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晋冀鲁豫接壤区生态灾害及灾情评估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晋冀鲁豫接壤区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起着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而制约该区经济发展和主要因素之一则是生态灾害,通过对自然灾害类型的划分及其成因的分析,进行灾情评估与排序,找出不同地区所受影响较大的灾种,以及所受不同灾害的轻重程度,以便为发展经济制定对策,使该区在生态上得以改善,经济上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岸带是海陆生态系统的交错带,其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变化敏感、脆弱。随着沿海各省市新一轮开发规划的实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海洋生态管理面临着新的经济、环境问题,海洋生态监控区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海洋生态监控区,指依据海洋生态特征和问题冲突特点而确定的、通过生态监测和评价而提出的用于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调控的海洋区域。海洋生态监控区是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基础。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从自然视角、经济视角和社会视角3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海洋生态重要性区域的内涵,并结合生态社会与生态系统服务描述了海洋生态监控区内涵;结合沿海社会经济发展新趋势和海洋生态系统管理需要,从管理学、生态学、管理对象及管理实施等方面探讨了海洋生态监控区区划的原则;分析了影响海洋生态监控区的主要因素,结合近岸海域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构建了区划指标体系,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和三大方面14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海洋赤潮生物与厦门海域几种细菌的生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选择我国沿海易发有毒赤潮藻——塔马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 tamarense (Lebour) Balech,1 985 ]和从厦门海域筛选的海洋细菌作为实验材料 ,研究在实验生态条件下 A.tamarense的生理生态特征 ,及其与 3株从厦门海域筛选的海洋细菌 S5,S7,S10 与 A.tamarense共同培养表现的生态关系的差异性。结果表明 :在实验室条件下 ,A.tamarense可以较好地生长并保持自然状态下的若干特性 ,其生长曲线与微型生物的生长曲线相似 ;分别在藻细胞生长的延滞期和指数期加入细菌过滤液 ,发现 3种海洋细菌的过滤液对 A.tamarense生长有不同的抑制作用效果。三者的抑藻能力大小依次为 S10 >S5>S7。本文对海洋细菌抑藻作用机理、赤潮的生物防治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与生态学认知的提高使海洋生态红线区管理制度成为必然。总结了中国海洋保护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了发展海洋生态红线的必要性、区划原则、概念及组成体系;提出海洋保护区与海洋生态红线区可分别籍空间统一性、决策统一性、工作内容与管理要求的一致性相关联,海洋保护区的核心、关键和重要因素与海洋生态红线的范围划定、宏观应对策略制定、微观管理规定一一对应。对海洋保护区管理向海洋生态红线区划与管理的转变给出了若干建议,认为海洋生态红线区划指标体系可以参照海洋保护区绩效评估、保护区选划与评估指标;并从海洋生态红线的尺度,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格局-结构\过程-机理,复杂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红线的结合,海洋生态红线基点观测等方面对海洋生态红线的研究和工作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于冰  胡求光 《生态学报》2018,38(19):6826-6834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是在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的基础下,提出的一种针对受损海洋生态环境的补偿制度,以实现海洋开发利用过程中海洋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从与已建立的相关制度联系的视角对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内涵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对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保障措施等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关键环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表明:目前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研究主要集中在工程性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对陆源污染带来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研究甚少;海洋生态损害涉及相关利益者复杂,"人-人-海"的补偿关系链条尚未完全形成;补偿标准核算仍是研究的难点,目前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海洋生态损害评估,但在一定程度上,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是损害评估体系与补偿体系的综合结果;目前主要有经济、资源、生境3种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方式,补偿方式的选取主要受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率的影响;补偿的有效落实还需要有配套制度和监管体系作为实施保障。综上所述,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是个复杂的过程,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涉及海洋生态损害评价、补偿关键要素、补偿保障条件、补偿可持续性发展等各方面内容,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
雷州半岛湿地水鸟区系组成及生态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1998年10月至2000年6月,对雷州半岛湿地水鸟区系组成及生态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雷州半岛湿地水鸟56种,隶属7目9科,种类最多的是鹭类(Ardeidae)、鸭类(Antidae)和Xin鹬类(Charadriidae and Scolopacidae),共有41种,56种水鸟中,古北界成分35种,占绝对优势;东洋界、广布种分别只有13和8种。以冬候鸟为主,共有33种;留鸟、族鸟和夏候鸟分别占13、7和3种。冬候鸟主要是鸭类和Xin鹬种类,留鸟主要是鹭类,本地的鸥类(Laridae)几乎都是冬候鸟,受各种协定或法规保护的水鸟有38种。雷州半岛的水鸟主要人布在沿海滩涂湿地,共有49种,红树林是最重要的水鸟栖息地,分布在这里的水鸟有37种。  相似文献   

7.
中国煤矿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重建技术   总被引:72,自引:2,他引:72  
范英宏  陆兆华  程建龙  周忠轩  吴钢 《生态学报》2003,23(10):2144-2152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性能源,而且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煤炭资源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煤炭的开采和利用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矿区已成为典型的、严重受损生态系统。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矿区可持续发展乃至区域生态安全的重大隐患。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已迫在眉睫。综述了我国煤矿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具体的治理方法和技术措施,包括矿井水和煤矸石的资源化、污染土地的修复、植被的恢复及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   总被引:89,自引:3,他引:89  
生态退化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不仅使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而且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生态退化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本文对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即: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各个类型的现状、特征及分布。为我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的鸟类区系及生态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215种,隶属于17目48科。其中留鸟42种,夏候鸟101种,旅鸟67种,冬候鸟5种;繁殖鸟143种,构成区系的主体。繁殖鸟中古北界种类有118种,占繁殖鸟总数的82.5%,鸟类区系具有典型的古北界特征。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8种。依据地形地貌和植被类型,将该地区划分为湿地、林地、草地、农田、居民区5种生境,其中,湿地鸟类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居民区鸟类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优势度指数在居民区最高,在湿地生境中最低。从不同生境鸟类群落间β多样性的变化看,湿地与林地之间物种更替变化最大,群落相似性小;农田与居民区物种更替变化小,群落相似性大,与聚类分析的结果相一致。对该地区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鸟类对栖息环境的选择以及鸟类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海洋细菌生态学的若干前沿课题及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洋细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微食物环的提出被深入认识和充分肯定。本文概述了海洋细菌在微食物环中的重要生态作用及微食物环的研究进展,海洋细菌在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性,海洋细菌的活性及其群落结构与功能,分析了藻际环境特性和藻际微生物在赤潮多发海域的生态作用,提出了我国海洋细菌生态学研究的若干新思考与新任务,强调了基于"以菌治藻"的新理念,开展针对于赤潮灾害防除的"微食物环-赤潮-关键微生物菌群"耦合互作这一重要科学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于2010-2012年度冬小麦生长季,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采用测墒补灌方式,设置40 m(T40)、60 m(T60)和80 m(T80)3种带长的微喷带灌溉处理,研究不同带长微喷带灌溉对土壤水分分布及冬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拔节期和开花期采用微喷带补灌,随微喷带带长缩短,灌溉水在土壤中的水平分布均匀系数显著增加.拔节期补灌,T40和T60处理在距畦首0~40 m范围内各小麦行间的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无显著差异;T80处理在距畦首38~40 m、58~60 m和78~80 m处各小麦行间的0~200 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一致,均表现为随距微喷带的距离增加而减小.T40处理的小麦在拔节至开花期间和开花至成熟期间分别对40~60 cm和20~80 cm土层土壤贮水的消耗量显著高于T60和T80处理,而对深层土壤贮水消耗量和总土壤贮水消耗量、开花期补灌水量、总灌水量和总耗水量显著低于T60和T80处理.随微喷带带长缩短,小麦籽粒产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升高,而流量降低,在灌水量一定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灌溉面积减小.综合考虑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流量,40和60 m是本试验条件下的适宜微喷带带长.  相似文献   

12.
东海栉水母(Ctenophora)生态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徐兆礼  张凤英  罗民波 《生态学杂志》2006,25(11):1301-1305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栉水母数量变化和地理分布特征作了探讨。结果表明,东海栉水母平均丰度秋季(6.3 ind.(100m3)-1)>春季(1.6 ind.(100 m3)-1)>冬季(1.4 ind.(100 m3)-1)>夏季(0.6 ind.(100 m3)-1)。调查海域鉴定到种的栉水母共有6种,其中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是东海的主要种类;掌状风球水母(Hormiphora palnata)和瓜水母(Beroe cucumis)是常见种;带水母(Cestumsp.)是次常见种;蝶水母(Ocyropsis crystalline)和卵型瓜水母(Beroe avata)是稀有种。东海栉水母系暖水性浮游动物类群,其数量变化与东海暖流势力活动过程中的携带有密切的联系。球型侧腕水母分布较为广泛,是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的种类;掌状风球水母、蝶水母和卵型瓜水母相反,仅适应有限的环境;瓜水母和带水母适应能力介于以上两类栉水母之间。  相似文献   

13.
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根据2002年4~5月东海122°~123°30′E、29°~32°N水域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对东海赤潮高发区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群落特征、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区共鉴定出饵料浮游动物128种[不含16种浮游幼虫(体)和仔鱼],分5门12大类,以桡足类占优势(40种,31.25%).浮游动物群落以广温广盐生态类群为主.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为最主要优势种(142.10ind·m-3,68.09%).总生物量均值为243.80mg-m3(55.53~773.92mg·m-3),最高密集区(>500mg·m-3)位于长江口30°45′~31°15′N、122°45′~123°15′E水域.饵料生物量均值为195.96mg·m13(55.53~496.09mg·m。),呈长江口(30°30′N以北)水域高于舟山岛东南水域、长江口外海(122°45′E以东)高于近海水域的分布趋势.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2.12(1.09~3.73).长江口水域多样度、均匀度和丰富度低,优势度大,反映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不够稳定.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得知,影响本区春季浮游动物生态特征值分布的主要因子是水温、硅藻和甲藻.  相似文献   

14.
The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urban structures along the seashores of the world, as well as the immense increase in marine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 activities, has resulted in the deposition of thousands of new chemicals and organic compounds, endangering the existence of organisms and ecosystems. The conventional single biomarker methods used in ecological assessment studies cannot provide an adequate base for environmental health assessment,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ility planning. The present study uses a set of novel biochemical, physiological, cytogenetic and morphological methods to characterize the state of health of selected molluscs and fish along the shores of the German North Sea, as well as the Israeli Mediterranean and Red Sea. The methods include measurement of activity of multixenobiotic resistance-mediated transporter (MXRtr) and the system of active transport of organic anions (SATOA) as indicators of antixenobiotic defence;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 activity as an indicator of biotransformation of xenobiotics; DNA unwinding as a marker of genotoxicity; micronucleus test for clastogenicity; levels of phagocytosis for immunotoxicity; cholinesterase (ChE) activity and level of catecholamines as indicators of neurotoxicity; permeability of external epithelia to anionic hydrophilic probe, intralysosomal accumulation of cationic amphiphilic probe and activity of non-specific esterases as indicators of cell/tissue viability. Complete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used for diagnostics of environmental pathology. The obtained data show that the activity of the defensive pumps, MXRtr and SATOA in the studied organism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urface epithelia of molluscs from a polluted site than that of the same species from control, unpolluted stations, providing clear evidence of response to stress. Enhanced frequency of DNA lesions (alkaline and acidic DNA unwinding) and micronucleus-containing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amples from polluted sites in comparison to those from the clean sites that exhibited genotoxic and clastogenic activity of the pollutants. In all the studied mollusc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MXRtr levels of activity and the frequency of micronucleus-containing hemocytes. The expression of this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evel of pollution. The complete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demonstrates significantly higher frequencies of pathological alterations in organs of animals from polluted sites. A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frequency of these alterations and MXRtr activity in the same specimens. In addition to these parameters, a decrease in the viability was noted in molluscs from the polluted sites, but ChE activities remained similar at most sites. The methods applied in our study unmasked numerous early cryptic responses and negative alterations of health in populations of marine biota sampled from the polluted sites. This demonstrates that genotoxic, clastogenic and pathogenic xenobiotics are present and act in the studied sites and this knowledge can provide a reliable base for consider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ceived: 2 March 1999 /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2 August 1999 / Accepted: 3 August 1999  相似文献   

15.
东海浮游枝角类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根据1997~2000年在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探讨了东海浮游枝角类生态特征、数量变化和相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枝角类丰度夏季最高(17.16 ind.(100 m3)-1),秋季(14.68 ind.(100 m3)-1)次之,春季(0.63 ind.(100 m3)-1)较低,冬季该类未出现。春、夏、秋季的肥胖三角氵蚤(Evadne tergestina)和夏季的鸟喙尖头氵蚤(Penilia avirostris)是影响枝角类数量分布的主要种;春、夏、秋季枝角类总丰度与盐度呈负线性相关关系,与水温相关关系不显著。枝角类较高丰度区常位于沿岸淡水水团与其他水团交汇处偏沿岸水一侧。其数量变化动力主要来自沿岸冲淡水势力,特别是长江冲淡水势力的消长。枝角类在东海出现率较低,有一定的集群性,较高丰度的分布基本上局限在冲淡水势力影响范围内,其高丰度的水域是沿岸水团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The acanthocephalan parasites Corynosoma spp. could be useful biological tags for estimating the proportions of saithe recruiting from nursery areas in Scottish and Norwegian coastal waters to the central northern North Sea.  相似文献   

17.
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2002年4-5月对东海海域进行了综合调查,分析了海区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大面站表层平均叶绿素a浓度为1.086mg·m-3.分级叶绿素a结果显示.春季东海浮游植物以微型和微微型(<20μm)占优势,其对海区叶绿素a的贡献为64%,超微型浮游植物(<5μm)占浮游植物生物量的27%.营养盐分布和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影响了叶绿素a及其粒级结构的分布.平均初级生产力为10.091mg·m-3·h-1。赤潮跟踪的R-03、RL-01、RG-01站的平均初级生产力为399.984mg·m-3·h-1.光和营养盐成为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平面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表层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均在调查海区的123·E纵断面冲淡区产生高值区.DC-11站浮游植物生物量异常高,表层叶绿素a达到9.082mg·m-3,初级生产力为128.79mg·m-3·h-1.但并未出现水色异常.  相似文献   

18.
1998年秋季渤海中部及其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孙军  刘东艳  王威  陈凯彪  秦玉涛 《生态学报》2004,24(8):1643-1655
研究了1998年秋季覆盖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及其邻近海域30个测站两遍大面调查的网采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经初步分析,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类38属84种(不包括未定名物种),物种主要以硅藻为主,但甲藻在群落中的比重也很明显,在个别站位上会成为优势类群。优势物种主要为偏心圆筛藻(Coscinodiscus excentricus)、梭状角藻(Ceratium fusus)、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diacus)、叉状角藻(Ceratium furca)、佛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中华半管藻(Hemiaulus sinensis)、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粗刺角藻(Ceratium horridum)、掌状冠盖藻(Stephanopyxis palmeriana)和萎软几内亚藻(Guinardia flaccida)。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由主要浮游硅藻的分布所决定,其高值区分布在渤海湾、渤海中部、莱州湾北部和渤海海峡南部。浮游甲藻在渤海湾北部和莱州湾北部等局部区域形成高值区,并影响浮游植物的平面分布。两遍大面站调查期间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是相对保守的,渤海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和周年的变化主要是物种演替过程。调查期处于浮游植物群落的负增长时期,其主要原因是物理水文作用的结果。与1982年的历史同期浮游植物群落相比,角毛藻属衰退,浮游甲藻、圆筛藻属和浮动弯角藻兴起。但与1992年的历史同期浮游植物群落相比,群落优势种组成相近。同1982年和1992年同期资料相比,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平面分布大致相等。渤海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近20a是相对保守的,影响秋季浮游植物群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物理水文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东海春秋季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现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 2 0 0 0年 11月和 2 0 0 1年 4月在 12 1°~ 12 7°E、2 6°~ 32°N之间的东海水域所设的 30个取样站所采集的5 2 6号采泥和 973号拖网样品 ,共计 392种大型底栖动物 ,报道了东海大陆架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392种底栖动物中 ,多毛类 95种 ,软体动物 131种 ,甲壳类 118种 ,棘皮动物 4 8种。从分析结果看 ,底栖动物的种数自北向南和由近岸 (西部 )向外海 (东部 )逐渐增多。调查海区春季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 7.2 1g/m2 ,平均栖息密度为 132 .95个 /m2 ;秋季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为 8.79g/m2 ,平均栖息密度为 10 1.4 5个 /m2 。春秋季生物量及栖息密度等值线分布趋势无明显变化。在春秋季底栖动物生物量及栖息密度组成中均以多毛类占主要地位 ,春季生物量以多毛类和棘皮动物占优势。与 195 9~ 196 0年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对东海底栖生物的调查结果比较 ,当前东海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分布格局和生态学特点无明显变化 ,但春季的生物量较 195 9年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