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1982—1984年,江西省于都县博物馆在罗垇石灰厂附近一裂隙堆积中获得一些哺乳动物化石,该化石是石灰厂工人在开石灰岩时发现的.化石层位于于都县罗垇区,距县城15公里,属裂隙堆积,化石出自棕红色砂质土层.材料修复后,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有关同志鉴定,计有:鳖(Amyda sp.),蝙蝠,竹鼠  相似文献   

2.
<正> 一九八八年冬,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县笔闸乡砖厂在西河桥厂区备土料时,推土机推出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一九八九年春,县乡镇企业局安学明局长发现后在《快讯》上报道;宁夏区、市、县文化部门即进行了初步调查.一九九○年五月八日至十五日,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惠农县文化科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汤英俊、陈万勇二位先生指导下进行了试掘.现把野外工作简报如下.西河桥化石产地东距石嘴山4公里、东南距惠农县10余公里,西河桥村西约1000米.海拔高度为1120米,地理座标大约东经106°44′,北纬39°13′.该地区第四纪沉积物  相似文献   

3.
在内蒙乌兰察布盟集宁市区内坝王河岸的有红土坡地的红土层中,发现了大量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在东方的红土坡地上,化石埋藏地带,业经挖掘完了。出土的化石之中,只保留了一只古象门齿,现存长度约1米,直径13厘米左右,断为数节。化石表面黄褐色,里层灰白色。象牙弯曲程度不大,与猛犸象门齿不大相同。它是一只幼年古象的门齿。  相似文献   

4.
2014~2015年在江西萍乡上栗县长平乡发现的杨家湾哺乳动物化石点,是江西省为数不多的更新世化石点中出土化石最为丰富多样的:目前已在杨家湾1号洞发现数千件哺乳动物牙齿化石,初步鉴定出40个属种;在化石数量上,野猪占绝对优势,其它常见种类还有鹿类、豪猪、黑熊、小型食肉类、鬣羚、水牛、犀牛及猴类等,而长鼻类及貘相对较少;在本地区同时代化石点中,猴类化石最丰富,食肉类属种也更多样。灭绝种类有巴氏大熊猫、最后斑鬣狗、德氏狸、剑齿象及巨貘等。从动物群组合来看,杨家湾1号洞与湖南道县福岩洞古人类化石点最为相似,其时代也应当属于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5.
<正> 1984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湖南省博物馆和道县文化局组成联合工作组~1),对湖南省道县乐福堂乡塘贝村附近的一洞穴(下简称塘贝村洞)的更新世堆积进行了发掘,采获了一些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塘贝村洞的洞口高出地面约8米,在洞口的地面上,有扰乱的松散沙土,在洞内比洞口高3米处,可见含化石的堆积物,其范围不大,约有10平方米.另外,在洞壁较高处残留一层胶结得十分坚硬的黄色粗砂.现存的这层堆积,在洞内各部分变化很大,平均厚约1米,中含零星化石.从这层堆积的产状和岩性来看,它的时代要比前面提到的、位置较  相似文献   

6.
汪清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过去在汪清从未发现过,但在延边其它县境曾有过零星发现,并由日本德永重康、直良信夫进行过研究和报导(1934)。1957年和1960年,李虎男同志先后两次在汪清发现了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延边大学、延边博物馆筹备处分别收藏和陈列了这些标本;笔者在1960年以后,又曾几次到化石地点作了调查。由于本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过去一直研究的很少,这一发现很值得记述报导。  相似文献   

7.
这篇报告记述北京西山新发现的一个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及其所产的化石。笔者深切感谢丰沙铁路第四工程局发现化石的工人和员工同志对科学材料的重视和感谢及时地通知我们去了解和采集的建筑工程师梁思成教授。一.化石地点及时代化石地点位于北京西北80余公里丰沙铁路珠窝站“34”号隧道洞口,永定河下游河  相似文献   

8.
1960年秋,广东省博物馆和华南师范学院历史系部分师生组成了一个以韶关地区为中心的文物调查发掘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也派本文笔者参加该队工作。自7月9日至27日,这个小组在英德西部和韶关一带的石灰岩地区除调查了70多个岩洞外,并在韶关市马坝附近信发现刀坝人头骨的狮子岩洞进行了一次发掘。在英德县西部地区调查的岩洞有大久岩,双岩,打铁岩,魂屋岩和马坝的狮子岩等。  相似文献   

9.
1965年至1972年间,根据广大群众的发现和提供的线索,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采回不少哺乳动物化石。本文择其有代表性的西畴仙人洞、昆明花红一号洞、昆明小石坝野猫洞和元谋大墩子新石器遗址等四个化石点作一简要的报导。一、西畴仙人洞这是1965年11月9日,西畴县商业局杨心  相似文献   

10.
<正> 1980年,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由于教学需要在华蓥山一带开展了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调查,发现了一些含化石洞穴堆积物。洞穴沿华鎣山脉向北、向南分布:其北有重庆市北碚区的殷家洞;合川县三汇坝牛尾洞;其南有重庆市南岸的黄桷垭、江津县的小南海等。同年,我们对牛尾洞,殷家洞以及歌乐山龙骨洞进行了发掘,初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晚第三纪武汉地区的化石木对当地古气侯的指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我国地质年代为晚第三纪,地理位置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县阳逻镇22个树种的化石木其中裸子植物7种,被子植物15种。中国被子植物化石木是笔者1987年首镒发掘和鉴定的。武汉地区发掘的这15种均是热带或亚热带的被子植物,特别是苏木科的顶果木蝶蝶形花科的海南红豆和大戟科的秋枫更是武汉地区今日未见的典型热带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12.
台湾海峡晚更新世人类肱骨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保全 《人类学学报》2001,20(3):178-185
产自台湾海峡海底的人类右肱骨石化程度高; 个体大而粗壮 ,三角肌粗隆发育 ,骨干上下两半段不在同一纵轴上 ,形成 6 5°的夹角 ,这些显示不同于新石器时代和现代人的原始性状 ,其演化水平和日本的港川人及欧洲的克罗马农人相当。与人化石一同捞出的哺乳动物化石有古菱齿象、野马、最后鬣狗、达氏四不像鹿等 ,表明其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山西襄汾县南贾镇上鲁村石沟砂场发现一件人类枕骨化石。该化石埋藏于汾河西岸第Ⅲ级阶地的砂砾层,地质时代可能是中更新世晚期。本文对枕骨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将其与亚洲直立人、早期智人、早期现代人相关标本进行对比。观察发现,石沟古人类具有印加骨的形态特征,为中国古人类印加骨高频出现增添了新的证据;枕鳞中部没有发育枕骨圆枕,而具有最上项线,显示出枕骨形态的进步性,推测石沟古人类可能属于早期现代人。石沟古人类枕骨化石对于探讨中国及东亚地区古人类的系统演化问题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4.
广西田东县祥周公社定模洞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田东定模洞的堆积层中,发现了一枚人牙化石和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其时代初步定为更新世晚期。这是桂西人类化石的一个新地点。  相似文献   

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6.
    
An upper fossil human tooth (right M1or M2) and a certain amount of Pleistocene mammalian fossils were found from the deposits of Dingmo cave of Tiandong county, Guangxi. The geological age of this cave deposits is tentatively considered as Late Pleistocene. The human tooth represents the first discovery of Pleistocene human materials in the western Guangxi.  相似文献   

17.
18.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是人体内一种重要自分泌/旁分泌的生长因子。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调控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生存等与细胞命运密切相关的过程,在细胞发育、伤口愈合、器官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合成、分泌、生化特性、分子结构、家族、受体、信号通路、生物学活性、生理功能、应用及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人起源问题的新争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汝康 《人类学学报》1989,8(2):182-185
现代人在分类学上称为晚期智人。他们是怎样起源的?长期来有两种理论,一种叫直接演化说(Direct evolution hypothesis)或系统说,也叫多地区起源说。这种理论认为现代人是由当地的早期智人以至猿人演化而来的,各人种在很久以前即已分歧,各自平行发展,演化成现代人,但长时期来互相有基因的交流。例如欧洲的白种人是由当地的尼安德特人逐渐演变来的;亚洲的黄种人是由当地的早期智人和猿人演变来的。另一种理论叫入侵论(Invasion hypothesis),也叫迁徙说或代替说,这种理论认为欧洲是典型尼人的家乡, 而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是在欧洲以外地区演化出来, 然后侵人欧洲的尼人区域, 消灭了土著的尼人而形成的;侵人亚洲的也一样, 形成现代的黄种人。这种单一地区起源说过去一般认为亚洲西部是现代人最早形成的地区, 近年来有人提出非洲南部才是现代人最早形成的地区, 然后迁徙到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20.
李超荣 《人类学学报》1995,14(3):284-284
山西临汾发现人类股骨化石1991年4月根据温世文同志提供的线索,我们在山西省临汾市土门乡王汾村化石地点考察,在地层的陡坎下采集到一件人类化石标本。王汾的人类化石为人类右侧股骨体中段的一段,长对毫米.除股骨体内侧面和后面上端的一小部分外,其它部位的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