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抗菌免疫核糖核酸(iRNA)已用于条件致病菌感染的临床治疗,并对其免疫活性做了全面的研究。现已证实iRNA能够诱导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和传递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并能诱生干扰素和白细胞间素Ⅰ、Ⅱ等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但制备的iRNA是含有多种RNA种类的混合物,为明确各组份的免疫学功能,我们对iRNA进行了分离,并测定不同组份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2.
免疫核糖核酸(immune RNA简称iRNA)是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特异性免疫制剂,由于它能够超越种间界限传递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能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已应用到肿瘤及某些传染病及感染的治疗方面,并已取得一些可观的成果。本文介绍了关于iRNA研究的近况。  相似文献   

3.
异种动物免疫RNA对小鼠脾淋巴细胞cAMP和cGM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免疫宿主的淋巴样细胞中提取的免疫核糖核酸(iRNA),能在体内外传递特异的免疫反应,使正常淋巴细胞转变为对特异抗原起反应的效应细胞。但是iRNA的作用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经iRNA致敏后淋巴细胞内cAMP和cGMP水平的变化,目前也尚未见报道。为探讨iRNA的作用机制,本实验用异种动物iRNA使小鼠脾淋巴细胞致敏,然后测定致敏淋巴细胞内cAMP和cGMP水平的变  相似文献   

4.
我国第一次全国免疫核糖核酸(iRNA)学术座谈会,由中国动物学会实验动物专业组和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持,于1979年2月26日至3月3日在杭州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童弟周教授到会指导,并作了学术报告。 会议介绍了国内外有关iRNA的研究进展,交流了各单位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与会代表认为,由于iRNA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表达,以优化重症肺炎的抗感染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ICU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PCT监测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根据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使用,PCT指导治疗组根据血清PCT水平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标准。观察两组患者的PSI评分、治疗有效率、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抗菌药物疗程、抗菌药物费用等。结果PCT监测治疗组的抗感染治疗的疗程、抗菌药物费用以及住院总费用方面,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而有效率、28d住院病死率及住院时间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通过监测PCT可以缩短抗感染药物的疗程,此举避免了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经46℃处理1小时,失去与绵羊红细胞形成玫瑰花环的能力。这种淋巴细胞用正常人白细胞“免疫”核糖核酸(iRNA)4℃保温1小时,可以部分地恢复与绵羊红细胞形成玫瑰花环的能力。玫瑰花环恢复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所用的白细胞iRNA浓度有关。白细胞iRNA经核糖核酸酶处理后其恢复玫瑰花环的能力明显降低,但脱氧核糖核酸酶或胰蛋白酶处理后对恢复玫瑰花环的作用很少影响,若白细胞iRNA先与绵羊红细胞温育,再以此红细胞与加热处理的淋巴细胞在4℃温育1小时,未见玫瑰花环的恢复作用,提示白细胞iRNA的这种作用是通过淋巴细胞来实现的。对白细胞iRNA恢复加热处理的淋巴细胞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食源性致病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服用抗生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细菌日趋普遍。乳酸菌是公认的食品级安全微生物,因其具有拮抗致病菌、增强免疫功能、加强肠道屏障、平衡肠道菌群等功能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下一代安全、稳定、经济的生物抗菌剂,以减少甚至替代抗生素的使用。本文通过阐述乳酸菌抗菌物质、抗菌机制及抗菌功能特性等,以促进乳酸菌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黄连解毒透皮吸收剂经豚鼠背部透皮吸收后的血清药物浓度测定、体外抗菌活性测定、动物口腔菌群变化结果研究其抗感染的生物学效应及对正常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试动物血清中可检测到有效成分并显示出抗菌活性,同时可引起口腔细菌菌群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免疫核糖核酸(i—RNA)具有超越种属界限传递免疫反应的作用,因此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对 i—RNA 进行了许多研究。近年来,抗菌 i—RNA 已应用于临床,在治疗由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等革兰  相似文献   

10.
致敏淋巴细胞含有两类转移免疫信息的物质,一类为可透析的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 TF);另一类为不可透析的免疫核糖核酸(Immune RNA, iRNA),这是两类具有重要潜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rBPI21在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慢性渗出性耳炎、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并发症三种运行模型和临床创伤性失血及其并发症、肝部分切除术后、脑膜炎菌血症患者体内抗感染免疫作用的研究结果。提示rBPI21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菌蛋白,在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性疾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人工合成的免疫活性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三类人工合成的免疫活性肽:促吞噬肽作用于吞噬细胞;胸腺五肽作用于T 细胞系统;胞壁酰二肽作用广泛。这些肽毒副作用小,体内代谢快,对神经系统有一定作用。这些肽或其衍生物可望用于抗肿瘤、抗感染和纠正免疫失调。  相似文献   

13.
抗菌药物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在治疗各种细菌性感染疾病过程中存在下列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即抗菌药物与细菌之间、机体免疫功能与细菌之间以及抗菌药物与机体免疫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免疫缺陷的病人增多,引起了不少学者关注抗菌药物对机体免疫...  相似文献   

14.
汪庆  张瑞芬  王亚楠  朱宝利  曾斌 《微生物学报》2022,62(11):4353-4366
抗菌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小分子肽,参与构成生物体先天免疫,可以有效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有望成为理想的抗感染药物。然而,由于部分抗菌肽尚存在稳定性差、毒性高等问题,限制了抗菌肽的广泛应用。由于人工智能算法能有效合成具有高稳定性、低毒性的抗菌肽,在探索天然抗菌肽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因此本文简述了抗菌肽的抗菌机制、结构改造以及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新型抗菌肽研发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抗菌肽结构优化及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多种生物体中都发现有抗菌活性蛋白和多肽。由于其具有生物化学多样性,抗病毒、微生物、真菌、原生动物、肿瘤,促进伤口愈合等生物学活性,而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抗菌活性蛋白和多肽在动物的先天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直接作用于细菌,并将其杀死。鲑点石斑鱼(Epinephelusfario)是中国南方水产养殖中重要的海水鱼。近年来,由于细菌和病毒引发的病害造成鲑点石斑鱼大量死亡,但其抗菌活性蛋白及多肽目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鲑点石斑鱼皮肤具有抗菌活性成分,鲑点石斑鱼皮肤匀浆物经胰蛋白酶水解后抗菌活性丧失,说明该活性是由蛋白质引起的。经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从鲑点石斑鱼皮肤中分离纯化到抗菌活性蛋白(Efap)。SDS-PAGE显示,Efap为单链蛋白,分子量约41kD。该成分能同时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滕黄微球菌、枯草牙胞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如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阴性菌中,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对Efap较敏感,MIC<20mol/L,其他3种菌敏感性较差,MIC>20mol/L。另外,Efap显示出较强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MIC为5—10mol/L。Efap的广谱抗菌性,说明其在鲑点石斑鱼免疫防御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抗感染免疫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侵入的一种防御能力.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及特异性免疫2个部分.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球面临耐药形势严峻的挑战,更迫切寻找新的结构和新的作用机制的药物。许多中药具有抑菌或潜在抗感染作用,本研究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药有效成分及单体抗菌的生物活性及机制方面作一综述,为中药单体在抗感染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加快中药单体抗感染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罗勒30%、50%、80%醇沉多糖对体外抗菌及免疫活性的影响,确定罗勒多糖的有效部位。方法:水提醇沉制备罗勒粗多糖,将罗勒粗多糖3次醇沉后去蛋白得精多糖,再分级醇沉得到30%、50%、80%醇沉多糖,最终测定其体外抗菌及免疫活性。结果:30%醇沉多糖具有最佳的抑菌效果和最高的刺激巨噬细胞增殖能力;50%醇沉多糖促进脾脏细胞增殖作用最为显著。结论:不同浓度的醇沉罗勒多糖抑菌和刺激免疫细胞增殖活性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离体昆虫细胞系在昆虫免疫、抗菌肽及蛋白研究和药物开发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对双翅目麻蝇科麻蝇成虫卵巢胚细胞系NIH-SaPe-4在藤黄微球菌诱导和非诱导条件下,细胞密度和活力的变化、诱导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抗菌活性及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等进行了研究,并对所得抗菌蛋白进行了初步分离纯化和稳定性评估。结果表明,诱导使得细胞密度增长减缓,活力变弱。诱导和非诱导组细胞均可产生对3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抑菌活性的抗菌蛋白,其中对藤黄微球菌的抑菌活性最明显;诱导组细胞抗菌蛋白活性出现时间、稳定期抑菌活性均大于非诱导组,诱导菌消失一段时间后抗菌活性恢复到同等水平。抗菌蛋白具有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2组抗菌蛋白粗提液经凝胶、反相分离纯化后均得到一种60 kDa左右的抗菌蛋白,诱导组电泳后条带亮度大于非诱导组。该研究为昆虫细胞抗菌蛋白性质、分离纯化等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申克孢子丝菌是一种重要的双相型真菌,其引起的孢子丝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侵袭性皮肤感染.研究该菌毒力因子及宿主对其抗感染免疫对于深入了解其致病性及防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申克孢子丝菌毒力因子及宿主对其抗感染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