、17和11种.食用方法有炒、煮汤、生食、凉拌、水煮、茶饮、上汤和配菜等,常见的食用方法为炒和煮汤.采摘时间主要为春季和夏季,部分种类可全年采食.不同区域的壮族民众对野生食用植物的选择具有随机性,主要依据方便、易得、适用、无污染等标准进行选择,且生活在不同区域、不同环境的壮族民众对野生食用植物的选择具有较明显差异.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桂西壮族民众拥有丰富的利用野生食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具有食用植物种类丰富、食用部位多样、食用方法多样等特点,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此外,根据研究结果,对桂西壮族特色饮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探讨,并对当地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低海拔地区栽培试验,研究了野生珍稀食用植物皱果赤瓟的资源特性和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不需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发育;能以常规可行和繁殖方式进行生产;能提高产量和品质.为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湘西苗族聚居地野生食用植物种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湘西苗族聚居地的野生食用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并对苗族饮食文化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湘西苗族聚居地共有野生食用植物104种,隶属于43科67属,其饮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综合分析其食用价值的基础上。对湘西野生食用植物的保护和综合利用以及湘西苗族饮食文化的继承发扬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叶食性灵长类食物选择受食物营养及单宁等次生代谢产物影响,为了探讨单宁对黑白仰鼻猴食物选择的影响,通过磷钼酸-钨酸钠 (F-D) 比色法测定了拉沙山黑白仰鼻猴群 (Rhinopithecus bieti) 2010年4月 - 2012年3月间的食用植物 (192种) 和非食用植物 (188种) 单宁含量。结果表明,黑白仰鼻群全年食用植物中单宁含量低于非食用植物;春季食用植物中单宁含量高于其他季节,而其他季节无差异;不同取食部位单宁由高到低依次为芽、花、叶、果和地衣;不同季节,不同取食部位单宁有差异,春季芽的单宁含量最高,夏秋季果实单宁含量最高,冬季叶单宁含量最高;不同月份,食物单宁也不同,3月食用植物中单宁最高 (8.36% ± 6.22%),2月最低 (1.28% ± 1.19%)。因此,黑白仰鼻猴根据环境食物种类和供给时空特征,可能采取了从高蛋白纤维比/高单宁到低蛋白纤维比/低单宁连续谱觅食策略。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野外调查,报道了香港西贡牛尾海邻近岛屿的植被概况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08科254属345种。作者将其植物资源按用途分为10类:药用植物、观赏植物、材用植物、纤维植物、油脂植物、饲用植物、有毒植物、食用植物、鞣料植物和芳香植物,并论述了各类资源植物的主要种类。并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该地区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高原蒙古族食用野生植物传统知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民族植物学"5W+1H"提问法,结合访谈方法和野外调查进行编目,研究了鄂尔多斯高原蒙古族食用野生植物的传统知识。结果:1)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食用植物22科32属50种,其中野生粮用植物14种、野生蔬菜13种、野果植物18种、野果酒植物3种、野生调味植物5种、野生薰净植物2种、催化乳制品植物1种。2)鄂尔多斯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包括7个方面,其中用植物薰净和消毒奶食器具的传统知识、用冷蒿催化加速油脂成分从奶子中分离的传统知识是蒙古族植物饮食文化的创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简单、快捷的"果实+奶食"酿果酒文化,能够说明蒙古族祖先在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的更高水平的技术和文化。食用芨芨草颖果、选用中间锦鸡儿韧皮部和白沙蒿的果实做面食粘合剂的传统知识是区域特色的文化。3)因生态环境条件的不同,山区、沙区、盐渍区和丘陵区蒙古族牧民的传统食用植物知识表现出多样性,反映了生态环境条件的多样性。4)鄂尔多斯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丰富了蒙古族饮食文化,对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开展搜集、研究、保护和科学分析鄂尔多斯蒙古族植物传统知识的工作,将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选择当地牧民作为信息报告人,运用访谈和证据标本采集鉴定等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民间野生食用植物共有29种和2变种;食用部位包括全株、地上部位、根、茎、鳞茎、叶、花、果和种子,其中叶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部位。民间食用方式可分为野生粮食、蔬菜、水果、茶用、调料和零食6种类型。其中,蔬菜用野生植物最多,其次为茶用和调料用植物。当地民间对野生食用植物通常采取生食和熟食两种方法。采用腌制或干燥是当地民间对野生食用植物原料或加工品进行保存的主要方法。羊肉、牛肉、鲜奶和酸奶是当地蒙古族用野生植物烹饪各种食物和调制奶茶时的必用原料,具有地区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6.
江西位于亚热带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襟江带湖,山多水众,地形复杂,气候温和,土壤肥润,自然条件优越,适于植物生长繁衍,除有本带植物成分外,还有北上的热带植物和南下的暖温带植物,因此,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根据数十年的考察资料和有关资料统计,江西有高等植物5000余种,占全国植物总数的1/6强,其中可供开发利用有3000余种,大致分为:药用植物资源、工业原料植物资源、食用植物资源、芳香植物资源、花卉和绿化植物资源、材用植物资源、饲用植物资源、蜜源植物资源、其他类植物资源等,9大类、18小类。  相似文献   

17.
桉树林下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增加土地产出率,提升经济效益。两年实地调查的结果发现江门市四堡林场桉树林下共有植物62科140种。其中,桉树林下共有123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科数和种数排在前三的是药用植物、绿化观赏植物和食用植物。10种优势种中有9种植物具有经济价值,且有8种植物具有药用价值。根据调查结果,本文对林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各种食用植物的化学成分与其生活的土壤的化学成分有很大关系。土壤化学成分的异常将导致该地食用植物化学成分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很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导致某些疾病的流行。人们将近代生态学中的这个新课题叫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9.
用民族植物学观点和方法,分析聚居于贵州省黔东南的侗族民间在饮食习惯、常用医药、传统民居、生活用具、生产方式、民间信仰和自然崇拜等方面利用植物资源的传统知识。结果表明:该地区侗族日常生活涉及的植物约122种,在侗族人物质和精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食用植物、药用植物、染料植物、信仰植物、民居建筑及生活用具植物等。黔东南侗族在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具有特异性的民族文化,这些传统知识对植物资源的保育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浙江瑞安红双林场共有维管植物167科538属1055种,其中已知有一定利用价值的资源植物715种,隶属于157科429属。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食用植物、芳香植物、栲胶植物、保健饮料植物、牧草及饲料植物、保护与改造环境植物、观赏植物、土农药植物、蜜源植物等14类,其中药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以常见药用植物234种为例,根据植物资源可利用量估量法估量当地植物资源利用前景,结果表明,其中46.2%的常见药用植物可利用量估量值在12以上,可供开发利用。文后提出红双林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