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百日咳疫苗在低盐条件下不稳定, 容易聚集而导致层析过程收率低、分离度低的难题, 实验中选择脲作为稳定剂来改善百日咳疫苗所处的溶液环境, 并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进行百日咳疫苗的分离纯化, 通过ELISA抗原活性测定和还原性SDS-PAGE等方法研究了脲对百日咳疫苗分离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流动相中加入 2 mol/L脲作为稳定剂, 能显著提高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中的PT和FHA活性回收率、凝胶过滤层析的分离度、PT和FHA的纯度。这些结果对百日咳疫苗的分离纯化和层析工艺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生产放大的百日咳鲍特菌菌毛蛋白(fimbriae, Fim)纯化新工艺,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百日咳黏附素(pertactin, PRN)流穿液经一步盐析和一步复合型阴离子Capto Adhere疏水层析流穿法进行纯化,以纯度和回收率为检测指标,对硫酸铵盐析质量体积比和疏水离子层析条件进行优化,进行连续3批生产验证工艺稳定性。检验精纯Fim蛋白毒性,将合格Fim蛋白与百日咳其他组分配伍成五组分无细胞百日咳疫苗(acellular component pertussis vaccine, acPV),免疫小鼠,评价免疫原性。结果成功建立了从PRN流穿液中纯化Fim蛋白的方法。该工艺制备的3批Fim蛋白纯度(95%)高,回收率均在60%以上,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且Fim蛋白符合特异性毒性试验要求。5μg Fim蛋白免疫小鼠后在7、28、35和42 d血清中的抗Fim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 GMT)分别为10.6、97.7、102.9、192.6 IU/mL,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QbD理念建立了适合生产放大的百日咳鲍特菌菌毛蛋白纯化新工艺,且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未来有望作为组分百日咳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筛选适合的国产层析填料以满足对组分百日咳疫苗中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 PT)与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 FHA)的分离纯化。方法 筛选对PT与FHA结合能力较好且分离度高的国产层析填料,优化纯化工艺,通过3批纯化试验比较国产填料与进口填料的抗原回收率、目的抗原纯度以及对目的抗原的动态结合载量。结果 通过纯化试验筛选到国产填料SP resin-1与MMC resin-1并优化了纯化工艺。3批纯化试验显示,SP resin-1纯化百日咳抗原工艺稳定,FHA的纯度和回收率与Capto SP ImpRe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Capto SP ImpRes相比,SP resin-1对抗原的动态结合载量更高。3批PT精纯试验显示,国产填料MMC resin-1精纯PT的工艺稳定,PT的纯度和回收率均与Capto M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MMC resin-1对PT的载量高于Capto MMC。结论 试验筛选出纯化PT与FHA的国产填料SP resin-1与MMC resin-1,纯...  相似文献   

4.
【背景】无细胞组分百日咳疫苗在人群中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是未来百日咳疫苗的发展方向,但是新的抗原纯化方式需要工艺中加入内毒素的去除。【目的】使用响应面法优化层析纯化法去除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中百日咳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FHA)中内毒素的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响应面设计范围;根据响应面法设计原理,使用Mini TAB软件,以FHA的回收率和收获的FHA蛋白浓度,同时兼内毒素合格为考察指标,对上样样品量、样品p H、样品电导Cond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去除FHA内毒素的层析纯化工艺。【结果】使用目前的层析纯化条件获得的Capto adhere去除FHA的内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p H 5.3,Cond 9.6,Mass 3.0。【结论】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去除百日咳丝状血凝素中内毒素的层析纯化工艺,这种方法效率高、耗时少,为后续生物制品工艺扩大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百日咳是传染性强、感染率高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感染婴幼儿,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百日咳鲍特菌(Bordetella pertussis)是引起百日咳的最主要病原菌。近年来世界各地多次出现百日咳暴发,迫切需研制更加有效的新型百日咳疫苗。本研究构建了一株减毒百日咳活疫苗BPTM1,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敲除编码百日咳鲍特菌主要毒力因子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X)和皮肤坏死毒素(dermonecrotic toxin,DNT)的基因,并用大肠埃希菌的同源基因置换了负责气管细胞毒素(tracheal cytotoxin,TCT)转运的基因ampG。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验证了毒素及相关基因的敲除和置换,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表明PTX的S1亚基未表达。体外生长曲线和体内定植曲线均表明,相比于野生型百日咳鲍特菌BPMM,减毒BPTM1的生长和定植能力未受影响,其所致肺部病理效应减轻,而所诱导的百日咳鲍特菌特异性IgG、IgG1、IgG2a抗体保持高水平。本研究表明,减毒百日咳鲍特菌BPTM1有可能成为百日咳疫苗的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无标签鼠疫耶尔森菌低钙反应V抗原突变体,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融合PCR方法将Ⅴ抗原基因中编码半胱氨酸的碱基缺失突变,将获得得Ⅴ抗原突变体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并进行柱层析纯化,纯化产物以Western印迹进行鉴定并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检测免疫血清效价。结果: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可溶性高表达,经三步柱层析后纯度高于95%,经Western印迹检测可与野生型V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免疫小鼠后获得高效价免疫血清。结论:获得了无标签的鼠疫耶尔森菌Ⅴ抗原突变体蛋白,并证实其具有免疫原性,将对V抗原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无标签鼠疫耶尔森菌低钙反应V抗原突变体,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融合PCR方法将V抗原基因中编码半胱氨酸的碱基缺失突变,将获得得V抗原突变体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并进行柱层析纯化,纯化产物以Western印迹进行鉴定并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检测免疫血清效价。结果: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可溶性高表达,经三步柱层析后纯度高于95%,经Western印迹检测可与野生型V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免疫小鼠后获得高效价免疫血清。结论:获得了无标签的鼠疫耶尔森菌V抗原突变体蛋白,并证实其具有免疫原性,将对V抗原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疫苗是预防百日咳(pertussis)的最有效措施,但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接种后免疫力的迅速衰退是近年来百日咳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 PT)是由百日咳鲍特菌(Bordetella pertussis)分泌的主要毒力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无细胞百日咳疫苗设计初期,为确保疫苗的有效性,抗PT的单克隆抗体(单抗)常被用来检测PT表面重要的抗原表位。研究表明,与天然PT特异性结合的部分单抗无法识别经化学方法脱毒后的PT,提示化学脱毒会改变疫苗中PT的一些抗原表位,进而影响疫苗保护效果。现结合单抗可用来研究抗体干扰PT功能的分子机制,对机体在感染百日咳后的保护性免疫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的进一步改进及开发人源化抗PT单抗治疗百日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制备鼠疫耶尔森氏菌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观察其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通过疏水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纯化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用氢氧化铝凝胶吸附制备试验性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皮下接种健康BALB/c小鼠,ELISA检测血清F1-V抗体效价、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进一步用400LD50鼠疫耶尔森氏菌141标准毒株皮下攻毒,观察动物的存活情况.通过三步柱层析纯化获得的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纯度达到90%以上.氢氧化铝凝胶吸附的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免疫BALB/c小鼠三次,血清抗F1-V抗体效价为1∶(51200±800),对耶尔森氏菌141强毒株攻击的保护率是90%.上述结果表明,制备的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为研制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免疫印迹方法证实兔抗BCG与其它细菌抗原(金葡菌、表葡菌,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的交叉反应,并以亲和吸附方法将金葡菌交叉反应抗体从市售抗BCG中加以去除。这样在检测脑脊液及其它样本中TB抗原时的假阳性率就可以降低,兔抗BCG的特异性将会增加。我们建立了竞争抑制的ELlSA方法,可以检测ng水平的分枝杆菌的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