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公英属植物是菊科的多年生草本,全株具有白色乳状汁液,有清热、解毒、散结、利尿的功能,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植物标本对吉林省9种野生蒲公英属植物做形态比较研究,根据种间形态差异绘制植物形态素描图和制定植物检索表。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9种野生蒲公英属植物中,根据花色和叶面有无斑点可分辨白花蒲公英和斑叶蒲公英,外层苞片有无角状突起可分辨华蒲公英与蒲公英,外层总苞片形状不同可分辨出长春蒲公英与东北蒲公英,异苞蒲公英与亚洲蒲公英。其中我国特产蒲公英属植物有异苞蒲公英、斑叶蒲公英、长春蒲公英三种。  相似文献   

2.
3种生殖方式蒲公英花粉活力和柱头形态及可授性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嘉  宁伟  马铭  赵鑫 《西北植物学报》2014,34(8):1565-1569
利用离体萌发法、电镜扫描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有性生殖的东北蒲公英、专性无融合生殖的丹东蒲公英和兼性无融合生殖的蒙古蒲公英花粉活力、柱头表面形态及可授性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显示:(1)3种蒲公英柱头均为干柱头,单细胞乳突,属于原始进化类型,都存在雌雄异熟和雌雄异位花部特征;东北蒲公英乳突饱满、紧密,蒙古蒲公英次之,丹东蒲公英干瘪、稀少。(2)东北蒲公英和丹东蒲公英柱头呈Y状时期花粉萌发率最高,分别为67.3%和19.8%,蒙古蒲公英柱头呈棒状时期萌发率最高,为23.3%。(3)3种蒲公英随着开花进行,柱头可授性增加,并且柱头在大Y状时期3种蒲公英为最佳授粉期,可授性柱头占样本柱头的比率分别是98.7%(东北蒲公英)、84.0%(蒙古蒲公英)、21.3%(丹东蒲公英)。研究表明,有性生殖蒲公英与无融合生殖蒲公英在花粉萌发力、柱头可授性和乳突上产生明显差别,为蒲公英在长期进化中性器官能量再分配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3.
野生蒲公英与栽培蒲公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本实验通过显微鉴别 (切片、粉未 )、理化鉴别及薄层层析等方法对野生蒲公英和载培蒲公英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野生蒲公英和栽培蒲公英在组织结构上有明显区别 ,但在化学成份上没有区别 ,因此可以用载培蒲公英替代野生蒲公英以扩大药源  相似文献   

4.
蒲公英三萜类物质是传统药用植物蒲公英中一类成分,包括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赛醇等。研究表明蒲公英三萜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除对多种炎症模型都有明确的防治作用外,还可抑制LPS诱导的炎症相关诱导酶类的合成以及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在抗炎的分子机制方面,蒲公英三萜类物质可显著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MAPKs通路和NF-κB通路的激活。综上表明蒲公英三萜类物质是蒲公英抗炎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5.
陈华  李银心 《植物学报》2004,21(1):19-25
蒲公英属(Taraxacum)植物种类多,分布广,是常见的农业杂草,还是重要的中药材。目前,蒲公英作为蔬菜食用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并逐渐成为时尚。近年来,人们深入研究了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关于蒲公英的组织培养、核型与分子水平的研究也已开展,但蒲公英的生物技术培育工作鲜有报道。在对蒲公英的开发利用和研究现状作概述的同时,结合我们的工作提出生物技术培育抗盐、耐海水蒲公英的努力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蒲公英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蒲公英研究进展和用生物技术培育耐盐蒲公英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蒲公英属(Taraxacum)植物种类多,分布广,是常见的农业杂草,还是重要的中药材.目前,蒲公英作为蔬菜食用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并逐渐成为时尚.近年来,人们深入研究了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关于蒲公英的组织培养、核型与分子水平的研究也已开展,但蒲公英的生物技术培育工作鲜有报道.在对蒲公英的开发利用和研究现状作概述的同时,结合我们的工作提出生物技术培育抗盐、耐海水蒲公英的努力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蒲公英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野生植物蒲公英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野生植物蒲公英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蒲公英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及其β-胡萝卜素。蒲公英中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蒲公英营养成分分析旨在为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内含多种化学物质,研究蒲公英内含的化学成分对其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蒲公英全草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法提取其黄酮类物质,对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标准溶液为标样,测定蒲公英内黄酮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30min时,蒲公英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效果最佳;蒲公英中黄酮类物质含量为4.33%。  相似文献   

9.
【目的】蒲公英是西藏最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研究其植株内主要药理活性成分黄酮类、多糖以及其他糖分含量在种间差异以及随着坡向和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对其高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以毛柄蒲公英、大头蒲公英、锡金蒲公英、灰果蒲公英、反苞蒲公英和角苞蒲公英不同坡向和海拔样地的全草样本为研究材料,分别对植株中的总黄酮和几种糖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1)总黄酮含量在毛柄蒲公英西坡3 900 m样本中最高(80.96 mg/g),而锡金蒲公英东坡2 300 m样本含量(29.08 mg/g)最低,并显著低于其他样本(P<0.05)。(2)总糖含量在反苞蒲公英东坡2 000 m样本中达440.55 mg/g,显著高于其他样本;而锡金蒲公英西坡4 200 m样本仅63 mg/g,显著低于其他样本。(3)所有样本中还原性糖含量最高为61.1 mg/g,最低为35.98 mg/g,但不同种质和不同海拔高度之间的差距不如总糖含量明显。(4)多糖含量在反苞蒲公英东坡2 000 m和锡金蒲公英西坡3 000 m样本高达320 mg/g以上,而锡金蒲公英西坡4 200 m和3 900 m以及毛柄蒲公英西坡3 900 m样本含量不足70 mg/g,并与其他样本差异显著。【结论】西藏蒲公英中黄酮和多糖含量较高,并在不同种质之间差异明显;黄酮和多糖含量随海拔或坡向呈相反变化趋势,而多糖和总糖含量则有相似的变化规律;高海拔和西坡向可能有利于黄酮积累,低海拔和东坡向可能有利于多糖积累。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蒲公英植酸对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抑菌机理。本文利用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提取蒲公英植酸,滤纸片法分析蒲公英植酸对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抑菌作用,倍比稀释法研究蒲公英植酸的最低抑菌浓度。通过分析沙门氏菌的细胞通透性和生长动力学,结合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镜研究了蒲公英植酸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机理,表明蒲公英植酸对沙门氏菌具有很好的抑菌能力,其最小抑菌浓度为0.2 mg/mL。而且植酸对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是通过破坏细胞膜达到抑菌的效果,并且植酸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显著。这表明蒲公英植酸可以有效地抑制沙门氏菌生长,其主要是通过破坏菌体细胞膜完整性,增加细胞薄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容物外溢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