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白木香种子发育进程中种子性状、萌发能力和脱水耐性的变化,以及不同光温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和种子的贮藏特性。结果表明:白木香种子在花后78d获得最大干重,进入生理成熟期,此时萌发率接近最大值;胚在花后57~85d,脱水耐性逐渐增强,并在花后85d获得最大脱水耐性。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5℃,光照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新鲜自木香种子(含水量27.45%)在4℃低温条件下贮藏1个月后萌发率仅为30%左右,而含水量7.38%的干燥种子在4℃低温条件下贮藏120d,萌发率仍有53.33%,因此,4℃低温和适度脱水有利于种子短期贮藏。白木香种子能忍耐一定程度的脱水,但干燥至含水量7.50%以下时种子会发生损伤,因此推测白木香种子是一种中间性种子。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西康玉兰(Magnolia wilsonii)种胚的形态大小,温度、层积、硝酸钾、浸种处理和GA_3对种子休眠及萌发的影响.通过将种子脱水至不同含水量和在两种温度(4℃和一20℃)下贮藏100 d后测其生活力,分析各处理对西康玉兰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康玉兰种子胚尚未分化完全,需经过低温层积完成生理后熟;低温层积和GA3可打破种子休眠.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5/20℃.由此推测,西康玉兰种子具有形态生理休眠特性.西康玉兰种子当含水量降至5.39%,存活率为53.50%.不同含水量的种子贮藏在-20℃条件下,100 d后种子全部死亡;但在4℃下含水量为10.31%的种子存活力高达76%.因此,西康玉兰种子极可能属于中间性种子,其适宜贮藏环境为4℃下的干藏或湿藏.  相似文献   

3.
以沙芥种子(含水量4.5%)和斧形沙芥种子(含水量4.3%)为材料,采用硅胶干燥法将其含水量分别降至3.1%、2.2%、1.3%,在50℃、35℃和20℃条件下密闭贮藏1年,研究贮藏温度和超干处理对种子萌发指标、解剖结构的影响,为种子老化及贮藏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随着贮藏温度升高和种子含水量降低,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胚根干质量均在下降。(2)解剖观察发现,贮藏温度升高和种子含水量降低,首先加剧种子胚内部维管束组织活性的降低,其次由里及外对薄壁细胞活性和结构产生破坏,同时胚淀粉粒活性和数量下降。(3)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分别在含水量4.5%和4.3%(CK)、并于20℃~35℃条件下贮藏后,种子的萌发和结构活性保持最好,而且斧形沙芥种子的保持能力强于沙芥。  相似文献   

4.
彭颖  朱梦婷  乔谦  李杏  张玥  皮晓飞  刘燕 《广西植物》2023,43(12):2290-2299
含水量是影响种子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关键因素,而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探讨含水量对种子超低温保存生活力的影响途径,该研究以八棱海棠种子为材料,通过硅胶干燥法获得不同含水量的种子,测定超低温保存后种子生活力、糖含量及相关酶指标的变化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表明:(1)超低温保存15 d后,不同含水量种子生活力不同,随着种子含水量的降低,种子生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含水量为9.02%的八棱海棠种子生活力最高,为53.33%;超低温保存120 d后,种子生活力随着含水量下降一直升高,含水量为6.40%生活力最高,为27.78%。这表明八棱海棠种子含水量对超低温保存后的生活力有明显影响,但受液氮保存时间影响,随着液氮保存时间的延长,最适含水量降低。(2)相关分析显示,超低温保存后种子含水量与生活力呈极显著负相关(r=-0.82);与果糖和蔗糖含量、酸性转化酶、果糖激酶呈显著负相关,而种子萌发率与这些指标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种子含水量通过影响酸性转化酶活性而影响蔗糖和果糖含量,进而影响蔗糖代谢,响应低温和脱水胁迫,最终导致生活力差异。种子生活力还受到介导果糖激酶的果糖代谢影响。此外,海藻糖也是种...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将种子发芽率转化为存活比,促使种子存活曲线转变成直线,并用于预测种子寿命的可行性,3个含水量水平的3种8个种子批的小麦种子被贮藏在20℃、30℃和40℃的温度下长达810d,以获取发芽率数据。比较和分析了概率、存活比与贮藏时间绘制的种子存活曲线、构建的概率回归和存活比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性比,以及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种子死亡时间分布标准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概率值相比,存活比更容易使种子存活曲线直线化,和贮藏时间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性也更优于概率回归方程;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的交互作用对种子寿命的影响是真实的,其作用也大于单独的温度、水分或水分的对数;只包含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交互作用的预测种子寿命的存活比线性回归方程,即Gi/G0=A-P/10KE-CWH(t譵),被贮藏在低温种质库的小麦种子的实际发芽率和贮藏时间证明,是适合用于预测贮藏在低温种质库的小麦种子寿命的,尤其在预测发芽率时较预测贮藏时间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是影响种子贮存寿命的两个最重要因子,适当降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均可有效延长种子寿命。但长期以来受干燥技术上的限制和脱水方法不当,很难将种子含水量降至5%以下,加上忽略种子萌发前“再水合”过程中吸胀损伤的预防和渗控,致使普遍认为种...  相似文献   

7.
含水量对种子贮藏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建立以收集种子为主体的基因库乃是当今保护植物种质资源最为普遍且可靠易行的方式,在世界库存约 61 0 0 0 0 0份种质资源中,近 90 %是以种子形式保存于约 1 30 0个基因库中。低温贮藏仍是目前基因库中种子种质保存的主要方法。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是影响种子在贮藏期间生活力和活力保持的关键因素。传统的经验认为控制温度比控制水分来得安全有效,因而趋向于向低温或超低温的贮藏方向发展。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IPGRI)曾推荐 5%~ 6%的含水量和 - 1 8~- 2 0℃低温作为各国长期保存种子的理想条件。目前,世界各国都把更多的…  相似文献   

8.
以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种子为试材,观察了其种子的形态特征及测定了种子的千粒重、含水量、种子生活力、发芽特性等种子生物学特征,并对其种子的贮藏最佳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换锦花果实为蒴果,种子大小差异较大,种子长度为3.14~7.16 mm;宽度为3.08~7.08 mm;厚度为2.12~6.20 mm。种子多数为桔瓣形,约有62%;少数为球形。鲜种子千粒重为180.1 g,平均含水量为64.86%,平均生活力为83.33%。4℃湿沙、4℃和-80℃冰箱中贮藏都可以保持种子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竹柏(Podocarpus nagi)种子的脱水耐性和贮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柏种子成熟时初始含水量约为(35±0.7)%,种子对脱水敏感,其最低安全含水量约为(16.86±0.73)%,具有顽拗性种子的典型特征;湿藏和半干藏都可以作为短期保存竹柏种子的方法,且以4℃保存优于15℃保存,但不管种子含水量如何,零下低温保存对竹柏种子都是致命的;半干藏法保存实验中,未进行脱水处理的种子(对照)在4℃贮藏6个月,种子萌发率没有发生明显下降,但贮藏期延长到9个月时,临界含水量的种子萌发力保存最高;不管贮藏介质的含水量高低,也无论贮藏在4℃还是15℃,湿藏种子在9个月的贮藏期内萌发率均没有明显的降低,但当贮藏到12个月时,15℃湿藏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高于4℃贮藏的种子,但15℃湿藏的种子在贮藏到3个月时即发现种子在贮藏期间萌发,且随着贮藏介质含水量的升高和贮藏期的延长,萌发的种子增多;竹柏的离体胚经过2 h硅胶快速脱水至含水量7%后再冷冻即可获得90%以上的融后存活率,且超低温保存1年的离体胚解冻后,与只保存1周的存活率没有明显差异,表明超低温长期保存竹柏种子是可行的。本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探究顽拗性种子的短期贮藏和长期保存提供理论基础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贮藏条件对河西走廊四种旱生灌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贮藏条件下,探讨了河西走廊枸杞(Lycium barbarum)、黑果枸杞(L.rutheni-cum)、花棒(Hedysarum scorpaium)和泡果白刺(Nitraria sphaerocarpa)4种旱生灌木种子萌发情况。结果表明:枸杞、黑果枸杞和花棒种子萌发对贮藏条件有一致性的响应,即经过低温湿润(-5℃和4℃)贮藏后有较高的萌发率、较快的萌发速度和较早的萌发开始时间,贮藏条件对泡果白刺的种子萌发(<30%)的影响较小;冬季冷屋贮藏后(-5℃,湿润)的枸杞种子萌发率(68%)显著大于冰箱贮藏(4℃,湿润)和室温干燥贮藏(<20%);冰箱和冬季冷屋贮藏后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率约80%,室温干燥贮藏后萌发率仅为5%;冰箱和冬季冷屋贮藏后的花棒种子萌发率达到88%和65%,干燥贮藏后为40%。低温层积(-5℃和4℃)是打破枸杞、花棒和黑果枸杞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超干处理提高榆树种子的耐藏性(简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短命的榆树种子,自然贮藏1至2个月失去萌发力,而超干处理后其含水量降至2%以下,活力变化不大。室温下贮藏3个月的种子活力仍很高。超干贮藏与低温贮藏的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当归种子的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归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存放一年后,即失去发芽力,这一问题成为推广“立秋直播”新技术的严重障碍。为查明导致发芽力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探讨保持发芽力的有效措施,特对当归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发芽力的年变化,以及种子含水量(4—20%)、贮种温度(-10一33℃)和发芽温度(5—35℃)等对种子发芽力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当归种子属于“耐干藏种子类型”,高温和高湿是降低发芽力的主要因素。若将种子含水量降低到5—8%,并配合以较低的温度(15℃以下),发芽力则可长达三年以上。在当归产区,若能改“常温堆藏法”为“低温、干燥、密闭贮存法”,便可达到妥善保存当归种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来源于较低海拔地区的3个蔗茅无性系的抽穗期较短,来源于较高海拔(大于1500m)地区的16个蔗茅无性系的抽穗期较长,且抽穗期与原产地海拔呈显著负相关(F=-0.827**).蔗茅的这一特性在集中种植后仍能相对稳定地表现出来.蔗茅花粉量较多,花粉发育良好.在自然条件下,蔗茅新鲜花粉仅能存活1 h左右;而经低温(10℃)硅胶干燥2 h后贮藏于-80℃条件下,其生活力保持可超过360d.蔗茅贮藏花粉生活力的下降比率与花粉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r=0.933**);含水量降至10%以下的花粉在低温中贮藏时才能保持较高生活力.  相似文献   

14.
种子贮藏特性研究的实验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确定种子贮藏类型和适宜贮藏环境条件的基本实验设计思路。确定种子贮藏特性的实验研究通常采用两步程序法:首先测定种子的脱水耐性,然后测定种子在不同环境中贮存后的生活力变化。种子采集、运输、加工、脱水、含水量测定、生活力测定的方法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对用海藻酸钙包埋胡萝卜体细胞胚(0.6—2mm)制作的人工种子进行贮藏研究,发现低温及干燥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工种子萌发。失水率达67%的种子,2℃贮藏60天后, 在发芽培养基上发芽率为100%,7天内的成苗率达80%。未经贮藏的对照种子发芽率为100%,成苗率为76%。无论在“种皮”还是在胚胎悬浮培养液中加入脱落酸或香豆素,都能抑制胚的生长,但也促进了胚的衰老。铝箔袋内密闭贮藏期间种子不萌发,但活力下降快。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活力指数、脱氢酶活性、氧吸收率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冬季相对低温(15、4和0℃)湿藏和室温干燥贮藏对亚热带5种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Lantana camara)、假连翘(Duranta repens)、假马鞭(Stachytarpheta jamaicensis)、牡荆(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和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simplicifoli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马鞭草科植物种子扩散时萌发率较低(50%)或不萌发,低温层积可以破除部分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或加快萌发速度。马缨丹种子扩散时萌发率是10.7%,经过15℃湿藏后萌发率达到45.3%;假马鞭种子扩散时萌发率为10%和49.3%(25℃和25/15℃),经过低温层积和室温干燥贮藏后萌发率分别达到22.7%~34%和55%以上(除0℃贮藏以外);牡荆种子扩散时萌发率为10%,经过低温层积和室温干燥贮藏后萌发率达到20%~30%;单叶蔓荆种子扩散时不萌发,经过15和4℃湿润贮藏后萌发率达到45.3%和42%;假连翘种子经不同贮藏后萌发率不足6%。亚热带冬季相对低温是5种植物种子萌发的环境暗示,使其在最适宜幼苗存活和生长的春季萌发,增大物种适合度。  相似文献   

17.
经过超干(种子含水量3.73%)贮藏(普通室温下2个月)的榆树种子萌发过程中ATP与可溶性糖含量和ATP酶、淀粉酶、抗氧化酶的活性都高于对照(种子含水量9.34%,普通室温下贮臧),说明适度的超干贮藏有利于保持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8.
探索适宜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种子超低温保存的条件,为桃儿七种子的长期保存提供技术支撑。以桃儿七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硅胶干燥法、自然阴干法及浸泡法获取1.6%、9.6%、20.9%、30.5%的4种不同含水量种子,并通过直接冷冻、缓慢冷冻及玻璃化冷冻3种方式对其进行超低温保存,同时测定超低温保存前后桃儿七种子生活力及其种子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总蛋白(TP)、可溶性淀粉、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发现:(1)不同含水量的桃儿七种子经3种超低温冷冻方式保存后,种子生活力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含水量为1.6%、9.6%和20.9%的桃儿七种子经缓慢冷冻后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4种含水量的桃儿七种子经超低温保存后,其种子内可溶性糖和总蛋白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最大,而种子内淀粉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含水量为1.6%和9.6%时降幅较小,丙二醛含量在含水量为1.6%和30.5%时呈上升趋势,而在含水量为...  相似文献   

19.
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洋葱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贮藏温度低于15℃时,温度对洋葱种子发芽率影响变小,种子含水量低于8.8%时,其衰老过程变慢,高含水量种子在高温下贮存,衰老过程加快,含水量为100%和13%的种子在25℃下贮存分别不到5个月和2个月就失去商品性。  相似文献   

20.
三种保存条件下水稻和小麦种质资源安全保存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从入库保存至其发芽率降至更新发芽率标准的贮藏时间即为种质的安全保存期。在低温种质库以及室温等条件下,还未见有种质安全保存期的文献报道。本研究以水稻和小麦种子为例,分析了在国家长期库、广西中期库以及不同气候区室温保存的生活力监测数据,以了解种质安全保存期。结果表明,在国家长期库保存20~22年的3500份水稻和3279份小麦种子的生活力仍保持在较高水平;99%以上的水稻种子和96%以上的小麦种子在长期库的安全保存期超过20年。中期库保存17~19年的801份水稻种子中,有96%以上种子的安全保存期超过17年。水稻和小麦种子在6个气候区室温保存的监测结果显示,北方低温地区保存效果普遍好于南方高温地区,北方低温地区适宜含水量种子的安全保存期超过14年,可达中期保存要求。分析发现种子的安全保存期不仅与保存温度、种子含水量等保存条件有关,还与种子的初始质量、品种类型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