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类型拌种剂对花生及其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登望  周山  刘升锐  吴佳宝  李林 《生态学报》2011,31(22):6777-6787
拌种处理对于花生一播全苗和稳定高产非常重要.选用不同类型的4种拌种剂即哈茨木霉菌剂(真菌拮抗剂)、甲基托布津(杀真菌剂)、适乐时(杀真菌剂)、好安威(化学杀虫剂)处理花生种子,通过测定花生农艺性状、品质指标、根际土壤微生物动态等来评价其对花生和环境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1)各种杀菌剂拌种均能提高花生成苗率,而好安威略差;各拌种剂促进花生株高、叶绿素含量,而单株叶片数适乐时增多,好安威减少,单株分枝数盛花期有所增多(好安威除外),结果期均略减少;单株烂、虫、芽果数均减少,单株秕果数增加,单株饱果数降低(好安威除外),百果重和百仁重提高(哈茨木霉除外),而饱满度降低;最终荚果产量除哈茨木霉略低,其余拌种剂增产效果极显著,甲基托布津、适乐时、好安威比对照分别增产34.58%、25.90%、22.82%.2)哈茨木霉拌种使蛋白质含量、亚油酸含量增幅最大,油份含量增幅较大,油亚比值降幅最大;甲基托布津处理的蛋白质和油份含量降幅最大;适乐时对提高油份含量、油亚比值效果最佳;好安威对品质指标的影响有限.3)从细菌及放线菌与真菌的比值来看,甲基托布津促细菌、抑真菌的效果好且长,对放线菌/真菌比值影响较小;哈茨木霉在前中期促细菌与放线菌、抑真菌的效果明显,但后期效果趋反;适乐时促细菌、抑真菌的效果短促,且一直强烈抑制放线菌;而好安威相比影响较小.4)好安威对根瘤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哈茨木霉、适乐时、甲基托布津均极显著增加根瘤数量.结论:各拌种剂对花生产量、品质、根瘤、根际微生物产生了较大差异的综合效应,须因地、因时选用;化学杀菌剂甲基托布津的农艺效应、环境微生物效应均最好,唯蛋白质含量、油份含量略有降低,是一种较理想的综合优良拌种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生物拌种剂进行拌种处理和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研究微生物拌种剂在田间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微生物拌种剂可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增加玉米株高、植株干物质积累和百粒重,出苗率提高4.6%,增产4.2%。试验结果为微生物拌种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吡虫啉拌种防治小麦蚜虫技术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吡虫啉拌种防治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对出苗和成株生长的影响以及吡虫啉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啉以有效成份420g/100kg种子的剂量拌种防治小麦蚜虫在整个麦蚜发生期无需再施药防治;在剂型的选择上,以高含量的拌种剂为宜,低含量的其他剂型则存在安全隐患;70%吡虫啉拌种剂拌种防治麦蚜,在试验剂量下对小麦出苗、成株期生长没有影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应用该方法,在小麦籽粒中吡虫啉残留量低于国家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4.
达尔文关於向性的指出,引起了人们对植物生理刺激物的研究,到现在已百年有余,不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有所阐述和报导。打破植物休眠,防止霜害提早成熟、插条生根,除莠。无子果实的形成,防止无效生长,防止落花落果及提高产量等方面都在生产各方面广泛的应用着。关於化学药物处理种子的工作,首先应推保加利亚科学院波波夫院士,应用溴化钾及对苯二酚处理棉花和水稻种子在大面积上获得丰产的事实。我国学者感到极大的兴趣,并用溴化钾处理不同作物的秧苗或种子同样获得了肯定的效果。勒伯辛斯卡娅关於碳酸氢钠延缓生命衰老的理论,引导人们应用碳酸氢钠处理黄瓜种子,获  相似文献   

5.
以准噶尔山楂种子为试验材料,检测其种壳和种皮的透水性及超微结构、种胚休眠特性及种子浸提液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准噶尔山楂种子具有胚休眠特性,种壳存在一定的机械束缚和透水障碍,存在内源抑制物质是引起准噶尔山楂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2)酸蚀处理能使种壳表面结构破损,角质层脱落,种壳变薄,栅栏组织结构和细胞排列未发生变化,种孔增大,种子表面出现裂缝,但并不影响种子生活力。(3)准噶尔山楂种子甲醇浸提液的生物测定结果说明,准噶尔山楂种子的种壳、种皮和种胚均含有内源抑制物质,不同部位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根长和苗高的抑制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6.
用壳寡糖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以不同方式处理小麦(Triticum aesivum L.)种子,测定从G1期启动进入S期和G2-M遥胚细胞百分率和小麦黄化苗的生长。结果表明:壳寡糖可促进小麦肿胚细胞周期启动并促进小麦根数目增加,说明壳寡糖对小麦种子的胚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壳寡糖预处理小麦种子可解除DON对小麦黄化苗生长及胚细胞启动的抑制作用,表明寡聚糖可提高植物对病原基本菌毒素的抗耐性,这可能是寡聚糖诱导植物提高抗病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利用一种新技术鉴定到番茄抗病基因。该技术能提高作物产量、增强抗病性及果实香味。 美国康乃尔大学Steven Tanksley博士及同事发现了一种能使番茄抗细菌烂斑病(杀伤作物,降低作物产量的病害)的基因。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利用这种图谱克隆新技术分离主要作物抗病基  相似文献   

8.
枯草芽孢杆菌生物拌种剂对玉米病害的田间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枯草芽孢杆菌生物拌种剂对玉米病虫害的防病和增产效果,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种杀虫剂分别加入枯草芽孢杆菌生物拌种剂中充分摇匀后,按肥种比1∶50比例均匀混拌玉米种子,阴干后播种。结果:枯草芽孢杆菌生物拌种剂对玉米根腐病防效达80.1%-96.7%,对玉米黑穗病的防效达74.6%-83.3%,对地下害虫防效达66.7%-77.8%,增产率达8.7%-15.7%。结论:该生物拌种剂可以大面积示范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多效抗旱驱鼠剂对田间小麦促长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多效抗旱驱鼠剂浸种与拌种的田间试验,对小麦12个生长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测定与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RPA浓度是决定促长与增产效果的关键。药剂A的700倍水溶液浸种或30-50倍液拌种对苗期促长作用最好;与对照相比,除B的700倍水溶液浸种处理小麦种子,小麦产量比对照降低2.79%,其它处理均有增产作用,增产率为4.79%-98.67%。其中以药剂A的70倍水溶液拌种和C的600倍液浸种,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增产幅度达98.49%-98.67%;对11个影响产量因子的通径分析表明,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是决定产量增长率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蛴螬取食萌发种子和残存种皮是药剂拌种杀虫保苗的生物学依据。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辛硫磷拌种,可以逐步取代当前常用的高残留、剧毒类农药.改变目前防治现状。 应用种子上有效含量0.0375%的辛硫磷拌种,保苗效果稳定在90%以上,在土壤中残效时间为25天,且对小麦、玉米、高梁等作物无药害表现。经47万余亩麦田示范应用,一致表现药效稳定,人畜安全。 拌种还可兼治蝼蛄,惟后期出现死苗,保苗效果稍差。采用拌种加颗粒剂方法,可以提高早春和秋播拌种的药效。  相似文献   

11.
果树通常用种子繁殖。因为大多数果树在自然界中是异花授粉的,所以不能由种子培育出纯种植株。但是,可以用压条、嫁接法繁殖这些果树。 虽然扦插是花钱最少的一种营养繁殖方法,但是获得成功还是有限的。因为有些果树扦插容易生根,有些扦插尚可生根,而相当多种则完全不能生根。插条生根潜力的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激素和非激素生根因子及辅助因子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种源的10份紫斑牡丹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赤霉素浓度及沙藏温度对不同种源紫斑牡丹种子生根的影响,分析了不同主根长度、低温时间及赤霉素浓度对各种源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1)适于紫斑牡丹种子生根的温度为15~20℃,原生种源种子生根对25℃的适应性随纬度增大而减弱;原生种源种子生根的最佳赤霉素处理浓度较高(400~450mg/L),次生种源种子生根的最佳赤霉素处理浓度较低(300~350mg/L)。(2)根长、赤霉素浓度、低温时间交互效应对各种源紫斑牡丹种子始萌期、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极显著或显著性影响;根长大于4cm时,赤霉素和低温处理能更有效地促进已生根种子发芽。(3)种子发芽最佳处理组合因种源而异,湖北种源、河南种源和甘肃种源最佳处理组合分别是低温20d结合300mg/L赤霉素、低温20d结合200mg/L赤霉素和低温40d结合300mg/L赤霉素。  相似文献   

13.
以当年采收以及贮藏1年和2年的芍药种子为试验材料,对不同贮藏年份的芍药种子进行低温(-20℃、-40℃)及沙藏处理,同时测定处于不同生根阶段的芍药种子的生理生化指标,以明确芍药种子快速生根的途径,探讨芍药种子萌发生根的内在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贮藏年份、处理温度以及处理天数均对芍药首粒种子生根时间、生根指数、生根率有极显著的主效应,三因素单独对各生根指标都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贮藏年份对种子生根的影响力最大。(2)在同一贮藏年份下,沙藏生根前进行-40℃低温处理30d对芍药种子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88.33%);不同贮藏年份的芍药种子在沙藏生根前进行同一低温处理后,贮藏1年的芍药种子生根效果优于当年采收和贮藏2年的芍药种子。(3)不同贮藏年份的芍药种子在生根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含水量持续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淀粉含量持续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先降低后持续升高。研究发现,-40℃低温处理30d能够有效打破芍药种子下胚轴休眠,促进芍药种子生根,且采收后贮藏1年的芍药种子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促根剂-Ⅰ(脂肪酸类新型促根剂,化学名称为丁叉丁二酸,butylidenebutanedioicacid)在小麦、玉米、菜豆、蔬菜的大田应用及水稻的组织培养上使用,已表明对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有显著作用。本文研究了促根剂-Ⅰ对大豆发芽势和幼苗生根以及对杭白菊生根的影响。促根剂-Ⅰ由本院有机化学教研室提供。大豆(Glycinemax)品种上农香水毛豆,用促根剂-Ⅰ浸种处理,以清水为对照,每一处理大豆20粒,重复3次。浸种4h后于培养皿中发芽,处理后第4d统计发芽势。当幼根长至种子长度的一半时,移入以膨胀珍珠岩为床基的秧盘中育苗,每天喷1次水,5d后…  相似文献   

15.
野鸦椿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源林  蔡仕珍  李西  林瑞 《广西植物》2016,36(5):600-606
以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种壳和胚为材料,甲醇浸提得到种壳浸提液和胚浸提液,配制浸提液浓度梯度为原浸提液浓度的10%、20%、30%、40%,研究不同浓度的种壳和胚浸提液对白菜、小麦、绿豆种子底物酶活性、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高的影响,萃取和分离种壳和胚甲醇浸提液中的内源抑制物质,探讨野鸦椿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与成分。结果表明:随着种壳和胚浸提液浓度的增加,白菜种子酸性磷酸酶活性和发芽率均显著降低(P0.05),表现为抑制作用递增,种壳的抑制作用小于胚,而幼苗的根长和苗高则表现为低促高抑,在10%浸提液处理下根长和苗高达最大值,种壳的促进效果弱于胚;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及幼苗的根长和苗高递减(P0.05),表现为抑制作用递增,而发芽率则在浓度≤20%时差异不明显(P0.05),浓度为30%时显著降低(P0.05),40%时发芽率为0,种壳的抑制作用大于胚;绿豆种子蛋白酶活性、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高均在浸提液浓度≥20%时显著下降(P0.05),且种壳的作用效果小于胚。种子内源抑制物萃取及分离表明,外壳中含酚酸类较胚多,含碱类较胚少。综上认为,野鸦椿种壳和胚中均含有较高活性的内源抑制物,但性质、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外壳内源抑制物主要作用对象为淀粉类物质,胚乳内源抑制物主要作用于油脂类和蛋白类物质。  相似文献   

16.
种子扩散是植物更新和扩大分布区的一种重要途径。鼠类采取不同的种子扩散和贮藏策略,以应对食物短缺,同时也促进了植物种子扩散。为应对鼠类对植物种子的过度取食,种子进化出了一系列物理、化学等防御特征。其中种壳厚度作为一种物理防御策略,是影响鼠类贮藏行为和种子命运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拟通过去除天然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种子的外壳,再在种仁外包被1、2、4、6不同层数的聚乙烯薄膜,模拟种壳厚度,准确控制种壳厚度。2020年10月—2021年1月,在四川都江堰森林生境中释放人工种壳包被的种子,研究人工种壳厚度对鼠类介导的种子扩散和命运的影响。结果表明:(1)鼠类优先扩散种壳较薄(1层薄膜包被)的人工种子;随着种壳厚度的增加,扩散速率逐渐降低,种壳最厚(6层薄膜包被)的种子扩散最慢(P < 0.001);(2)鼠类喜好分散贮藏1层、2层薄膜包被的种子;当种壳厚度增加至包被4层、6层薄膜时,分散贮藏比例显著降低(P < 0.05);(3)鼠类偏好集中贮藏4层薄膜包被的种子(P < 0.05);(4)不同种壳厚度的种子扩散距离无显著差异(P > 0.05);(5)种壳较薄(1层薄膜包被)的种子分散贮藏率在3 m范围内比例较高。采用聚乙烯薄膜包被是模拟种子外壳的可行方法,并可用于评估种壳厚度对鼠类种子贮藏行为和种子命运的影响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PVA水稻种衣剂在育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壳聚糖-PVA复合型水稻种衣剂对种子发芽率、成苗率、秧苗素质的影响以及对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种衣剂对种子的发芽无不良影响,可提高秧苗素质,有效防止苗期病虫害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以紫斑牡丹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_3)处理对种子生根以及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酶活性和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为探讨紫斑牡丹种子萌发机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GA_3处理能够促进种子生根,并以300 mg/L GA_3处理对种子生根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可提前14.67 d生根,生根率可达71.00%。(2)与对照相比,GA_3处理可以在0~15 d时促进种子淀粉水解和可溶性糖的积累,并加速可溶性蛋白的消耗,在0~30 d促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提高,从而促进种子萌发生根。(3)在种子沙藏生根过程中,种子脱落酸(ABA)含量呈下降趋势,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和吲哚乙酸(IAA)含量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相比,GA_3处理可使种子GA、ZR和IAA的含量在沙藏前期明显上升,以解除种子休眠。研究发现,外源GA_3处理可以调控紫斑牡丹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和POD活性的变化,促进营养物质转化,从而提前解除种子休眠使其萌发。  相似文献   

19.
数种农药对蚕豆根腐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内探讨了三唑酮,甲基硫菌灵,福美双,恶霜灵和甲霜灵等5种杀菌剂单用或混用对蚕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据此,在田间开展了杀菌剂拦种和杀菌剂与杀虫剂混用防治蚕豆根腐病的研究,第1年的结果表明,在11个处理中,三唑酮单独拌和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在0.01ga.i.kg^_1种子的剂量下,使6周龄植株的根腐病指数降低51.5%,成株累计死亡率减少36%,单株种子产量提高21%,每公顷种子产量增加97.6%,其他处理未取得显著防效,第2年开展的三唑酮拌种是防治蚕豆根腐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杀菌拌种应与其他防治措施综合应用,方可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紫斑牡丹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100、300、500 mg/L)赤霉素(GA3)浸种和不同温度温水浸种(25、30、40和50℃)处理,考察各处理种子生根率的变化,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不同生根发育时期种子种胚超微结构,探究赤霉素和温水浸种处理解除紫斑牡丹种子休眠进程中种胚超微结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休眠解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GA3和温水浸种均明显提前了紫斑牡丹种子生根时间,并以300 mg/L GA3和40℃温水处理的生根效果最好,分别较对照提前14.7 d和16.0 d,生根率分别达62.33%和67.00%。(2)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GA3、温水浸种处理较对照组紫斑牡丹种胚子叶的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及排列方式无明显影响,但其厚度均变薄,维管束结构明显,以300 mg/L GA3和40℃温水浸种处理生根效果最佳。(3)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各GA3浸种和温水浸种处理下,紫斑牡丹种子萌发前期,种胚子叶脂类物质出现降解现象,脂体呈大小不一的圆形或块状分布在细胞壁周边,数量明显减少,细胞核明显,核仁清晰,出现少量线粒体,细胞质内开始有蛋白质积累,在液泡的周围形成蛋白质沉积物;在种子萌发后期,种胚子叶细胞内物质稠密,脂体已降解融合成较大块状,细胞中储存的营养物质基本降解完全,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出现,结构更加完整,表明此时细胞内物质代谢活动加强,种子休眠解除,且300 mg/L GA3、40℃温水浸种处理种子种胚子叶结构变化最为明显。研究发现,300 mg/L GA3浸种和40℃温水浸种均可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且40℃温水浸种的效果更好,在实际生产中建议使用温水浸种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