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视是学校中的一种常见病。学生近视患病率比较高,影响着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和为“四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材。据1980年全国22个省市25万名中、小学学生视力调查,城市中学学生视力不良率平均为29.4%,小学生平均为19.1%;农村中学学生平均为15.48%,小学生平均为8.61%。视力不良中主要是近视,因此,预防近视是保护人材、保护生产力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章维敏 《生物学通报》2000,35(12):23-24
有调查表明 ,60 %以上的学生认为 ,教师教学质量的低劣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甚至于对某门课程终生不感兴趣。美国的约文夫 ( Yoveff)在 1992年对2 8所学校 1672名学生和 4 3名教师调查中发现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呈正相关 ,这就明显反映出学生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强烈愿望。我在多年的遗传学教学实践中 ,总结出“四注重 ,四提高”的方法 ,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1 注重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的科学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通过变化教学手段 ,使课堂教学能达到 :1…  相似文献   

3.
白蜡吉丁柄腹茧蜂Spathius agrili Yang是我国天津地区寄生白蜡窄吉丁幼虫的一种重要天敌。本研究通过林间调查并结合室内观察,测定了该寄生蜂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的存活时间和不同时期的产卵量,调查了不同寄主大小对寄生蜂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寄生蜂对不同深度树皮下的寄主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条件下白蜡吉丁柄腹茧蜂的存活时间差异很大,补充20%蜂蜜水的成蜂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最长可达3个月。相同条件下雌蜂的存活时间比雄蜂略长。在补充营养的条件下,茧蜂的产卵时间最长可达8周,产卵的高蜂在羽化后第2周前后,平均每雌每周产卵量在整个产卵期内基本保持在8~12粒上下,没有大的波动。茧蜂低龄幼虫也可能分泌毒素主动攻击寄主,提高了寄生蜂后代的生存能力。寄主个体大,营养量也大,寄生其上的茧蜂幼虫成功完成发育的数量随之增加,表明寄主营养资源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寄生蜂后代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白蜡吉丁柄腹茧蜂对1~6.5 mm树皮深度范围内的适龄寄主幼虫均能够寄生利用,约92%的被寄生白蜡窄吉丁幼虫个体分布于1~4 mm深度的树皮下,在3 mm厚的树皮下分布的数量最多。茧蜂数量与树皮深度大致上呈抛物线关系,理论上在树皮深度为3.97 mm处茧蜂分布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4.
1990年5-11月对吉森省东部寒葱岭地区五种森林生态类型中鼠类调查,共获鼠511只,平均捕获率为2.94%,分隶于3科5属7种,优势种为大林姬花鼠。天然林与人工林中鼠类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从鼠类数量的季节变化看,各鼠种数量随森林类型和季节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优种大林姬鼠的密度在整个调查区中7月和9月各出现一个高峰,为明显的前峰型,但在阔叶杂木林中例外,各森林类型中大林姬鼠数量前峰出现时间一  相似文献   

5.
有关遗传病的几个数据每一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很低,但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来看,遗传病患者的数量却相当可观。美国有这样几个统计资料:全国两亿多人口中,遗传病人有200万左右;新生儿死亡中,死于各种遗传病的约占40%;大约每20名活产胎儿中,就有一名具有某种遗传病的异常;每对夫妇生育具有遗传缺陷的子女的危险性平均约为3%。  相似文献   

6.
宁夏宁南山区红庄林场甘肃鼢鼠分布密度与危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庄林场不同立地条件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山间谷地甘肃鼢鼠平均密度为33只/hm^2;草甸山坡甘肃鼢鼠平均密度为13.3只/hm^2;林地甘肃鼢鼠平均密度为6.3只/hm^2。由于鼢鼠破坏活动,幼林受害率轻者为10%~20%,重者达到70%-80%。鼢鼠危害已制约当地造林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贝尔纳的这段话同样适用于学生的学习。有人曾作过这样的调查统计:人一生中获得的知识只有20—25%来自学校教育,75—80%的知识要靠进入社会后的自学和后续教育,所以,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生物教师要有强烈的方法论意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忘进行学法指导。学习生物的方法是很多的,本文就常用的生物学法指导作点滴介绍。  相似文献   

8.
比较旋毛虫三个分离株对小鼠感染性和对阿苯达唑的敏感性。从幼虫囊包感染鼠肌肉的平均数量的差异,表明美国株(AM)对昆明株小鼠最易感,其次为黑龙江猪株(HP),黑龙江犬株(HD)的感染性最低,三株的感染性有明显不同。从阿苯达唑损伤幼虫囊包的数量(%)差异,显示美国株对该药物最第三囊包幼虫的受损率(%)最高,黑龙江猪株对阿苯达唑的敏感性最低。提示旋毛虫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可作为其虫种或虫株的区分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9.
1985年1月至1987年8月,选市区东、西、南、北以及市内五个调查点,调查对象为城市居民、机关、工厂,学校、商店等;对市郊区野鼠进行流行性出血热调查中,相继发现所捕获的小家鼠及褐家鼠肝脏上有数量不等的包囊物,经对270余条虫体的观察鉴定,确认为带尾蚴(Cysticercus fasciolaris)。现报道如下: (一)不同鼠种的感染情况小家鼠16.22%(163/1005);褐家鼠25.30%(105/415);长尾仓鼠7.41%(2/47)。5只子午沙土鼠未见感染。 (二)不同生境的感染情况 在各种生态  相似文献   

10.
板齿鼠种群数量中长期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何淼  翁文英 《兽类学报》1996,16(4):297-302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方法(三次指数平滑法),并结合季节指数法,建立了板齿鼠种群数量中长期预测(6个月~1年)的时间序列模型,依据1991年11月~1993年12月在广东省博罗县石湾镇里波水管理区对板齿鼠种群数量动态的调查数据,分别预测了1994年和1995年板齿鼠种群数量的发生,预测准确率达到了86.56%。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刀鲚渔汛特征及捕捞量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于2010-2012年,在长江南支宝山水域和北港水域设置调查断面,研究了长江口刀鲚渔获规格、渔汛特征及捕捞量.结果表明:调查期内刀鲚汛期平均全长为(316±36)mm,平均体长为(294±35) mm,平均体重为(99±37)g;单船全汛捕捞量为65.9~875.4kg,均值为338.7 kg;日均捕捞量变幅为2.3 ~23.4 kg·d-1,均值为9.4 kg·d-1;长江口刀鲚汛期有证总捕捞量为8.2~109.4 t,平均为42.3 t;宝山水域单船捕捞量各项指标均低于北港水域;2010-2012年刀鲚发汛时间最早为2月23日,最晚为3月5日,3月末-4月中旬为旺汛期,旺汛期捕捞量比例为60.96% ~ 82.62%;刀鲚汛期捕捞量与水温和潮汛关系密切,通常水温升至12℃附近时开始进入旺汛期,各年份最高日捕捞量对应的水温介于13℃~14.5℃,平均为13.7℃;调查期间低潮期捕捞量占汛期总捕捞量的比例显著高于高潮期,其中低潮期捕捞量比例最高为82.97%,最低为62.05%.  相似文献   

12.
臭鼩的数量变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臭鼩的数量变动进行了调查研究。臭鼩在福建省室内鼠形动物中占13.80%。在不同动物地理区划中组成比例不同,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占28.09—41.71%,闽中、闽西南山地占7.81—34.81%,闽西北、闽东山地只占6.56—17.26%。闽南室内的臭鼩组成比有上升的趋势。1985年在省内三个点(闽南、闽中、闽北)的调查,有明显的数量季节变动,基本呈马鞍形,夏季(5—7月)是低密度期,秋季(8月份)以后数量上升,一直到翌年的3月份数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3.
云南亚高山云冷杉林林窗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研究了云南碧塔海两块亚高山云冷杉(Picea-Abies)林内中小尺度林窗的干扰体系,结果表明:林窗和扩展林窗分别占林地面积的19%和41%,平均面积为44m2和139m2,林窗的形成频率为0.005~0.007/y。估计平均林窗周期为167年。大多数林窗(占87%)的制造林窗树木(gap-maker,简记为GM)为1个以上,平均每个林窗的GM为2.9个,同一林窗内的GM常常死于不同的时间。在所有调查的GM中,折断占60%,而根拔和直立死亡分别为28%和12%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护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提高护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方法:随机抽取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1-4年级在校学生共600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编制的《护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状况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护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和护理本科生对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不足的看法两方面内容.接受专业培训的调查员组织调查对象在课余时间按照调查员的说明指导完成.结果:现有教育资源下有73.7%学生经过人文素质教育获得了相应的价值,但仍有26.7%的学生没有收获,可见当下的人文素质教育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从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都较为不理想.结论:学校各方面应充分利用资源,制定相应的对策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发扬医学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混交林和纯竹林与毛竹害螨爆发成灾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在福建省6个不同生态区域内检查10对纯竹林与混交林受南京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竹缺爪螨(Aponychus corpuzae)、竹刺瘿螨(Aculus bambusae)对毛竹危害情况.结果表明,纯竹林受螨害重,危害指数达22.1%~44.7%,平均35%.混交林受害轻,危害指数为2.7%~28.6%,平均17.5%,混交林与纯竹林之间受害程度经t-测验表明均达到极显著差异.6个样地中纯竹林害螨总量高于其相对的混交林。分别达67.74%、152.47%、299.5%、857.75%、331.67%、26.55%。平均为289.28%;调查混交林天敌竹盲走螨(Typhlodromus bambusae)总量分别比相对纯竹林高95.45%、-18.13%、207.69%、837.5%、190.3%,平均262.5%.纯竹林中益、害螨比例分别达1:27、1:21、1:233、1:282、1:27,平均1:118,而其相对的混交林益、害螨比例为1:12、1:12、1:30、1:3、1:3、1:20,平均1:13.由此可见,纯竹林受螨害程度、害螨总量平均是混交林的2倍,而天敌数量少于相对混交林的2~3倍,益、害螨比例显著低于混交林(t=2.975,P=0.003).本项研究揭示了由于受人为干扰(集约化管理、劈草、垦复)破坏了毛竹林原有的益螨-害螨-寄主植物之间相对稳定的平衡。导致毛竹害螨种群突发性增长,证明了纯竹林是诱发毛竹害螨爆发成灾成因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乌梢蛇的人工孵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提高乌梢蛇的人工繁殖率,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乌梢蛇的自然资源。方法采用重复实验法、观察法和对比法等方法对乌梢蛇卵进行了人工孵化的研究。结果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乌梢蛇的产卵高峰期,每次产卵数量为7~16枚(平均为11枚);最佳孵化温度为28~32℃,孵化环境的相对湿度为70%~85%,乌梢蛇的人工孵化率为75%6~100%,平均为83.84%。结论只要能满足乌梢蛇卵孵化温度和孵化环境的相对湿度等条件,就能够使乌梢蛇的人工孵化率平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与土地生产力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奇伯  王克勤  齐实  孙立达 《生态学报》2003,23(8):1463-1469
在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坡耕地水土流失与土地生产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以单位面积坡耕地生产某种生物产品的数量为土地生产力指标.以生产周期短的农作物为指示植物.具体探讨了地表径流损失和土壤流失分别所造成的土地生产力下降幅度。表土人工堆积处理的径流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坡耕地每损失1mm径流.供试作物产量平均下降5.0%~9.7%;小区铲土覆土模拟土壤流失的小区试验结果显示,每减少1cm表土,作物产量下降1.0%~3.1%.每增加1cm表层熟化土.产量增加0.8%~1.7%。在干旱年份.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坡耕地由于水土流失导致的作物减产每年平均为21.9%~80.0%.其中径流损失的比重占95.8%~98.2%,而土壤流失仅占1.8%~4.2%。作物品种不同.水土流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各异。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不同空间尺度即永久标准地的群落学调查与卫星遥感监测相结合研究了长白山亚高山针叶林的结构与动态.标准地两次调查的间隔为11年.结果表明,每10年的死亡率为7%~9%,进界比率为18%~20%.鱼鳞云杉、臭冷杉及岳桦可以在林冠下顺利完成更新,而长白落叶松为先锋种,只能在林窗或裸地更新.落叶松为云杉及冷杉提供良好的更新条件,从而在维持亚高山森林的稳定性上起着重要作用.成熟林密度(1000株·hm^-2左右)变化不大.利用美国陆地卫星TM图像分析1984~1997年植被变化表明,大规模的风倒等自然干扰很容易检测出来,从景观尺度上,利用TM图像监测植被变化非常有效.不同反射强度变化的象素数量统计结果表明,群落的进展演替与逆向演替同时存在,并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但由于图像分辨率(30m×30m)的关系,林窗很难同噪声区分开来.长白山亚高山针叶林带因有大量的落叶松斑块而呈现出镶嵌结构,这种镶嵌结构被定义为亚高山植被的顶极状态,在小尺度上,例如面积仅为几公顷的标准地,特别是混有落叶松等先锋树种的群落,种类组成随时间而变化,但是卫星图像分析结果证明:整体上,亚高山植被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9.
1. 本文报告了湖北省武昌县土地堂地区的丝虫感染情况及其媒介蚊类的调查结果。 2.武昌县土地堂地区的居民丝虫病流行相当严重,在二个农业合作社调查1,074人的结果,其各村的流行率为19.04—71.85%,其中三好一社平均为49·00%,和平二肚平均为34.18%。 3.居民中除5岁以下的儿量外,其丝虫感染与年龄、性别无显著的关系。 4.所有的微丝蚴均为马来种。 5.人房和牛房中的蚊类其发现有10种。无论在人房和牛房均以中华按蚊的数量最大,其密度高峯在8月份。 6.对本地的马来丝虫传播媒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中华按蚊是本地的传播媒介。 7.本地马来丝虫主要的传播季节是整个夏季(6、7、8月),但晚春及初、中秋时也是很危险的。  相似文献   

20.
松突圆蚧虫口数量与危害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大面积的野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松突圆蚧每针束平均虫口数量(a)、针束最高虫口数量(b)、有虫针束率(c)和危害程度(d)4个指标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野外虫口数量调查中可用针束最高虫口数量替代每针束平均虫口数量指标,以有虫针束率指标作为每针束平均虫口数量和针束最高虫口数量的有效参考指标。在危害程度的调查中,可用有虫针束率作为替代指标,以针束最高虫口数量和每针束平均虫口数量分别作为第1和第2参考指标。3个虫口数量指标中以有虫针束率对危害程度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针束最高虫口数量,每针束平均虫口数量最低。在间接作用中,针束最高虫口数量通过有虫针束率对危害程度的影响最大,每针束平均虫口数量通过有虫针束率的间接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