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体色多态性在蚜虫中普遍存在,是探索生物适应环境机制及生态进化功能的一个优良范式。尽管蚜虫体色多态性被认知已经有两个多世纪,但其内在的机制仍然不甚明了。本文从蚜虫体色多态性的表现形式、体色的组成部分及色素种类、影响体色多态的重要因子、体色多态的生态功能及维持体色多态性的机制等方面综述有关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蚜虫体色分化的内在机理、体色多态的维持机制及体色多态的生态进化功能等提供方向和线索。  相似文献   

2.
线粒体DNA是动物细胞核外唯一的遗传物质,具有结构简单、进化速度快、母系遗传和基因重组率小等特点。文章在介绍蜜蜂线粒体DNA的结构大小及其多态性的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在蜜蜂的种间多态性、亚种间及亚种内多态性、起源进化、群体遗传结构及基因流动、亚种及类型的分类等方面的研究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七鳃鳗遗传多样性与演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鳃鳗(Petromyzonidae)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中惟一的幸存者.对其资源保护和演化发育生物学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染色体、蛋白质和DNA水平总结近年来七鳃鳗遗传多样性与演化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DNA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微卫星DNA标记等技术及线粒体DNA和功能基因研究应用于七鳃鳗种群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遗传结构、种质鉴定与渔业资源管理及系统进化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螨类主要依靠其形态特征进行系统学研究。DNA标记是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物种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特征的DNA片段。近年来,DNA标记技术在螨类系统学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微卫星SSR、核酸序列扩增、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和直接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DALP等6种DNA标记技术在螨类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5.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是基因组中最常见的遗传多态性,在遗传学研究的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综述了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发现、特点及其应用等方面对植物SNP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植物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基因组中最常见的遗传多态性,在遗传学研究的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综述了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发现、特点及其应用等方面对植物SNP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多态性研究及应答机制一直是基础免疫学的热点。大鼠基因组草图已经绘制完成,对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RT1分子水平的遗传学,基因组学,进化及功能方面的研究日渐深入。本文主要介绍了实验大鼠MHC复合体基因的遗传结构,并绘制了其物理结构图谱。重点阐述大鼠的RT1复合体基因的多态性研究,以及RT1复合体对大鼠的移植模型和复杂疾病模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又称猪白细胞抗原复合体(SLA),是猪基因组中基因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多态性最高的区域。许多研究表明SLA在抗原提呈及免疫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基因及基因组学研究在以猪为替代模型的人-猪器官移植、癌症、变态反应、猪的生产数量性状及对感染性疾病的应答、疫苗研制等方面都是热点。我们就目前Ⅰ类和Ⅱ类SLA分子功能基因多态性及与机体免疫水平、抗病育种和生产性状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microRNA(miRNA)是进化保守的、非编码单链小RNA,长度约为18-25个核苷酸.作为基因表达的微观管理者,miRNA通过结合在mRNA的3′-UTR抑制翻译过程或使其降解.miRNA多态性是指一类能够干扰miRNA功能的新多态性或单核苷酸的多态性.这种多态性不仅出现在pri-miRNA、pre-miRNA和成熟的miRNA序列中;也可以出现在靶基因3′-UTR;还可以呈现在miRNA基因表观遗传学的改变.miRNA多态性可能导致疾病的产生,也可以判断临床用药疗效及预后监测.目前miRNA多态性正在作为疾病(尤其是肿瘤)生物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而且已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义信息论向药学科学的渗透,已为药学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推动药学科学的研究向纵深发展.本文拟就信息论在药学科学中某些主要应用进展进行概括的讨论,为二者进一步结合提供线索。生物活性的分子结构特征任一化合物在其原子核周围空间分布的电子,可以视为包含着信息的电子概率场形式,而作为化合物的药物分子与受体相互作用时,可看作是所携带的信息向接受者(受体)馈送,当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义信息论向药学科学的渗透,已为药学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推动药学科学的研究向纵深发展。本文拟就信息论在药学科学中某些主要应用进展进行概括的讨论,为二者进一步结合提供线索。生物活性的分子结构特征任一化合物在其原子核周围空间分布的电子,可以视为包含着信息的电子概率场形式,而作为化合物的药物分子与受体相互作用时,可看作是所携带的信息向接受者(受体)馈送,当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中国人群胎盘组织中ABC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其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为妊娠期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常分娩的200例中国汉族妇女的胎盘组织为研究对象,剪取母体侧胎盘组织,用于DNA、RNA和蛋白质的提取.通过测序确定ABCB1基因rs1045642、rs1128503及rs2032582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组织中P-g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对ABCB1基因多态性与P-g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于rs1045642、rs1128503及rs2032582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之间P-g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813,0.219,P>0.05;F=0.132,0.086,P>0.05;F=1.617,0.794,P>0.05).本研究表明ABCB1 rs1045642、rs1128503及rs203258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胎盘组织P-g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23受体(Interleukin-23 receptor,IL-23R)rs17375018、rs11805303位点广西人群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对251例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并结合HapMap中其他地区、人种多态性数据分析IL-23R基因单核甘酸多态性。结果:rs17375018位点基因型频率为:GG型37.5%,AG型45.8%和AA型16.7%,其多态性频率分布与北京、美国犹他州、尼日利亚人群均有差异(P0.05),与东京人群分布无差异(P0.05)。rs1180530位点则为CC型24.7%、TC型47.8%和TT型27.5%,其多态性频率分布与美国犹他州、尼日利亚人群有差异(P0.05),与北京及东京人群无差异(P0.05)。结论:rs17375018位点多态性频率分布与北京、美国犹他州、尼日利亚人群及rs11805303位点多态性频率分布与美国犹他州、尼日利亚人群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药学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华北野猪、东北野猪和山西黑猪、长白猪、大白猪、马身猪共计287头猪作为研究对象,对其HSL基因外显子Ⅰ区域进行了PCR-RFLP多态性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猪间存在多态性。瘦肉型大白猪、长白猪全部表现为GG基因型;山西黑猪表现为AA、AG和GG三种基因型;脂肪型地方猪种马身猪为单一的AA基因型;华北杂种野猪、东北纯种野猪及杂种野猪表现为AG和GG两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G及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在不同猪种中不同。该研究首次对华北及东北野猪HSL基因进行了多态性研究,丰富了国内外对野猪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为野猪遗传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于药学研究专业来说,学生的就业前景一直是广大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在实际的药学教育设施的过程中,做好课程设置工作,将教学的重点和工作岗位相结合,不断培养应用型药学研究人员至关重要。本篇文章中,笔者主要以高职药学的教学工作为例,对教学工作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仅供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华北野猪、东北野猪和山西黑猪、长白猪、大白猪、马身猪共计287头猪作为研究对象,对其HSL基因外显子I区域进行了PCR-RFLP多态性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猪间存在多态性.瘦肉型大白猪、长白猪全部表现为GG基因型;山西黑猪表现为AA、AG和GG三种基因型;脂肪型地方猪种马身猪为单一的AA基因型;华北杂种野猪、东北纯种野猪及杂种野猪表现为AG和GG两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G及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在不同猪种中不同.该研究首次对华北及东北野猪HSL基因进行了多态性研究,丰富了国内外对野猪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为野猪遗传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AFLP标记在研究家蚕遗传多态性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AFLP是一种多态检出效率很高的分子标记技术,在构建遗传图谱,遗传多态性研究,重建分子系统演化树,品种鉴定,基因克隆等众多研究领域有着其它分子标记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在前人用AFLP技术对植物多态性研究的基础上,将AFLP用于家蚕的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发现在家蚕中同样具有丰富的AFLP标记的多态性。由此暗示AFLP技术亦适合研究家蚕等昆虫类动物的遗传多态性,构建遗传图谱,或用于其分子生态学,分子进化和分类等方面的研究。此外本文还探讨了适合于家蚕等昆虫的AFLP分析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9.
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建立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工作。方法:通过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NCBI)的genBank获取基因序列及其相应位点的SNP信息。利用Primer5.0软件设计引物,并经NCBI的Blast2.0软件检验其特异性。结果:建立了单一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SASP—PCR)与嵌套式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NASP-PCR)两种技术,并应用于β2肾上腺素受体及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证实该技术的稳定性和优越性。结论: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是一种更为简便、特异性较高、费用少的、便于推广的SNP检测方法,特别是在群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中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真菌是自然界中一个大的生物类群,就医学真菌而言,如何确定其分类地位以及属,种等问题很多,传统分类法从形态表型出发,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医学真菌方面已逐渐形成了以其因分析为基础的分类与鉴定系统,真核生物的rRNA基因结构的独特性使其在医学真菌的分类与鉴定中应用广泛,结合聚合酶链反应,随机扩增片段多态性,限制性酶切片多态性及核苷酸序列分析等技术,rRNA基因适合于各分类水平(各系发生、种内分型及种间鉴别)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