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自然界,常可见到绿色的中华按蚊Anophelessinensis幼虫。有人曾报道实验室用兔肝粉和酵母粉为饲料饲养中华按蚊幼虫,经两次观察,其绿色幼虫多为雄性,占91-6%—93-7%,其它更详细的观察资料则未见诸报道。我们在蚊虫常规饲养工作中,也发现中华按蚊幼虫发育过程中出现绿色个体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探索这种颜色变化及其变化特性,我们在1998年5月—10月将已驯化的中华按蚊品系中出现的绿色幼虫进行选育传代观察发现:(1)绿色个体出现时间主要是幼虫四龄期和蛹的早期表皮呈现绿色,其它生长期包括成…  相似文献   

2.
实验室饲养蚤的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去有很多蚤类畸形的报道,多采自自然界。本记述的畸形均为实验室饲养,标本有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Citellophilus tesquorum sugaris(Jordan,1929)和二齿新蚤Neopsylla bidentatiformis(Wagner,1893)。  相似文献   

3.
中华按蚊唾腺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按蚊是我国传播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重要媒介,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它所进行的广泛研究,发现其生态习性和传病作用在各地区间差异很大,因而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为弄清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首先必须了解种型的分化问题,但长期来的观察证明,研究复合体中的种型分化,不能停留在外部形态的观察,还应在细胞学及生化学上作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近年来通过对多线染色体的细微研究,已能从染色体(特别是性染色体)带型的比较和对杂种染色体的分析,把冈比亚按蚊复合体中的六个种全部区别开来。同样对五斑按蚊、斯氏按蚊、流溪按蚊等若干按蚊的复合体的多线染色体观察所获得的成就,以及对某些蚊种遗传防治所取得的成功,都显示了多线染色体带型研究的应用前景。 关于中华按蚊多线染色体的研究,Sharma在印度首次报道并发表了唾腺染色体全图,日本Kanda曾发表有关中华按蚊唾腺染色体的描述,但仅见摘要,未见全文及详细的分带图。Oguma亦发表过有关文章。而此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萌芽状态。因此有许多工作亟待去做。现将我们对中华按蚊四龄幼虫唾腺染色体进行制片观察,并将唾腺染色体的组型和带型与蛹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组进行比较和研究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薛瑞德  陆宝麟 《昆虫学报》1990,33(4):444-449
中华按蚊 Anopheles sinensis以成蚊越冬.在上海、无锡从11月至3月上旬当气温超过10℃时,于畜棚可诱捕到新饱血蚊.卵巢发育观察表明,71.5%为发育蚊,吸血蚊生殖营养协调.另外还捕到个别经产蚊(1.3%).采自户外草堆等处的越冬蚊人工喂血与卵巢发育观察表明,64%为滞育蚊,35%为静止的发育蚊.滞育蚊出现于11月份,持续2个月,到2月底及3月上旬滞育开始解除.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按蚊在上海、无锡是以深滞育(3%)、浅滞育(41%)与静止(56%)的生理状态越冬.  相似文献   

6.
7.
树鼩是一种低等灵长类动物,主要分布于云南西部、南部以及华南等地。树鼩体形小,容易捕捉、饲养、驯化和繁殖。因而可做为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8.
恙螨生活史的观察和传病机制的研究,有赖于实验室内饲养,因此饲养方法非常重要。 实验室饲养恙螨的装置、饲养条件和饲料供应等方面已有很多研究报导,我们参照了文献介绍的方法,作了某些改进,特别是在饲料供应方面。近年来我们  相似文献   

9.
<正> 室内蚊虫种群的饲养,通常是将蚊卵放入盛有去氯水的搪瓷碗或搪瓷面盆中,隔日换水一次,每日喂饲料二次。此法对一些条件要求较高、饲养难度较大的蚊种,如:伪杂鳞库蚊Culex pseudovishnui Colless,蚊腿库蚊Culex theiteri Theobald等很不理想。幼虫常在3—4龄  相似文献   

10.
桓仁滑蜥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大量农田的开垦使得该物种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导致其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其次,大量捕捉使得这一物种遭受了更为严重的生存压力。对野外捕获的12只桓仁滑蜥(Scincella huanrensis)进行实验室内饲养,现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1.
按蚊栖息习性的研究,自从利用血液消化及卵巢发育周期的方法进行观察,或使用窗式诱蚊器之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Viswanathan,1944;Miurhead-Thomson,1951; Gillies,1954)。近年来我国孟庆华(1956)、谭璟宪等(1959)和李姿(1960)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了中  相似文献   

12.
中华按蚊幼虫唾腺染色体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按蚊幼虫唾腺染色体标本制作中,由于染色体的断臂、展开不良及粘连而影响对3对染色体的鉴定。发现缩短染色时间(2—3分钟)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我们对原所订的性染色体和第3染色体的左臂(3L)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原订的3L是性染色体,而原订的性染色体应是3L。但各段的内容包括带纹的数量、粗细以及各自的特征仍然不变。  相似文献   

13.
蜱类为多种疾病的媒介。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控制它们,我们对中华革蜱进行了室内饲养,并对其生物学作了初步观察。 一、材料和方法 中华革蜱(Dermacentor sinicus Teng)分别采自北京昌平县百善公社的普通刺猬和蒙古兔,称量体重后放于恒温箱内(27℃,相对湿度85%),分三组观察,每组10只:第一组,每天定时取卵,称量卵重,观察每天产卵的变化;第二组,每天取卵,但不立即称量,直到产卵完毕  相似文献   

14.
中华按蚊类型的问题,过去已有学者作过研究,早在1935年姚、吴二氏曾指出南京的中华按蚊有宽底和窄底两种类型存在(Yao等,1935)。Reid氏在1953年报告马来亚的中华按蚊类型已有7种(Reid,1953)。1958年冯兰洲等报告了杭州中华按蚊有“大型”与“小型”两种类型。继后有张本华、刘维德等和浙江卫生实验院都对这一问题有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华按蚊群体分子遗传多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RAPD-PCR技术研究了采自我国9省10个代表点的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态现象,根据23个RAPD等位基因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多态位点比例为68.2%~86.4%,期望平均杂合度为0.249~0.348,说明中华按蚊群体具广泛的遗传多态现象;②利用3种方法计算Fst和θ,平均值为0.069~0.111,相应的迁移率Nm为2.0~3.4,表明基因流水平较低;③中华按蚊各自然群体间的遗传一致性达0.8795~0.9973,平均遗传距离为0.041±0.033,属种内变异范围。聚类分析显示,群体间遗传距离与地理位置无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文昌鱼属于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由于独特的进化地位,生物学家普遍认为文昌鱼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实验室模式动物[1,2],全世界许多科学家正致力于文昌鱼的模式化工作,要使文昌鱼成为实验室模式动物,首先要实现它在实验室的连续繁育,保证它能一代又一代的繁育下去.  相似文献   

18.
<正>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 Peyton & Ha-rrison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也是疟疾实验研究中常用的蚊种。早在1966年,Esah等首先用人工交配方法,在实验室饲养大劣按蚊获得成功。国内,1980年马贵恩用同样方法,建立了我国海南岛大劣按蚊品系。1979年8月起我们用人工交配方法,建立了海南岛保亭县大劣按蚊品系,至今保种已传至109代。现将其饲养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华按蚊Anopheles hyrcanus sinensis Wie-demann吸血活动与光线、温湿度、降雨等外界条件变化的关系已有不少报道,为了解中华按蚊产卵与吸血方面的相互关系,我们在以往基础上于1981年至1983年进行了19次观察,现  相似文献   

20.
介绍红火蚁的野外采集和实验室饲养的方法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介绍了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Buren的田间采集、蚁群分离和实验室饲养和操作方法及红火蚁人工饲料的制备,结合实验室饲养经验描述了日常红火蚁饲养所需设备和器具,简述红火蚁饲养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为开展红火蚁的生物学、生态学和药剂筛选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