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人干扰素α—2b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干扰素α-2b的简易、高效生产工艺研究,包括高效率、小型化的发酵技术,不用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的纯化工序,以及大肠杆菌表达的人干扰素α-2b包涵体蛋白的天然构型复性等问题,从10L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液所得1000g菌体中得人干扰素α-2b约500mg,效价为1×10~8u/mg,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产品表现了高纯度、高效价。适宜大量生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廉价高质量药品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α2b型干扰素的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一步纯化法对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a2b型干扰素(IFN-α2b)进行了纯化,然后利用凝胶过滤高压液相层析、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N端25个氨基酸的序列测定等方法对纯化产品进行了鉴定,表明一步纯化的IFN—α2b达到95%以上的纯度,其比活性为2.54×108U/mg但重组IFN—α2b产品N端不均一,含有约30%的去Met分子和约70%的带Met分子。从蛋白质序列的水平上证实,本实验室用定位诱变法构建的IFN—α2b基因在大肠杆菌系统中得到了正确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重组人Ⅲ型干扰素λ1(rhIFN-λ1),并进行纯化,以比较其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生物学活性的差异。方法:密码子优化的rhIFN-λ1基因与pET-44a载体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表达产物经系列层析纯化;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比较纯化的rhIFN-λ1与rhIFN-α2b、市售rhIFN-λ1的抗病毒活性;采用MTS法比较这些干扰素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基因优化后的rhIFN-λ1在大肠杆菌中得以高效表达,用所建立的纯化工艺可制备得到纯度达95.7%的rhIFN-λ1;rhIFN-λ1的抗病毒比活性为3.2×105 U/mg,比市售rhIFN-λ1的比活性(1.1×105 U/mg)略高,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为rhIFN-α2b的1.7倍。结论:获得的rhIFN-λ1具有剂量依赖的抗病毒活性和抗增殖活性,其抗病毒活性比市售rhIFN-λ1略高,抗细胞增殖活性高于rhIFN-α2b,提示rhIFN-λ1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人肿瘤坏死因子及其突变体的基因工程下游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及其突变体[Lys2]-人肿瘤坏死因子[Lys2]-rhTNFα)的基因工程下游工艺。rhTNFα和[Lys2]-rbTNFα的温控表达工程菌株在B-BTaunE 10型15L自控罐中经发酵每升可得50g湿菌体。rhTNFα和[Lys2]-rhTNFα的表达水平仍能保持在50%以上,且表达产物为可溶性蛋白。所得菌体经超声破菌、硫酸铵沉淀,然后依次用DEAE—Sepharose FF、CM-Sepharose FF和Sephacryl S-200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由每升发酵液菌体最终可得1g左右的纯品,纯度达到98%左右,rhTNFα的比活为~1.5×108IU/mg,[Lys2]-rhTNα的比活为~6×108IU/mg。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NFα2b)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雾化rh-INFα2b治疗,疗程均为一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咳嗽、喘息、哮鸣音、三凹征症状评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布、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咳嗽、喘息、哮鸣音、三凹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测定值、血清IL-4、IFN-γ、IL-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观察组的痊愈率53.73%、显效率32.84%、有效率11.94%、无效率1.49%,对照组的痊愈率37.31%、显效率38.81%、有效率19.40%、无效率4.48%,观察组的痊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rh-INFα2b可显著提高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增强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SVP)患儿T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05例RSVP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给予治疗7 d。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的一般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及咳嗽减轻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3+、CD4+水平升高,外周血CD8+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外周血CD8+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比治疗前低(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CRP、IL-6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x2=0.501,P=0.479)。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RSVP患儿的临床疗效较好,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控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在大肠杆菌中提高人α1b型基因工程干扰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α1b型干扰素(IFN-α1b)基因插入带有原核增强子样序列的新型载体Pbv322,使干扰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原表达载体,达到1.6×10u/L培养液。重组质粒的特点是:含增强子序列X,trp启动子控制。利用DEAE-Sepharose、CM-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及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纯化IFN-α1b,获得了电泳纯产品,其比活性为2×10u/mg,分子量为19kDa。此外,用Pat153代替Pbv322,构建了带有和不带有X序列的两种表达载体,平行对比表明增强子X序列可以将IFN-α1b表达提高4倍  相似文献   

8.
采用酵母表达载体进行重组人α8型干扰素(HuIFNα8)的表达,该表达菌株可将重组α8型干扰素分泌进入培养基中,回收培养基进行纯化,然后利用超滤浓缩,先过S.SepharoseFF柱,再进行DEAE-SepharoseFF层析和G-25脱盐,最后用高效液相HPLC,SDS-PAGE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肽图等方法对纯化产品进行鉴定。采用以上两步纯化方法纯化酵母分泌表达的重组人α8型干扰素纯度可达95%以上,其比活性为3.0×10u/mg。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可接合转移的穿梭质粒pXZ911、pBZ51和pBZ52。这些质粒中含有具转移功能的Mob片段和在棒状杆菌中复制的复制区。以大肠杆菌S17—1为供体菌,通过接合转移作用,可将这些质粒转移到谷氨酸棒杆菌ATCCl3032、谷氨酸棒杆菌ATCC21543、北京棒杆菌B3、北京棒杆菌1.299、裂氏棒杆菌B43、黄色短杆菌ATCC 14067等棒状杆菌苗株,接合转移频率分别为:9X10-5,1X10-4,8.5x10,2.3X10-4×10-5,2.9X10-5。本文还探索了大肠杆菌和几种革兰氏阳性棒状杆菌问基因转移的方法、转移频率、影响转移频率的因素、宿主范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细胞因子协同作用的特点,采用重组DNA技术构建了人干扰素(IFN)α2b-胸腺肽(THY)α1融合基因,克隆到pBacPAK8上,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IFN-THY.与线形化Bm-BacPAK6病毒基因组DNA共转染家蚕细胞,经过体内重组,筛选到重组病毒Bm-BacPAK-IFN-THY.将Bm-BacPAK-IFN-THY感染家蚕细胞进行表达.DNA印迹证明IFN-THY已插入Bm-BacPAK6中(4 kb左右的杂交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印迹证明IFN-THY在家蚕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分子质量为23 ku左右),且具有IFN蛋白的免疫原性;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和玫瑰花结法显示96 h的表达产物IFN活性为3.72×104 U/ml,120 h表达产物IFN活性为3.10×105 U/ml,48~72 h表达产物IFN活性较低;48~120 h表达产物的玫瑰花结形成率均在10%以上.结果表明融合基因在家蚕细胞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IFN-α2b和THY-α1的双重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1.
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215用吸附法固定于醋酸纤维素膜上,与氧电极配合组成微生物电极,建立了对维生紊B12的快速测定系统。测定浓度范围5×10-6mg—2.5×10-5mg/ml;测定温度范围在28—39℃;最适Ph为6.7—7.8,测定一个样品所需时间为2h,比常用的生物学测定方法所需时间缩短10倍以上。该系统对维生素B12重复测定的相对误差为±3%。固定化菌体在-25℃保存25天后再进行测定,应答电流不低于初始值的92%。  相似文献   

12.
用PCR方法从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中克隆出09kb的DNA片段,经DNA测序证明是α-乙酰乳酸脱羧酶(α-acetolactate decarboxylase,α-ALDC)基因。将α-ALDC基因重组到质粒pBV220后,转化大肠杆菌,经筛选获得高效表达的重组子菌株。重组α-ALDC基因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27%。酶活检测表明重组子细胞表达的α-ALDC活性是产气肠杆菌的12000倍。另外,粗提的重组α-ALDC的最适pH为6.5~7.0,pH稳定范围为5.5~8.0,适合的温度为35~45℃。Ba2+、Cd2+、Fe2+、Co2+、Mn2+、Sn2+可提高重组α-ALDC的活性。氨基酸修饰剂可降低其活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一种新型的pH电极流加葡萄糖方法,用于培养重组大肠杆菌生产人α-肿瘤坏死因子。流加后培养液中菌体OD600达到9.0,而α-肿瘤坏死因子的比活保持1.05±0.11×105u/mg。与指数流加方法比较,二者能达到的最大菌体密度相近,而利用pH电极流加葡萄糖更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菌z—I—c的分批发酵与恒化培养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以葡萄糖为生长限制性基质的恒化培养中,该产生菌的维持系数为O.04 g葡萄糖/g菌体.H,生长得率系数YmaxG=O.714 g菌体/g葡萄糖,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O.385h-1,饱和常数Ks=4.76g/L,理论最适稀释度Dm=0.260h-1,最大酶比活(E/x)max为2.16×103μ/mg,其值较分批发酵的最大酶比活(1.5l×103μ/mg)提高43%。当向恒化培养的补料培养基中添加0.02%的α-甲基-D-葡萄糖时,由于该葡萄糖结构类似物的诱导作用,可使(E/x)max达3.11×103μ/mg,较分批发酵之值提高106%。  相似文献   

15.
脑啡肽-αⅠ干扰素的镇痛作用和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肠杆菌工程菌中纯化脑啡肽-αⅠ干扰素融合蛋白,测定其在小鼠脑内的镇痛作用,阿片受体结合功能及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和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与αⅠ干扰素母体相比,融合蛋白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镇痛作用可为腹腔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Naloxone和Naltrindole 反转, 融合蛋白可竞争3H标记σ型阿片受体配基DPDPE与膜受体结合.融合蛋白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和体内抗肿瘤作用也高于母体分子, 说明脑啡肽和αⅠ干扰素的融合蛋白实现并增强了脑啡肽-αⅠ干扰素融合蛋白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6.
猪α1-干扰素的基因改造与高效原核表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poIFNα1基因中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稀有密码子,为了获得高表达,使用了大肠杆菌的偏爱密码子,人工合成了poIFN|α1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在保留编码蛋白序列的同时,使其5′端A+T的含量增加到最大限度,并将其终止密码子改为TAA。将合成的poIFNα1成熟蛋白编码基因插入原核单纯表达载体pRLC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实现了poIFNα1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的包涵体经含DTT的6 mol/L盐酸胍的变性液溶解及含GSHGSSG的复性液复性处理,复性后的表达产物浓缩后经凝胶层析纯化,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表明,重组poIFNα1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约为6.4x106u/mg。 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γ-干扰素cDNA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RT-PCR技术从中国人淋巴细胞mRNA反转录产物中克隆了IFN-γcDNA,序列分析证实了分子进化规律对IFN-γcDNA序列存在多态性的推论.在此基础上应用DNA重组技术,将去信号肽中国人IFN-γcDNA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BV220 PRPL启动子下游,转化大肠杆菌DH5α,通过温度诱导表达,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稳定、高效地表达了中国人IFN-γcDNA,其表达水平占全菌可溶性总蛋白的44.4%,初步复性后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表明γ-IFN表达量为0.45×107~2.34×107单位/L.  相似文献   

18.
人肿瘤坏死因子衍生物b cDNA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了人肿瘤坏死因子缺失1~7位和102~107位共13个氨基酸编码序列的cDNA,即人肿瘤坏死因子衍生物b(rhTNFαDb),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后,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30%~60%。其中可溶性rhTNFα Db蛋白约占超声上清总蛋白的40%。经柱层析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达95%以上。以L929细胞株检测rhTNFα Db的细胞毒活性,测得rhTNFα Db的比活性为2×108IU/mg。较rhTNFα 原型提高一个数量级。rhTNFα Db的体内外抑瘤试验也取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采用Millipore超滤膜浓缩人β-干扰素粗制品,滤速快,活性回收率高,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纯化作用。浓缩后的干扰素样品,再经过一次蓝色葡聚糖——Sepharose CL-6B柱层析,可将其纯化2800倍,特异活性可达106μ/mg蛋白以上的国际临床标准。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α-2b的聚乙二醇修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量为20 kD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醛(mPEG-ALD)修饰重组人干扰素α-2b(IFN α-2b),建立了修饰反应及分离纯化工艺.考察了修饰反应各因素对单修饰转化率以及单修饰产物体外活性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修饰反应条件,即在pH 6.5,20 mmol/L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干扰素α-2b的浓度为4 mg/mE,PEG与IFN α-2b的摩尔比为8:1,4℃时反应20 h;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单修饰PEG-IFN α-2b的转化率达到55%.并且,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对修饰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单修饰产品纯度达到97%,体外活性保留达到未修饰干扰素α-2b的13.4%,其在SD大鼠体内的循环半袁期得到了较大的延长,且具有较好的水溶液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