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是一种对兔具有高度致病性和致死性的病毒,所引发的疫病俗称”兔瘟”,其病死率高达100%,是一种对养兔业危害性比较严重的重要传染病。RHDV在分类地位上属于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兔病毒属(Lagovirus)。迄今所发  相似文献   

2.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是一种对兔具有高度致病性和致死性的病毒,所引发的疫病俗称"兔瘟",其病死率高达100%,是一种对养兔业危害性比较严重的重要传染病.RHDV在分类地位上属于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兔病毒属(Lagovirus).  相似文献   

3.
1986年春,武汉市第二制药厂(WSPMM)试验用家兔突然口鼻渗出鲜血,几乎全部猝死。作者观察了罹病死亡的症状,认为此病例与黄印尧等所报道的相同。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HTCMI)也发生此病的流行。作者对这两种不同来源的病料,进行相同的处理,提取病毒粗纯物,回接同种动物,可引起同样典型的发病症状。进一步将死亡兔的肝、睥等脏器组织匀浆。经低速、高速、超速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后制样,电镜观察可见典型的病毒柱子。以上两种病毒粒子制备的抗血清和南京农业大学的兔出血症病毒抗原在双扩散沉淀中,产生典型的沉淀反应,说明三种病毒抗原的一致性。但是湖北株、南京农业大学病毒株抗原和日本细小病毒的抗血清,在双扩散反应时均无沉淀反应。湖北株病毒的形态大小、超微结构、外壳蛋白的 多肽和血清学特性,均不同于标准兔细小病毒,可能是一新的病毒。  相似文献   

4.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致死性急性传染病,取体温41℃但尚未死亡的病兔的肝组织,经电镜超薄切片研究,在肝细胞核内可见大量成熟的,直径约36nm的球状无膜病毒颗粒,还可看到细胞核的严重病变,细胞质内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系统也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这一类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和装配,这提示该病毒可能是一种DNA病毒。  相似文献   

5.
兔出血症病毒体外复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几种动物细胞上,采用同步感染的方法研究了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复制特性。病毒感染细胞后(PI)48—72小时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血凝效价可增高5—10倍。病毒对细胞传代代数不同,敏感性也不同。在兔婴肾(RK)和兔婴肺(RL)细胞上以4—8代最为敏感。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经病毒感染48—72小时的细胞中可观察到特异性荧光。细胞增殖的病毒经PEG-DS浓缩,Sepharose 4B柱层析提纯后,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完整的病毒粒子,将此病毒回接健康实验兔可致100%死亡。免疫双扩散和免疫电泳试验表明,细胞增殖的病毒抗原与来自病兔肝的RHDV抗血清之间产生明显的沉淀带。SDS-PAGE分析病毒获得四条多肽,其分子量大小与病兔肝组织提取的病毒蛋白多肽分子量相比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应用氯仿处理,聚乙二醇沉淀,差速及蔗糖梯度离心,可以获得部份提纯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制剂,制剂呈典型的病毒核蛋白紫外吸收曲线,最高吸收值在260nm,A260/280=1.3,电镜下病毒呈廿面体,大小约36nm,无外膜,用该制剂回接健康兔,能引起典型发病及死亡,用核糖核酸及脱氧核糖核酸酶处理,证明病毒核酸为DNA,病毒DNA的温度熔解曲线测定证明,DNA为双链,初步测定DNA的分子量约为13-15×10~(?)道尔顿。  相似文献   

7.
采用氯仿、聚乙二醇。硫酸葡聚糖钠盐二相系统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患病兔肝组织中提取、纯化病毒。该病毒粒子无囊膜,呈20面体对称,直径一般为33—37 nm。其三角剖分数T=3,共有32个子粒,每一子粒为中空的、外径为9 nm左右的圆形轮廓。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后,可获得沉降系数为166s的病毒颗粒,这种颗拉具有很强的感染性。经SDS—PAGE测得病毒粒子有四种多肽,分子量分别为66.4k、65.Ok、63.5k、41.Ok。二苯胺试验,吖啶橙染色、甲醛试验及热变性曲线表明,该病毒是单链DNA病毒。电镜下经甲酰胺法展层的病毒核酸呈单链线状,分子量平均为2.1×106道尔顿。此病毒的上述性质类似于细小病毒。 53s中空的圆形子粒,有很强的血凝性,而对照组铁蛋白和同一条件下所制备正常兔肝 成份无凝血特性,说明53s的9nm粒子应为病毒外壳蛋白子粒。  相似文献   

8.
1984年,江苏无锡地区家兔暴发流行一种新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于90%,抗菌素治疗无效。随后国内其它一些地区也相继发生。 对病兔的肝、肺悬液做电镜检查,发现了许多近球形的病毒颗粒。用此悬液接种易感  相似文献   

9.
兔出血症病毒主要结构多肽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出血症病毒主要结构多肽的氨基酸分析王恒安,杜念兴,徐为燕(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10095)关键词兔出血症病毒,结构多肽,氨基酸分析有关兔出血症病毒(RHDV)结构多肽的报道很多,有认为只有1条,有报道4条的,也有报道多达6条的。但其主要结构多肽为分...  相似文献   

10.
用对流电泳提纯兔出血症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兔出血症病毒(RHDV)在pH8.6的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在负极侧有一血凝峰,免疫电镜观察有大硅RHDV颗粒,证实RHDV病毒粒子带正电荷。利用这一特性可用对流电泳提纯病毒。将抗体与病毒颗粒形成的沉淀带切下,作SDS-PAGE,经免疫转印出现6条区带,其中60kD的VP_1为主要结构多肽。用免疫复合物提取核酸,以狄高辛标记制成探针,能与病毒核酸和克隆的RHDVcDNA2.2kb片段和4.8kb片段杂交,探针灵敏度达pg水平。能用病毒核酸作模板制备探针,证实RHDV的核酸为DNA。  相似文献   

11.
12.
兔出血症病毒细胞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吉传义  杜念兴 《病毒学报》1992,8(3):252-256
  相似文献   

13.
兔出血症病毒(RHDV)蛋白亚基及免疫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巫爱珍  杨颐 《病毒学报》1990,6(4):332-335
  相似文献   

14.
兔出血症病毒基因组的克隆及克隆基因的酶切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世山  徐为燕 《病毒学报》1992,8(3):245-251
  相似文献   

15.
中国株和德国株兔出血症病毒的基因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崔治中  段玉友 《病毒学报》1995,11(3):242-247
  相似文献   

16.
自从去年以来,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家兔饲养群中发生了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病程短,死亡率高,濒死前体温升高1—2℃,稽留8—24小时。病死兔经解剖检查,主要病变是多种器官和组织出现(氵弥)散性或灶状出血。我们对病变器官如肝、肺、肾等的超薄切片曾作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在病变细胞的胞质中存在很多病毒样颗粒(图1)。张哲夫等也有相同的报道。为了弄清这种颗粒的性质,及其与家兔的这种传染性疾病确切的病因关系,本文报道我们在病毒的分离、纯化、鉴定和家兔感染的一些实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1984和1985年6月上、中旬,在广州市郊、县,湛江市郊以及广西南宁市郊、县,北海市郊和合蒲县等花生产区,调查花生病毒病时,除了发现花生轻斑驳病毒病外,还发现一种新的病毒病害。其症状特征是:病株顶端叶片上出现很多褪绿黄斑或环斑,有的环斑变  相似文献   

18.
An ATPase activity specifically stimulated by micromolar Ca2+ concentrations has been identified in association with rabbit neurophil membranes. These studies provide the basis of furthe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a2+-ATPase activity with regard to neutrophil function.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工作证实了一些药用植物能激活EB病毒的早期抗原,并能促进EB病毒对正常淋巴细胞的转化作用,如大戟科的了哥王,在我国南方鼻咽癌高发区很常用,瑞香科的黄芫花具有引产作用已广泛应用临床。这些药物是否具有促癌作用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本实验应用兔头乳状瘤为模型研究这两种药用植物是否为促癌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