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 A. Meger)是五加科人参属中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为多年生宿根草本,以根状茎、肉质根入药。具有止血疗伤、除劳补虚之功效。由于竹节参与另一种人参属植物珠子参(Panax transitiorius Hoo)在形态上较接近,因  相似文献   

2.
珠子参叶的三萜皂甙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C.A.Meyer var.major(Burk.)Wu et Feng)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产于东喜马拉雅至我国西部山区。在云南西北部海拔3000—4000米的亚高山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下可呈片生长。民间用其根茎治疗跌打损伤、筋骨疼痛、毒蛇咬伤,及止咳祛痰、止血等。最近,我们从珠子参根茎中分离到七个皂甙成分,经鉴定其中五个为已知化合物,即:人参甙(ginsenside)Ro(9)、竹节参甙(chikuse_tsuaponin)Ⅳ_α(10)、20-O-葡萄糖基-人参甙R_f(20-O-gluco-ginsenoside Rf)(5)、  相似文献   

3.
竹节参雌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雌配子体(胚囊)的发育过程。竹节参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线形排列的大孢子四分体。胚囊发育属蓼型,由合点端大孢子发育而成。游离核胚囊时期,胚囊珠孔端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都较胚囊合点端多;胚囊合点端相邻的珠被细胞中有含淀粉粒的小质体,与胚囊珠孔端相邻的退化中的非功能大孢子中则有含淀粉粒的大质体和大类脂体。成熟胚囊中,反足细胞较早退化;极核融合成次生核;卵细胞高度液泡化,细胞器数量较少;助细胞则有丰富的细胞器和发达的丝状器。PAS反应表明,受精前的成熟胚囊中积累淀粉粒。次生核受精后,很快分裂产生胚乳游离核,到几十至数百个核时形成胚乳细胞。卵细胞受精后则要经过较长的休眠期。  相似文献   

4.
鄂产竹节参总皂苷成分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竹节参(Panax japonicus)根茎及地上部分的醇提取物经萃取、浓缩分别得到总皂苷成分,取制成不同浓度的样品,给雄性昆明种小鼠分别灌胃给药进行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竹节参根茎中总皂苷低,中剂量组和地上部分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提高运动后小鼠肝脏、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表明竹节参根茎及地上部分中的总皂苷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竹节参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该药运用于抗运动疲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大强度耐力训练组(训练组),大强度耐力训练+竹节人参组(训练加药组),测定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研究竹节参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结果:力竭运动引起大鼠心肌线粒体MDA、H2O2含量显著升高(P0.01),心肌线粒体抗氧化酶CAT、GSH-Px、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训练加药组大鼠心肌线粒体MDA、H2O2含量明显低于训练组(P0.01),CAT、GSH-Px、SOD活性明显高于训练组。结论:竹节参可明显提高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心肌线粒体的抗氧化能力,保护心肌线粒体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
首次报道了囊萼花属(Cyrtandromoea Zoll.)的1个中国新记录种——茎花囊萼花(Cyrtandromoea grandis Ridl.),该种原记载产于泰国、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2019年在中国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地区发现有分布。茎花囊萼花与囊萼花(Cyrtandromoea grandiflora C.B.Clarke)最为相似,但前者聚伞花序生于老茎上,每一花序3~18朵花,二者容易区别。  相似文献   

7.
竹节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多年的系统观察认为,竹节参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是:从种子到种子完成一个生命周期一般需3-4年;种子发芽需经过胚后熟和上胚轴休眠两个过程,室温湿沙贮藏和冬季低温打破上胚轴休眠是解决竹节参种子发芽难的有效措施;竹节参芽的分化是从上年秋开始,越冬前芽苞内茎、叶、花分化已基本完成。因此加强后期管理,特别是越冬管理,对下年竹节参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性繁殖是进行切段繁殖,切段时间在10月以前,用粗根茎切段能增加产量,加快繁殖速度。  相似文献   

8.
长果雪胆的两种皂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果雪胆(Hemsleya dolichocarpa W. J. Chang)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雪胆属植物。最近我们从其块根中分离、鉴定了竹节参甙-Ⅴ和竹节参甙-Ⅳa甲酯。两种成分均为首次由雪胆属植物中获得。 竹节参甙-Ⅴ为白色粉末,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和泡沫试验为阳性,薄层板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MS、N_6、B_5、Blaydes、I、Fox等七种基本培养基,附加激素2,4—D0.1—2毫克/升、萘乙酸0.2—6.0毫克/升、吲哚乙酸2.0毫克/升、激动素1—4毫克/升、水解蛋白300毫克/升、6—苄基膘呤等组成20组培养基,对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进行组织培养,分别从根、茎、叶(主脉和侧脉部分)、叶柄、花序基部、花瓣和嫩果等9个组织部位中诱导出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0.
几种人参属植物的细胞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 要 1.观察到四种人参属植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竹节参(P.japonicus) 2n=24,三七(P.notoginseng)2n=24,人参(P.ginseng)2n=44,西洋参 (P.quinquefolius)2n=48。其中,野生于江西省庐山和井冈山的竹节参的体细 胞染色体数目,不同于日本植物(2n=48);三七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则为首次 报道。 2.分布区最广的二倍体物种竹节参,应是本属中较原始的类群,四倍体物 种人参、西洋参等可能是本属中较进化的类群。 这个结论不同于化学分类学所 得到的结果。 3.结合这四个种的地理分布资料分析,我们认为:我国的西南地区是本属 的现代分布中心,也是本属的最大变异中心,很可能是本属的始生中心。  相似文献   

11.
秦岭产珠子参根茎的皂甙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陕西省秦岭产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C.A.Meyer var.major(Burk.)Wu et Feng)的根茎中分离得到7个皂甙,经13CNMR快速原子轰击质谱(FAB-MS)等测定,并与标准品对照,其中6个分别鉴定为已知竹节参甙(chikusetsusa ponin)V(即人参甙Rg),IVa,齐墩果酸-28-O-β-D-葡萄哟喃糖甙(oleanolic acid 28-O-β-glucopyranoside),人参甙(ginsenoside)Rg2,Re以及三七甙(notoginsenoside)R2.另一皂甙为竹节参甙IV,甲酯(chikusetsusa ponin IVa methyl ester),即齐墩果酸-(3-O-β-D-葡萄吡喃糖醛酸甲酯)-28-O-β-D-葡萄吡喃糖甙(oleanolie acid-(3-O-β-D-glucorunopyranosyl-methylate)-28-O-β-D-glucopyranoside),系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对陕西省秦岭产和云南丽江产的珠子参根茎的皂甙成分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系五加科(Ariliaceac)植物的干燥根,是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其中包括园参、野山参、移山参、朝鲜人参(高丽参)、日本人参(东洋参)。除此以外,同属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的还有产于美国、加拿大的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野山参由于突出的药理作用,加之样品奇缺,价格最为昂贵。目前世界各国有关野  相似文献   

13.
秦岭产珠子参根茎的皂甙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陕西省秦岭产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C.A.Meyer var.major(Burk.)Wu et Feng)的根茎中分离得到7个皂甙,经13CNMR快速原子轰击质谱(FAB-MS)等测定,并与标准品对照,其中6个分别鉴定为已知竹节参甙(chikusetsusa ponin)V(即人参甙Rg),IVa,齐墩果酸-28-O-β-D-葡萄哟喃糖甙(oleanolic acid 28-O-β-glucopyranoside),人参甙(ginsenoside)Rg2,Re以及三七甙(notoginsenoside)R2.另一皂甙为竹节参甙IV,甲酯(chikusetsusa ponin IVa methyl ester),即齐墩果酸-(3-O-β-D-葡萄吡喃糖醛酸甲酯)-28-O-β-D-葡萄吡喃糖甙(oleanolie acid-(3-O-β-D-glucorunopyranosyl-methylate)-28-O-β-D-glucopyranoside),系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对陕西省秦岭产和云南丽江产的珠子参根茎的皂甙成分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紫堇属糙果紫堇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糙果紫堇组(Sect.Trachycarpae)是Fedde于1924年建立的,组模式种:糙果紫堇Corydalis trachycarpa Maxim. 一、形态特征 小草本;须根多数成簇,棒状肉质增粗;茎若干,上部不分枝或具少数分枝,下部无叶,向基部渐狭成丝状;基生叶少数,具长柄,叶片三回(稀二回)羽状分裂,茎生叶通常2—4枚,具短柄至无柄,通常生于茎上部;总状花序顶生,大多密集多花,具  相似文献   

15.
<正> 三七(又名田七、人参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其根、茎、叶、花均可入药,其块状根茎为中药三七,具有固正扶本,滋补强壮等功用。对其进行的化学成研究主要在于其中的各种皂甙,微量元素等。本文主要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植物根茎、侧根、花中各种氨基酸进行了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从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 根中分离得皂甙A和皂甙C.根据熔点、比旋光度及元素分析、红外、核磁证明皂甙A与 S. Shibata等从同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中分离得到Ginsenoside-Rg1 (6, 20-di-O-β-D-glucosyl-20S-Protopanxatriol)是同一化合物;皂甙C与 Ginsenoside- Rb2(20S- Proto-panaxadiol-3-[0-β-D-glucopyranosy1 (l→2 )-β-D-glucopyranoside]-20-[O-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是同一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中国茎蜂科昆虫系统分类研究之七,报道中国茎蜂科哈茎蜂族昆虫2新属3新种;兰胸柄腹茎蜂,长鞘大茎蜂,无目无刺茎蜂,无刺茎蜂属系一罕见属,是中国新纪录属。  相似文献   

18.
用遮阳网设置不同透光率(自然全光照的1%、3%、8%、12%和22%)处理,对不同光照条件下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幼苗形态指标(株高、冠幅、块根长、主根长、块根直径、茎基径、单株须根数和单株须根长)、干物质积累(不同器官干质量)和分配以及叶片性状(单株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透光率不同的条件下三七幼苗的形态指标、不同器官干质量及分配以及叶片性状均有明显变化。其中,块根直径、单株须根长、单株须根数、不同器官(块根、须根、根、叶片和茎)干质量和植株总干质量均随透光率增大逐渐提高;株高在透光率22%条件下最高;冠幅和单株叶面积在透光率3%条件下最大;主根长、茎基径、根冠比、根质比及SPAD值均在透光率8%条件下最高;茎质比和叶质比在透光率3%和1%条件下较大;比叶面积随透光率增大逐渐降低。综合分析结果揭示:三七是一种典型的喜阴植物,种植过程中适当遮阳有利于其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其中透光率8%对三七幼苗生长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脑缺血大鼠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竹节人参总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及其再灌注后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的影响,以确定竹节人参对抗缺血性脑损伤,防止缺血时EAA升高的主要活性部位。方法:将大鼠用竹节人参总皂苷处理后,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观察竹节人参总皂苷对大鼠脑组织中的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的影响。结果:竹节人参总皂苷对正常大鼠脑组织EAA含量无影响,可使脑缺血及其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Glu、Asp含量降低,对GABA、Gly无明显影响。结论:竹节人参总皂苷可对抗缺血性脑损伤,防止缺血时EAA的升高,从而发挥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与竹节人参作用相似,竹节人参总皂苷是竹节人参具有本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20.
蛇莓     
蛇莓(Duchesnea indica)是蔷薇科龙吐珠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白色柔毛。茎细长,匍匐状,节节生根。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1—5厘米,小叶菱状卵形,长1.5—4厘米,宽1—3厘米,边缘具钝齿;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柄;花瓣5,黄色,倒卵形;雄蕊多数,着生于扁平花托上。聚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