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保护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史料记载,亚洲象在我国的分布在商代曾分布到黄河流域一带,南北朝时期退缩到长江以南,唐宋时期还见于如今的川、黔、滇诸省范围内,到明代的分布虽已缩至云南一省,但数量尚多,被役使于交通运输和战争中,“澜沧江”在西双版纳傣族历史记载中被称为百万头大象栖息的地方。到现在,亚洲象的分布已被压缩、分割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的勐养片、尚勇片自然保护区,其数量不超过250头。其次是临沧地区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境内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有近15头左右。  相似文献   

2.
《生命世界》2006,(12):105-105
相传在西双版纳,有位傣族猎人在一次狩猎时被狗熊紧逼而被迫爬上一棵大树,狗熊也跟着爬了上来。危难之时,猎人折断树的枝权刺向狗熊嘴里。这时,奇迹发生了,狗熊竟然倒下去死了。从那以后,西双版纳的傣族猎人在狩猎前,常把这种树的树皮上分泌的汁液涂在箭头上,制成毒箭来对抗猛兽。凡被毒箭射中的野兽,往往只能走上三五步就会倒毙。于是,人们给这种树取名为“见血封喉”,形容它毒性猛烈,并称其为“死亡之树”。  相似文献   

3.
了解云南,到过西双版纳的人也许都能记住《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歌中唱到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讲述的就是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在这片不足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着我国最大面积的真正意义上的热带雨林,生活着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拉祜族等10多个世居的民族。  相似文献   

4.
清香淡雅鸡蛋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蛋花是佛教文化中佛树“五树六花”的“六花”之一,通常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佛庙寺院内均有种植。每到夏秋季节,微风吹过,朵朵鸡蛋花飘逸着阵阵清香。傣家少女总爱摘下几朵插在发髻上,洁白的花朵象征着少女的纯洁、美丽和高雅。若是到傣家竹楼做客,傣族咪涛(傣语:大妈)要为你沏上一杯鸡蛋花茶,清香可口,沁人心脾;有时你甚至还能品尝到香甜爽口的菜肴——炒鸡蛋花。鸡蛋花不仅受到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的喜爱,同时也倍受其它各地人们的青睐,如在广东和广西民间也常用其泡茶饮。在夏威夷的人们,常将鸡蛋花串成花环,作为节日佩带的装饰品。在老…  相似文献   

5.
全东丽  宋亮  沈婷  吴毅  李苏  卢华正 《广西植物》2021,41(3):404-417
为探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附生苔藓的组成、多样性格局及其维持机制,该文对两种植被的树干附生苔藓植物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所选择的样地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每种植被类型选择10个20 m×20 m的样方,每个样方选择约10棵样树.结果表明:(1)本调查共记录到附生苔藓20科39属60种,其中热带雨林附生苔藓有1...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榕树的民族植物文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榕树是桑科榕属(FicusL.)乔木种类的总称,在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中有48种(不包括变种),是一个物种最多、种群较大的类群,与生活在森林中的各族人民有密切的关系,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榕树文化。西双版纳各民族利用多种榕树的嫩枝叶、果子作蔬菜和水果,利用多种榕树治疗疾病,一些种类被当地民族视为“神(龙)树”和“佛树”,各族人民还在村寨附近、寺庙庭院和家庭庭园中栽培多种榕树,既供日常生活之需,又改善村社的生态环境。它不仅关系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热带森林是令人神往的生态旅游胜地,如果在其中能亲眼目睹到大型野生动物活动的场景,就更具魅力。云南西双版纳保护区的“野象谷”生态旅游景区,就是一处让旅游者身临热带森林,观赏野象等野生动物活动的非常独特的区域。 “野象谷”位于西双版纳保护区勐养保护片范围内,距西双版纳州首府允景洪约60公里,汽车  相似文献   

8.
该文报道了铁线蕨属(AdiantumL.)3个种的分布新记录,其中梅山铁线蕨(A.meishanianum)发现于云南西双版纳和普洱,苍山铁线蕨(A.sinicum)发现于云南石屏和四川盐源、屏山、渡口、乐山,孟连铁线蕨(A.menglianense)发现于广西百色和云南西双版纳、楚雄、玉溪。对分布新记录种的地理分布进行了补充,比较了分布新记录种与其近缘种的分类特征,提供了铁线蕨属鞭叶铁线蕨系基于rbcL序列的邻接树(NJ树),并编制了该系完整的检索表(包括9个种)。  相似文献   

9.
小叶红光树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叶红光树 (Knemaglobularia (Lamk .)Warb .)为肉豆蔻科红光树属植物 ,产云南省西双版纳、屏边、河口、盈江、沧源等地。对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小叶红光树的乙醇粗提物进行了活性筛选 ,结果表明具有抗PAF活性 ,并具有对抗花生四烯酸和ADP诱导能力。该植物的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 ,为寻找其中的活性成分 ,对该植物进行了化学研究。现报道从小叶红光树地上部分分离获得的 5个黄酮类化合物 ,经1HNMR ,13 CNMR ,MS等波谱测定 ,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分别为 :山奈酚 (Kaempferol 1 ) ,山奈酚 - 3…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骨髓染色体制片法,报道产于南宁的变色树蜥Calotesversicolor的核型。其2n=12v+22m,NF=46;第2对大染色体长臂有随体。这与报道的西双版纳的变色树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条件下测定了3种热带经济植物灯台树(Alstonia scholaris)、瓜拉那(Paullinia cu-pana)和海巴戟(Morinda citrifolia)雨季和雾凉季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雨季灯台树、海巴戟和瓜拉那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分别为18.9、23.2和11.7μmol?m-2?s-1.雾凉季3种植物的Amax、气孔导度、羧化效率和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都比雨季显著降低,并以灯台树降低的幅度最小;3种植物的非光化学焠灭(NPQ)在雾凉季比雨季都升高,其中灯台树的NPQ上升的幅度最大.雾凉季低温还导致了3种植物的抗氧化酶(CAT、SOD、APX、POD和GR)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都升高,并以灯台树抗氧化酶的活性更强或上升幅度最大,而MDA含量增加幅度最小.研究发现,与灯台树相比,海巴戟和瓜拉那对西双版纳雾凉季低温很敏感,雾凉季时其光合系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需要采取适当的防寒措施以缓解低温伤害.  相似文献   

12.
板根树     
裸花四数木(Tetrameles nudiflora)又名板根树,属四数木科,傣族人称它埋泵姆。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一次,我们在西双版纳热带森林考察时,发现了一棵罕见的大树,它高40余米,10个人都搿不过来。尤其是它那排列成“三角形”的大板根,使人感到惊愕,最大的一片板状根:高3.5米;长9米;板厚25—35厘米,直插岩石缝中。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生物圈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其地理位置为北纬20°10′~20°24′,东经100°16′~101°50′,是我国建立最早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该保护区是以保护热带雨林、季雨林和热带珍稀野生动物种群为主要目的的一个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持比较完整、生物资源极为丰富、面积最大的热带原始林区,也是我国亚洲象种群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片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始建于1959年,最早划定的自然保护范围为勐养、勐仑、勐腊、大勐龙四片保护区,总面积为5万余公顷(85.85万亩)。1980年经云南省委、省政府批准调整扩大了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使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增加到了24万  相似文献   

14.
板根树     
裸花四数木(Tetrameles nudiflora)又名板根树,属四数木科,傣族人称它埋泵姆。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一次,我们在西双版纳热带森林考察时,发现了一棵罕见的大树,它高40余米,10个人都夸不过来。尤其是它那排列成"三角形"的大板根,使人感到惊愕,最大的一片板状根:高3.,米;长9米;板厚25一35厘米,直插岩石缝中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处于北回归线以南,东距南海的北部湾只有500公里,西南距印度洋的孟加拉湾约650公里,北部有无量山、怒山挡住了北部寒流的袭击,使它即具有大陆性气候,又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西双版纳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区分,而简单的划分为干、湿两季,每年的5月到10月为雨季,11月到下年的4月为干季。但每年多达160天的雾为干季增添了湿度。西双版纳海拔1000米以下具有热带气候特点,年均温在22度左右。充沛的热量和湿度使西双版纳地区的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滇南地区19个科46种木本植物种子的含油量,油脂的折光率、比重、皂化值、酸值、碘值及其脂肪酸的定量分析结果;其中琴叶风吹楠、滇南风吹楠、勐仑翅子树、云南罗森藤、大果人面子和五桠果叶木姜子等为西双版纳所特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野象过去分布较广(北曾到过河南省),而以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较多。目前仅残留于云南省南缘。1959年调查,西双版纳还有较少的数量存在,但近期(1976年)云南动物所报道,除西双版纳以外,在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樟科这一重要植物类群进化潜力的保护情况, 揭示将物种进化历史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的重要性, 本研究通过对西双版纳地区长期的野外调查并查阅标本记录与文献资料, 整理出该地区樟科13属121种物种的具体分布信息, 以植物条形码ITS序列作为分子标记构建了反映整个西双版纳地区樟科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的系统发育树。我们以此为基础, 从物种层面分析了各物种的进化特异性(evolutionary distinctiveness, ED), 从区域层面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内、外以及32个行政乡镇的系统发育多样性(phylogenetic diversity, PD), 并结合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 SR)与物种濒危等级, 综合探讨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樟科植物进化历史的保护情况。研究发现,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拥有整个西双版纳地区54.5%的樟科物种数, 却保护了该地区樟科植物约88.8%的进化历史, 没有被列入保护范围但却拥有高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区域有打洛镇、易武乡等。就物种而言, 进化特异性相对较高的19个物种中, 有5种(26.3%)在自然保护区内没有分布; 濒危等级高的54个物种中, 有20种(37.0%)在自然保护区没有分布, 同时拥有高进化特异性和濒危等级的物种仅有1种不在保护区内分布。结果表明, 虽然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樟科这一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多样性以及高保护价值物种的保护较好, 但仍有部分重要樟科植物的进化历史没有涵盖在现有自然保护区范围内; 按照传统方法设定的自然保护区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樟科物种的进化历史, 但仍然存在与标准化系统发育多样性保护策略相矛盾的地方。因此, 今后在建立自然保护区时, 应将系统发育多样性考虑在内, 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环境变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西双版纳是保存有大面积热带森林的地区,倍受海内外的关注.从本世纪30~40年代到90年代的研究表明西双版纳处于热带亚热带过渡地带的特殊性,其生态环境和生物成分不仅在生物演化中意义显要而且也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资源.西双版纳为多民族聚居区,居住着傣族、爱尼族约20个民族或未定族群.各民族有其特殊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利用传统.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特别是橡胶种植的扩大,严重地损坏了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及其生态环境,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丧失.保护生态环境和优秀传统文化成了西双版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范围内, 目前被描述的苔藓超过20,000种, 因而, 苔藓植物成为多样性仅次于被子植物的第二大高等植物类群。西双版纳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和热点地区, 然而, 关于该地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却非常有限。为此, 本文结合野外调查和文献收集的方法, 编制了西双版纳苔藓植物名录, 并对其多样性和受威胁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次调查共采集苔藓植物标本307份, 最终有效鉴定37科70属101种, 其中有5种新记录种。综合野外调查与文献资料, 西双版纳地区共有苔藓植物82科233属661种(含种下分类单元), 占云南省苔藓植物种数的34.7%, 占全国的20.5%。其中苔类30科54属200种、角苔类3科7属12种、藓类49科172属449种, 包括9个东亚特有属、1个中国特有属和26个中国特有种。不同区域尺度、不同时期的红色名录中对西双版纳地区苔藓植物受威胁状况评估结果不同。西双版纳地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存在被低估的可能, 随着未来调查区域的扩大和深入, 可能会有更多的苔藓物种被发现。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地区苔藓植物区系、保护及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