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境昆虫学报》2015,37(4):827-833
为评估平卧菊三七作为载体植物扩繁烟蚜茧蜂的适合性,测试了烟蚜在平卧菊三七、以及常见寄主植物烟草、茄子和二年生萝卜共4种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历期和繁殖力等,获得了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内禀增长率、平均世代周期、种群加倍时间等主要生命表参数,比对了不同载体植物上的烟蚜对烟蚜茧蜂个体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这4种寄主植物上烟蚜的发育历期为二年生萝卜(22.79 d)平卧菊三七(22.22 d)烟草(22.01 d)茄子(18.92 d),茄子上最短,其他三种寄主植物上无显著差异;单头烟蚜总产仔量为二年生萝卜(63头)平卧菊三七(52头)茄子(43头)烟草(41头);内禀增长率rm值为茄子(0.283)二年生萝卜(0.278)平卧菊三七(0.277)烟草(0.255)。表明相同条件下,相对于烟草,烟蚜偏好取食平卧菊三七;平卧菊三七作为载体扩繁出的烟蚜茧蜂僵蚜,体型与烟草、二年生萝卜扩繁者的差异不显著。平卧菊三七可用作大量扩繁烟蚜及烟蚜茧蜂的载体植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平卧菊三七、金银花、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的抑菌和抗氧化作用,为选择合适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提供参考。采用纸片扩散法,探讨平卧菊三七、金银花、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分别对几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在抗氧化作用方面,探讨平卧菊三七、金银花、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分别在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植物绿原酸提取物对细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00 mg/m L时,平卧菊三七绿原酸提取物、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的抑菌圈分别可达21.4、23.6、24.7 mm。同时,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液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对酵母菌的抑菌作用不明显;且各供试物的抑菌强弱顺序为: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平卧菊三七绿原酸提取物。三种植物中绿原酸提取物中,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能力均高于其他两种绿原酸提取物。本文揭示了在平卧菊三七、金银花、杜仲叶这三种绿原酸提取物中,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菊三七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科菊三七属植物中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香豆素类、三萜类、甾体类及其皂苷、倍半萜类、酚酸类、脑苷脂类等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止血、降血糖、降血压、抗肿瘤、抗炎、抗凝血等药理活性。可见,该属植物化学成分丰富,药理活性多样,极具药用及食用保健价值。本文就近年来菊三七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菊三七在东北地区为民间著名的活血化淤止痛药,繁殖方法仅以分割块根为主,以沙子为基质进行扦插繁殖,能有效提高繁殖系数,可以满足生产的药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5种药用植物对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菊叶三七(GnuradivaricatiumO.Hoffm.)、仙鹤草(AgrimoniapilosaLedeb.)、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L.)、女贞子(LigustrumlucidumAit.)和枸骨(IlexcornutaLindl.etPaxt.)的降糖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菊叶三七鲜样的水提物(0.2和0.4g kg)及95%乙醇提取物(0.2和0.4g kg)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干样95%乙醇提取物(0.5、1.0和2.0g kg)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其中鲜样95%乙醇提取物(0 4g kg)的降糖作用优于优降糖,干样95%乙醇提取物(2.0g kg)的降糖作用与降糖灵(0.1g kg)相当。仙鹤草的水煎液(30和60g kg)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有显著的降低作用,95%乙醇提取物(30、60和120g kg)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均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夏枯草的95%乙醇提取物(30、60和120g kg)和女贞子的95%乙醇提取物(11.25和22.50g kg)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均有一定的降低作用。枸骨的正丁醇提取物(30和60g kg)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的血糖均没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菊叶三七是一种值得开发的降糖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6.
红凤菜和白子菜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凤菜[Gynura bicolor (Willd. ) DC. ]和白子菜[G. divaricata (L. ) DC. ]均为菊三七属(Gynura Cass. )植物~([1]).红凤菜的嫩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作蔬菜食用~([2]);白子菜叶片在民间用于治疗糖尿病,动物实验证明其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3]).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药用菊三七的HPLC指纹图谱,为中药材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CB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2 nm;柱温25℃;流速1.0 mL.m in-1;分析时间90 m in。结论:成功建立起其指纹图谱,并认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以对该植物将来作为药物制剂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工业三七药渣中是否含有三七素,探究提取、分离纯化三七素的方法,并考察三七素的止血药理活性。实验以提取过三七总皂苷的工业三七药渣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过滤沉淀得滤液,回收滤液中的乙醇得粗提液,粗提液经001×7阳离子树脂柱分离,薄层鉴别法检测洗脱液中是否含有三七素,收集与三七素对照品显相同斑点的洗脱液,经丙酮结晶,冷冻干燥得三七素供试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素供试品中三七素的含量;玻片法测定三七素供试品的凝血时间。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素含量,该方法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均良好,三七素供试品中三七素含量为59.03%;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三七素供试品与阳性组比较,均能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三七素供试品含量的测定;三七素供试品能显著缩短凝血时间;三七素供试品中三七素含量反推到工业三七药渣中含量为0.72%;采用价格低廉的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分离纯化三七素,此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合大工业生产。综上,从工业三七药渣中提取纯化三七素具有良好的综合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运用居群概念对翅果菊属的翅果菊Pterocypsela indica、多裂翅果菊P. laciniata、台湾翅果菊P. formosana等3种植物的主要鉴别性状进行形态测量和统计分析,评价其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叶片形状、叶片分裂程度、茎被毛多少、果喙长短等性状变异幅度大且存在种间交叉,不宜作为鉴别性状。根据研究结果,翅果菊、多裂翅果菊、台湾翅果菊三者之间并无明确的划分界限,建议将台湾翅果菊同多裂翅果菊一样归并到翅果菊中。  相似文献   

10.
对许多山柳菊属(Hieracium)的种间人工受精实验,只成功地从下述6个杂交组合中获得了杂种,而且每一杂种也只有1—3个样本。这6个杂交组合是:黄花山柳菊(H.Auricula)(?)×桔黄山柳菊(H.au-rantiacun)(?)、黄花山柳菊(?)×茸毛山柳菊(H.pilosella)(?)、黄花山柳菊(?)×草地山柳菊(H.pratense)(?)、刺状山柳菊(H.echioides)(?)×桔黄山柳菊(?)、高山柳菊(H.praealtum)(?)×鞭毛山柳菊  相似文献   

11.
祝正银  祝世杰 《植物研究》2011,31(4):385-388
描述了四川峨眉山(茜草科)鸡矢藤属二新种,即峨眉鸡矢藤与长冠鸡矢藤。  相似文献   

12.
祝正银  祝世杰 《植物研究》2008,28(3):257-258
描述了四川峨眉山茜草科(玉叶金花属)一新种,即峨眉玉叶金花。  相似文献   

13.
祝正银 《植物研究》2004,24(3):257-258
描述了四川峨眉山旋花科(甘薯属)一新种,即峨眉薯。  相似文献   

14.
祝正银 《广西植物》2011,31(5):572-574
描述了四川西部天南星属(天南星科)植物一新种,即川西天南星.  相似文献   

15.
描述了四川夹江(兰科)石斛属植物一新种,即夹江石斛。  相似文献   

16.
卷叶锦鸡儿——锦鸡儿属(豆科)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产于蒙古、内蒙古、宁夏和甘肃的锦鸡儿属(豆科)一新种--卷叶锦鸡儿。该种因叶轴全部宿存,荚果里外均被毛,植株垫状而与Caragana tibetica Kom.相近,但因小叶内卷,管状,横切面呈"O"形,翼瓣耳圆钝而不同。  相似文献   

17.
蕺菜属不同居群间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杨玉霞  吴卫  郑有良 《广西植物》2003,23(5):429-435
对采自四川、重庆、江苏等地蕺菜属的 2 5个不同居群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 :蕺菜属不同居群间的根、地上茎、地下茎、叶等器官在解剖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峨眉蕺菜与蕺菜解剖结构的种间差异不明显。文中还对蕺菜属不同居群间解剖结构差异与质量间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志丹杏(Armeniaca zhidanensis C.Z.Qiao et Y.P.Zhu)是作者在苦杏仁原植物调查鉴定中发现的杏属植物一新种,并已在商品苦杏仁中鉴定出志丹吉。本文分析了志丹杏和药典收载的4种苦杏仁原植物杏(A.mugaris Lam.)、野杏(A.mugaris Lam.var ansu(Maxim.)Yh et Lu)、西伯利亚杏(A.sibirica(L.)Lam.)和东北杏(A·mandshurica(Maxim,)Skv.)种子的苦杏仁甙含量和脂肪油脂肪酸组成,以评价志丹杏种子是否可以作为苦杏仁入药,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宽叶韭及其近缘种不同居群的黄酮类化合物薄层层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亮  许介眉 《植物研究》1998,18(2):158-162
对宽叶韭的13个居群及其变种木里韭和近缘种峨眉韭的叶片进行了黄酮类化合物的薄层层析(TLC)分析,发现不同居群的木里韭、峨眉韭和具有相同生活习性的宽叶韭的层析图谱类型不受生态环境和染色体倍性的影响;依据层析图谱,宽叶韭可明显分为三个类型且与宽叶韭的生活习性相吻合,表明宽叶韭可能发生了种内分化。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四川(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一新种,即川西鼠尾草。新植物毛被与花冠管内被长柔毛而独特,接近于粘毛鼠尾草(Salvia roborowskii Maxim.),其区别在于多年生草本,根粗壮,直径1~2 cm;花萼较长,长1~1.2 cm;花冠较长,长约2.1 cm,内面离花冠筒基部约2 mm处,向上长约5 mm一段全被长柔毛(非毛环),花冠筒近中部向上近直弯曲而逐渐扩大,冠檐上下唇具紫红色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