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近年来有关螯合物与植物生长的研究工作逐渐发展。其中与植物矿物营养有关的文献最多,与植物代谢以及与植物激素有关的文献则较少。螯合物(Chelate)这一名词的通俗意义是某物“螯”住或“钳”住另一物而形成的物质。在络合物的分类上螯合物属内络合物。本文不拟介绍螯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键合的学说,可参阅严志弦(1960)及Martell和Calvin(1953)的  相似文献   

2.
《遗传》2008,30(2):202
“植物铁营养与相互作用国际研讨会”是一个国际例会,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其目的是聚集各国从事植物铁营养研究方面的科学家进行交流,讨论植物铁营养所影响同时受之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土壤、微生物、植物、动物等)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促进该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发展,揭示植物对土壤中铁的活化、吸收、代谢以及积累的生理及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
“道南(Donnan)平衡”是物理化学中的一个概念。植物生理学的矿质营养一章里引用了这一概念,以解释“植物细胞为什么不需能量做功、在细胞内便可积累比外界溶液大许多倍的物质”这一现象。农业院校的本、专科学生,在学习植物生理学前,因大多没有物理化学的基础,故讲述“道南平衡”概念是矿质营养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目前,国内常用的几本植物生理学教科书,在讲述“道南平衡”这一概念时,都只有定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阎秀峰  孙国荣  李晶 《植物研究》1999,19(4):435-444
基于对松嫩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特点及影响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生态环境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与土壤营养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土壤营养位分析。给出了土壤营养位的计测方法,并讨论了土壤营养位效能指标的选择和土壤营养轴上测定指标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阎秀峰  孙国荣 《植物研究》1999,19(4):435-444
基于对松嫩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特点及影响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生态环境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与土壤营养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土壤营养位分析。给出了土壤营养位的计测方法,并讨论了土壤营养位效能指标的选择和土壤营养轴上测定指标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松嫩盐碱草地的特点,综合评价了18项土壤因子,以植物的相对地上生物量为土壤营养位效能,分析了松嫩盐碱草地植物种群的土壤营养位季节动态。伴随季节的更替,碱蓬等强耐盐碱植物的土壤营养位中心点逐渐向土壤盐碱程度严重的一侧移动,土壤营养位体积也逐月增加,土壤营养位宽度的扩大是土壤营养位体积增加的主要原因。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和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的土壤营养位中心点数值和土壤营养位体积7月份时最大。7月份时虎尾草的土壤营养位效能峰值明显高于其它月份的,使得虎尾草此月份的土壤营养位体积在整个生长季内最大,而羊草7月份的土壤营养位宽度和土壤营养位效能峰值都较大,共同决定了该月份羊草的土壤营养位体积最大。除上述植物外,其他轻度耐盐碱植物的土壤营养位中心点随季节更替的变化趋势与碱蓬等强耐盐碱植物的刚好相反,是向土壤盐碱程度越轻的方向。其他轻度耐盐碱植物的土壤营养位宽度8月份时最小,但因为此时土壤营养位效能峰值明显高于其它月份的,它们8月份的土壤营养位体积仍是整个生长季内最大的。松嫩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土壤营养位重叠也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7.
松嫩盐碱草地几种植物的土壤营养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阎秀峰  孙国荣  李晶 《生态学报》2001,21(12):1973-1985
针对松嫩盐碱草地上的几种主要植物,以植物地上生物量和总和优势度(SDR)为土壤营养位效能指标,分别从多项土壤因子综合、可溶盐含量、总碱度、Na^ 含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角度进行了土壤营养位分析。讨论了松嫩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与土壤营养的关系,指出松嫩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形成是可溶盐含量、总碱度、Na^ 含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5项主要土壤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各植物种群土壤营养位的分化结果而言,没有一项土壤因子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正> 在古代的农业系统中,所用的肥料都是有机肥,人们并不知道植物依赖于何种物质得以生长繁衍。自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U.Liebig)发表了《化学在农业和植物生理学上应用》一书后,人们对植物的营养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矿物质对植物的重要性。李比希在书中指出:“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植物可以完全依赖于无机物质而生长发育。这一观点即为“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该学说后来为生产实践所充分证明,并成为农业化学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河南省黄河流域和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等地开展的“营养砖培育法”项目已获初步成效。营养砖培育法采用的“营养砖”由土壤、有机物和土壤保护材料制成 ,并在中间预留出“穿洞”。植物可通过“穿洞”生长 ,根系可沿“穿洞”延伸到深土层吸收水分和养分。据称 ,这种绿化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改进效果可在两三年内迅速显现。据该项目的负责人日本信州大学农学部教授山寺喜成先生和助教授宫崎敏孝先生介绍 ,目前已在河南省黄河流域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高原等多处进行了验证实验新型栽培技术——“营养砖培育法”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杂志》2010,(4):F0002-F0002
植物营养学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植物营养机理与作物施肥技术、植物营养环境生态、土壤养分资源管理与信息系统等3个方面。安徽科技学院植物营养学科是20世纪60年代设立的土壤农化课程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8年被遴选为安徽省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1.
张淑花  张雪萍 《生态学报》2014,34(11):2892-2899
稳定同位素δ15N是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采用该方法分析了人工防护林土壤动物的营养级及它们之间的营养关系。对3个地区人工杨树林12类大型土壤动物及其土壤、细根及植物枯落叶的稳定同位素δ15N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动物δ15N具有显著差异性(F=38.067,P0.001),土壤动物δ15N值与土壤、植物细根及枯落叶δ15N值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全氮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根据不同土壤动物δ15N值的状况,12种土壤动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大都处于第二至第四营养级,处于较低营养级位置的动物主要有大蚊幼虫(Tipulidae larvae)、蚯蚓(Lumbricidae)、金龟甲幼虫(Scarabaeidae larvae)等类群,较高营养级的为蜈蚣(Scolopendromorpha)、隐翅甲成虫(Staphylinidae adult)、叩甲成虫(Elateridae adult)、线蚓(Enchytraeidae)等动物,同类土壤动物在不同样地中营养级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3):2242-2242
第十五届国际植物营养大会定于2005年9月14~19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主题是植物营养在食品安全、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大会设有植物营养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养分吸收、运转及其生理功能,矿质营养、食品质量与人体健康,根系生物学与根际过程,盐害、干旱及植物-土壤-水关系,  相似文献   

13.
植物钾营养性状的遗传潜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 ,是与氮、磷并列的植物营养的“三大要素”之一。不同植物种类或同种类植物的不同品种之间钾营养效率的差异非常显著 ,这为植物钾营养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是与氮、磷并列的植物营养的“三大要素”之一。不同植物种类或同种类植物的不同品种之间钾营养效率的差异非常显著,这为植物钾营养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绝大多数微生物难以通过传统的富营养培养基实现培养和分离。为进一步探索分离土壤中寡营养微生物的方法,结合多种培养因素,以土壤浸出液为基础培养基设计寡营养培养基分离土壤细菌菌株。并通过菌株的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等对其中一株菌进行鉴定,同时对其蛋白酶与铁载体的产生能力进行检测以评价其在植物根际促生方面的应用潜力。利用土壤浸出液做培养基是有效分离土壤寡营养细菌的方法 ;编号为S35的菌株鉴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具有蛋白酶和铁载体产生能力。采用的寡营养培养基可以分离获得在富营养培养基上不易分离的细菌,得到S. maltophilia S35菌株在植物促生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土壤微生物在植物获得养分中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沈仁芳  赵学强 《生态学报》2015,35(20):6584-6591
大量施用化肥是当今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化肥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气体排放、资源耗竭等,直接威胁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重要驱动者,直接参与了植物获得养分和土壤养分循环两个过程。因此,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的功能,有望降低农业对化肥的过分依赖。介绍了共生固氮菌、菌根真菌和根际促生菌对植物获得养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氮、磷循环的影响及其与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养分损失的关系。依据这些知识,提出了改善植物营养、降低化肥施用的土壤微生物途径。虽然大量试验已证明了土壤微生物在改善植物营养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大面积应用土壤微生物技术来改善植物营养还存在不少问题。随着以后对这方面研究的加强以及上述问题的不断解决,土壤微生物有望在降低化肥施用量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关于植物营养生态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营养学与植物生态学发展的前沿交叉正形成了植物营养生态学,植物营养生态学是探讨植物营养利用策略的科学,包括植物体内营养的合理利用策略和植物对无机营养环境的改造以利于营养吸收的各种可能策略。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养分利用效率、植物体内营养的再利用、体内营养含量格局和植物对土壤无机营养环境的改造。植物营养生态学以植物种群为研究对象。它的发展对深刻理解种群的生态行为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如何增进人工混交群落的营养协调性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营养生态机理的各个方面是相互协调和相互补充的整体,营养生态机理的效率决定了种群营养合理利用的程度和在营养资源上的竞争力。目前,研究上尚缺少营养策略与其它生态策略的关联性的探讨,随着各种营养策略研究上的深入,这种关联性探讨将成为今后植物营养生态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沿海沙丘特别容易受到外来植物的入侵。许多研究将沙丘生境的入侵归因于人为因素,但对土壤性质和植物性状在植物 入侵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本研究考察了沙丘系统土壤特征与外来植物入侵的关系,重点研究了土壤养分、土壤盐分和植物功能特征之间的相互作 用。研究地点是马拉诺和格拉多泻湖(北亚得里亚海)的沙质堰洲岛。根据沙丘系统生态梯度上的主要生境(前沙丘、后沙丘和盐沼),在10 个区域内选择100个地块(4 m × 4 m)。在每个地块中记录所有植物物种的发生和丰度,并收集一个土壤核。对每个土壤样品进行土壤质地、电导率(代表土壤盐 分)、有机碳和氮含量分析,并与本地和外来植物的种类数和覆盖度相关联。分析外来和本地物种主要的生殖功能和营养功能性状在生境中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性质对外来物种库和本地物种库的影响不同,与植物整体多样性密切相关。在后沙丘(最易入侵)的生境中,高的土壤导电性限制了外来物种的数量,但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外来植物丰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也表明植物入侵与土壤之间存在潜在的反馈过程。只有在后沙丘生境中,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善和植物竞争的加剧,本地植物和外来植物的功能性状谱有显著的趋同。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恶劣条件下,只有本地特有植物才能茁壮成长,而在中等条件下,土壤特性梯度与植物特性协同作用,抑制/促进外来植物丰富度。  相似文献   

19.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在调控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地生态系统的地上、地下是相互联系的。植物与土壤微生物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结合的重要纽带。该文首先介绍了植物在养分循环中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和归还等作用, 阐述了土壤微生物对养分有效性及土壤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 重点综述了植物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关系。植物通过其凋落物与分泌物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营养, 土壤微生物作为分解者提供植物可吸收的营养元素, 比如共生体菌根真菌即可使植物根与土壤真菌达到互惠。然而, 植物的养分吸收与微生物的养分固持同时存在, 因而两者之间存在对养分的竞争。通过植物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以及土壤微生物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分析, 探讨了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当前植物与土壤微生物对养分循环的调控机制的争论, 提出植物凋落物是调节植物与土壤微生物养分循环的良好媒介,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对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也指出了目前在陆地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根际营养环境与持续农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pH,Eh、分泌物及微生物等营养特征极大地影响土壤中养分的利用率,也制约着外源污染物从土壤经根际进入植物体内的迁移过程,并进而影响到农产品品质。此外,与土传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控制,植物对土壤营养逆境的适应性和对矿质营养基因型的差异,植物生化互作效应及土壤中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等重大生态和环境问题有关。因此,采取合理的措施调控根际营养环境,对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