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度对萝卜蚜种群参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惠燕  汪世泽 《生态学报》1990,10(3):208-212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麦长管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温度对麦长管蚜的影响汪世泽,郝树广(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EffectsofTemperatureonEnglishGrainAphid¥.WangShize;HaoShuguang(NorthwesternAgricultural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Province712100).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3):53-56.InanexperimentalpopulationofEnglishgrainaphid,thedevelopmentrateV(t)ofalataeislowerthanthatofapterae,andtheV(t)of4thinstarofalataeistheIowest.Thealataeappearstobeabletotoler-ateawiderrangeoftemperature,butthesurvivalcurveisaffectedevidentlybyit.Atlowtemperature,thecurvedeclinesslowly,butathigh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3.
赵惠燕  汪世泽 《昆虫知识》1990,27(6):339-342
在人工控制的5种温度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生殖生物量的影响,用Weibull函数对前15天繁殖量进行了模拟,统计了各种温度下的繁殖寿命。结果表明:生殖起点温度为3.8958,与其发育起点温度接近;前15天繁殖量随温度降低呈落差态;高温下寿命缩短至30~35天,低温使寿命延长达85天。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桃蚜和萝卜蚜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树生 《昆虫学报》1991,34(2):189-197
测定了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非全周期孤雌胎生型在13个恒温、3组自然变温下的发育、存活和生殖情况.结果表明:(1)温度对两种蚜虫的发育速率(以及桃蚜的翅型分化)、寿命和存活率;生殖力和生殖率都有直接的影响;(2)两种蚜虫能生存繁衍的温度广度基本一致,恒温下限到上限约相距23℃,但所对应的具体温度范围桃蚜的比萝卜蚜的约低3—4℃;(3)在较低的温度下,桃蚜的发育速率、若虫期存活率、生殖力和生殖率都比萝卜蚜的高,而在较高温度下则是萝卜蚜的比桃蚜的高;(4)两种蚜虫的内禀增长能力rm均随温度升高呈二次抛物线变化,在16—24℃范围内两种蚜虫的rm基本一致,低于16℃桃蚜的比萝卜蚜的高,高于24℃则萝卜蚜的比桃蚜的高;(5)在变温下两种蚜虫能适应的低温范围都比在恒温下明显要低.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桃蚜和萝卜蚜翅型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树生  吴晓晶 《昆虫学报》1994,37(3):292-297
采用恒温试验,自然变温试验和大田系绕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温度对桃蚜和萝卜蚜孤雌胎生型翅型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有助于翅的发育,高温则对翅的发育有抑制作用,但低温对翅发育的促进作用在桃蚜中比在萝卜蚜中要强得多。在桃蚜中还证实母蚜体内的仔蚜胚胎期及仔蚜都可感受温度的作用从而对仔蚜的翅型分化产生影响。根据本文结果并综合文献中有关报道,作者认为在确定蚜虫翅型分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时,温度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玉米蚜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永宏  苏丽  仵均祥 《昆虫知识》2002,39(4):277-280
研究了温度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maidisFitch种群存活率、生殖率及内禀增长率的影响 ,同时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蚜种群的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种群倍增时间及稳定年龄组配等种群参数。在 1 0℃和 3 5℃条件下 ,玉米蚜若蚜的死亡率较高 ,特别是 4龄若蚜 ;2 5℃最适宜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其种群增长最快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苹果绵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是云南苹果树的毁灭性害虫。苹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检疫措施不严和防治工作跟不上,苹果绵蚜仍在蔓延。但云南过去未对苹果绵蚜生物学进行过系统研究。作者根据生产需要,对苹果绵蚜的有关生物学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8.
桃蚜Myrus perslcae、萝卜蚜Lipaphis crystml在能正常产仔的整个恒温范围内,成蚜和新产仔蚜体重随温度的变化都符合二次抛物线,但体重最高值出现较低的温度下.即体重变化主要表现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在组建蚜虫的生命生殖力表时,以新产仔蚜体重对其在各温度下的生殖事进行校正。并未对计算所得的内禀增长能力rm值及其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产生明显的影响,不仅没有提供新的信息。相反。这一方法使计算所得rm的值含义模糊。故建议不予采用。  相似文献   

9.
麦长管蚜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绍友  李定旭 《昆虫知识》1990,27(3):132-134
<正> 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是我国小麦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它不仅直接吸食小麦植株,还能传播大麦黄矮病毒,(BYDV),引起小麦黄矮病的流行,其损失更大。因此,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不少人对该种蚜虫的发生规律、危害损失及防治都进行了研究,但对麦长管蚜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研究尚未见到正式报道。为此,我们于1987年冬季在西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表长管蚜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定旭  刘绍友 《昆虫知识》1992,24(4):196-1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