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过去十年来的研究中,人们对于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其中,microRNA被发现在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作用。近年来,关于microRNA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如火如荼,已有研究结果表明microRNA与血管损伤、血管重塑、血管新生、血管炎症等方面均有密切关系。本文作者对miR-143/145的启动子区进行分析,发现其与ER、LXR/RXR、Smads、  相似文献   

2.
micro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RNA,在诱导调控肿瘤发生发展方面的研究已有了众多的成果。microRNA126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对多种肿瘤的增殖、迁移、侵袭及预后等起着显著的抑制作用,microRNA126在大部分肿瘤组织中呈低表达,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潜在价值。本文主要对近年来microRNA126在结肠癌中的发生发展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为结肠癌新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订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分析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诊治住院的川崎病患儿78例作为川崎病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78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BNP、h-FABP水平并进行诊断价值判断。结果: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比容与血红蛋白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川崎病组患儿的血清BNP、h-FABP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川崎病组中,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BNP与h-FABP呈显著正相关性(r=0.782,P=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BNP与h-FABP诊断川崎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0.845,诊断灵敏性、特异性与准确性都在70.0%以上。结论:血清BNP、h-FABP在川崎病患儿中呈现高表达状况,对川崎病也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在完全与不完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6月到2021年5月选择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诊治的83例川崎病患儿,其中完全川崎病患儿43例(完全组),不完全川崎病患儿40例(不完全组)。所有患儿都给予超声检查,评估两组的临床表现、血液学指标、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以及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完全组的球结膜充血、皮疹、口唇破裂、手足硬肿、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发生率高于不完全组(P>0.05)。两组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血小板、白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组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60.5 %,高于不完全组的27.5 %(P<0.05)。在83例患儿中,超声诊断为完全川崎病42例,不完全川崎病41例,超声对完全与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鉴别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7.7 %(42/43)和100.0 %(40/40)。结论:完全与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在临床表现、冠状动脉病变与实验室检测指标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超声能鉴别诊断完全与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5.
徐静宜  高建鹏 《生命科学》2014,(10):1046-105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嗜肝性DNA病毒,感染后可导致急性和慢性肝炎,而慢性感染是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主要病因。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转录和相关疾病进程中,microRNA(miRNA)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后能引起细胞内microRNA表达谱的改变:一方面,microRNA能促进乙型肝炎病毒的转录和诱导宿主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化;另一方面,microRNA也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包装和复制。重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能影响宿主血清microRNA的表达。因此,这类特殊的microRNA今后可成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疾病诊断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将对乙型肝炎病毒与宿主microRNA之间相互作用及其相关生物学效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microRNA是一类非编码单链RNA,通过裂解互补的mRNA或抑制mRNA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研究表明,microRNA不仅可以调节IL-1β、IL-6、IL-8、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并且反过来也可以被这些炎症因子调控,形成复杂的信号通路网,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microRNA与IL-1β、IL-6、IL-8、TNF-α等炎症因子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对免疫、炎症反应和癌症等疾病的影响,以期能为相关疾病的研究、诊断、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D-二聚体(D-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CAL)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是否合并CAL分为CAL组(n=34)和NCAL组(n=46)。收集患儿基础资料,并检测SAA、D-D、CK-MB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川崎病患儿CAL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AA、D-D、CK-MB水平对川崎病患儿CAL的诊断价值。结果:与NCAL组比较,CAL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SAA、D-D、CK-MB水平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ESR、SAA、D-D、CK-MB为川崎病患儿CAL独立影响因素(P<0.05)。SAA、D-D、CK-MB、三项联合诊断川崎病患儿CAL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1、0.687、0.746、0.799,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最高。结论:血清SAA、D-D、CK-MB是川崎病患儿CAL独立影响因素,且联合检测以上指标可辅助诊断川崎病患儿CAL。  相似文献   

8.
细胞外microRNA(extracellular microRNA)是由细胞释放或分泌的一类microRNA,它能通过多种方式进入体液。随着对microRNA生物学活性研究的深入,体液中的细胞外microRNA有望作为肿瘤早期诊断、预后及治疗效果的新标志物受到关注。本文对细胞外microRNA近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机制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microRNA表达水平改变也参与恶性肿瘤的形成.最新研究资料揭示,表观遗传可调控microRNA表达,而一些种类的microRNA也可调节表观遗传,并且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可调控组织细胞内基因表达以及诱导体内恶性肿瘤产生.研究资料还显示,表观遗传主要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方式调控microRNA表达,而microRNA则通过调节DNA甲基化转移酶、维持细胞中DNA甲基化水平或改变组蛋白修饰等途径调控表观遗传.对microRNA与表观遗传之间的调控关系以及在抗肿瘤领域内的应用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血浆中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 EPCR)、一氧化氮(NO)的表达及与炎症反应和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04例为川崎病组,根据患儿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将川崎病组分为CAL组30例和非CAL组(NCAL组)74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56例为对照组。比较川崎病组与对照组、川崎病组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CAL组与NCAL组s EPCR、NO、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分析川崎病患儿s EPCR、NO与炎症因子及CAL的相关性。结果:川崎病组患儿s EPCR、NO、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组患儿急性期s EPCR、NO、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s EPCR、NO、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川崎病患儿s EPCR、NO与CRP、IL-6、TNF-α及CAL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s EPCR、NO水平与炎性因子及CAL相关,s EPCR、NO可能在其炎症反应及CAL进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microRNA是一种内源性的大小在20nt左右的一类非编码RNAs,其通过下调靶基因的表达或翻译而参与调节细胞的发育、增殖、分化、凋亡.近期研究发现microRNA具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已发现miR-21,miR-191,miR-223,let-7a microRNA,miR-106b-25亚群等与胃癌的发生,let-7 microRNA,miR-155与胃癌的侵袭与转移相关,miR-15,miR-16则参与胃癌的耐药机制.对其相应的调控机制和靶基因E2F1,PRL-3,HMGA2,BCL-2等的研究也已有了一些进展,为胃癌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就胃癌相关MicrRNA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MicroRNA(miRNA)是一类含有18-25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与与其靶基因mRNA 3’-非编码区的碱基互补配对,降解靶基因mRNA导致转录后沉默或者抑制靶基因mRNA的翻译过程,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研究显示部分microRNA在胃癌组织中确实存在表达异常,且异常表达的microRNA通过对其靶基因表达的调控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等过程.外周血中microRNA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microRNA应用于胃癌的临床诊疗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众多研究提示microRNA在胃癌的演进中的作用可能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和疗效预测的生物标记物,本文就microRNA在胃癌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20例不完全川崎病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不完全川崎病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不完全川崎病例全部仅有1-4项符合主要标准,30%的惠儿发生了冠状动脉损害,70%的惠儿无并发症.所有确诊或拟诊的惠儿均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和阿司匹林,17例痊愈.结论:不完全川崎病早期症状具有不典型性,应掌握其临床特点,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micro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为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可以与靶基因mRNA的3'非编码区结合,通过降解靶m RNA或(和)抑制靶m RNA转录后翻译调节靶蛋白的生成,从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目前,在人体基因组内发现的microRNA已经超过2500多个,可能调节着人类1/3的基因,在维持正常干细胞功能、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及恶性肿瘤发生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既往的研究表明microRNA与基因之间相互调控的失衡导致肿瘤的发生。从分子水平上研究microRNA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检测microRNA与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的改变,分析肿瘤组织和血清中microRNA表达量与肿瘤分型的关系,将有利于肿瘤的病因学研究,早期发现和肿瘤治疗及预后判断。本文主要就microRNA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诊断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新近研究发现成熟的microRNA能够游离于细胞之外,稳定存在于循环血中,具备疾病分子生物标志物的某些优点,已在多种肿瘤和非肿瘤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中显示了独特的价值,同时循环血中microRNA的功能研究也已开始。该文针对近两年循环血中microRNA标志物及功能研究的成果,对microRNA研究中的这一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前有研究证实microRNA参与了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调控,它也与可塑性障碍性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随着microRNA研究领域的发展,一些重大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发病机制将有可能被阐释.  相似文献   

17.
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的首要致死原因。因为卵巢癌发生、发展无明显症状,常常诊断时已处在难治愈的晚期阶段,而卵巢癌普遍反复产生的耐药性及病程中易复发转移,使得治疗效果往往很差,更敏感和更高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生物靶点有待被发现。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成为肿瘤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显示出其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新兴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本文着眼于近年来一些与卵巢癌相关的lncRNA的研究,并分析这些lncRNA在卵巢癌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及其与相关microRNA在卵巢癌进程中相互作用的情况,对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究血管内超声评价川崎病晚期患儿颈动脉功能、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组织特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1例川崎病晚期患儿作为本研究的川崎病组,同时选择同一时期的8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通过血管内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一般临床资料、颈动脉功能、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组织特征、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川崎病组和对照组儿童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组患儿颈动脉血管僵硬度、脉搏波传导速度、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血管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硬度指数、颈动脉阻力指数和颈动脉僵硬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管顺应性、血管径向应变率、动脉最大剪切率、颈动脉最小剪切率、颈动脉搏动指数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则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可有效评价川崎病晚期患儿颈动脉功能、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组织特征,能够为后续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参考,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序列的内源性的具有转录后调节功能的单链非编码小RNA,在基因表达调控方面具有广泛作用,参与了生物体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最新研究发现,microRNA193b-365在棕色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通过上调或下调一些影响棕色脂肪细胞分化方向的因子(如Runx1t1 、Cdon、Igfbp5、PRDM16等)的表达水平,而发挥促进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功能.促进棕色脂肪形成可增加热量的产生,同时减少脂肪堆积,从而有助于减少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microRNA正性调控棕色脂肪细胞分化这一作用机制为治疗肥胖症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有可能成为脂类代谢性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0.
microRNA通过转录后水平调控细胞的蛋白质表达,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及功能行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脑内microRNA的表达发生改变,异常表达的microRNA可从多种途径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对microRNA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疾病发病机制的诠释也有利于microRNA调控机制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