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调查,亚洲人的乳房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要比西方人低得多,日本人的决定于激素的癌症死亡率也较低。原因是亚洲人比西方人更喜欢吃豆制品,而豆制品中包含的植物化学物质异黄酮则有抗癌作用。那末,亚洲人又为什么比西方人更喜欢吃豆制品呢?说来有趣,这也许在于东西方饮食习惯的差异。因为亚洲人视豆制品为重要的传统食品,但西方人则嫌大豆食味不佳而不爱吃。 西方人认为豆制品有3种不好的味道,即大豆腥味、苦味和涩味。据分析,大豆腥味是由于脂肪氧合酶的作用而产生的。苦味和涩味则主要是由皂角苷和异黄酮所产生。大豆中主要  相似文献   

2.
《生命世界》2007,(3):68-69
地铁空气毒性大,体检并非多多益善,“喝酒防寒”的观念不科学,儿童和孕妇不能常吃豆制品,喝酸奶可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低脂肪食品可能导致人变胖。  相似文献   

3.
如今,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的同时,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前沿科技的发展,慢性病防控研究领域的重点、技术方法和管理体制不断更新。本文在梳理全球慢性病防控战略布局的基础上,总结了2022年慢性病防控的新进展,概括了慢性病防控的新趋势。分析结果表明,2022年慢性病防控呈现出“数字化”与“智能化”结合、“防未病”与“治已病”结合、“控内因”与“控外因”结合的三大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了学科交叉融合驱动慢性病防控的发展趋势,展望了智能化防控、健康老龄化、可持续发展、系统化监管四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造成右心室扩大或肥厚,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心脏病。治疗原则是"治肺为主,治心为辅",戒烟,以减少对呼吸道的慢性刺激。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避免肺心病发生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慢性病的井喷趋势已经引起国家的干预和重视。慢性病可防可治,临床上肠道菌群失调患者常有双歧杆菌数量减少及伴有其他肠道菌群减少或增多。增殖患者体内益生菌数量可以改善患者肠道微生态状态。益生元具有增殖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生理功能,通过选择服用益生元类产品调节肠道菌群,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异黄酮是一类具有C-6/C-3/C-6骨架的二次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异黄酮与黄酮类物质具有相似的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天然的绝大部分异黄酮分布在豆科植物中,目前在大豆中已经发现了超过12个异黄酮(苷)。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合成主要涉及三个关键的酶查尔酮合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I)和异黄酮合酶(IFS)。总结了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和生物合成途径,着重综述了CHI、CHS、IFS生物学特征和功能及异黄酮的代谢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7.
大豆素代谢产物——雌马酚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u JQ  Guo CJ  Gu JF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4):359-361
雌马酚是大豆异黄酮的主要组份之一大豆素(Dai)的代谢产物,人群中约有30%~50%能将大豆素转化为雌马酚,影响因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最重要的因素是肠道菌群。雌马酚较其原型具有更为有效的生物学作用,因此受到普遍关注。研究和开发雌马酚的生物活性,在多种常见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雌马酚是大豆异黄酮(SI)的主要组分之一——大豆素(Dai)的代谢产物。雌马酚较其原型具有更为有效的生物学作用,虽其作用及机制还存在争议,但很多研究表明雌马酚的生物学作用以及在适用人群显然都优于SI,并受到普遍关注。研究和开发雌马酚的生物活性,在多种常见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中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寒冬话黄瓜     
汪劲武 《生命世界》2007,(12):78-79
在众多的蔬菜中,说起黄瓜,我似乎有很多话要说。记得童年时代,在江南家乡,夏天常吃一种叫黄瓜羹的菜。做法是将黄瓜削去皮,切成片,铁锅里放上油,用中火烧开油后,将瓜片放入炒—下后再放入水,用中火将瓜片煮到柔软可口时加上盐即成。这道菜清香可口,可以当饭吃。后来到北京上大学后就再也没有吃到过家乡的这道菜,现在想起来,仍然很留恋它。  相似文献   

10.
大豆异黄酮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在其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抗癌、减少骨质流失、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已知,被摄人机体的大豆异黄酮将被肠道微生物菌群转化为具有更高、更广生物学活性的不同产物。因此,大豆异黄酮对人体的有益调节作用强弱并不简单取决于摄人机体的净含量的多少,更在于被摄人机体的大豆异黄酮将如何被肠道菌群转化。本文从大豆异黄酮的组成与功能、大豆异黄酮体内吸收、代谢及微生物转化、转化产物的活性以及高效合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对大豆异黄酮微生物生物转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推动高活性大豆异黄酮微生物转化产物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了2个异黄酮含量显著差异的大豆品种鲁黑豆2号(LHD2)和南汇早黑豆(NHZ)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异黄酮含量变化以及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模式变化,试图分析异黄酮积累与各基因表达量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大豆子粒发育过程中,异黄酮含量逐渐升高,而不同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趋势不同,CHS7、CHS8、CHR、CHI1A和IFS2的表达趋势与异黄酮积累模式基本一致,而IFS1和CHI1B1的表达趋势与异黄酮积累模式相反。IFR的表达模式在2个大豆品种中存在相反的趋势,在LHD2中与异黄酮组分积累趋势相反,而在NHZ中与异黄酮组分积累趋势相同。结果还表明,同一基因家族中不同基因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也存在差异。查尔酮合酶基因家族中CHS7和CHS8以及查尔酮异构酶基因家族的CHI1A的表达水平相对其他成员较高,异黄酮合酶基因家族中IFS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IFS1的表达量,预示这些基因家族在大豆子粒异黄酮积累过程中存在功能分化。此外,各基因表达模式与异黄酮积累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表达模式与异黄酮积累的相关性在2个品种中也不尽相同。LHD2中CHS7、CHS8和IFS2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与不同异黄酮组分呈显著正相关,CHI1B1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与不同异黄酮组分呈显著负相关。而在NHZ中,IFR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与多个异黄酮组分呈显著正相关。这预示了不同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差异的潜在遗传基础。各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变化的相关分析表明,在2个品种中,苯丙氨酸水解酶PAL1与4CL,4CL与CHS2以及CHS1与IFS2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表明这些基因可能通过协同作用共同调控异黄酮的合成与积累。这些结果为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野生和栽培大豆异黄酮与其组分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黑龙江省556份不同生态区以及不同类型大豆的异黄酮、大豆苷和染料木苷含量,其中野生大豆243份,栽培大豆313份。结果表明:野生大豆异黄酮含量高于栽培大豆,同时筛选出高异黄酮含量种质3份,低异黄酮含量种质2份。异黄酮、大豆苷和染料木苷含量三者问的相关分析表明,大豆异黄酮含量与大豆苷含量及染料木苷含量、大豆苷含量与染料木苷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以3年生蒙古黄芪植株为材料,采用盆栽法模拟干旱处理,研究水分胁迫对黄芪生理状态以及其根、茎、叶中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4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黄芪根、茎、叶均有分布,不同器官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表现为根叶茎,而毛蕊异黄酮含量则是叶茎根。(2)干旱胁迫下,黄芪根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苷在胁迫第8~12天有一定的积累;叶中的毛蕊异黄酮则在干旱第4~8天有明显的积累,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则没有明显变化。研究发现,4种黄酮类化合物在黄芪各器官中分布和含量不尽相同,同一器官中不同黄酮类化合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也存在差异;适度的干旱胁迫能够促进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积累,但过度干旱胁迫则不利于其积累。  相似文献   

14.
大豆异黄酮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豆乳清中提取出大豆异黄酮,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滤纸片法对3种浓度(0.3、0.6、0.9mg/mL)的大豆异黄酮提取液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啤酒酵母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随着大豆异黄酮浓度的增加,其抑菌作用也增强。3种浓度的大豆异黄酮溶液对黑曲霉都没有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凉拌豆制品中检出率较高的一种致病菌。本研究考察了温度(4℃、15℃、25℃、30℃和37℃)对凉拌豆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长的影响,并采用SGompertz和SLogistic模型对不同温度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生长数据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以拟合度(R2)、准确因子(A_f)和偏差因子(B_f)为指标,比较并建立了凉拌豆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二级生长模型。结果表明,SGompertz模型能更好的拟合凉拌豆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数据,平方根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凉拌豆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生长状况,因此依次选择此两种模型作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凉拌豆制品中的一级和二级生长模型,且模型具有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凉拌豆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定量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自然界中,蜘蛛是各种农作物害虫的天敌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稻、棉田中有40种以上。我县稻、棉田的优势种有拟环纹狼蛛、水狼蛛、草间小黑蛛、管巢蛛、沟渠豹蛛等,它们常守于水稻、棉花的上中下部,捕食量大,每天能捕食数只到十多只害虫,常捕食飞虱、叶蝉、稻纵卷叶螟、稻螟铃等十多种害虫。它吃活虫,不为害水稻。每年从四月上旬到十月下旬均能捕虫,即在早稻、晚稻整个生育期都可利用蜘蛛治虫。我们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豆科崖豆藤属植物中的异黄酮类化学成分及此类成分药理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从崖豆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异黄酮类化合物159个,包括异黄酮及其苷类、鱼藤酮类、异黄烷类、紫檀烷类、二氢异黄酮类,它们具有抗肿瘤、抗炎、抗雌激素等作用。  相似文献   

18.
膜荚黄芪中的异黄酮化合物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从上海崇明产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异黄酮化合物:8,3'-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酮、奥刀拉亭-7-O-β-D-葡萄吡喃糖甙、芒柄花素、7,3'-二羟基-8,4'-二甲氧基异黄酮、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吡喃糖甙。其中,前两个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一种简便方法从野葛根中提取纯化葛根异黄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超声法70%乙醇为溶剂从野葛根中提取葛根异黄酮,将其以水为溶剂结合盐析法进行纯化,并且利用分光光度法和HPTLC法分别对超声提取物和纯化的葛根异黄酮产品中总黄酮和葛根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70%乙醇为溶剂超声萃取30 min提取葛根异黄酮和纯化葛根异黄酮产品的产率分别为17.8%和4.9%,异黄酮含量分别为42.55%和91.02%,葛根素含量分别为19.54%和67.15%.该方法从野葛根中提取纯化异黄酮具有省时、节约能源、操作方法简便和总异黄酮产品纯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以黄淮海生态区181份栽培大豆与32份野生大豆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籽粒异黄酮及组分含量,分析该地区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遗传变异,遴选高异黄酮特异种质,为相关基因克隆表达、RIL群体构建和专用型品种选育提供资源。结果表明,供试栽培大豆异黄酮含量在1462.6-6115.5 μg/g,平均为3558.2 μg/g,最大差异可达4.2倍;供试野生大豆异黄酮含量在3896.1-7440.4 μg/g,平均为5182.4 μg/g,最大差异可达1.9倍。可见,黄淮海生态区大豆资源异黄酮及组分含量存在较大遗传变异,且野生大豆异黄酮平均含量显著高于栽培大豆。从供试资源中遴选出异黄酮含量超过6000 μg/g特异种质4份(超过7000 μg/g种质1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