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是负责分解脂肪组织中甘油三酯释放游离脂肪酸的关键和限速酶,也是影响动物脂肪沉积的关键酶.将HSL基因作为影响猪脂肪代谢和沉积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对不同品种猪HSL基因5’-UTR和外显子Ⅰ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开展多态性与性状间的关系研究.序列比较发现,在测定的HSL基因靠近起始密码子(ATG)的419 bp中,杜洛克、梅山猪、大白猪和平序列完全一致,与长白猪序列比较,在-13~-12 bp位置存在GC→CG的碱基变异;梅山猪(3个体)、通城猪(3个体)、长白猪(3个体)、大白猪(3个体)HSL基因外显子Ⅰ的442 bp位置有G→A碱基间的变异,G→A的转换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BsaHⅠ酶识别位点,且导致了编码氨基酸Val→Ile的替换.经PCR-RFLP分析,HSL基因外显子Ⅰ BsaHⅠ位点多态性有AA、AG和GG 3种基因型.”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BsaHⅠ点不同基因型个体背膘厚、肌内脂肪等性状协方差统计分析发现,AG基因型和GG基因型在眼肌面积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猪HSL基因多态性研究及其部分DNA片段的测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激素敏感脂肪酶(HSL)是动物体脂肪分解的关键酶。采用PCR-SSCP法研究猪HCL基因的启动子区、部分5’-端转录非翻译区,第7外显子区、第8外显子区和3’-端部分转录非翻译区域DNA多态性。结果在对应于HSL基因第8外显子区域发现1DNA片段的SSCP,表现出3种基因型MM、MN和NN,脂肪型猪种梅山猪和通城猪含有更多的等位基因M(频率分别为0.680和0.740),而瘦肉型猪种大白猪和长白猪  相似文献   

3.
采用克隆测序和PCR—RFLP相结合的方法,对民猪的SLA—DRB基因的整个编码区进行了扫描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第2外显子是整个基因的高变区,突变率达到5.6%,其中80%为有效突变,但没有发现新的等位基因;PCR-RFLP结果表明外显子1用内切酶Alu Ⅰ酶切可获得3种基因型;外显子2用内切酶TaqⅠ酶切可获得3种基因型:外显子3用内切酶BcnⅠ酶切可获得3种基因型:外显子4用内切酶MboⅠ酶切可获得2种基因型:外显子5用内切酶HinlⅠ酶切可获得3种基因型.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表明民猪在Alu Ⅰ和HinlⅠ处于平衡状态(P〉0.05).在TaqⅠ、BcnⅠ和MboⅠ处于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谈永松  周波  王林云 《遗传学报》2005,32(2):163-169
采用PCR-RFLP法和PCR-SSCP法对17头五指山猪、28头二花脸猪以及28头皮特兰猪SLA-DRB外显子2进行分型。采用PCR-RFLP技术分型,结果显示:限制酶MspⅠ酶切可分出1种RFLP带,即M:143bp/102bp;限制酶RsaⅠ酶切可分出4种RFLP带,分别为A:141bp/93bp/11bp,B:111bp/69bp/54bp/11bp,C:180bp/54bp/11bp以及D:93bp/48bp/39bp/54bp/11bp。检测发现,五指山猪有2种RFLP带型:AA和BB,二花脸猪有3种RFLP带型:AA、BB和AB,皮特兰猪有3种RFLP带型:AA、CC和BD。比较五指山猪、二花脸猪与皮特兰猪,发现3个品种都是以A带为主,分别占到0.69、0.73和0.82,品种之间差别不显著。采用PCR—SSCP技术共分出7种标记带型,分别为αα、αδ、、ββ、γγ、αγ、δδ,βε,其中五指山猪有3种带型,分别为αα、αδ和ββ,二花脸猪有3种带型,分别为αα、γγ和αγ,而皮特兰则出现5种带型,分别为αα、δδ、αδ、βε和ββ。在3个品种猪中均存在α带,且其频率在各自品种中均最高,在五指山猪和皮特兰猪中δ带出现的频率次之,相应的在这两个猪种中杂合型αδ带型出现的频率则最高。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表明,二花脸猪SLA—DRB基因外显子2的RFLP带型达到平衡状态,其SSCP带型也达到平衡状态,五指山猪SLA—DRB基因外显子2的RFLP带型以及SSCP带型均未达平衡状态,皮特兰猪SLA—DRB基因外显子2的RFLP及SSCP带型大部分未达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5.
猪激素敏感脂肪酶基因外显子1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猪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基因外显子1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和背膘厚的关联性。根据猪HSL基因的DNA序列(AJ000483)设计5对引物,结果在P5引物对扩增的片段上发现了多态性,并对纯合子进行测序,发现外显子1的874bp处存在G-A转换,且存在3种基因型(AA、AB、BB)。统计结果表明,3种基因型在各品种中的分布不一致,长白猪和大白猪与莱芜猪和沂蒙黑猪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长白猪与大白猪比较,莱芜猪与沂蒙黑猪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背膘厚基因型间差异显著(P〈0.05),而初生重、断奶重和6月龄重基因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个体同AB和AA基因型个体比较背膘厚的差异显著(P〈0.05),3种基因型在背膘厚的大小排列顺序为BB〈AB〈AA。因此,推测HSL基因对个体胴体瘦肉率存在一定的影响将HSL某因应用于猪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加快猪的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6.
Dystrophin基因51号外显子缺失连接片段的克隆和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Dystrophin基因缺失断裂点和连接片段的序列特点,以分析Dystrophin基因缺失的分子机制,利用巢式反向PCR克隆了1名51号外显子缺失DMD(Duchen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患者的缺失连接片段,通过测序,确定5‘和3‘断裂点及连接片段的序列。对5‘、3‘断裂点和连接片段进行重复序列、TOPOI、TOPOⅡ酶切位点等分析。结果共测得50号内含子1614bp,确定该患者Dystrophin基因的5‘断裂点位于THE1(Transposon-like Human Element,THE)内,3‘断裂点位于L2序列内。连接片段有3bp的连接同源序列cta,局部无小的缺失、插入和碱基置换。本研究首次在50号内含子内发现-THE1序列,再次发现Dystrophin基因的缺失断裂点位于THE1结构内。反向PCR操作简单、耗时短,可以推扩应用于缺失连接片段的克隆;THE1可能与部分Dystrophin基因的缺失有关;Dystrophin基因缺失大多与同源重组无关,非同源末端连接可能参与了Dystrophin基因缺失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西藏小型猪的肝脏组织中的IGF-1基因的c DNA序列,并与Pubmed中查询到的猪c DNA进行比对分析。方法提取了西藏小型猪肝脏组织的总RNA,应用RT-PCR技术扩增了IGF-1基因的c DNA序列,将扩增出的片段克隆到p MD18-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 MD18-T-IGF-1,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克隆出西藏小型猪肝脏组织中的IGF-1的c DNA序列,获得了大小为567 bp长的片段,编码了186个氨基酸,与Pubmed中查询到的猪(NM_214256.1)的IGF-1基因高度同源,比对序列发现,在440、455 bp处发生了G→A、C→T的突变,该位点的突变引起相应编码氨基酸的变化,分别由组氨酸变成了精氨酸、亮氨酸转变成了丝氨酸。结论为西藏小型猪的生长发育机制研究提供了分子学依据。两个位点的突变引起的氨基酸的改变是否是导致西藏小型猪矮小的原因,需要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8.
猪Pit-1基因第三内含子序列的克隆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不同物种间同一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保守性及相似性的特点 ,在人和鼠的Pit 1基因第三外显子上设计上游引物 ,而将下游引物设计在猪Pit 1基因第四外显子上。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 ,扩增出猪Pit 1基因第三内含子序列 ,并经由酶切及序列同源性比对确认该序列即为猪Pit 1基因第三内含子序列。此序列的确定为下一步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奶牛ZFY、ZFX基因片段的克隆及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的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是奶牛胚胎分割及移植技术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前提,用PCR技术进行早期胚胎性别鉴定具有准确、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利用人和鼠的性别分化相关的DNA序列ZFY、ZFX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对公牛和母牛的染色体DNA、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定向克隆到pUC118上,获得ZFY、ZFX转化子,并测定了ZFY、ZFX基因的序列,发现两者同源性达88.2%,以此为基础可设计引物和探针,以PCR方法进行高灵敏度的奶牛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10.
以华北野猪、东北野猪和山西黑猪、长白猪、大白猪、马身猪共计287头猪作为研究对象,对其HSL基因外显子Ⅰ区域进行了PCR-RFLP多态性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猪间存在多态性。瘦肉型大白猪、长白猪全部表现为GG基因型;山西黑猪表现为AA、AG和GG三种基因型;脂肪型地方猪种马身猪为单一的AA基因型;华北杂种野猪、东北纯种野猪及杂种野猪表现为AG和GG两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G及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在不同猪种中不同。该研究首次对华北及东北野猪HSL基因进行了多态性研究,丰富了国内外对野猪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为野猪遗传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Rsa I对中国地方猪种小梅山,中梅山及国外猪种大约克SLA-DQB基因外显子2的273bp扩增产物进行多态性分析,小梅山猪酶切后出现两种基因型:246bp/27bp(AA),132bp/84bp/30bp/27bp(BB),中梅山猪中出现4种基因型:246bp/27bp(AA),132bp/84bp/30bp/27bp(BB),132bp/114bp/27bp(CC),246bp/143bp84bp/30bp/27bp(AB),大约克猪中出现5 基因型;246bp/27bp(AA),142bp/84bp/30bp/27bp(BB),132bp/114bp/27bp(CC);246bp/132bp/84bp/30bp/27bp(AB).273bp/246bp/27bp(AD),分析发现,SLA-DQB基因外显子2的11,94和124位碱基表现出多态性并在3个猪种中检测到A,B,C和D4个等位基因,χ^2适应性检验结果表明,小梅山,中梅山及大约克SLA-DQB基因外显子2在Rsa I酶切位点 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不同猪种E.coli F18受体基因的多态性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宁乡、沙子岭和大围子6个品种共867头猪的E.coli F18受体(ECF18R)基因座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Hin6 Ⅰ-RFLP位点上,大约克、长白、杜洛克3个外来猪种均存在多态,且以敏感型(GG型和AG型)居多,平均占94%,3个外来猪种的G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76,AA抗性型个体占少数,平均为6%,猪群中M307处G→A的突变频率并不高。宁乡、沙子岭和大围子3个本地猪种的所有检测样品都表现为GG型,在该位点上均不存在G→A的突变。各猪种ECF18受体基因座的PCR—RFLP基因型分布X^2检验结果表明,每个外来猪种ECF18受体基因座的PCR—RFLP基因型分布与3个本地猪种的相比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3个本地猪种间的ECF18受体基因座的PCR—RFLP基因型分布完全一致。外来猪种间只有长白与杜洛克各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显著,其余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不同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共54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用索氏抽提法检测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肌肉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和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并分析基因表达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日龄的增加,雄性哈萨克羊的IMF含量持续上升,各生长时期差异显著(P<0.05),而新疆细毛羊的IMF含量在各生长时期无显著差异(P>0.05)。雄性哈萨克羊的IMF含量30~90日龄期间极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1)。2)FAS基因mRNA水平在哈萨克羊肌肉中初生时最高(P<0.05),然后随日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新疆细毛羊肌肉中,FAS mRNA水平表现出"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发育模式,其中60日龄显著高于90日龄(P<0.05),其余日龄之间差异不显著。HSL基因在2品种绵羊肌肉中的表达模式基本类似,在哈萨克羊肌肉中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初生时的水平显著高于60~90日龄(P<0.05);在新疆细毛羊中30日龄时达到最高(P<0.01),到60日龄时下降到最低(P<0.05),随后保持这种低表达水平。3)FAS和HSL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与哈萨克羊IMF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85(P=0.02),r=-0.423(P=0.05);在哈萨克羊中两基因表达量水平比值(FAS:HSL)与IMF呈极显著负相关r=-0.552(P=0.01)。在新疆细毛羊中两基因的表达水平及比值均与IMF无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4.
利用PCR RFLP技术对西农萨能奶山羊、关中奶山羊、陕南白山羊、安哥拉山羊和波尔山羊5个品种的170个个体的αs2酪蛋白(CSN1S2)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大小为310bp的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Alw26Ⅰ酶切后表现多态,且5个山羊品种该基因座位均处于Hardy Weinberg平衡状态。西农萨能奶山羊、关中奶山羊、陕南白山羊、安哥拉山羊和波尔山羊的基因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Shaanon信息熵/PIC值分别为0.1589/1.1889/0.2955/0.1463,0.4114/1.6981/0.6017/0.5171,0.1653/1.1980/0.3046/0.1516,0.0646/1.0691/0.1463/0.0625,0.0541/1.0572/0.1270/0.0526。分析结果显示,关中奶山羊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表现为高度多态;其次是西农萨能奶山羊和陕南白山羊,而安哥拉山羊和波尔山羊的遗传变异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15.
鸡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和测序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根据哺乳动物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对鸡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将163bp扩增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并与猪的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FABP)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该基因因片段与猪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有68%的同源性,与猪的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A-FABP)基因有75%的同源性,演绎成氨基酸之后与猪的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相应的氨基酸有75%的同源性。Northern结果表明该基因只在脂肪组织中表达。  相似文献   

16.
以华北野猪、东北野猪和山西黑猪、长白猪、大白猪、马身猪共计287头猪作为研究对象,对其HSL基因外显子I区域进行了PCR-RFLP多态性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猪间存在多态性.瘦肉型大白猪、长白猪全部表现为GG基因型;山西黑猪表现为AA、AG和GG三种基因型;脂肪型地方猪种马身猪为单一的AA基因型;华北杂种野猪、东北纯种野猪及杂种野猪表现为AG和GG两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G及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在不同猪种中不同.该研究首次对华北及东北野猪HSL基因进行了多态性研究,丰富了国内外对野猪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为野猪遗传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鸡生长激素基因5′端部分调控区的克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CR技术扩增、克隆、测序了7个跨越不同生长速度的鸡品种(系)的生长激素(GH)基因的5′端部分调控区。这7个品种(系)分别为:高生长速度的宝罗肉鸡父本;较高生长速度和一定的产蛋性能的宝罗肉鸡母本;肉蛋兼用型的芦花鸡;中等生长速度和中等体重的蛋鸡品种洛岛红和农大褐;生长速度较慢体重较轻的蛋鸡品种北京白鸡和生长速度很慢但又不是矮小型的地方品种丝毛乌骨鸡。所扩增的片段长度为760bp,包括了转录起始位点5′端侧翼区的473bp、两个可能的TATA框、组织特异性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第一个外显子和部分第一内含子。所有克隆的鸡GH基因5′端调控区与Tanaka发表的序列相比,均在-34碱基的位置上缺失一个胞嘧啶C,在 160与 161碱基之间多1个胸腺嘧啶丁,在 175碱基的位置上出现了以腺嘌呤A替换了鸟嘌呤G的情况。7个品种(系)之间的比较显示,鸡GH基因启动区具有极高的保守性,在具有不同生长速度的鸡品种间不存在任何差异。说明鸡的不同生长速度和成年体重,不是由于生长激素5′调控区变异造成的。鸡生长激素基因表达的差异可能受到内含子或3′端侧翼序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解偶联蛋白家族(uncouplingproteins,UCPs)是线粒体内膜的转运蛋白,具有解离氧化磷酸化偶联的功能,对机体能量平衡涉及的体重(肥胖)、静止代谢率和食物转化效率等性状具有显著的影响.首次对猪UCP2基因外显子1及开放阅读框上游部分序列(-80~0)进行了多态性分析,通过PCR-SSCP发现猪群内存在3种单倍型,经测序分析发现存在3个SNPs位点,分别位于G-42A、C-50T和T-51C位点,这3个SNPs位点均是首次发现的.该研究表明,T-C-G紧密连锁,C-T-A突变也紧密连锁.利用转录因子在线分析软件TFSEARCH(ver1.3),对UCP2基因开放阅读框上游部分序列(-80~0)进行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发现该片段中的碱基T→C(-51)、C→T(-50)和G→A(-42)突变,导致此处比野生型单倍型A(T-C-G碱基连锁)少了一个AML-1a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内江猪存在A、B和AB三种单倍型,而其他猪种仅有单倍型A,说明内江猪具有独特的种质特性.  相似文献   

19.
猪UCP2基因5′调控区和外显子1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偶联蛋白家族 (uncoupling proteins,UCPs) 是线粒体内膜的转运蛋白,具有解离氧化磷酸化偶联的功能,对机体能量平衡涉及的体重 (肥胖)、静止代谢率和食物转化效率等性状具有显著的影响. 首次对猪UCP2基因外显子1及开放阅读框上游部分序列 (-80~0) 进行了多态性分析,通过PCR-SSCP发现猪群内存在3种单倍型,经测序分析发现存在3个SNPs位点,分别位于G-42A、C-50T和T-51C位点,这3个SNPs位点均是首次发现的. 该研究表明,T-C-G紧密连锁,C-T-A突变也紧密连锁. 利用转录因子在线分析软件TFSEARCH (ver 1.3),对UCP2基因开放阅读框上游部分序列 (-80~0) 进行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发现该片段中的碱基T→C(-51)、C→T(-50) 和G→A(-42)突变,导致此处比野生型单倍型A (T-C-G碱基连锁) 少了一个AML-1a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内江猪存在A、B和AB三种单倍型,而其他猪种仅有单倍型A,说明内江猪具有独特的种质特性.  相似文献   

20.
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李军、李晓宁、杨坚和罗建荣四位科研工作者从pk-15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猪Fas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再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猪Fas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猪Fas基因同源性为100%,与人、牛、羊的Fas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3.4%、79.2%、76.4%和56.2%、67.0%、64.6%。Fas蛋白胞内区的死亡域,其氨基酸序列在猪、牛、羊与人的基因中呈现较高的同源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