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棉花生长季节长,常会遇到低温、高温、干旱、病害等逆境的影响。其生长过程中抗逆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为此,我们选择了用硝酸钙溶液浸种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蓬勃发展,随着以水、肥、土为中心的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在我国各地的耕制改革,已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和发展趋势。“两粮一棉”是我们大队最近试验成功的粮棉双丰收的种植方式。本文介绍的是这种种植方式的特点和在这种种植方式下玉米、棉花的生育情况;“两粮一棉”成功的主要环节以及双丰收主要原因的分析等。  相似文献   

3.
棉蚜虫是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地影响到棉花的早期发育,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为了寻找防治棉蚜虫的有效措施,我们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于1975年6月分离筛选到能够杀灭棉蚜虫的微生物,暂取名为“棉蚜杆菌1号”,“棉蚜杆菌2号”,“棉蚜杆菌3号”,它们对防治棉蚜虫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棉花曲叶病是棉花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的病毒病害,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家地区大面积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在中国广西南宁的棉花田间发现了棉花曲叶病害,在广西的黄秋葵中也发生了曲叶病,二者的病原均为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V),为了对这2个病害有更深的了解,本文对该双生病毒伴随的DNA小分子进行测序分析。【方法】分别从广西南宁地区感染CLCuMV的3棵棉花和3棵黄秋葵中提取总DNA,用CLCuMV DNAβ的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将产物分离纯化并克隆测序,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从棉花曲叶病害中分离得到了1384 nt的新型重组DNA分子,以及从黄秋葵曲叶病害中分离得到了754 nt的新型缺失型DNA分子。研究结果表明1384 nt重组分子是由CLCuMV GX1的DNA-A和DNAβ重组而成。重组分子大部分来源于CLCuMV的DNA-A,包含基因间隔区,附近的部分AV2和AC1基因,以及反向互补的部分AC3基因。其余部分来源于伴随的DNAβ,包含A-rich区域。分析拼接片段的附近序列,发现接头部分含有2-3个共同碱基,推测为重组作用发生的位点。与以前报道的在实验室中产生的CLCuMV重组分子进行比较显示,DNA-A的基因间隔区和DNAβ的A-rich区在重组过程中非常保守。另外,754 nt的重组小分子是由CLCuMV Okra1 DNAβ缺失突变产生,缺失了大部分的编码C1蛋白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以及小部分的A-rich区。【结论】本研究在自然条件下分离到了来源于CLCuMV和卫星DNAβ的重组分子,以及DNAβ缺陷型分子。这2种重组小分子以前未见报道,这也是在中国发现的棉花曲叶病毒中首次发现重组分子。这种基因组变异现象在棉花曲叶病毒的进化和寄主适应过程中可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棉花枯黄萎病及其抗性鉴定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棉花枯黄萎病是我国最主要的棉花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有效的防治方法。抗病鉴定是棉花抗病育种的关键技术之一。人工病圃鉴定是棉花抗病鉴定的主要方法,相对抗性指数(IR)或相对抗病效果(ER)最适合作为抗病鉴定指标,根据棉花的抗病程度可将棉花的抗病水平分为免疫、高抗、抗病、耐病和感病5级。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陕西关中棉区棉花“伏蚜”连续猖獗发生。在7—8月间当“伏蚜”严重为害时,正值棉株高大,枝叶茂密,不仅喷药速度慢,而且不易细致周到,防治效果较差,这是棉花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找到防治“伏蚜”的有效办法,我们根据敌敌畏具有挥发性强的特点和有用于仓库、家庭卫生害虫熏蒸的先例,在总结高陵县通远公社杜家大队群众经  相似文献   

7.
张亚楠  王兴祥  李孝刚  徐文华 《生态学报》2016,36(14):4456-4464
连作障碍引起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制约着我国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枯萎病作为典型的土传真菌病害,一直是困扰我国棉花生产的两大病害之一。研究采用室内盆栽试验,通过接种棉花枯萎病菌,研究不同连作年限(0、5、15a)土壤对棉花生长状况及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对棉花抗枯萎病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非连作土壤相比,连作土壤显著影响棉花的生长,导致棉花幼苗鲜重、主根长、株高降低,SOD和CAT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抗病品种中棉38的POD活性无显著变化,但耐病品种南农10号的POD活性明显提高。说明连作降低了棉花对枯萎病菌的抗氧化酶反应,加重了棉花的膜质过氧化程度,进而降低了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花生丛枝病普遍发生于海南岛花生种植区,在崖县、儋县大田中更为常见,俗称“花生公”。这种病害,国内过去认为是一种病毒病,  相似文献   

9.
我校是设在农村的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学生都来自农村,98%以上是劳动人民的子女。毕业后除一小部分升入高一级学校外,大部分都回生产队参加农业生产。为了适应农业生产需要,我校开设了农业生产知识课,到现在已经有好几年了。我们曾有计划地开辟了实验园地的活动。目前我校有三亩实验园地,结合当地的生产特点,按不同季节,组织各年级学生种植水稻、棉花、小麦、油菜等四大作物。上学期我们种了一亩半水稻,其中一亩种“农垦58号”;作高产试验,半亩种“千三穗”、“白芒短种”、“老来青”等品种,作品种对比试验。棉花也种了一亩半,大部分是“岱字15号”棉,分别以每亩5000、6000、7000株,作不同密度与产量关系的对比试验,一部分还种了“海岛棉”和“彭泽棉”,作杂交育种试验。水稻、棉花长  相似文献   

10.
5月号的生物学通报登载了秦尔昌先生以“论什么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为题的一篇文章.我们看过这篇文章之后,觉得它有些地方还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因此愿意提出我们的意见,提供读者们的参考.为了争鸣,为了争鸣的双方都获得教益,我们认为比较好的办法是用具体科学事实,正面提出自己的论点,然后如果发现别人的论点与自己的有所抵触,就应该具体地分析别人的研究方法并指出错误和这种错误之由来.惟有这样才能使对方口服心服.而“论什么是遗传的物质基础”的作者所采取的步骤恰恰与此相反.他一上来就先肯定自己的观点方法是合乎辩证唯物的,那么别人的观点方法一定也就不合乎辩证唯物的,从而在这一前提下,用笼统的“大道理”,全部否定别  相似文献   

11.
棉花枯萎病株解剖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枯萎病是危害性极大的一种棉花病害,病原菌为Fusarium oxysporum f.vasinfectum。 为加强对棉花品种的抗病机制、病菌的致病机理、侵染与发病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对棉花枯萎病株解剖学方面的研究,已引起重视。现将病株组织解剖初步观察结果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棉花组织培养名录(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曾在1992年第4期《植物生理学通讯》发表了“棉花组织培养名录”,由于当时收集资料范围限制和近两年发展,造成资料不全。现将遗漏资料和近两年的最新研究报道补上,编写成“棉花组织培养名录(续)”,供同行们借鉴参考。棉花组织培养名录(续)@张宝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1王武,张献龙,刘金兰.油菜亲内酯对陆地棉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植物生理学通讯,1992,28(1):15 2王隆华,李人圭,管和.棉花体细胞胚后胚的发育初探.上海农业学报,1993,9(1):26 3刘桂云.棉花胚状体的发生.中国棉花,1983,10(1):24 4刘桂云…  相似文献   

13.
叛徒、卖国贼林彪和顽固维护奴隶制度的孔老二,这两个反动的家伙为了复辟倒退,拼命宣扬反动的“上智下愚”唯心史观,自我吹嘘为“知天命”的“圣人”,标榜自己是“受命于天”的“超人”,而把劳动人民污蔑为只知道“恭喜发财”的“群氓”、“下愚”。人的知识才能,真是像林彪、孔老二说的那样是先天就有的吗?绝对不是。就拿我们对玉米上棉铃虫卵的去向观察这件事来说,完全可以说明,人的知识才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 棉铃虫本来是为害棉花的一个大害虫,1972年我们发现它特别喜欢在玉米上产卵,所以近两年就把玉米当作诱集植物间作于棉田,实践证明百株玉米诱集的卵量比百株棉花高85%以上。可是后来却不见或  相似文献   

14.
1991—2010年中国棉花病虫害经济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棉花病虫害发生种类繁多和暴发频繁,是威胁我国棉花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但对其变化趋势与实际危害损失不清楚。【方法】本文利用中国植物保护统计数据、棉花产量数据和农田土地覆盖类型分布遥感数据,重点分析了中国1991—2010年20年期间棉花病虫害发生面积、防治程度、挽回损失量、挽回损失率和实际损失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分析结果表明:1)1991到2010年棉花虫害发生面积、防治面积分别下降24.2%和15.1%,但由于害虫发生强度增加15.9%,导致虫害防治后挽回损失量和实际损失量仍分别增长25.3%和22.4%;而棉花病害发生面积、防治面积、防治后挽回损失量与实际损失量都分别增加了16.2%,38.3%,303.8%和175.4%。2)无论是发生面积、防治面积、防治后挽回损失量拟或实际损失量,棉花虫害造成的影响程度均高于病害。3)尽管开展了一系列控制措施,但棉花病虫害实际损失率还是从1991年的4.0%上升到2010年的5.7%;其中,由于虫害引起实际损失量从1991年的19.06万t到2010年的23.33万t,病害引起棉花实际损失量从3.90万t到10.72万t。4)1991—2010年20年期间棉花病虫害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流域和新疆地区。【结论】我国棉花病虫害危害仍严重,而且未来有加重的趋势。建议加强农田景观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对棉花病虫害发生与灾变的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开展区域性棉花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并建立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我县广大贫下中农,开展了核酸降解产物“702”在农业上应用的科学实验活动。部分社队在棉花上喷施“702”,促进棉花早发增产,取得初步效果。例如虹桥公社虹二大队从1974年开始大面积使用“702”,促进了棉花高产。过去这个大队的棉花产量在公社一直处于中等水平。1974年及1975年在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的基础上,大面积使用“702”,棉花产量逐年提高,1974年亩产皮棉136斤,1975年达148.6斤,二年来产量跃居全公社首位。虹二大队的先进经验,在其他社队的试验田中也得到了验证。从1972年至1975年的四年中,我们与唐镇、城镇等公社的贫下中农和科技人员一起反复试验,都重复了同样的效果。四年来,有实产的八块试验田,  相似文献   

16.
入侵我国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及其为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曲叶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毒病害,已在巴基斯坦、印度、苏丹、埃及和南非等国棉花产区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已克隆了与该病害相关的植物病毒8种,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V)即是其中之一,这些病毒均属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CLCuMV是引起巴基斯坦、印度棉花曲叶病大流行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毒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也可以嫁接传播,但不能通过机械摩擦接种传播和种子带毒传播;其基因组仅含有DNA-A组分,并伴随卫星β分子。自2006年首次在我国广东朱槿上检测与鉴定到该病毒以来,目前已在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多个地理区域发现该病毒引起的病害,受侵染寄主植物包括朱槿、黄秋葵、棉花和垂花悬铃花;同时,已入侵我国的CLCuMV及其卫星β分子的各地理区域和不同寄主来源的分离物DNA序列相似性均大于99%,遗传较稳定。基于文献报道及作者近年的研究,本文对棉花曲叶病的分布、病原、CLCuMV特性、已入侵我国的CLCuMV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同时对入侵我国的CLCuMV来源及其威胁我国棉花生产的风险进行了讨论。CLCuMV"对我国棉花等作物的威胁日益加剧,本研究可为该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979年夏天和1980年9月,我们相继在广东省普宁县和博罗县的芝麻田中发现了芝麻变叶病。这种病害俗称“芝麻公”。其最大特点,即花柄拉长,花瓣转绿,柱头伸长,长出叶子,整个植株矮化,叶子变小丛生,节间变短(图1)。不能结籽,完全丧失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79年夏天和1980年9月,我们相继在广东省普宁县和博罗县的芝麻田中发现了芝麻变叶病。这种病害俗称“芝麻公”。其最大特点,即花柄拉长,花瓣转绿,柱头伸长,长出叶子,整个植株矮化,叶子变小丛生,节间变短(图1)。不能结籽,完全丧失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要叫“野草变棉花,树皮纺成纱;不用种棉田,到处产棉花。”这在过去当做笑话,现在成为事实了。今天人们巳完全有使野草树皮变成摇钱树的办法,就是从野生植物纤维中提取人造纤维。这种新兴事业,在祖国的四川、贵州、浙江各地都迅速成长起来。人们采用野草树皮做原料,加工制出人造棉代替棉花作絮棉之用;有的经过技术加工,混纺成纱,可以织成各色各样美丽的棉、毛织物。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它为棉花的供应、人民穿衣的需要诸问题  相似文献   

20.
棉花紅鈴虫     
(一)棉花红铃虫是毛主席号召我们在七年或者十二年内要做到基本消灭的十大病虫之一。它是世界性的大害虫。全世界七十四个产棉国家,发生的就有七十一个国家。棉花被害后,不仅减低产量,更重要的是使白花变成殭瓣。这种殭瓣轧出的棉花,不仅不能用以纺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