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从Herney Dale等在麦角的提取液中发现组织胺并研究了它的作用以来已经半个世纪了。组织胺在过敏性反应中的作用早已被肯定,同时并认为组织损伤时所产生的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反应亦与组织胺有关。虽然组织细胞释放的细胞外组织胺似乎参与小血管、平滑肌和分泌盐酸的胃腺的正常机能活动的调节,但有关这些调节的实验证据并未获得。本文所涉及的工作提出了机体细胞内组织胺的一种新的代谢性机能,认为使组氨酸形成组织胺的组氨酸脱羧酶的过度增加可能与某些快速组织生长(rapid tissue growth)有关。  相似文献   

2.
经典的组织胺受体包括两个亚型:H_1和 H_2,均分布于脑组织中,并能与各种细胞内信使系统相偶联,发挥各种生理功能。最近证明,在脑中的组织胺型神经末梢上存在一种新型的组织胺受体,称为 H_(?)受体。它也分布于脑外的其它类型的神经末梢,具有控制组织胺合成及释放的功能。1983年,Arrang 等曾报道,小鼠脑皮质的组织胺释放可受自身反馈抑制,这种控制组织胺释放的受体不同于 H_1和 H_2。要确认一种受体的新亚型,需要寻找它的选择性拮抗剂和激活剂。直到最近才发现,Thioperamide 是脑组织中 H_3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它在不同浓度下均具有拮抗作用,但对 H_1和 H_2受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源组织胺对中华绒螯蟹肠道组织胺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组织分布和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组织胺处理前后中华绒螯蟹肠球,中肠和后肠进行染色。结果组织胺和PCNA阳性物质在肠球、中肠及后肠中均有分布,且不同浓度组织胺对肠道内组织胺及PCNA阳性物质数量及分布影响存在差异,高浓度组织胺组其肠球组织胺及PCNA阳性物质较对照组增多,低浓度组织胺对肠道的组织胺及PCNA的阳性物质影响无明显影响。结论外源组织胺能够影响中华绒螯蟹肠道内组织胺及PC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组织胺是一种与感染、胶原反应、胃酸分泌有关的生物胺,主要来自肥大细胞。近来发现,组织胺还可在其它细胞中合成,它和某些类型的细胞增殖,如胚泡发育、创伤愈合及实验性肿瘤的生长有关。Bar-tholeyns 等观察到,在小鼠的肉瘤、肺癌和大鼠的肝细胞瘤等不同肿瘤发展的早期,肿瘤组织中的组织胺介成酶——组氨酸脱羧酶的活性增加,并出现肿瘤组织中组织胺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纽约Colgate大学F.S Kraly等最近报告,组织胺和胰岛素均可刺激饮水,这一作用可被组织胺受体(H_1或H_2)阻断剂所阻断。给大鼠皮下注射组织胺可明显地刺激饮水,并在1.25~20mg/kg剂量范围内呈剂量反应关系,产生最大饮水反应的组织胺剂量是20mg/kg。在注射组织胺前10分钟给大鼠腹腔注射组织胺H_1受体阻断剂dexbrompheniramine(DXB),可显著抑制20mg/kg组织胺刺激的饮水(P<0.001)。在DXB2~16mg/kg范围内,随剂量加大,抑制作用加强。16mg/kg的DXB可使组织胺引起的饮水抑制80%。组织胺H_2受体阻断剂甲氰咪胍(C)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其有效剂量为32~100mg/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Guelph大学生物医学系药理学实验室Eyre等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呼吸道平滑肌上组织胺受体的研究。他们研究了人和其他种属动物的气管或支气管平滑肌,发现人、豚鼠、狗、牛和马的气道平滑肌对组织胺产生收缩反应,而绵羊、兔、猫、大鼠和雪貂的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反应很弱,有些甚至产生舒张反应。这一有趣现象促使Eyre和Chand用上述种属动物的气道平滑肌作进一步研究。他们先用H_1受体阻断剂mepyramine处理平滑肌标本,然后用各种激动剂如:氨甲酰胆碱、5-羟色胺、过敏的慢反应物质等使气管或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达到最大收缩的50%,再加入组织胺、4-甲基组织胺或dimaprit(后二者均为选择性的组织胺H_2受体激动剂),可使受试的所有种属动物的气道平滑肌松弛。在豚鼠气管、马的支气管  相似文献   

7.
黄作福   《生理学报》1987,39(1):98-102
用具有胃窦小胃、胃体小胃和胃肠吻合制备的狗做慢性实验,观察酸化胃窦粘膜对胃体小胃组织胺性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一次皮下注射磷酸组织胺0.04mg/kg 体重,可使胃体小胃的胃酸分泌达到最大分泌量;在3—4h 内,每隔15分钟皮下注射磷酸组织胺0.01mg/kg体重,从第四次注射以后,即可使胃体小胃的酸分泌持续稳定在高水平。用0.1mol/L 盐酸灌注胃窦小胃,上述两种组织胺性胃酸分泌均受到抑制,而用生理盐水灌注则无影响。由此得出结论:酸化幽门部粘膜能抑制组织胺性胃酸分泌。由于这种抑制现象出现的潜伏期较长(15min 以上),作用持续时间较久(超过2h),提示酸化幽门部粘膜对组织胺性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某种抑制性体液因素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消炎痛可引起小鼠胃粘膜损伤,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其剂量和胃粘膜损伤程度之间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在引起胃粘膜损伤时,胃组织胺含量相应增加,大剂量重度损伤时尤为明显。预先用甲氰咪胍灌胃,可明显减轻损伤并降低组织胺含量。提示组织胺参与消炎痛致胃粘膜损伤过程并对损伤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Tetrandrine(汉防己甲素)为防己科植物石蟾蜍(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中所含的生物硷。已经证明该植物中所含的总生物硷有止痛作用,tetrandrine 具有消炎与抗过敏性休克作用,抗阿米巴原虫作用以及降低血压作用。在降低血压作用方面已经证明有拟胆硷神经的作用,可以取消或减弱因压迫颈动脉所引起的升压反射并且不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研究了豚鼠经10Gy γ线照后第三天回肠纵肌和环肌的收缩活动,同时观察其对组织胺的反应。结果表明:照后纵肌收缩幅度增加而频率基本正常,对组织胺的敏感性增强,量效曲线左移,ED_(50)减小;照后环肌出现自发性强收缩,对组织胺的反应性降低。由此认为,照后纵肌和环肌收缩失常和对组织胺反应性改变,可能是引起肠紊乱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 1.前言1947年Greenberg和Fleming与1948年Parfentjer和Goodline的观察研究,标志着百日咳菌苗生物学活性研究的开始。Green-berg和Fleming发现,百日咳菌苗能增强抗原产生抗体;而Parfentjer和Goodline报导百日咳菌苗处理过的小鼠对组织胺的敏感性增强。不久,又发现菌苗可增进小鼠对过敏症、五羟色胺、组织胺和五羟色胺的结合物、内毒素以及许多其它休克增强因子的敏  相似文献   

12.
脑循环是近十几年来比较活跃的学科之一。关于脑循环的神经调节问题,顾正中等已有综述,经过多年的争论,目前,大多数学者对脑循环是否受神经调节的问题已不再持否定态度;注意力已转移到神经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脑循环的调节以及如何进行调节等问题上。由于递质在神经活动中极为重要,本文仅介绍各种递质在脑循环调节中的作用。一、参与脑循环调节的递质类物质(一)胺类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组织胺(histamine,HA);  相似文献   

13.
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s)是具有儿茶酚核的胺类化合物。已经发现,哺乳动物体内存在的儿茶酚胺有四种,即: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儿茶酚乙胺(dopamine)及异丙基去甲肾上腺素(isopropylnoradrenaline)。已证明,去甲肾上腺素是肾上腺素能神经的传递介质,可能还参予中枢神经系统的化学传递。它和肾上腺素都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重要激素。儿茶酚乙胺发现较晚,已知它是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在神经系统内含量较多;它本身可能也有重大的生理意义,例如,它可能与锥体外系统的功能有关。异丙基去甲肾上腺素系自猫、猴及人等的肾上  相似文献   

14.
张静  王竹立 《生理学报》1997,49(4):439-444
本文探讨中枢组织胺增强胃酸分泌的作用机制。雄性SD大鼠重200-300g,用37℃生理盐水做恒速,连续胃灌流。膈下迷走神经切除后,观察第三脑室或外周给药对五肽促胃激素诱导的胃酸分泌及对血交涉以质酮水平的影响。结果如下:1.第三脑室注射1.0μg组织胺增强G-5诱导的胃酸分泌,这作用可为预先肌肉注射苯海拉明8.0μg听阻断。2.脑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增强因酸分泌,且呈量效关系。3.脑室注射组  相似文献   

15.
郭水英  冯蔚芬  林爱珍 《蛇志》2007,19(4):296-297
由于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 selerosis obliterans,ASO)是一种慢性、全身多系统疾病,有各种各样症状都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不同人身上显现出来,现就瘙痒的病因及中药治疗综述如下。1瘙痒的病因瘙痒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定论,但为学者所共识的有:(1)钾、氢离子学说:当组织严重缺血时必然引起细胞的损伤和坏死,细胞内的钾离子、氢离子均可由组织内释放出来,引起瘙痒、麻木、疼痛。(2)组织胺学说:人体内大部分细胞均含有组织胺,当缺血缺氧、损伤、炎症及变态反应发生时,组织胺可向外释放。组织胺释放量浓度低时不致于引起疼痛,但…  相似文献   

16.
APUD系统的现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APUD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最新研究进展,从生理、生化、组织、胚胎发生、病理等方面做了一个简要叙述。目前APUD系统包括分布于体内各器宫中的四十余种细胞,可产生35种不同的肽类物质和7种胺类物质。其中有23种肽类物质既存在于神经系统又发现于周围组织中。由于APUD系统在功能和形态上与神经系统非常相似,目前认为,它可被看作是神经系统中除躯体运动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以外的第三个分支——散播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相似文献   

17.
褪黑素(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是一种生命必需的小分子吲哚胺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植物褪黑素研究的逐渐深入,褪黑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途径及作用也更加明确。研究表明,褪黑素在提高植物抵抗非生物和生物胁迫能力等方面具有调控作用。该文对近年来有关植物褪黑素参与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阐明褪黑素影响植物抵御逆境胁迫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褪黑素是生物进化过程中一种保守的小分子物质, 在动物体内主要参与昼夜节律调节.国内外学者致力于植物褪黑素的合成途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 发现其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根系发育、果实发育)及细胞氧化还原平衡的调节等.在植物褪黑素合成途径研究方面, 已发现褪黑素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并克隆出其合成相关基因.在不同植物中, 褪黑...  相似文献   

19.
木本植物木质部空穴和栓塞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木本植物木质部空穴和栓塞化现象的发现至今已近80年历史,国外学者对此做了较多的研究,国内此方面的研究极少。木质部空穴和栓塞化研究是木本植物体内水分传输研究的前沿所在,不同学者在不同地区对不同材料的研究结果各异,争议颇多。本文对这一研究方向近年来的资料作了概括和总结,包括栓塞化现象的发现、检测方法、诱因及形成机理、木质部栓塞化同输水结构间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睡眠机制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发现脑中许多胺类、肽类等化学物质和睡眠有关。实验提示,动物的脑脊液和血液中存在诱发睡眠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