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水泡性口炎病毒(VSV)为指示病毒,考察了低pH孵放不同时间对低温乙醇法生产的静注丙球(IVIG)中VSV的灭活效果,并对不同厂家及不同批号IVIG中病毒灭活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液体IVIG在PH4.1±0.3,20-25℃,孵放21天可灭活VSV达6Logs以上(即低于实验检测限),但不同厂家及不同批号的IVIG在病毒灭活的发生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3.
S/D法灭活血液制剂中脂包膜病毒效果验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选用不同核酸的脂包膜病毒,其中RNA病毒为水疱性口炎病毒(VSV),DNA病毒为伪狂犬病毒(PRV),将两种指示病毒分别用于验证S/D法处理对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Ⅷ、静注丙种球蛋白、免疫血浆等血液制剂的病毒灭活效果。结果该法对所有被处理的血液制剂中的PRV及VSV灭活能力分别为≥3.38~5.88和≥3.50~4.75logTCID50/0.1ml,表明S/D法对两种病毒核酸类型的脂包膜病毒有良好的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培养/链特异性RT-PCR方法可否作为甲型肝炎(甲肝)灭活疫苗(L-A-1减毒株)的病毒灭活验证试验方法。方法根据甲肝病毒(HAV)L-A-1株基因组序列,设计5条基因特异性引物,提取HAV基因组RNA,应用设计的正向引物进行反转录,再进行两轮PCR扩增,通过检测HAV复制过程中的负链中间体,对甲肝灭活疫苗灭活验证试验方法进行探讨,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甲肝灭活疫苗HAV灭活验证试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细胞培养/链特异性RT-PCR方法对HAV负链RNA特异、敏感。通过方法学验证试验表明,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利用此方法对5批甲肝灭活疫苗(L-A-1减毒株)进行检测,结果全为阴性,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甲肝灭活疫苗HAV灭活验证试验测定结果相同。结论细胞培养/链特异性RT-PCR方法快速、灵敏可靠,可作为检测甲肝灭活疫苗(L-A-1减毒株)HAV灭活验证试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选用不同核酸类型的脂包膜病毒,其中RNA病毒为水疱性口炎病毒(VSV),DNA病毒为伪狂犬病毒(PRV),将两种指示病毒分别用于验证低pH孵放法对不同厂家生产的人血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的病毒灭活效果。结果表明,液体IVIG的pH值为3.8~4.4,在23~25℃环境中,孵放21天可灭活VSV和PRV,两种指示病毒的灭活效果分别为≥5.50~6.62和≥5.38~6.62logTCID50/0.1ml。因此,低pH孵放法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简便实用的灭活脂包膜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S/D法处理凝血因子浓缩物类制品的病毒灭活验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水泡性口炎病毒 (VSV)为指示病毒 ,验证应用有机溶剂 /去污剂 (简称S/D)法灭活血液制品中病毒的生产工艺 ,并对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四种凝血因子浓缩物类制品 (中间品 )的病毒灭活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当制品中TNBP和Tween80终浓度为 0 3%和 1 0 % ,在 2 5± 1℃处理 6小时后对于包膜病毒确有显著的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与血液制品病毒灭活有关的一些方法,对灭活或清除血传病毒,保证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有效性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实验建立了Sindbis病毒在BHK-21细胞内蚀斑形成的方法,Sindbis病毒接种于BHK-21细胞内,3天半染色,结果显示蚀斑清晰可见,直径为2-4mm,病毒滴度已达高峰期,同时将此方法用于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实验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客观,Sindbis病毒在S/D低pH孵放法等灭活病毒实验中作为有脂质包膜类病毒的指示病毒具有相对稳定性,较为适宜并且能客观的体现出各种灭活方法灭活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实验建立了Sindbis病毒在BHK-21细胞内蚀斑形成的方法,Sindbis病毒接种于BHK-21细胞内,3天半染色,结果显示蚀斑清晰可见,直径为2-4mm,病毒滴度已达高峰期,同时将此方法用于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实验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客观,Sindbis病毒在S/D低pH孵放法等灭活病毒实验中作为有脂质包膜类病毒的指示病毒具有相对稳定性,较为适宜并且能客观的体现出各种灭活方法灭活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选用不同核酸类型的脂包膜病毒,其中RNA病毒为水疱性口炎病毒(VSV),DNA病毒为伪狂犬病毒(PRV),将两种指示病毒分别用于验证一定浓度的辛酸盐对某一厂家生产的人血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的病毒灭活效果。结果表明,液体IVIG在辛酸钠(0.7±0.2mmol/g蛋白)、pH(5.1±0.1)、29.5~30.5℃,孵放90min可灭活VSV和PRV,两种指示病毒的灭活效果分别为≥4.00~4.12和≥5.25~5.75log TCID50/0.1ml。因此,辛酸盐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灭活脂包膜病毒的灭活剂。  相似文献   

11.
探究几种实验室常规消毒灭活方法对腮腺炎病毒的灭活效果,为实验室进行腮腺炎病毒消毒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采用热灭活、紫外线灭活和化学试剂灭活三种方法对腮腺炎病毒进行灭活处理,灭活处理后腮腺炎病毒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病毒滴定,评估上述灭活方法对腮腺炎病毒的灭活效果。热灭活方法显示,腮腺炎病毒对热敏感,随温度升高和热灭活时间增长对腮腺炎病毒灭活有明显加强作用。65℃30min、60min和70℃10min、30min、60min可有效灭活腮腺炎病毒;紫外线灭活方法显示,紫外线照射15min,30min,60min均可有效灭活涂抹在平皿表面的腮腺炎病毒,但对毒株液倾倒导致的MuV液体不能达到完全灭活效果;化学试剂灭活方法显示,三氯异氰泡腾片、1%过氧化氢、3%过氧化氢和75%乙醇根据试剂说明书处理后病毒均能有效灭活腮腺炎病毒。三种灭活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实现对腮腺炎病毒的灭活,可以作为实验室常规灭活腮腺炎病毒方法。建议使用65℃30min或70℃10min对腮腺炎病毒进行有效灭活。紫外线适用于对腮腺炎病毒进行表面消毒,但对液滴状病毒污染建议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有效灭活。  相似文献   

12.
在病毒灭活验证过程中,比较了冻干后不同加热方法对凝血因子类制剂中伪狂犬病毒(PRV)的灭活效果,包括80℃干烤72h、100℃水浴加热30min以及100℃蒸汽加热30min方法。结果表明80℃干烤72h对制品中PRV灭活较彻底,另外两种方法对制品中PRV的灭活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流感病毒滴度蚀斑检测方法,研究其适用性,为基于Vero细胞基质的四价流感裂解疫苗原液生产过程提供质控手段。方法通过优化覆盖物琼脂糖含量、病毒吸附时间及培养温度等参数,建立蚀斑法检测流感病毒滴度检测的方法,对其进行初步验证,并与鸡胚法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流感病毒培养条件的优化,确定覆盖物中最佳琼脂糖终浓度为1.0%(P=0.001,P0.05)、最佳吸附时间为90 min(P=0.001,P0.05),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温度(33℃、35℃和37℃)培养条件对病毒滴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毒液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由同一组试验人员连续测定8次,CV在3.73%~7.04%之间;同一组试验人员在不同工作日内对3批甲型(H3N2)病毒液测定,CV在3.46%~4.12%之间;不同试验人员测定结果的CV在1.77%~5.63%之间。表明蚀斑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蚀斑法与鸡胚法检测病毒滴度分别为7.84 lgPFU/mL和7.24 lgEID_(50)/mL,CV分别为2.90%(5%)和10.21%。蚀斑法在流感病毒2017—2018年流行株病毒滴度检测中应用,均获得稳定的检测结果。结论建立的蚀斑法简便、稳定且灵敏度高,能够准确地检测流感病毒的滴度,可用于流感疫苗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目的在于检查上海市自来水厂中经常规加氯处理后,在杀灭肠道病毒方面的效果。实验采集现场加氯后之水样,加上一定量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LSc减毒株后,每间隔一定时间测定水中总氯及游离氯含量以及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消长情况。水厂之二次加氯中以第一次加氯为水处理中杀灭病毒的主要环节,加氯后60分钟即已查不到存活之病毒。  相似文献   

15.
光化学法灭活血液中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化学灭活法是指某些化学光敏剂与病原微生物的核酸或蛋白结合后,再以特定波长光照射,使光敏剂与核酸或蛋白之间发生光化学反应,以导致病原体失活的方法。研究认为,补骨脂素光化学法既可灭活细胞外的游离病毒,又可灭活细胞内的病毒,对包膜和无包膜病毒都有效。而部花青540、血卟啉和甲基蓝等光化学法主要对包膜病毒灭活效果较好。不同光化学灭活法对血液成分的影响程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低pH孵放法对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_2样品中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 SINV)、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VSV)、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 EMCV)的灭活效果进行验证。方法以SINV、VSV、EMCV作为指示病毒,将3批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_2的pH调至4.1±0.1,每批12瓶(3 mL/瓶),分别加入333μL指示病毒,25℃放置21 d灭活病毒,同时设置中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并于0 d、1 d、3 d、7 d、14 d、21 d取样测定剩余病毒滴度,验证低pH孵放法的病毒灭活效果。结果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_2样品经低pH孵放处理21 d后,SINV、VSV和EMCV等3种指示病毒残余病毒滴度均≤0.5 lgTCID_(50)/0.1 mL,灭活效果分别达到5.50~5.83、5.70~6.00和6.00~6.17 lgTCID_(50)/0.1 mL。结论采用低pH孵放法处理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_2中SINV、VSV、EMCV,病毒滴度下降值均>4 lgTCID_(50)/0.1 mL,灭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在人纤维蛋白原制备工艺中增加S/D处理灭活病毒步骤,TNBP和Tween80终浓度分别为0.3%和1%,在25℃处理6小时能有效灭活指示病毒VSV(〉3.75Log)、Sindbis(〉4.46Log)、HIV(〉3.67Log),盲传三代未检出病毒  相似文献   

18.
S/D灭活血浆内脂包膜病毒及病毒灭活血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磷酸三丁酯(TNBP)/Triton X-100对血浆内脂包膜病毒的灭活效果。用VSV病毒和Sindbis病毒作指示病毒,加入血浆后再加磷酸三丁酯/Triton X-100,观察病毒的滴度变化及对血浆蛋白的影响。结果发现终浓度各为1%的磷酸三丁酯/Triton X-100在60min内可以灭活血浆内的两种指示病毒,而血浆蛋白的组成和功能变化很小。经层折、超滤后血浆内磷酸三丁酯和Triton X-100的残余量分别低于5μg/ml,表明S/D处理血浆的安全性和治疗作用都很好,其制剂冰冻血浆或冻干血浆可用于临床治疗凝血因子缺乏症,或用作血容量扩张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生产工艺灭活病毒能力,评价疫苗安全性。方法:将乙型肝炎疫苗原液按1∶9比例加入指示病毒(麻疹病毒、VSV病毒),混匀后加入甲醛溶液,使甲醛终浓度达到1/2000和1/4000,放置于37℃,分别于0h、24h、48h、72h取样,用亚硫酸氢钠中和,贮存于-70℃待检或立即检测病毒滴度,对病毒检测阴性的样品盲传3代,进一步检测。结果:疫苗原液加入1/2000和1/4000的甲醛溶液,37℃作用24h、48h、72h,麻疹病毒滴度下降4.0个Log值,VSV病毒滴度下降5.0个Log值,且细胞盲传三代,均未出现细胞病变。结论:乙型肝炎疫苗原液在1/2000和1/4000甲醛浓度37℃72h作用下,均能有效灭活麻疹病毒和VSV病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重组杆状病毒滴度间接免疫荧光法的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 构建含有重组质粒pGEX-6p-1-GST-GP64大肠埃希菌BL21(DE3),进行IPTG(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 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杆状病毒截短GP64糖蛋白。配伍佐剂后采用背部多点注射的方式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兔抗杆状病毒GP64多抗作为免疫荧光结合抗体,在96孔板里贴壁培养Sf9细胞,接种10倍系列稀释的重组杆状病毒共孵育一定时间,80%冷丙酮固定、透化,一抗稀释比例为1∶200、荧光二抗稀释比例为1∶500,荧光显微镜下显色,计数荧光灶数目计算病毒滴度。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成功制备了GP64兔多抗;检测时Sf9细胞与重组杆状病毒共孵育时间4 d;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细胞可与GP64抗体发生特异的荧光灶反应,未感染细胞对照组未出现特异性荧光灶;组内和组间测定结果的RSD均<5%;同一样品不同人员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6,F表);同一样品梯度稀释后,稀释倍数的对数与病毒滴度呈线性相关(R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