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传统文化中,杏树、杏花的典故不胜枚举,杏林的传说更是传颂千载。据《神仙传》记载,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治病从不收取诊金,他说:“若要酬谢,重病患者病好了后可在门前栽种5棵杏树苗,轻病患者病好了栽1棵杏树苗。”年复一年,董奉治愈的患者不计其数,他家门前的杏树也蔚然成林。后来,人们就用“杏林”作为中医药学界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正人是世间最聪明的物种。企业是人类的发明。自从有了企业,有了企业家,人类就呈现出改变自然的另一种面貌和方法。在生物圈保护中,企业家的责任是重要的。以往,我们总不免把生物圈建设置于山林水草湖泊大海,却往往忽视了自己的立足点。今天,当我们换个角度来审视我们自己的所在地一城市,我们发现,城市是人与生物圈的重要交集地。生物圈是多样的,不只是人迹罕至的山林,也包括城市。城市是主要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3.
观赏花石榴播种育苗,3年才能开花结果。如果在6月中旬,用修剪下来的枝条,剪成6—7厘米长的插条,在苇帘遮荫的沙床内扦插,薄膜棚保湿,早晚通风,每天喷水2次,40—50天生根,用肥沃培养土盆栽,上盆后1个月,每10天浇一次肥水,当年株高40—50厘米。冬天放冷室或埋土过冬,来春4月挖出换盆,修剪过长枝条,5月中旬可陆续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4.
恺撒是一个改变了古罗马历史进程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这位天才人物却常常做出一些令人费解的举动。有一次,当元老院向他颁发最高荣誉时,他却出人意料地没有起立接受,而是坐着纹丝不动。事后恺撒后悔不已,懊恼地说愿意伸出脖子给任何一个人去割。据他解释,当时他头脑昏晕、手脚麻木,完全没有知觉,根本无法在大庭广众下站立着说话,因为他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癫痫。历史上似乎很多名人都患有精神疾病。作家海明威因长期患抑郁症最后饮弹自尽;画家凡·高则把自己的疯癫看作是绘画艺术所不可缺少的部分;英国18世纪中叶的文坛领袖约翰逊走在伦敦街上的时候,总是强迫自己去碰一下路边的每一个邮筒,如果漏掉一个,就非要回头再去碰  相似文献   

5.
正大家知道,如果一种病用药无效,人们都会停掉那种药,换用有效的药。如果药无效还在继续用,那不是傻瓜吗?可是,现在就有一类药,明明无效或低效,却还在被使用。大家都像《西游记》里凤仙郡的人们眼巴巴地等着玉皇大帝降下甘雨一样,乞望着这些药物在自己的病人身上会发生奇迹。不幸的是,这些善良的期望往往会  相似文献   

6.
苦难的历程     
不久前,一位从美国回来的朋友,谈了他游览加州红杉国家公园和金斯峡谷国家公园的感想。他说,当你步入原始巨杉(又俗称红杉、世界爷)林,置身于那一株株历经千年、高耸入云,要数人甚至十余人才能合抱的巨树之中时,一种肃然起敬之感油然而生。尤其是当你站在那株高83米,树干基部直径门米多的“谢尔曼将军树”下,面对着古埃及金字塔的同龄人、“世界最大的活生物”时,你的一切自我陶醉之感会烟消云散,你会情不自禁地叹道:啊,太伟大了!这位朋友的叙说发人深思,也让人想起了一些以往心目中的伟大植物:刺果松、千岁兰、大王花、…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十岁那年,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家门,他便被院子里一株蓓蕾初绽的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一枝,遮掩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父亲和朋友家人看在眼里。他的父亲教子甚严,但又不好当面开口,便匆匆走进客厅安然落座。  相似文献   

8.
桃蛀果蛾寄主生物型分化的RAPD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徐庆刚  花保祯 《昆虫学报》2004,47(3):379-383
以山茱萸蛀果蛾Carposina coreana Kim为外群,用44个随机引物对苹果、山楂、桃、杏、枣和酸枣等6种寄主植物上的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进行了RAPD 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寄主上的桃蛀果蛾之间遗传差异出现了较大的分化,桃蛀果蛾6个寄主生物型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在0.040~0.637之间,尤其是杏生物型分化最大。经聚类分析,可将不同寄主上的桃蛀果蛾明显分成两个类群,杏生物型为一群,其余为一群。两个类群间遗传距离为0.465,亚群内部的遗传距离为0.040~0.369。推测杏树上的“桃蛀果蛾 ”已经分化成为不同的物种。  相似文献   

9.
在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的大湖区边缘浅水沼泽里,生长着大面积的野生菰属植物Zizaniaaquatica。禾本科菰属共3种,2种产于美洲,1种产在东亚。大湖区的野菰株高2—3米,花序散穗状,籽实瘦长,果皮黑色,淀粉白色。它的花序和籽实都有些像燕麦。当地印第安人在秋天菰结实时,划着独木舟去采集菰米。菰米的成熟期不一致,成熟了又容易掉落,这些都是有利于野菰生存的遗传习性。印第安人熟悉菰的这种习性,通常是分两三次进行收获,事前先把处于乳熟期的几个菰穗,捆扎成把。到成熟期好收获时,由两个妇女共乘一条独木舟,携带用树皮做…  相似文献   

10.
正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中国人的饮食及烹调技术享誉世界,几乎无人不承认中国美食在世界美食界的地位,而随着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吃得好、吃得健康等也成为人们迫切关注的问题。自古"药食同源"就深入民心,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殷商王朝的伊尹就用"阳朴之姜,招摇之桂"等原材料制作菜肴,治好了  相似文献   

11.
面前这位病人已经是我从事蛇伤研究工作以来所遇到的第六位特殊病例了,他一边用手掩住右眼,一边向我诉说他那不幸的遭遇。他名字叫刘安兴,今年30岁,系广西南宁市郊区江西乡锦江村农民。这天上午八时来南宁农贸交易市场做完买卖后,看见这里众多经营活蛇的摊店,好不热闹,便走了过去。只见一位妙龄姑娘正熟练地将笼中一条约二斤重的眼镜蛇提捉了出来,好家伙,真有你的!他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离自己一米远的眼镜蛇,想看个仔细。“噗”的一声呼啸,一束闪亮的液体从蛇口喷射而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蛇液击中了刘安兴的右侧眼睛。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使一旁的人都惊呆了。刘安兴立即觉得眼睛刺痛,顺手将喷浅在脸部的一滴液体用舌头一尝,很苦。“不好,是蛇毒!”立即要了碗清水,对准眼睛一冲,洗掉了外面的毒液即刻赶来求医。我叫病人移开掩住右眼的手,打开眼睛的上下睑,此刻见眼球结膜充血,他看东西模糊不清,给他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一种表达/分泌载体,它产生了一107一周质磷酸盆结合蛋白与人生长激素释放因子仆GRF)的杂'种蛋自。用携带PhoS一mhGRF杂交基囚的质粒pAA踌专化大肠杆菌ANCC75株,将细胞转人磷酸盐含量有限的培养基中以诱导  相似文献   

13.
问:不久前,我从花市上买了一盆“发财树”,虽然勤浇水施肥,但叶片却逐渐变黄,很着急,想查查养花的书刊,又不知它的学名叫什么?答:发财树是近两年比较走俏的盆栽观叶植物,往往一盆三茎编成辫状出售。发财树的学名为:Pachlramao。carpa,是木棉科瓜栗属植物,中名又称瓜栗。马拉巴栗、中美木棉。该植物原产于热带美洲,为株高3-5米的小乔木,在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呼在室外作绿化树种栽培,在北方作室内盆栽观赏。发财树虽然耐荫性较强,但却忌湿、耐旱,尤其在室内散射光下摆放,切不可洗水过多。否则根易腐烂,造成黄叶整学植株…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寄主植物对山楂叶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李定旭  侯月利  沈佐锐 《生态学报》2005,25(7):1562-1569
室内采用叶碟饲养的方法研究了苹果、桃、李、樱桃和杏等不同果树对山楂叶螨Tetrancychusvienensi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李树上山楂叶螨的发育历期短、生殖力强、存活率高,rm值大,而在樱桃和杏树上该螨的发育历期长、生殖力弱、存活率低、rm值小。寄主转换试验结果表明,当山楂叶螨由苹果转移至樱桃和杏树时,其生长发育的历期显著延长,rm值大幅度降低;而由苹果转移至桃树和李树时,其生长发育的历期虽也有所延长,但差异不显著,rm值则明显降低。表明山楂叶螨对新寄主的适应因不同寄主而异,在桃和李上经历1代后即可适应,而在杏和樱桃上经历2代后才能适应新的寄主。  相似文献   

15.
研究林型对土壤有机碳(SOC)的影响,是采取合理林业管理措施的关键。以甘肃省会宁县为研究区,对3种林型(杏树林、白杨林、柳树林)的土壤SOC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立地条件相似的情况下,3种林型土壤SOC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85~19.05、1.67~11.97和1.80~16.05 g·kg~(-1)。杏树林土壤SOC显著高于白杨林和柳树林,但保水能力却低于白杨林;SOC与容重、pH呈显著负相关;影响白杨林土壤SOC的主导因子为含水量,影响柳树林土壤SOC的主导因子为pH与含水量,而影响杏树林土壤SOC的主导因子为pH与容重。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地区实施造林时,如只考虑水土保持效益,白杨林是首选林种;如只考虑固碳潜力,则杏树林对减排增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色盲的发现     
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是十八世纪英国大科学家,近代原子理论的创建人。为了纪念他,至今还把他的名字用作原子量的单位。就是他,还是色盲的第一个发现者。圣诞节前,道尔顿给母亲买了一件节日礼物——他认为是棕灰色的袜子。然而,他母亲却感到袜子的颜色实在太鲜艳了,与自己的年龄和身份不太相称,就问道尔顿:“我这样的年龄穿这样樱桃般的红袜子合适吗?”道尔顿也感  相似文献   

17.
在新疆天山西部伊犁野果林资源发展研究中心的野杏林选定野生成年杏树为样株,用Li-6400光合仪测定晴天和阴天两种天气状况下野杏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探讨其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野杏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光饱和点(LSP)分别为12.63和1 389.44μmol.m-2.s-1,属喜光的阳生树种。(2)晴天和多云天气下野杏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最大值和日均值之间差异不显著,晴天Pn日变化为单峰型,而多云为双峰型,具典型的"午休"现象,而且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与叶温(Tl)的降低有关。(3)野杏气孔导度(Gs)与Pn和蒸腾速率(Tr)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其Tl的增加,晴天Pn、Gs和Tr为单峰形;多云Pn和Tr呈线性增加,而Gs呈线性降低;Tl增加超过最适值后Gs的降低是晴天野杏产生严重光抑制的重要原因;气孔的快速关闭降低了Tr,造成Tl增加和Pn降低,在最大程度上控制了水分丢失。(4)晴天和多云天气下影响野杏叶片Pn日变化主导生理因子均为Gs,主要限制因子为胞间CO2浓度(Ci);主导生态因子为空气相对湿度(RH),限制因子为气温(Ta)。研究表明,野杏能够适应高光强环境条件,这是野杏主要分布在较为干旱阳坡上的重要原因之一;多云天气条件对野杏进行光合作用的抑制程度较弱,这为野杏种群天然更新环境条件的人工调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怜履齿印苍苔, 小叩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代诗人叶绍翁一首脍灸入口的千古名句,勾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用一枝出墙的红杏,把满园春色描绘得淋漓尽致。一我国是杏的故乡。早在周代,杏已与桃、李、梅、枣、榛、栗、枸、梨、瓜等十多种果品一起被列为祭祀的专用供品,距今2700年的《竹书纪年》中,有“幽王十年九月桃杏实”的记载。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已进行杏的栽培了。《山海经》中记载:“灵山之下,其木多杏”。汉代时,武帝修上林苑,搜集天下名果异树,有位名叫干吉的东郡都尉,献蓬莱杏,被奉为仙物。我国不仅对杏栽培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还培育出许多品种。如《广志》载:“荥阳有白杏,邺中有赤杏,有黄杏,有奈杏”。《花镜》又述:“杏的栽培品种很多。梅杏果实大,果皮果肉橙黄色,五鲜食优良品种;沙杏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约有90%的人写字做事情都习惯用右手,因此,使用右手的人被认为是正常的.而约10%的左手人被视为是反常者.由于他(她)们用手的习惯不同于一般,使人们感到别扭,时而遭到冷遇,甚至对其施加某种不良之辞.几十年前有些英国人曾把左手人与智力低下联系在一起.现在我们知道,许多左手儿童是很聪明的,有的甚至在年纪很小时就能应付各种  相似文献   

20.
洪平杏(Armeniaca hongpingensis C. L. Li)是杏属的一个狭域分布种,基于形态观察被推测为杏(A.vulgaris Lam.)和梅(A. mume Sieb.)的天然杂交种,但目前尚无该种与杏、梅亲缘关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本文以洪平杏的成株和实生苗以及包括杏、梅在内的6种(含1变种)杏属植物为研究材料,分别采用核基因(ITS和SBEI)和叶绿体基因(mat K和ycf1b)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采用mat K、ycf1b和SBEI基因序列构建单倍型网络图,探讨该物种与杏、梅及杏梅(A. mume Sieb. var. bungo Makino)之间的亲缘关系。基于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序列分别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显示,洪平杏的成株及其全部实生苗个体单独聚为一支,且具有较高的支持率(分别为99/79、71/81),独立于杏属其他种之外。而基于核基因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洪平杏除极少数成株与杏、杏梅聚为一支外,其余所有成株与实生苗聚为2大支(支持率分别为0.82和0.97),而没有克隆的与梅聚在一起。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该物种的成株与实生苗在SBEI和ycf1b基因序列中均未检测到杏或梅的单倍型,仅有少数(2/9)的实生苗个体在叶绿体mat K基因序列中检测到杏的单倍型。研究结果不支持将洪平杏定为杏和梅的天然杂交种的观点,推测洪平杏应为一个独立的物种,与杏之间的亲缘关系更近并且存在可检测到的基因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