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杆锈病菌(Puccinia graminis Pers)是真菌门,担子菌纲,并隔担子菌亚纲,锈菌目的主要代表植物。锈菌有二种寄主,第一寄主为小麦、大麦、燕麦及其他禾本科植物,第二寄主为小檗或十大功劳。锈菌的生活史中出现5种孢子,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担孢子。性孢子、锈孢子寄生在双子叶植物小檗或十大功劳叶上。锈孢子被风吹到小麦、大麦等禾本科植物的叶片,叶鞘或杆上,便萌发芽管从气孔侵入,在组  相似文献   

2.
庄剑云  魏淑霞 《菌物系统》2003,22(4):513-514
描述了寄生于铁筷子Helleborus thibetanus(毛茛科)的单胞锈菌属一新种Uromyces hellebori-thibetani.本种冬孢子表面具不规则粗疣,与广布北温带Aconitum上的Uromyces lycoctoni及欧洲Rammculus上的U.ficariae和U.fischerianus明显不同。后三个种的冬孢子表面均为光滑。北美洲Ranunculus上的U.jonesii的冬孢子与本种的相似,但它是个短生活史的种,生活史中不产生夏孢子。  相似文献   

3.
庄剑云  魏淑霞 《菌物学报》2003,22(4):513-514
描述了寄生于铁筷子Helleborus thibetanus (毛茛科)的单胞锈菌属一新种Uromyces hellebori-thibetani. 本种冬孢子表面具不规则粗疣,与广布北温带Aconitum上的Uromyces lycoctoni及欧洲Ranunculus上的U. ficariae和U. fischerianus明显不同。后三个种的冬孢子表面均为光滑。北美洲Ranunculus上的U. jonesii的冬孢子与本种的相似,但它是个短生活史的种,生活史中不产生夏孢子。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松树上采集代表茶藨生柱锈菌 Cronartium ribicola、柔软柱锈菌C. flaccidum 及栎柱锈菌 C. quercuum 的134个菌株的锈孢子,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分析了其3种酶系统6个基因位点上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3种柱锈菌间酶蛋白基因的流动已绝少发生而表现为生殖隔离,从遗传背景上支持了这3个种的成立。我国东北地区的C. ribicola 群体遗传性质高度均一(平均遗传杂合度He=0.007),暗示本菌侵入并扩散于该地区的历史很短。来自不同寄主的C. flaccidum 和C. quercuum 菌株,均以樟子松上的菌株遗传变异水平最高(He分别为0.154和0.160),据此推测它们可能最先起源于棒子松。上述随寄主而异的群 体遗传差异可能是寄生专化性分化在基因水平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油杉叶锈寄生在油杉叶上,作者研究了此菌的模式标本、同引模式标本和后来在模式地区采得的标本;并和柱锈属、金锈属、鞘锈属、栅锈属等11属锈菌作了比较研究。证明这种锈菌冬孢子堆为带状或扁平柱状,无细胞组织垫座,无被;冬孢子可互相撕离而不破裂,孢壁薄而无色,无柄。这些性状说明它不同于柱锈而近于金锈属。因此作者将其转归金锈属,改定为Chrysomyxa keteleeriae(Tai)Wang et Peterson新组合,(基础异名Cronartium keteleeriae Tai)。这种锈菌与其它生在云杉、铁杉叶上的4种短生金锈属锈菌一样,冬孢子堆都生在针叶上,窄带状到扁平柱状或圆形有短柄,鲜桔色或桔红色。虽然油杉叶锈冬孢子堆高达 6mm,但这只是同一属内的种间差别,也象Coleosporium crowellii Cumm。与同属内其它种的区别一样,属于种间的差别。云南粗杉金锈的冬孢子可以从10—20细胞组成的有柄孢子分离产生,正如鞘柄锈冬孢子的互相分离产生一样。冷杉金锈,特别是变形金锈的冬孢子的产生方式也是这样。生在同种油杉寄主枝上的Peridermium kunmingense Jen和油杉叶锈有无关系,需在接种试验后才能肯定。从寄主与寄主菌共同进化关系看,这种锈菌的寄主——油杉在分类系统上与金锈属寄主——云杉、铁杉等属近缘,传统分类学家多认为它同冷杉、银杉、黄杉等属同归冷杉亚科。但也有学者认为油杉有许多原始性状,与冷杉亚科无关。作者在油杉上发现金锈可能支持了传统植物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松树上采集代表茶生柱锈菌Cronartiumribicola、柔软柱锈菌Cflaccidum及栎柱锈菌C.quercuum的134个菌株的孢子,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分析了其3种酶系统6个基因位点上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3种柱锈菌间酶蛋白基因的流动已绝少发生而表现为生殖隔离,从遗传背景上支持了这3个种的成立。我国东北地区的C.ribicola群体遗传性质高度均一(平均遗传杂合度He=0.007),暗示本菌侵入并扩散于该地区的历史很短。来自不同守主的C.flaccidum和C.quercuum菌株,均以樟子松上的菌株遗传变异水平最高(He分别为0.154和0.160),据此推测它们可能最先起源于樟子松。上述随寄主而异的群体遗传差异可能是寄生专化性分化在基因水平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寄生于樟、阴香和肉桂等植物上的泽田外担菌和油盘孢属真菌,几十年来分类上存在许多不同看法,或全部归泽田外担菌,或全部归油盘孢属,把此二类不同真菌混淆起来,造成名称混乱。本文通过形态学的研究,表明泽田外担菌与油盘孢属的区别是:泽田外担菌具担子层,担孢子4—8个生担子上,寄主是樟树;而油盘孢属的孢子生菌丝上,形成孢子堆,寄主是阴香和肉桂等植物。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了解全白绒泡菌生活史过程,对其孢子萌发、黏变形体和游动胞的相互转变、游动胞在5 s内的运动轨迹及原质团形成孢囊的过程进行了显微镜下观察和拍照,并对部分生活史阶段进行了时间测定,提出黏菌孢子萌发的第三种方式,提供了清晰的全白绒泡菌部分生活史的图片。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的鞘锈菌(Coleosporium)已报47种,全部为转主寄生长循环型生活史,性孢子和春孢子产生在松属(Pinus)针叶上,引起各种松针锈病,冬孢子产生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13个科上,其中生在菊科植物上的种类最多(戴芳澜,1979)。鞘锈菌的生活史类型多种多样,除了上述的长循环型生活史以外,还有缺夏孢型生活史以及短循环型生活史(Cummins,1983)。作者于1989年7月14日在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碧州大青山的偃松(Pinus pumila Regel)上采  相似文献   

10.
中华血簇虫是湖北产的中华鳖体内发现的一种寄主虫。在其生活史发育中,存在着两种寄主的交替。本文只介绍它在无脊椎动物寄主——鳖穆蛭体中的发育情形。这一时期包括两个阶段: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配子生殖的特点是,两性配子母细胞先融合,然后才进行配子分化,产生4个雄配子核,其中1个核与雌配子核受精,形成合子核。孢子生殖以单核卵囊的核分裂开始,最后形成含8个裸子孢子的成熟卵囊,并解体释放出子孢子。整个过程都发生在蛭消化道内。脊椎动物寄主的感染,很可能是因为吃下含成熟子孢子的无脊椎动物寄主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蒋世翠  张波  李艳双  李玉 《菌物学报》2016,35(5):641-644
黄柄钙皮菌是黏菌中的一种重要模式生物,本文筛选了其无菌培养条件,比较了生活史不同阶段的发生时间,同时比较了生活史中孢子萌发、原质团生长及子实体形成3个阶段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黄柄钙皮菌适宜的培养条件为:在20%水琼脂上于28℃进行孢子萌发;在24–26℃下20%琼脂+40%燕麦培养基上进行原生质团的培养;在24–26℃下1 000Lx光照10–14h时形成子实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了采自海南省的光叶菝葜Smilax corbularia Kunth var.woodii(Merr.)T.Koyama上的膨孢柄锈菌Puccinia oedospora J.Y.Zhuang sp.nov.此菌的夏孢子大小38—50×35—42μm,壁分两层,内层肉桂褐色,厚2—2.5μm,外层无色膨大,厚达5—13μm,顶部两端具明显帽状突起;冬孢子大小30—48×20—30μm,双胞,壁亦分两层,内层淡黄褐色或污黄色,极薄,外层近无色,厚2—3μm。就孢壁结构而言,此菌酷似分布中、南美寄生于紫葳科和马鞭草科植物上的饰柄锈菌属Prospodium的种。但其冬孢子壁光滑,柄无饰物,其寄主属单子叶植物的百合科(或菝葜科),故暂把它置于柄锈菌属中。  相似文献   

13.
菝葜上一锈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采自海南省的光叶菝葜Smilax corbularia Kunth var.woodii(Merr.)T.Koyama上的膨孢柄锈菌Puccinia oedospora J.Y.Zhuang sp.nov.此菌的夏孢子大小38—50×35—42μm,壁分两层,内层肉桂褐色,厚2—2.5μm,外层无色膨大,厚达5—13μm,顶部两端具明显帽状突起;冬孢子大小30—48×20—30μm,双胞,壁亦分两层,内层淡黄褐色或污黄色,极薄,外层近无色,厚2—3μm。就孢壁结构而言,此菌酷似分布中、南美寄生于紫葳科和马鞭草科植物上的饰柄锈菌属Prospodium的种。但其冬孢子壁光滑,柄无饰物,其寄主属单子叶植物的百合科(或菝葜科),故暂把它置于柄锈菌属中。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采自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荒漠植物豆科和藜科植物上寄生的单胞锈菌20个种。寄生在疏花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上的骆驼刺单胞锈菌Uromyces alhaginis、寄生在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上的地肤单胞锈菌Uromyces kochiae和寄生在苦马豆Swainsonia salsula上的苦马豆单胞锈菌Uromyces sphaerophysae为中国新记录;寄生在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上的欧黄华单胞锈菌Uromyces anagyridis和寄生在长豇豆Vigna sesquipedalis上的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为新疆新记录;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和小蓬Nanophyton erinaceum为藜单胞锈菌Uromyces chenopodii的新寄主。所有研究标本保存在新疆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HMACC)。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寄生在杜松Juniperus rigida上的珊瑚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clavariiforme的冬孢子阶段,此菌冬孢子为中国首次发现。根据采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材料对其形态特征做了详细的描述和绘图。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和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菌物标本室(HNMAP)。  相似文献   

16.
徐晓琪  戴丹  王赛禹  李玉  张波 《菌物学报》2021,40(2):387-394
在完成小绒泡菌Physaum pusillum生活史的同时,观察了小绒泡菌P. pusillum生活史不同阶段显微结构的形成。生活史研究结果表明:小绒泡菌P. pusillum的孢子萌发方式为裂式,黏变形体具两根鞭毛,较短一根不易观察到,原质团类型为显型原质团,子实体形态建成过程约需12-13h。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石灰结和孢丝结构在原质团隆起约6h后开始形成,孢子在原质团隆起约9h后开始形成,石灰结和孢丝先于孢子形成。  相似文献   

17.
徐彪  张利莉  赵震宇 《菌物学报》2008,27(6):825-831
报道了采自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荒漠植物豆科和藜科植物上寄生的单胞锈菌20个种.寄生在疏花骆驼刺 Alhagi sparsifolia 上的骆驼刺单胞锈菌 Uromyces alhaginis、寄生在木地肤 Kochia prostrata 上的地肤单胞锈菌 Uromyces kochiae 和寄生在苦马豆 Swainsonia salsula 上的苦马豆单胞锈菌Uromyces sphaerophysae 为中国新记录;寄生在新疆沙冬青 Ammopiptanthus nanus 上的欧黄华单胞锈菌Uromyces anagyridis 和寄生在长豇豆 Vigna sesquipedalis 上的豇豆单胞锈菌 Uromyces vignae 为新疆新记录;盐穗木Halostachyscaspica和小蓬Nanophyton erinaceum为藜单胞锈菌Uromyces chenopodii的新寄主.所有研究标本保存在新疆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HMACC).  相似文献   

18.
邢晓科  郭顺星 《菌物学报》2002,21(1):141-146
菌寄生真菌是指生长于其它真菌上,并从其它真菌获得营养的一类真菌。早在两百多年以前菌物学家就发现了这类真菌,但真正对其研究则始于19世纪60年代。近年来,随着对菌寄生真菌和寄主相互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菌寄生真菌、其基因产物及其与寄主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抗真菌次生代谢物在植物病害的防治上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而受到越来越多菌物研究者的重视。 菌寄生的过程是由许多步级联反应 (cascade reaction ) 所组成,非常复杂。菌寄生真菌或许能遥感到寄主并朝其生长。随后菌寄生真菌和寄主接触,这一步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识别,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小檗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萌发的小麦条锈菌冬孢子接种采自陕西省境内的陕西小檗、少齿小檗和长穗小檗,3种小檗均产生了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用人工接种小麦条锈菌冬孢子在陕西小檗上产生的锈孢子器接种小麦铭贤169产生了典型的条锈菌夏孢子堆症状。特异性PCR和DNA序列分析表明,人工接种产生于小檗上的锈孢子、接种锈孢子于小麦上产生的夏孢子堆与小麦条锈菌DNA的ITS区序列完全一致。更为重要的是,用采自田间受锈菌侵染的小檗叶片产生的锈孢子接种小麦铭贤169,经培养在小麦铭贤169叶片上产生了典型的条锈病症状。从而证实,在自然条件下,在中国,小檗不仅可作为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而且小麦条锈菌可在小檗上完成其有性繁殖过程。这一发现对进一步揭示我国小麦条锈菌高度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与毒性变异机理、完善小麦条锈病的防治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圈绒泡菌的生活史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史立平  李玉 《菌物学报》2005,24(2):292-296
利用基物培养、燕麦-琼脂培养技术及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圈绒泡菌的个体发育过程, 在燕麦琼脂培养基上完成了从孢子到孢子的生活史。结果表明,生活史包括单核的黏变形体或游动胞、多核的营养体原质团以及孢子形成阶段。琼脂培养基上获得的圈绒泡菌孢子与野生型相似,并具有可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