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世界》2006,(12):105-105
相传在西双版纳,有位傣族猎人在一次狩猎时被狗熊紧逼而被迫爬上一棵大树,狗熊也跟着爬了上来。危难之时,猎人折断树的枝权刺向狗熊嘴里。这时,奇迹发生了,狗熊竟然倒下去死了。从那以后,西双版纳的傣族猎人在狩猎前,常把这种树的树皮上分泌的汁液涂在箭头上,制成毒箭来对抗猛兽。凡被毒箭射中的野兽,往往只能走上三五步就会倒毙。于是,人们给这种树取名为“见血封喉”,形容它毒性猛烈,并称其为“死亡之树”。  相似文献   

2.
了解云南,到过西双版纳的人也许都能记住《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歌中唱到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讲述的就是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在这片不足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着我国最大面积的真正意义上的热带雨林,生活着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拉祜族等10多个世居的民族。  相似文献   

3.
文和群   《广西植物》1993,(1):98-98
<正> 为开拓会员眼界,柳州市植物学会和广西植物学会在暑假期间组织了一次赴西双版纳植物考察,参加人员有科研、园林绿化、中学教学等方面共11人。 云南是我国植物种类最多,成分最复杂的省分,有植物王国之称,西双版纳更是王国中的一块翡翠。从普文进入版纳,两旁的油棕,沿途的傣家竹楼和婀娜的傣族妇女,向我们展示了美丽的热带风光和异乡情调。在西双版纳,我们参观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作物研究所和药用植物所等。热带植物园是由我国著名  相似文献   

4.
<正>我叫南穆娜,今年9岁,是一个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孩子。阿爸和阿妈之所以给我取传说中孔雀公主的名字,是希望我能像她一样善良幸福。而我也没让他们失望,一直健康快乐地成长着。现在,我每天都在掰着指头算日子。因为我们傣族最重要的节日—泼水节马上就要到了。那时候,男女老少都会穿上最漂亮的衣服,用清水  相似文献   

5.
2013年9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测量了402例(男为197例,女为205例)傣族人的头面部、体部体质指标,并与汉族和中国北亚类型、南亚类型体质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西双版纳傣族男性、女性均为亚中等身材。西双版纳傣族与德宏州傣族体质特征差异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傣族男性与克木人、佤族、水族、苗族在同一组中。总的看来,西双版纳傣族具有南亚类型族群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傣族“龙山”的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傣族“龙山”是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的民族植物文化中的一例。其概念是“神居住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的动植物都是神的家园里的生灵,是神的伴侣,是不能砍伐、狩猎和破坏的。人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植物命名与分类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双版纳傣族民间对植物的命名采用了“双名”法。他们的“属”概念包含了植物的生活型和经济型;而“种名”则根据植物的特征、特性、用途、产地和生境等加以描述,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此外,按照傣族对植物的概念与命名,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傣族民间植物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是保存有大面积热带森林的地区,倍受海内外的关注.从本世纪30~40年代到90年代的研究表明西双版纳处于热带亚热带过渡地带的特殊性,其生态环境和生物成分不仅在生物演化中意义显要而且也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资源.西双版纳为多民族聚居区,居住着傣族、爱尼族约20个民族或未定族群.各民族有其特殊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利用传统.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特别是橡胶种植的扩大,严重地损坏了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及其生态环境,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丧失.保护生态环境和优秀传统文化成了西双版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很多村寨周围,常可见到一丛丛和一片片开着茂盛黄花和树干粗大苍劲、形状奇特的树林,成为当地一个独特的景观。 这种树就是铁刀木(Cassia siamea),也叫黑心树、挨刀树。铁刀木原产于泰国,被引种到西双版纳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很适应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条件,还具有顽强的萌发力。茎干被砍后,剩下  相似文献   

10.
西双版纳榕树的民族植物文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榕树是桑科榕属(FicusL.)乔木种类的总称,在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中有48种(不包括变种),是一个物种最多、种群较大的类群,与生活在森林中的各族人民有密切的关系,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榕树文化。西双版纳各民族利用多种榕树的嫩枝叶、果子作蔬菜和水果,利用多种榕树治疗疾病,一些种类被当地民族视为“神(龙)树”和“佛树”,各族人民还在村寨附近、寺庙庭院和家庭庭园中栽培多种榕树,既供日常生活之需,又改善村社的生态环境。它不仅关系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西双版纳与泰国都有分布和栽培的641种植物的傣、泰土著名字相似性比较,发现这两个民族具有基本相同的民间植物命名的“双名法”。西双版纳傣族与泰国的兰纳地区、北—东北部和其它地区泰族的植物土著名相同、相似的分别占0.69、0.57和0.37,主要包括药用植物在内的经济植物和与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密切相关的植物。其主要成因包括他们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的傣、泰历史渊源及其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密切程度相关。其中,兰纳地区地处泰国北部,它不仅邻近西双版纳,而且在历史上,它们曾经同属于“兰纳王国”,两地的边界曾是“犬牙交错”,成为“曼比勐农”(兄弟之邦)。这样,使包括土著名字在内的佛教植物、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等的交流比泰国其它地区更加密切,相似性便最高。西双版纳傣族和兰纳泰族被视为尚存的标准“Tai”人区。因此,该研究对于中国Dai、泰国Thai、缅甸Siam和老挝Laos等国家民族的科学文化交流及其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民族植物学研究, 中国西双版纳傣族与泰国泰族, 相同植物的民间命名方法, 相似的植物土著名字, 相似的历史渊源成因, 科学与文化交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植物染料在工业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资源限制,目标色相不丰富、色牢度不理想、植物染料本身的鉴别和成品的鉴别等问题。为了丰富染料植物资源的来源和提高染料植物资源的利用效率,该研究对西双版纳傣族利用的染料植物及其染色工艺涉及的相关植物进行了系统调查。2014年10月到2016年1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西双版纳14个村寨的56个关键信息人进行访谈,收集信息包括使用着色植物、媒染植物和助染植物的种类、傣名、利用部位和资源来历,以及预处理和染色过程工艺条件与技术步骤;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对4种色相的10个染色工艺过程进行了记录,采集了凭证标本和图像资料;对调查信息进行了整理编目。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使用11种着色植物和17种助染植物;目标色相有红、黄、蓝和绿。分析了傣族染料植物资源的发掘潜力、傣族利用植物染色对于染料植物利用的应用启发。该研究详细深入地记录了西双版纳傣族使用的染料植物的种类及其相关的组合和染色的过程。该研究结果对民族民间染料植物与染色工艺的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染料植物资源筛选及其染色工艺条件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红河洲的金平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生活着苗族、哈尼族、僮族、瑶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离金平县城不远,在绿树丛中,不时能看到一幢幢美丽的傣家竹楼。从县城到顶青公社的几天山路中,几乎每天都能碰到几个傣族寨子。他们那文明的装束,富裕的生活,优美的田园和古老的传说,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植物染料在工业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资源限制,目标色相不丰富、色牢度不理想、植物染料本身的鉴别和成品的鉴别等问题。为了丰富染料植物资源的来源和提高染料植物资源的利用效率,该研究对西双版纳傣族利用的染料植物及其染色工艺涉及的相关植物进行了系统调查。2014年10月到2016年1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西双版纳14个村寨的56个关键信息人进行访谈,收集信息包括使用着色植物、媒染植物和助染植物的种类、傣名、利用部位和资源来历,以及预处理和染色过程工艺条件与技术步骤;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对4种色相的10个染色工艺过程进行了记录,采集了凭证标本和图像资料;对调查信息进行了整理编目。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使用11种着色植物和17种助染植物;目标色相有红、黄、蓝和绿。分析了傣族染料植物资源的发掘潜力、傣族利用植物染色对于染料植物利用的应用启发。该研究详细深入地记录了西双版纳傣族使用的染料植物的种类及其相关的组合和染色的过程。该研究结果对民族民间染料植物与染色工艺的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染料植物资源筛选及其染色工艺条件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蜜花黄色素的来源及民间应用基础蜜花黄系由密蒙花(Buddleia officinalis Max.)的花中提取而得。蜜蒙花具有特别的蜜香味。在云南省滇南地区,汉族、傣族、瑶族、攸洛族、爱伲族等普遍用于染糯米饭。在西双版纳地区的许多集市上经常有金黄色蜜香味的糯米饭上市,很受  相似文献   

16.
对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保护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史料记载,亚洲象在我国的分布在商代曾分布到黄河流域一带,南北朝时期退缩到长江以南,唐宋时期还见于如今的川、黔、滇诸省范围内,到明代的分布虽已缩至云南一省,但数量尚多,被役使于交通运输和战争中,“澜沧江”在西双版纳傣族历史记载中被称为百万头大象栖息的地方。到现在,亚洲象的分布已被压缩、分割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的勐养片、尚勇片自然保护区,其数量不超过250头。其次是临沧地区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境内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有近15头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香中人道睡香浓,谁信丁香嗅味同。一树百枝千万结,更应熏染费春工。”寥寥数语将丁香的满树繁花与芳香馥郁表达得淋漓尽致。丁香花是驰名世界的著名木本花卉,也是我国特产的20大名花之一,在我国有1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古往今来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大量称颂丁香的诗词歌赋流传至今,人们把丁香花誉为“爱情之花”和“幸福之树”。  相似文献   

18.
生物多样性的快速流失 ,使传统分类工作在热带物种多样性评估中显出不足 ,而民间分类系统在区域性物种多样性快速评估中的作用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前人对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植物命名和分类系统已做过研究 ,该文在此基础上 ,探讨能否将这种知识用于区域性物种多样性快速评估。利用生物多样性快速编目、样方调查及民族植物学中民间访谈的方法 ,考察了三个傣族村寨原住民的植物识别能力。结果表明 ,傣族原住民的植物识别程度与其年龄呈显著正相关 ,中年以后识别能力趋于稳定 ,识别率高达 91 %以上。通过与长期在西双版纳地区工作的野外植物分类学家相比较 ,我们发现傣族原住民的植物识别率不低于分类学家 ,且所需时间比分类学家少。作者认为 ,民间植物分类系统可以用于局部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9.
西双版纳地处我国滇南,与缅甸、老挝接壤,邻近越南、泰国和柬埔寨。傣族是该地区的主体民族,跨国境而居。在近代,学者们对傣族传统文化有多种表述,但经作者比较与分析认为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的属性应是热带雨林生态文化。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景观独特性和物种多样性等与傣族的日常生活、医药卫生、生产活动、文学艺术和宗教信仰等关系十分密切,是雨林文化形成的根基。原始多神教和佛教的宗教信仰使傣族传统文化得到升华,是其核心。而地区内外的文化交流则使雨林文化得到发展与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板根树     
裸花四数木(Tetrameles nudiflora)又名板根树,属四数木科,傣族人称它埋泵姆。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一次,我们在西双版纳热带森林考察时,发现了一棵罕见的大树,它高40余米,10个人都搿不过来。尤其是它那排列成“三角形”的大板根,使人感到惊愕,最大的一片板状根:高3.5米;长9米;板厚25—35厘米,直插岩石缝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