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三峡东部早奥陶世早期的几丁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早奥陶世早期的几丁虫研究现状,描述了峡东地区早奥陶世早期分乡组的几丁虫3属6种:Conochitina symmetrica,Conochitina cf.pomoti,Conochitina sp.A,Conochitina sp.B,Lagenochitina cf.combazi,Cyathochitina sp.。根据共生的笔石和牙形石以及这些几丁虫在世界其它地区的地质分布,讨论了其时代与对比问题。指出了长江三峡东部早奥陶世早期的几丁虫面貌与世界各地同期几丁虫生物古地理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西昆仑地区志留系温泉沟群的疑源类和几丁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昆仑地区处于中亚腹地的高寒缺氧地带,区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下志留统温泉沟群中-下部轻变质的碎屑岩中一直未发现可靠的化石证据。最近,在温泉沟地区志留纪地层中发现较丰富的Leiosphaeridia,Flo-risphaeridium,Conochitina,Ancyrochitina,Desmochitina,Eisenackitina,Rhabdochitina,Cyathochitina,Lag-enochitina和?Eremochitina属等疑源类和几丁虫化石分子,为温泉沟群中-下部轻变质碎屑岩的时代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微体化石方面依据。  相似文献   

3.
系统分析兴山古洞口下奥陶统,包括南津关组、分乡组、红花园组及大湾组底部的几丁虫微体生物化石。鉴定几丁虫5属14种,含早奥陶世特征种Eremochitina baculata,早中奥陶世常见种Conochitina decipiens,以及华南上扬子区早奥陶世常见属种Euconochitina fenxiangensis和Lagenochitina chongqingensis。E.baculata是北冈瓦纳地区弗洛早中期的特征带化石,本文的材料为该种在华南的首次确切报道,且产出层位略低,为特马豆克期。在华南,常见于特马豆克晚期的带化石Euconochitina symmetrica在该剖面的同时段地层中暂未被发现,但形态上与之高度相似的Euconochitina fenxiangensis在该时段大量出现。比较以往发表的数据后发现,E.fenxiangensis在华南的分布广泛且产出层位较为稳定,较之E.symmetrica更易获得,或可将其作为特马豆克晚期至弗洛初期区域内地层对比的一个有效卡尺。  相似文献   

4.
作者系统描述了在重庆城口廖子口和宜昌分乡普溪河奥陶系庙坡组Nemagraptusgracilis笔石带中发现的几丁虫化石,共7属9种。由于此前对该层位的几丁虫研究较少,因此本次所发现的几丁虫化石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层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中图示和描述了重庆城口大塘口奥陶系红花园组和湄潭组下部营盘段的几丁虫计 6属, 17种。其中包括 7个未定种和 3个新种 (Conochitinadatangkouensissp. nov., C. wengxigouensissp. nov., Rhabdochitinachenk ouensesp. nov. )。讨论了几丁虫的地理和地层分布特点及其与笔石生物带的关系,阐明了红花园组和湄潭组下部营盘段不同笔石带(A. filiformis, D. bifidus和A. suecicus笔石带)中几丁虫的组合特征,并与国外同期地层几丁虫组合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扬子区中奥陶统大湾阶底界精细生物地层分带与对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研究湖北宜昌黄花场大湾组下段和重庆城口翁溪沟湄潭组下部笔石、牙形石和几丁虫生物分带及其对比关系。精细的生物地层学研究结果证明,在我国大湾阶底界界线层型剖面上的生物群组合存在冷水型分子与暖水型分子共生的特点,以牙形石Baltoniodus triangularis首现所确定的中奥陶统底界较nipodus laevis的首现低0.2m,位于笔石Didymograptus protobifidus/Corymbograptus deflexus带或几丁虫Conochitina langei/C.brevis带中部。中奥陶统底界上述牙形石、笔石和几丁虫的对比关系不受沉积相限制,在重庆城口翁溪沟含笔石碎屑岩相的湄潭组下部同样存在。宜昌黄花场剖面和该剖面上Baltoniodus triangularis的最初出现应是理想的全球中奥陶统底界线层型剖面和点。  相似文献   

7.
上扬子地区早奥陶世几丁虫生物地层及生物古地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鄂西、黔北、川南及滇东一些地区早奥陶世地层中几丁虫(10属31种)地质地理分布的分析,指出上扬子地台迄今发现有可靠证据的几丁虫的最低产出层位。初步建立了该区早奥陶世(特马豆克统底部至Nemagraptusgracilis带底部)9个几丁虫组合,并阐明了这些组合在地质及古生物地理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扬子地台中部兰维恩至兰代洛世几丁虫生物地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系统介绍了湖北宜昌普溪河、黔北遵义和四川酉阳丁市兰维恩世至兰代洛世地层中几丁虫的分布发育规律,指出扬子地台中部兰维恩世至兰代洛世的几丁虫自下而上可划分为Cyathochitinajenkinsi,Conochitinaconulus,Eisenackitinauter和Lagenochitinadeunffi等4个生物带,讨论了各几丁虫生物带的时代意义,此外还对几丁虫化石进行了图示和描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宜昌王家湾晚奥陶世五峰组几丁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宜昌王家湾北剖面已被提名为奥陶系赫南特阶的全球候选层型剖面。为此著者分析了王家湾地区,特别是王家湾南和王家湾小河边奥陶—志留系间相关地层共20个层位的几丁虫样品。初步研究的结果表明,王家湾赫南特阶之下,相当奥陶纪第6个阶顶部,即五峰组中部产出的几丁虫与美国内华达中部Vnini河谷以及加拿大极区Cape Mannig的Ordochitina nevadensis 和Nevadachitina vininica 几丁虫带的分子可以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浙江淳安县大坑坞剖面安吉组底部化石丰富,其中腕足动物组合属于BA3中上部,指示正常浅海底域环境。作者通过分析该层位腕足化石标本的围岩发现一个低分异度的几丁虫组合,包含3属4种,即Ancyrochitina sp.,Belonechitina cf.postrobusta sensu Butcher,Belonechitina sp.,Spinachitina verniersi。该组合具有强烈的奥陶-志留纪过渡色彩,其时代可定为奥陶纪末期至志留纪初期。这是首次在该地区获得奥陶-志留纪过渡地层的几丁虫,有助于开展国际奥陶-志留系界线精细划分对比研究。文中描述了Belonechinacf.postrobusta和Spinachiti-naverniersi。  相似文献   

11.
几丁虫是古生代海洋中一类重要的微体生物化石,迄今已有近百年的研究历史。作为一类有效的生物地层工具,几丁虫在奥陶纪和志留纪生物地层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早古生代油气-矿产资源勘探提供可靠的地层对比资料,还为一些重大地质-环境-生物事件的全球对比提供可靠依据,特别是那些缺乏笔石和牙形类的地层。然而,随着现代古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几丁虫资料的不断积累,几丁虫研究目前正遭遇着瓶颈期,主要体现在:(1)受制于有限的技术手段及尚未形成规范的研究标准,不少早期建立的几丁虫分类单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如描述简单、展示标本过少、光学显微成像无法很好地揭示壳表的形态特征等,使得后期相关属种的鉴定存在争议;(2)在全球古生物数据不断被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进程中,几丁虫相关工作进展迟缓。目前尚未能对全球的几丁虫数据进行有效汇总,影响了几丁虫宏演化及生物地层学研究,同时也使得几丁虫古生物地理学与古生态学这类薄弱研究环节一直未能形成突破;(3)几丁虫的生物学属性近来虽有进展,但仍有争论,亟待寻求新的证据及思路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几丁虫学科的持续发展,建立一个涵盖系统分类、鉴定特征、标本影像、...  相似文献   

12.
广西南丹罗富等地下、中泥盆统介形类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前言本文描述的标本采自南丹罗富剖面益兰组、塘丁组和塘乡组,少量采自南宁五象岭和崇左那艺的罗富组,计12属2亚属19种,包括1新属(Bisulcoentomozoe)7新种8未定种。在上述19种中,有12种属于足虫介超科(Entomozoacea),根据它们的地层分布特征,初步划分为2带和1组合,自下而上分别是:largiglobosa组合,tuberculata带和longisulcata带。表1中的praeerecta-suberecta组合和suberecta-subcircularis组合是在《广西及邻近地区中泥盆世晚  相似文献   

13.
开展陕西宁强范家沟、赵家坝和四川广元谭家沟3条剖面奥陶系牙形刺生物地层研究。在宁强地区"涧草沟组"发现了凯迪阶中部的Protopanderodus insculptus生物带,它相当于湖北宜昌地区上奥陶统临湘组之同名带;宝塔组由上而下可划分为Hamarodus brevirameus,Baltoniodus variabilis,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和Y.foliaceus等牙形刺带,属达瑞威尔阶上部至凯迪阶下部,可与湖北宜昌地区中-上奥陶统牯牛潭组顶部至宝塔组的同名带对比;广元地区宝塔组则见Baltoniodus variabilis和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生物带,属达瑞威尔阶顶部至桑比阶,可与湖北宜昌地区庙坡组或南京地区大田坝组的同名带对比。上述发现改变了先前的认识:陕西宁强地区宝塔组划分为Hamarodus europaeus和Eoplacognathus jianyeensis两牙形刺带,与湖北宜昌地区庙坡组和宝塔组地层相当;四川广元地区宝塔组归入Pygodus serra-Eoplacognat...  相似文献   

14.
河北唐山西域山晚寒武世长山组的树形笔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尧坤 《古生物学报》1992,31(1):100-107
本文对东秦岭南部湖北郧西地区早石炭世四射珊瑚进行了研究,系统描述了11科中的24属和39种,其中包含2新属和21新种。本区早石炭世四射珊瑚拟划分为4个组合带:范家坪组上部Palaeosmilia-Lithostrotion组合带,下部Yuanophyllum组合带。袁家沟组上部Shennongia majus组合带,下部Zaphrentoides组合带。范家坪组是新建的组名。文中也讨论了Cystophrentis的分布时限,及其与Shennongia的亲缘关系。此外,Neoclisiophyllum在本区与岩关期的Shennongia共生,出现的时间早于华南各地。  相似文献   

15.
记述了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单殖吸虫中国2新记录属、2新纪录种,即嗜丽鱼虫属Cichlidogyrus Paperna,1960,几丁嗜丽鱼虫Cichlidogyrus sclernsus Paperna & Thurston,1969;盾形片虫属Scutogyrus Pariselle & Euzet,1995,长角盾形片虫Scutogyrus tongicornis(Paperna&Thurston,1969)Pariselle&Euzet,1995。对新纪录属种作了新的形态描述并给出特征图。围绕此2属分类学地位的争议性问题,结合分子系统学的研究作以下推测:其一,盾形片虫属可能应与嗜丽鱼虫属合并;其二,鉴于28SrDNA变异较小,2属可能是最近才分化出的两个分类单元,并处在物种形成活跃期。  相似文献   

16.
云南曲靖玉龙寺组的几丁虫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曲靖玉龙寺组的时代归属,是近年来我国地层古生物工作者甚为关注、激烈争论的问题之一,也引起了几丁虫工作者的兴趣。1980年李再平在云南曲靖廖角山玉龙寺组中,采集了几丁虫样品,经分析,获得如下结果(剖面资料引用方润森“云南曲靖的志留系”,1979,经删节): 上覆地层 翠峰山组  相似文献   

17.
文中记述塔北井下奥陶系的牙形类38属67种,描述其中1新属,4新种,1新亚种。与国内外对比,该区自下而上当前可建立22个牙形类序列(带或组合带)。建议以第5带Pteracontiodus exilis的首现作为塔里木盆地中奥陶统的底界线,从而将鹰山组划分为上、下两组。再结合其它诸如岩石地层、测井地层等综合研究,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现进一步划分为3统7组16个段,以便为研究该地区地层对比和寻找油气资源服务。  相似文献   

18.
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中介形虫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据冲绳海槽和琉球海岭东坡17个站位沉积样及定量分析,介形虫分布可划分三个区。槽底区,水深820至2295m,介形虫属种单调,23届60种,Kritfie,Cytherco pteron等属居优势。北部槽城区,水深415至932m,介形虫36属44种,其大部分属种系非原地居群。琉球海岭两侧坡区,水深1405至1540m,属种及个体数较多,52属85种,其绝大部分生活在槟海至浅海不同地区,只少数生活在深海区,形成复杂的混俣群体。  相似文献   

19.
近期在贵州剑河八郎地区寒武系甲劳组发现了具软躯体的多门类化石,其中三叶虫最为丰富,计有6属7种,包括Fuchouia(Parafuchouia)transversa Lu et Qian in Zhang et al.,1980,Fuchouia(Parafuchouia)limbata Zhou in Lu et al.,1974a,Oryctocephalus sp.,Kooteniasp.及Jialaopsis latus Chien et Zhou in Lu et al.,1974a,Solenopleurinacf.xingrenensis Zhou(Chow)in Lu et al.,1974b和Probowmania(?)sp.,分属耸棒头虫目和褶颊虫目,以耸棒头虫目Fuchouia(Parafuchouia)为主。Oryctocephalus和Probowmania在寒武系甲劳组尚属首次报道,Probowmania在剑河八郎甲劳组中的报道是目前该属在贵州地区的最高层位。同时也确认了黔东南地区甲劳组的Fuchouia(Parafuchouia)三叶虫带为该地区寒武系最高三叶虫带,为国内外寒武系三叶虫同期地层划分及对比提供了材料。研究不仅丰富了丹寨-剑河寒武系甲劳组三叶虫组合,而且为研究Probowmania和Oryctocephalus的演化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吉林延边地区二叠系?类化石新建大蒜沟组,共发现?类化石6属14种,建立了两个化石带,即Pseudodoliolina带和Parafusulina带,Pseudodoliolina为茅口早中期,相当于南方的Cancellina至Neoschwagerina带。Parafusulina为栖霞晚期,相当于南方的Parafusu-lina multiseptata带,本文只描述了两个新种:Metadoliolina yanbianensis,Parafusulinaregularis。这些?化石的发现对吉林地区及东北北部槽区二叠系的地层划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