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乳铁蛋白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及抗细菌与病毒的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人血液中性白细胞中分离细胞总RNA,用oligo(dT) 为引物进行cDNA 第1 条链合成,再用乳铁蛋白cDNA 的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 ,分两段合成并拼成完整的乳铁蛋白cDNA。核苷酸序列测定证明,该cDNA 所编码的氨基酸与前人论证的人乳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将该cDNA 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35ShLFc,经根癌农杆菌LBA4404 感染烟草叶盘,获得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烟草植株,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表明,人乳铁蛋白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Northern 杂交与Western 免疫印迹分析,检测到人乳铁蛋白基因在转化烟草中表达。体外实验证明,人乳铁蛋白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产物对植物致病菌烟草火叶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乳铁蛋白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人乳铁蛋白cDNA(hLFc)克隆在质粒pBacPAK8的BamHI和SacI位点,构建成转移质粒8hLFc。该质粒DNA与AcNPV BacPAK6病毒株基因组DNA经共转染草地夜峨培养细胞Sf21,在培养的贴壁细胞中挑出空斑,经过3轮纯化,结合斑点杂交筛选,获得重组病毒。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到在重组病毒感染的Sf-21细胞中存在乳铁蛋白基因的表达产物。酶联免疫检测结果表明:重组人乳铁蛋白在  相似文献   

3.
黑子南瓜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依据国外报道的南瓜甘油-3-磷酸转酰酶(GPAT)基因的cDNA序列合成相应引物,用RT-PCR技术,成功地分离了黑子南瓜(Cucurbitaficifolia)GPAT基因的cDNA片段,并亚克隆到了pGEM-T载体系统的多克隆位点上,序列分析表明黑子南瓜GPAT基因的cDNA序列及递推的氨基酸序列与南瓜(Cucurbitamoschata)相比分别具有98%和965%的同源性。在1188bp中有22个核苷酸发生变化,导致13个氨基酸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人胎肝唾液酸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杰  金城 《生物工程学报》1999,15(3):277-280
根据已克隆的唾液酸转移酶的保守区的序列,以人胎肝mRNA为模板扩增出150bp的片段并测序。其中一个片段(s38)与已克隆的唾液酸转移酶的活性中心有57%~97%的同源性。根据s38的序列合成寡核苷酸并标记后用作探针筛选人胎肝cDNA文库。从文库中分离了一个编码α2,3唾液酸转移酶的cDNA。该cDNA序列含一个编码340个氨基酸的开放读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人颌下腺Galβ1,3GalNAcα2,3唾液酸转移酶相同,与猪颌下腺α2,3唾液酸转移酶有832%的同源性。表明从人胎肝cDNA文库中分离的cDNA所编码的蛋白为Galβ1,3GalNAcα2,3唾液酸转移酶  相似文献   

5.
植物甜蛋白mabinlinⅡ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已由作者克隆的mabinlinⅡB亚基185bp的cDNA片段,设计合成系列引物.从马槟榔(CapparismasaikaiLévl.)种子提取总RNA并纯化mRNA,经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采用RACE方法,快捷克隆mabinlinⅡ全长cDNA.经序列测定与分析,该cDNA为583bp,其中编码序列长465bp,共编码155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6.
以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L.)栽培品种为材料,取开放前的花蕾分离m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对获得的目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目的片段含有686个核苷酸(含有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核苷酸序列与文献报道相比,同源率为99.6%,只有3个碱基发生改变,5’端的MADS盒区域完全相同。将得到的矮牵牛花同源异型基因fbp2的cDNA(yfbp2)与CaMV355启动子和NOS3’终止子融合,构建了表达载体pBBP2。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pAL4404)介导转化烟草(NicotianatabacumL.)叶片,在含有100mg/L卡那霉素的抗性培养基上再生成株。对抗性株进行总DNASouthern杂交和总RNA的点杂交,证明目的基因已导入烟草细胞中,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上,并且在烟草细胞中转录。同源异型基因fbp2导入烟草后导致烟草花型改变,在雄蕊上产生了花瓣。  相似文献   

7.
玉米苹果酸脱氢酶基因的分离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一个玉米(ZeamaysL.)杂种一代超亲表达的cDNA片段为探针,从玉米幼苗期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全长1287bp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编码细胞质苹果酸脱氢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龙须海棠(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um L.)及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nh.)同一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和84%。这是禾谷类作物中首次克隆的编码细胞质苹果酸脱氢酶的完整基因。  相似文献   

8.
以人成骨肉瘤细胞株HOS-8603为热休克模型,在利用DDmRNA方法筛选和克隆了一个热休克后表达受抑基因的cDNA片段的基础上,以该片段为探针,筛选HOS-8603细胞的cDNA文库,获得该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HSSG-1);DNA序列测定表明该cDNA全长1456bp,编码276个氨基酸,经计算机辅助分析,该cDNA序列尚未被报道。经RNA斑点杂交证实,该基因的表达于多种组织细胞之中,并且  相似文献   

9.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α、β亚基cDNA的筛选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3周龄人胚cDNA 文库,用[α-32P]dCTP标记的一链cDNA 为探针从中筛选高度表达的克隆子并测序,得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α和β亚基cDNA 克隆,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α亚基编码区的cDNA 序列与已报道的完全同源,β亚基编码区第30位碱基G→A,该碱基的改变不引起氨基酸的改变.另外,在α和β亚基非编码区发现有多处碱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已经从melanoma细胞系中成功地获得了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cDNA,在此基础上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定了t-PAcDNA编码区全序列及3’非编码区部分序列,并发现与Pennica等发表的r-PAcDNA序列相比,有两处差异,其一是第1725位核苷酸残基为C而非A,并使此处序列与Pennica序列相比新产生一个StyI切点,但由于差异发生在密码子第三位,没有引起编码的氨基酸变化;其二是第  相似文献   

11.
在以前工作中我们从人精子中分离纯化出一种与生育有关的糖蛋白,命名为BS-17。本文用其多克隆抗血清从人睾丸λgt11cDNA表达库中克隆了编码BS-17的c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BS-17cDNA片段长791bp,开放阅读框架558bp,可编码186个氨基酸。经数据库检索,该cDNA片段与人Calpastatin(Ca ̄(2+)依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lpain抑制剂)基因3’端顺序具有99.7%的同源,与Calpastatin蛋白质羧基末端同源性为99.5%。用cRNA进行组织原位杂交结果表明,BS-17基因表达于人精子减数分裂后期单倍精细胞阶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克隆含tPA中355个氨基酸密码子(1-3和176-527氨基酸)的cDNA序列(tPA355),将其在大肠杆菌融合蛋白表达系统中表达,并在体外复性使其具有激活纤溶酶原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黑色素瘤细胞Bowes中克隆出tPA355 cDNA,然后在pET32a(+)BL21(DE3)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将表达出的融合蛋白Trx-tPA355(Thioredoxin,Trx)包涵体在体外进行变性、复性和纯化以使其具有激活纤溶酶原的生物活性。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的编码tPA中355个氨基酸密码子的cDNA序列与美国专利(公开号:5,587,159)中对应的序列完全一致,将其在pET32a(+)/BL21(DE3)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可获得稳定表达的融合蛋白Trx-tPA35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从人膀胱癌细胞系5637细胞中快速扩增并克隆了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DNA,序列分析证明,该cDNA包含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全部编码基因,全长612bp,编码3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74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其中第43位codon出现一个碱基的突变(CAC→TAC)导至第43位氨基酸的改变(组氨酸→酪氨酸)。经逆转录病毒导入SP2/0细胞并初步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产物具有G  相似文献   

14.
已经从melanoma细胞系中成功地获得了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cDNA,在此基础上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定了t-PAcDNA编码区全序列及3′非编码区部分序列,并发现与Pennica等发表的t-PAcDNA序列相比,有两处差异,其一是第1725位核苷酸残基为C而非A,并使此处序列与Pennica序列相比新产生一个StyI切点,但由于差异发生在密码子第三位,没有引起编码的氨基酸变化;其二是第1777位核苷酸残基(终止密码子后第4位核苷酸残基)为T而非G,使与终止密码子相隔3个核苷酸残基处产生了一个新的TGA,与Pennica序列相比此处的BstNI切点也消失了。  相似文献   

15.
黄明  郑学勤  邵寒霜   《广西植物》1998,18(2):165-168
以甘薯(Ipomoeabatatas(L.)Poir)叶为材料提取植物总RNA,经反转录后,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并克隆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cDNA,并进行测序分析。该序列全长482bp,其读码框编码152个氨基酸,与国外文献报道的甘薯块根SOD基因的cDNA序列相比,具有99%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6.
从人胎儿肾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得cDNA,PCR扩增获得1.3kb的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全长cDNA。克隆的BMP-7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献报道相同。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已发表的序列,分别在鸡贫血病毒(CAV)环形基因组DNA(全长2.3kb)的EcoRI位点和BamHI位点的两侧选择适当序列合成两对引物,用PCR技术,从斑点杂交检测到病毒核酸的CAV感染的MDCCRP1细胞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出包含EcoRI和BamHI分割开的病毒基因组两部分(1.5kb和0.8kb)约1.5kb和约1.25kb的两个片段。再将其中相应序列拼接克隆进pUC18载体,获得包含CAV全基因组序列DNA片段的克隆质粒pCAV2.4。酶切分析表明,该质粒具有预期的BamHI位点、PstI位点、HindⅢ位点,而预期的EcoRI位点消失。重组质粒插入DNA片段的两端序列分析表明,质粒pCAV2.4是包含CAV全基因组序列的重组质粒,插入DNA片段序列中的EcoRI位点序列发生了一个碱基突变。  相似文献   

18.
兔防御素(MCP—1)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兔脾脏细胞中分离提取总RNA,经反转录PCR(RT-PCR)扩增出兔巨嗜细胞阳离子多肽(MCP-1)cDNA,插入经EcoR I和Xba I双酶切的pUCD19中,构建了党生质粒pUCDEF,进行了限制性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在扩增出的cDNA288个碱基中,在前片段中有一个碱基与发表的兔MCP-1 cDNA序列不同,即第157位碱基由G变为A,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丙氨酸变为苏氨酸。该cDNA全  相似文献   

19.
蝮蛇毒碱性磷脂酶A_2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蝮蛇毒腺中抽提总RNA.利用人工合成寡核苷酸引物作逆转录,以cDNA为模板进行体外扩增,获得磷脂酶A2(简称PLA2)基因,克隆至pBS-ks载体中。通过对3个碱性PLA2(简称BPLA2)基因单独克隆分别作DNA全序列分析,推导pro-BPLA2由138个氨基酸残基构成,与已测定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比较,基本相符。该基因成功的克隆,不仅推导出BPLA2的蛋白质全序列,也为进一步开展蛇毒功能肽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豌豆卷须肌动蛋白Ⅱ类异型体cDNA克隆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15个豌豆卷须肌动蛋白cDNA 克隆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发现在豌豆卷须中至少存在三类肌动蛋白异型体,分别命名为Ⅰ类(PEAc Ⅰ)、Ⅱ类(PEAc Ⅱ)和Ⅲ类(PEAc Ⅲ)异型体.三类异型体的克隆数目分别为10、4和1个,表明三类异型体在豌豆卷须中的表达是不同的,很可能具有组织或发育阶段的特异性.对Ⅱ类异型体的三个cDNA 克隆PEAc3、PEAc9和PEAc11进行了全序列测定,所测定的序列已被GenBank 数据库所接受.测序结果表明,PEAc3、PEAc9和PEAc11的序列长度分别为1550、1680和1091个核苷酸,其中编码区长1134个核苷酸,编码的氨基酸长度为377(PEAc11缺少编码氨基端前96个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三个克隆的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差别仅在于3′非翻译区的长度不同,即poly(A)的加入位点不同.这说明它们可能是由同一基因转录而来,但转录后的加工过程不同.豌豆卷须中肌动蛋白基因poly(A)加入位点的使用,可能与组织或发育的特异性表达有关.此外,豌豆卷须肌动蛋白三类异型体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0%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