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炭角菌科部分类群的生物地理学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肉质真菌相比,大多数炭角菌科真菌的子实体结构和质地使其在自然环境中保持长久,不易腐变,这有利于记录该科采集物的分布信息,基于过去长达25年对该科的深厚工作积累,使我们有可能对其进行地理分布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粪生菌物和炭角菌科真菌是约翰·韦伯斯特先生钟爱的众多菌物类群中的2个。大多数的炭角菌是腐生的或具弱致病性,还有一些是内生菌。炭角菌是世界性分布真菌,主要生长在被子植物的木质部分。目前所研究的大多数炭角菌都生长在这些基质上。炭角菌科下约有75个属,其中4个属是粪生的,且目前主要有关其分类方面的研究,而对鹿角菌的总体分布、发生规律和生态学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采集到的1 386份草食动物粪便样品为材料,通过湿室培养和检验,共获得12 326个记录,其中255个为粪生炭角菌,作者对这些炭角菌的发生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及对其形态进行了补充观察。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核菌纲(Pyrenomycetes)炭角菌目(Xylariales)炭角菌科(Xylariaceae)炭墩菌属(Kretzschmaria)3个种:焦里炭墩菌K.deusta,亮色炭墩菌K.lucidula和垫状炭墩菌K.pavimentosa。其中前两种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根据国内采集的材料对其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了描述及图示。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炭角菌科(Xylariaceae)小炭墩属(Kretzschmariella)和炭角菌属(Xylaria)中的3个竹生种。其中,小炭墩属为中国新记录属,目前该属只有1个种,即藁杆小炭墩菌K. culmorum;炭角菌属2个种,分别为褐色炭角菌X. badia和竹生炭角菌X. bambusicola。该3种均生长于竹子上,具有高度的寄主专化性。文中根据国内采集的材料对其宏观、显微特征及培养特性等进行了描述及图示。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于2010至2021年对海南省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植物园内的木生大型真菌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标本2 212份,经形态和分子系统研究,发现木生大型真菌702个种,根据最新分类系统隶属于19个目、68个科、256个属。其中多孔菌科、锈革菌科、炭角菌科、炭团菌科和丝齿菌科等16个科为优势科,共529个种,约占总数的75%;炭角菌属、锈革菌属、木层孔菌属、环纹炭团菌属、褐孔菌属、多年卧孔菌属、栓菌属和灵芝菌属等32个属为优势属,共357个种,约占总数的51%。此外,共有3个新属和92个新种是本研究根据采自海南省的模式标本发现发表的。这些物种中22种为食用菌,71种是药用菌,6种是有毒菌类。  相似文献   

6.
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是白垩纪时期遗留的古老孑遗蕨类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本研究采用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方法,从250个组织块中共分离获得84个菌株,隶属于2门3纲10目18科25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优势菌门,其相对丰度高达92.86%,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仅为2.38%;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和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为优势纲,其相对丰度分别为78.57%和13.10%;小丛壳目Glomerellales和炭角菌目Xylariales为优势目,其相对丰度分别为33.33%和25.00%;小丛壳科Glomerellaceae和炭角菌科Xylariaceae为优势科,其相对丰度分别为32.14%和19.05%;刺盘孢属 Colletotrichum和炭角菌属Xylaria为优势属,其相对丰度分别为32.14%和14.29%。这些菌株存在一定的组织差异,属水平上,叶轴中共获得15属,特有属9属;羽状复叶中共获得16属,特有属10属,两组织间共有属为6属,其中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和炭角菌属Xylaria均为两组织的优势属,但其相对丰度存在一定差异。从不同组织多样性来看,桫椤叶轴的Shannon、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均高于桫椤叶。  相似文献   

7.
朱一凡  郭林 《菌物学报》2011,30(4):526-528
在海南省炭角菌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个生长于枯死落叶上的炭角菌属新种。它子座单个,顶端不孕,针刺状,柄细长,多毛,表面呈灰色,有圆锥状孔口。子囊壳埋生。通过与其他9种叶生炭角菌进行比较,确定为海南炭角菌 Xylaria hainanensis新种。  相似文献   

8.
钱茜  李赛飞  文华安 《菌物学报》2011,30(4):556-565
培菌性白蚁能在存在于蚁巢或分散在其周围土壤中的菌圃上培养真菌。菌圃在无白蚁存在下培养会生长出炭角菌的子实体。对分别采集自我国西南四川、云南两省的4个土白蚁属菌圃采用原位培养法分离并纯化得到40株炭角菌,划分为13个形态型,ITS1-5.8S-ITS2序列分析确定为两种炭角菌。采用建立ITS基因文库的方法分析了白蚁菌圃真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有白蚁存在的菌圃,蚁巢伞为单一优势菌;废弃的蚁巢中的菌圃,木霉、炭角菌等其他真菌成为优势菌。  相似文献   

9.
角翼甲螨科Achipteriidae隶属于蜱螨亚纲Acari甲螨亚目Oribatida角翼甲螨总科Achipterioidea,分布广泛。目前全世界记录有8属91种,中国已知4属6种。本文概述了角翼甲螨科分类研究现状,对该科分类地位的变动进行了统计,介绍了该科研究的代表人物。并简述了该科在各地区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世界及中国角翼甲螨科各属种的地理分布。最后,指出该科系统发育研究亟待展开,提出了该类群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本文对内蒙古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内的真菌区系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含10种以上的科为口蘑科、革盖菌科、丝膜菌科、蘑菇科、球盖菇科、蜡伞科和炭角菌科;含5种以上的属为丝盖伞属、小皮伞属、多孔菌属、鳞伞属、光柄菇属、炭角菌属、蘑菇属、赤褶菌属、蜡伞属、湿伞属、靴耳属、囊蘑属、栓菌属和马鞍菌属;从种的组成上可划分为世界分布种(34.11%)、北温带分布种(42.05%)、北温带-澳大利亚分布种(5.30%)、温带-亚热带、热带分布种(3.31%)、欧亚大陆分布种(2.98%)、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种(2.32%)、东亚分布种(1.97%)、中国-日本共有种(4.64%)和特有成分(3.97%)等9个分布型,表现出鲜明的温带区系特征。在区系亲缘关系上与长白山较为接近,而与热带、亚热带的区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