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云南产复叶耳蕨属植物进行了再次的分类订正研究,确认云南有该属植物20个种类,其中,华南复叶耳蕨Arachniodes festina(Hance)Ching和齿头复叶耳蕨A.aristata(Forst.)Tindale为云南分布新记录;将《中国植物志》等资料中的Acrorumohra dissecta、Arachniodes ailaoshanensis、A.australis、A.austro-yunnanensis、A.caudata、A.chinensis var.cornopteris、A.chinensis var.jinpingensis、A.chingii、A.dayaoensis、A.futeshanensis、A.gongshanensis、A.guangtongensis、A.lushuiensissis、A.pianmaensis,A.pianmaensis、A.pseudo-aristata、A.ppseudo-assamica、A.sshuangbaiensis、A.sinoaristata、A.sporadosora和A.triangularis等20个名称作为新异名处理。还列出了云南产该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名称的处理及分类讨论、地理分布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北京产蹄盖蕨科3属4种孢子进行了详细观察,对每个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讨论了各属、种间的差异,为蹄盖蕨科系统分类及孢粉学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北京产蹄盖蕨科3属4种孢子进行了详细观察,对每个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讨论了各属、种间的差异,为蹄盖蕨科系统分类及孢粉学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
叉蕨属是蕨类植物的大属之一,全世界约150种,分布于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据记载,中国 有27种、2变种,分布在长江以南,仅有2种北达长江以北四川境内,而大部分种类集中分布在云南。近 来,笔者主要对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室的标本进行了清理,也参考了中国科学院植物 研究所标本馆的标本,这些标本不少是近年来所采集,其中,发现1新种并有1种和1变种为中国新记 录,1种为云南新记录,1种为贵州新记录,有4个种名是新异名,即Tectaria cosimilis Ching et C.H.Wang, T.decurrenti-calata Ching et C.H.Wang,T.fengii Ching et C. H.Wang,T.Simaoensis Ching et C.H.Wang。至此,所知云南产叉蕨属有22种、2变种。  相似文献   

5.
对云南产复叶耳蕨属植物进行了再次的分类订正研究,确认云南有该属植物20个种类,其中,华南复叶耳蕨Arachniodesfestina(Hance)Ching和齿头复叶耳蕨A.aristata(Forst.)Tindale为云南分布新记录;将《中国植物志》等资料中的Acrorumohradissecta、Arachniodesailaoshanensis、A.australis、A.austro-yunnanensis、A.caudata、A.chinensisvar.cornopteris、A.chinensisvar.jinpingensis、A.chingii、A.dayaoensis、A.futeshanen-sis、A.gongshanensis、A.guangtongensis、A.lushuiensis、A.pianmaensis、A.pseudo-aristata、A.pseudo-assa-mica、A.shuangbaiensis、A.sinoaristata、A.sporadosoraA.triangularis等20个名称作为新异名处理。还列出了云南产该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名称的处理及分类讨论、地理分布等。  相似文献   

6.
张秀英  范亚文 《植物研究》2005,25(2):186-191
利用7种随机引物对分布于黑龙江省不同区域蹄盖蕨科中的蹄盖蕨属,羽节蕨属及冷蕨属三属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对蹄盖蕨科各种基因组的DNA进行了PCR扩增,并对其RAPD谱带进行了统计处理,得出不同区域种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结果表明蹄盖蕨科植物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变异,其种类的分布对周围环境变化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利用Shannon指数和Nei指数对其分析,确定了三属之间的属内种间的亲缘关系:蹄盖蕨属的大部分变异仍存在于种源内;冷蕨属中的冷蕨和山冷蕨种类之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羽节蕨属中,欧洲羽节蕨和羽节蕨种间有较大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7.
8.
通过研究燕尾蕨属(Cheiropleuria C.Presl)植物的标本和文献,对过去国内标本馆及文献中有关燕尾蕨属植物的报道进行了订正,确认中国产燕尾蕨属植物2种,即广泛分布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全缘燕尾蕨(C.integrifolia)和仅产海南的燕尾蕨(C.bicuspis)。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对国产耳蕨属后生耳蕨组进行了较系统的分类研究,对组的概念进行了修订,首次将耳蕨属小鳞片根据长度分为长型和短型两类。本文共记载后生耳蕨组植物22种,包括中国新分布1种:P.longipinnulum Nair,新异名2种:P.glingense Ching et Y.X.Ling,P.shennongense Ching,Boufford etShing.本组共分五系,即线鳞系、水囊系、缺耳系、长小鳞系和黑鳞系。本文编制了后生耳蕨组的分种检索表,对一些种的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中国甚至喜马拉雅地区并无P.mucronifolium(Bl.)Presl和P.setiferum(Forsk.)Moore ex Woynar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薄唇蕨属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薄唇蕨属是水龙骨科星蕨类植物中的一个小属,其范围时大时小,没有稳定的概念。我们在编 写《中国植物志》的过程中,分析了该属植物和星蕨类其它属植物的形态和地理分布,扫描了全部种类的孢子,认为薄唇蕨属不同于线蕨属,它包括了过去分出的似薄唇蕨属和树舌蕨等属。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耳蕨属后生耳蕨组的分类研究(I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本组以“叶片二回羽状(不为细裂),草质,叶轴不具芽胞,小羽片具小羽柄,小鳞片窄型”等为主要特征而区别于耳蔽属其它组。全世界约50余种,欧、亚、美和非洲广布。中国“  相似文献   

13.
对薄鳞蕨属5种3变种的孢子形态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该属植物的孢子明显地分为两种类型:薄叶薄鳞蕨和杜氏薄鳞蕨的孢子为近球形,周壁为鸡冠状或拟网状纹饰;而华北薄鳞蕨、华西薄鳞蕨和绒毛薄鳞蕨的孢子为四面体状球形,周壁表面近光滑。第一种类型的孢子也存在于粉背蕨属,因此薄鳞蕨属和粉背蕨属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承认中国蕨科薄鳞蕨属的独立性,把喜马拉雅地区分布的Cheilanthes duthiei 新组合到了该属。  相似文献   

15.
描述了鳞毛蕨属一新种,即吉首鳞毛蕨Dryopteris jishouensis G.X.Chen et D.G.Zhang.吉首鳞毛蕨与稀羽鳞毛蕨Dryopteris sparsa(Buch.-Ham.ex D.Don)O.Ktze.相似,区别在于本新种形体较小,通常高536cm,羽片近对生或互生,裂片边缘全缘且顶端钝圆而无尖齿,囊群盖边缘啮蚀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原始莲座蕨属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指出本属与莲座蕨属的不同之点是:在外部形态上,整个形体较小,较简化;根状茎横走,呈背腹型;叶二列状排列;叶柄中部有一个(有时多至五个)肉质膝状膨大,下部被宽披针形、边缘疏具不规则粗齿牙的薄鳞片;叶片通常为一回羽状,有羽片2—6对;子囊群长线形至短线形,一般由20—260个孢子囊组成,生于中肋与叶边之间,下面有节状分枝的夹丝密生;每一孢子囊产1800—1900个孢子;孢子外壁具短刺状雕纹。在内部结构上。本属植物茎内的中柱系统为单环式的网状中柱,有背腹之分;叶迹为单叶迹,由网状中柱的背面伸出;根迹由腹面发生;叶柄和茎内的原生木质部均为内始式。但通过比较和分析表明,原始莲座蕨属与莲座蕨属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从现有材料看,本属大致由莲座蕨属经一回羽叶的莲座蕨到越南原始莲座蕨这样一条演化路线直接发展起来的,并且前者比后者为进步。其次,对本属叶柄中部以下存在的肉质膝状膨大的观察,认为这一结构是与本属植物终年生活于阴湿的生境条件下有密切联系的。它们可能作为帮助叶面随时校正对光照关系的一种机制。另外,对原始莲座蕨属与莲座蕨属的幼年植株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的一致性这个问题,作者以幼态成熟的现象来说明。最后,应当指出,Chris和Giesenbagen在1899年建立原始莲座蕨属时,认为这是代表莲座蕨目的原始类型的蕨类植物。现在,从形态解剖和组织学的观点,证明这种说法是完全缺乏根据的。作者认为原始莲座蕨属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均较莲座蕨属为简单,但这种简化可能是幼态成熟的结果,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又获得了自己特有的一系列的进步特征。因而不是原始性的表现。秦仁昌根据本属植物的分类-地理的研究,曾提出原始莲座蕨属在历史演化的阶段上并不比莲座蕨属为原始,相反地,它应该被认为是后出的和派生的一支的观点,作者观察分析的结果支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7.
邓云飞 《广西植物》2003,23(5):424-424
提出新名称 Asplenium dulongjiangense Y.F.Deng以代替晚出同名 Asplenium qiujiangense Chingex S.H.Wu non Nakaike,1 986。  相似文献   

18.
本属与其近亲属粉背蕨属(Aleuritopteris)及碎米蕨属(Cheilosoria)的区别,主要在于本属夏绿、中生,根状茎及叶柄的鳞片大,长圆形或卵圆披针形,先端长钻状,边缘有锯齿或有具柄的腺体;叶片长圆披针形,或有时为卵圆形,长为宽的2—3(4)  相似文献   

19.
扇蕨属(Neocheiropteris)为中国蕨类植物4个特有属之一。自Christ建属以来,不同的分类学者对本属的范畴以及系统位置一直存有争议。本研究对扇蕨属和盾蕨属进行了形态解剖观察,并对扇蕨属及其近缘类群共14个种的4个叶绿体DNA片段:rbcL、rpS4 & rpS4-trnS IGS、trnL intron & trnL-trnF IGS以及atpB & atpB-rbcL IGS进行测序,应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parsimony)、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和贝叶斯推断(Bayesian inference)对序列进行联合矩阵分析,并构建系统树。该研究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面都提出了支持扇蕨属和盾蕨属分立的证据。形态学研究显示扇蕨属和盾蕨属叶片分裂方式、叶被和侧脉特征迥异,支持扇蕨属和盾蕨属的分立;但两属根状茎鳞片的共同特征则反映了两属问的紧密联系。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扇蕨属与毛鳞蕨属和鳞果星蕨属构成姐妹群,其集合与盾蕨属构成姐妹群。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的证据,对扇蕨属的系统位置以及范畴进行了深入探讨,扇蕨属包括扇蕨和三出扇蕨,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证据对三出扇蕨的系统位置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于馆藏标本的研究, 确认广东产3 种轴鳞蕨属植物: 异鳞轴鳞蕨Dryopsis heterolaena、泡鳞轴鳞蕨D. mariformis 和阔鳞轴鳞蕨D. maximowicziana , 其中泡鳞轴鳞蕨和阔鳞轴鳞蕨为广东新记录的蕨类。澄清广东不产顶果轴鳞蕨D. apiciflora , 最近出版的《广东植物志》第七卷记载的顶囊肋毛蕨Ctenitis apiciflora ( 即顶果轴鳞蕨D. apiciflora) , 系异鳞轴鳞蕨的错误鉴定。文中列有分种检索表、种的文献引证、标本引证、生境与分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